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湖地区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在“以粮为纲”口号影响下,绝大多数湖滩被垦殖为农田。湖区水面比建国初期减少33万多亩,应当作为调蓄的湖面被垦殖殆尽,破坏了生态平衡。建国前武湖水与长江相通,1967年修筑33.93km的武湖大堤和武湖大闸后,武湖从此与长江隔断。70年代起在湖区围垦、兴建节制闸和电排站,农民纷纷迁居湖区,开垦种植,但水灾一直威胁着湖区。武湖农场在建场前有自然湖泊15个,围垦以后,仅存湖泊5个,总面积1250亩,从此湖区调蓄能力降低。在1983年7月,由于连降暴雨493mm,致使五七分场、滨湖分场扇子湖队4600多亩作物和部分居民房屋以及五七分场鱼池,渍涝达半月之久。三里桥乡地处武湖中心,海拔高程17.3~21.0m,地势低洼素有“武湖锅底”之称,围垦以后,1980年以来水害日趋严重,每年棉田受渍均在万亩以上。1983年6月1日暴雨180mm,内渍水位20.8m,受淹棉田15,300亩,经济损失535.5万元。1988年9月8日,降暴雨173mm,淹没棉花16,000亩,水深0.6m,经济损失180多万元。1989年6月3日降雨106mm,15,000多亩棉田受渍,3000亩棉花淹死。1991年7月暴雨成灾,全乡几乎全部淹没,雨量之大、防汛时间之长、水位之高、灾情之严重,是武湖地区围垦以来从未见过的。新洲武湖一、二、三垦区在1980年、1983年、1991年的水灾中大部分被淹,损失严重。1980年三垦区溃口,淹没耕地7000多亩,1983年二垦区、三垦区都遭溃口,淹没耕地17,000多亩,同时黄陂北湖周围湖汊的围堤都遭溃口,淹地15,000多亩。
照片1 黄陂武湖排水入江的泵站河(www.xing528.com)
目前湖区水利设施现状是:为了湖区排涝,1969年修建了总装机容量为8台800千瓦的武湖排水泵站,开挖了以泵站河为主干(照片1),以其东西11条排渠为两翼的排水渠网,从而逐步形成一个以提排为主,以调蓄和截流为辅的排水系统,对解决正常年景的渍涝灾害,起到一定的作用。经过20多年的治理,武湖大堤逐年培厚加高,堤顶高程已达海拔30~32m,堤面5~6m,可防1954年型特大洪水。在黄陂武湖围垦区内,先后共开挖排灌渠道84条,建成桥涵、闸280处。除武湖泵站外,还建中小型排灌站113处4890千瓦。特别是1992年完工的自排渠道和下庙自排闸,改变了湖区一遇洪涝只靠武湖泵站提排唯一出路的局面,从而能在冬春雨季外江低水位期,把湖区渍水自排入江,每年为武湖泵站节约电费5万元。新洲武湖一、二、三垦区先后修筑堤防72km,开挖了一条12km长的主港和43条沟港,总长度80km,修建排水站11座,共25台总装机容量为6710千瓦,修建港道桥闸28处、堤防涵闸34处。现新洲武湖开发区分为三个垦区,一垦区有承雨面积26.5km2,有3处8×115千瓦的二级电排站提水入主港;二垦区有承雨面积58.5km2,有两处4×155千瓦的二级电排站提水入主港;三垦区有承雨面积48.4km2,有两处3×155千瓦二级电排站提水入北湖。湖区多年水利设施的建设,初步改变了武湖地区过去汛期洪水泛滥、一片汪洋的景象。但由于本区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不完善,加上这些设施逐年老化,其排涝效益显著下降,因此,湖区水害问题远未根除,一遇大雨(如1991年夏),排水不畅,十几万亩农田就受到渍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