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风格理论及其应用于现代班级教育与管理

学习风格理论及其应用于现代班级教育与管理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风格是学习倾向与学习策略的总和,也是学习者长期坚持的个性化学习方式。近年来,有关学习风格的研究主要从生理、认知等几个层面揭示了个体学习风格的基本特征,为更好地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从定义来看,相比于场依存性个体,场独立性个体更具备主体倾向优势,很难受到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能够对外来信息进行主动加工。

学习风格理论及其应用于现代班级教育与管理

学习风格是学习倾向与学习策略的总和,也是学习者长期坚持的个性化学习方式。近年来,有关学习风格的研究主要从生理、认知等几个层面揭示了个体学习风格的基本特征,为更好地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学习风格的生理性要素

一般情况下,学习风格的生理性要素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学习时间偏爱、知觉反应、声音偏爱、光线偏爱、温度偏爱。

(1)学习时间偏爱。任何个体都具有独特性,在学习方面,自然会有各自偏爱的时间,有人喜欢或适合在清晨学习,有人喜欢或适合在午后学习,还有的人喜欢或适合在傍晚学习。根据学习时间偏爱,可将学习者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清晨型、上午型、午后型、夜间型。作为班主任,应善于观察与了解学生个体的学习时间偏爱,尽量使教学制度与学生的学习时间偏爱相匹配,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利用时间,高效率地学习。

(2)知觉反应。在面对内部或外部的刺激时,不同的人做出的反应会出现一定差异,比如,动觉的反应、听觉的反应、视觉的反应等,体现了对不同感知通道的偏爱。研究表明,20%~30%的人喜欢通过听觉接受并贮存信息,40%的人喜欢通过视觉,还有些人喜欢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较为有效地获取知识,还有些人则属于两种或三种感知觉结合型。

(3)声音偏爱。由于每个人的性格是有一定差异的,使得不同的人在声音上会有不同的偏爱,比如,有些人喜欢在节奏分明的音乐背景下学习,有些人喜欢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学习。一个班内学生对声音的偏爱各不相同,教学环境或方法应尽量适应学生的不同偏爱。

(4)光线偏爱。每个人的视力是不同的,在光线的喜好上也有一定差异,比如,有些人喜欢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有些人喜欢在昏暗的环境中学习。对于学习者而言,明亮的灯光虽然能让部分人感到舒适,但还有一部分人会过于敏感;昏暗的光线能让部分人缓解光线直射带来的压力,但还有一部分人会感到精神萎靡,降低学习效率与效果。经过相关研究得出,在光线适应方面,个体差异尤为明显,甚至能够对个体的情绪、认知、生理的功能造成影响,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光线偏爱对学习环境做出针对性的调整。

(5)温度偏爱。学习环境中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如果室温为29℃时会使学习者获得最好的成绩,那么,当室温为33℃时,学习者只能获得理想成绩的75%;当室温为33.5℃时,学习者只能获得理想成绩的50%;当室温为37℃时,学习者只能获得理想成绩的25%。随着室温超过人体适应温度越来越多,学习者的生理、心理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学习者体内化学反应的速度和水平也不尽相同,因而对外界环境的温度要求也不一样,有些人喜欢凉快些,而有些人则爱温暖些,表现出对温度高低的不同偏爱。(www.xing528.com)

(二)学习风格的认知要素

从本质上看,学习风格的认知要素是个体的认知风格在学习中的反映,它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刺激的注意、感知、记忆、思维、解决问题的方式上。

(1)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场独立性指的是个体对自身内部参照的依赖程度较高,不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与影响,习惯独立地判断事物。而场依存性恰恰相反,指的是个人更多了依赖自身所处环境的外在参照,以环境的刺激交往中对知识、信息进行定义。从定义来看,相比于场依存性个体,场独立性个体更具备主体倾向优势,很难受到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能够对外来信息进行主动加工。

(2)冲动型与慎思型。有些学生反应比较慢,但准确度较高,很少出现错误与问题,而有些学生能够快速做出反应,有敏捷的头脑,但准确性有待提高。对于这两种反映方式,前者称为慎思型,后者称为冲动型。根据相关研究,相比于冲动型学生,慎思型学生虽然在反应速度上有一定不足,但更容易提出成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视觉型、听觉型与动觉型。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同的人会侧重于不同的感觉通道,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根据人们的感觉通道偏爱进行划分,大致可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顾名思义,视觉型者善于通过看、读进行学习,听觉型者则善于通过听来学习,动觉型者则以动手、动口来学习效果最好。

此外,根据人的高级神经活动中哪种信号系统更占优势,可划分为思维型和艺术型;根据人们在知觉过程中的特征,可划分为综合型和分析型;根据大脑半球占据的优势,可划分为形象思维型和抽象思维型。上述认知方式的划分是极端的,事实上,人的认知方式很少属于某种极端的类型,多数情况下属于中间型和混合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