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耕作粗放。湖区大面积耕地系围垦而来,地势大平小不平,低洼地呈碟状相间分布,遇雨积水难排,田间小路难以通行。居民为避水患,多集中居住于沿江自然堤和湖区内少数低丘岗地,于是大面积耕地由于远离村落而得不到精耕细作。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湖区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中,一、二、三产业比例为65∶30.4∶4.6。而全县三业比例为31.6∶45.9∶22.5,这表明湖区农业占了大头,同时,在大农业生产中,种植业占了74.8%,林、牧、副、渔各业分别只占1.14%、8.68%、4.66%和10.72%,种植业比重过大,五业发展不协调。种植业内部结构亦不合理,首先是纵向分布不合理,即作物上下茬口单一种稻,双季稻连作占水田面积的65%以上,旱地长期棉麦、棉油两熟,其连作面积占旱地的75%以上,这不利于养地,使一部分地营养元素奇缺,一部分元素却未充分利用。其次是横向不合理,即作物左右配比不当,用地作物多,养地作物少,豆科作物面积比70年代末减少了1万余亩,绿肥比70年代减少了3000余亩,这也不利于养地。最后是内部结构不合理,即作物品种选用不当,老品种多,新品种少,迟熟品种多,早熟品种少。
(三)难以水旱大轮作。湖区水旱地分布界限分明,沿长江和举、倒二水地势高,土质松,长期以来一直是旱地连作,而湖区内部则由于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只能淹水种稻,长期单一经营,导致地力下降,且水田次生潜育化严重。旱地则土壤有机质不断下降,土壤结构不断破坏,旱地连作还使病虫害频繁发生。(www.xing528.com)
(四)水利问题突出。湖区水利建设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修了举西大堤、涨渡湖围渍堤,进行倒水改道,兴修四大排水港和沐家泾一、二电排站及篾扎湖电排站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洪涝威胁,但由于各种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效益已大大降低。如沐家泾第一电排站1974年落成,使用已近20年,机器严重老化,排涝能力显著下降,致使1983年发生大洪涝灾害。另外,湖区现行水利排灌设施不配套,又不分家,因而降低了排灌效益。再者,农业与渔业之间,各乡村、农户之间争水或排水矛盾十分突出。在排灌设备的运行管理上,各单位又是各自为政,故使大小泵站达不到原有设计效益。
(五)耕地肥力下降。湖区农民对耕地只用不养,或重用轻养,表现为大片水田冬闲,不翻晒,又不种植绿肥。另外重用化肥,轻视有机肥,致使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理化性质变劣,因而土壤肥力明显下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