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区有中低产田13万多亩,水害型就有85,000亩,占水田66%,因此首先要解决水害问题,兹提出如下措施。
(一)排涝除渍,深沟抬田。修排水沟,建提排站是排除涝害的有效办法。50年代在涨渡湖就开挖了挖沟主港,使湖水能自排入江,但只能在枯水季节使用。汛期江水位高于湖水位,排水只能靠泵站。湖区现建有提排站三级配套。一级站有沐家泾第一电泵站、沐家泾第二电泵站和篾扎湖电泵站,总装机容量为3×6×800千瓦。二级站8处,总装机容量为25×155+2×155千瓦。与各提排泵站相连的是纵横沟港,北有沐家泾主港,分别从东、西进小港、北港、沿堤港和马驿港等。按设计要求,目前湖区排涝设施已能做到枯季自排,汛期提排,十年一遇一日暴雨三日排完,十年一遇三日暴雨五日排完,基本上可免除洪涝灾害。
明涝易排,暗渍难除。应排灌分家,明沟暗管相结合是除渍降低地下水位的有效方法。暗排一般有暗沟、暗管、暗洞等多种形式。
在地势低处要深沟抬田,这是涨渡湖农场的经验,抬高田面能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具体做法是“挖四沟,堆土抬田”。厢沟开30cm深,按方格块每50m长开一条深60cm的腰沟,每30m宽开一条80cm宽、1.2m深的片沟,再往外开1.5米m的围沟,四沟配套并与大排水沟港相连,建成格式台田台地。自60年代开始围垦以来,已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在涨渡湖农场三分场测过地下水位,一般都在1m以下,耕地现大多为高产稳产田,年产量一般都在800公斤左右。
(二)客土改良质地,深耕打破障碍
1.平整土地,客土改质。砂土结构差,漏水漏肥,改造的办法一般是引淤灌溉并结合人工客土——挑塘泥。客土既改良了土壤结构,又抬高了田面,改土的效益高。人工掺沙是粘重土壤改良的一般方法。客土结合平整土地,尚需改革水浆管理,变串灌为漫灌,以防止粘粒和养分的流失。(www.xing528.com)
2.深耕打破障碍层次。深耕深翻,使上下土层混合,并结合晒田与施用有机肥,能达到既消除障碍层次,又利于形成酥松耕作层。对于粘重土壤进行深耕炕晒可使耕层土壤变松软,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以利于通气透水,促进潜在养分转化。夹砂层吊气漏水,养分易流失,进行深翻,客土掺泥,以消除砂土层,形成良好结构。
(三)改良肥料结构,加大有机肥比重。实践证明,土壤有机质的增加,有利于土壤形成优良的团粒状结构,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基础肥力,改善土壤通气透水性。当前湖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不断下降,尤以旱地和远离村落的田地最为明显。旱地由于长期单一经营,秸秆还田量很少,有机肥施用量又少,土中有机质含量便不断下降,距居民点较远的土壤由于得不到精细耕作而使得土壤有机质及其他养分不断下降。概括地说,农民重用轻养或只用不养、重用化肥忽视有机肥,这是湖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提高土壤有机质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种植绿肥。目前,湖区绿肥面积显著减少,水田冬闲是普遍现象。绿肥减少已引起地力下降,今后应大力提倡种植绿肥,在种子价格、政策等方面要采取鼓励措施。
氮、磷、钾是作物生长三要素,化肥能提高它们在土壤中的含量,促进作物生长,但它们之间应保持适当的比例。目前湖区土壤缺钾最为严重(见表9—8),应多施钾肥,同时也要对氮、磷、钾进行合理配比。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对农民加强宣传教育外,还应想办法解决钾肥供应不足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