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生态与土壤资源治理:提升土地生产力

环境生态与土壤资源治理:提升土地生产力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地制宜是土地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它要求人们遵守自然规律,按照土地适宜性进行生产布局。故进一步巩固堤防,完善各项水利设施与配套,严格管理,这是提高本区土地抗渍排涝能

环境生态与土壤资源治理:提升土地生产力

1.治水害、兴水利,提高土地抗渍涝、抗干旱的能力

水害是本区影响面广且影响特别严重的限制因素,主要表现为渍害和涝灾。渍害使本区2万多亩耕地处于低产水平,涝灾则使本区8万多亩耕地不可能稳产,并常有可能造成减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灾害发生的原因是承雨面内暴雨流量大,而本区蓄泄系统承受能力不足。目前,全区所在承雨区面积为540km2,其产流的蓄泄系统全在本区,每当暴雨发生时,武湖周围的岗地及仓埠垦区共270km2的产流汇入武湖,阳逻、周铺垦区及周围岗地共85km2产流主要由二级泵站提排入长河,再由长河水闸泵站提排入长江黄陂境内武湖垦区及其周围有185km产流先汇入泵站河,然后由武湖泵站提排入江。如果按照一次暴雨过程三日内排完,庄稼淹没损失忽略不计,全区及各产流控制小片抗灾能力如表3-3。

表3-3 武湖地区抗暴雨渍涝灾害能力表

注:五年一遇三日雨量为130mm,十年一遇三日暴雨量新洲部分为284mm,黄陂部分为245mm

从上表可见,从武湖蓄泄系统整体来看,其蓄排能力承受五年一遇暴雨产流有余,对付十年一遇暴雨不足。具体到各控制片,情况又各不相同。其中武湖蓄水能力已足以承受十年一遇暴雨产流量,新洲武湖端控制片能抗御五年一遇暴雨,而黄陂武湖泵站控制片未达五年一遇抗御标准,这实际上就是多年来黄陂垦区涝灾特别频繁,小涝几乎连年不断的重要原因。

为了提高本区土地抗渍涝能力,使之普遍达到能抗御十年一遇暴雨的能力,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1)因地制宜,适当调整滨湖低洼水害田的土地利用方向,建立武湖大水面调洪养殖区→滨湖洼地小水面调蓄养殖区→农耕垦殖区的近环状生产格局。

因地制宜是土地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它要求人们遵守自然规律,按照土地适宜性进行生产布局。武湖地区中低周高的地形决定了其土地资源在自然状态下由湖泊水面→湖沼洼地→平原岗地的环状布局。现湖泊水面用于调蓄养殖,平原、岗地用于农耕垦殖,基本上与其土地适宜性相符。但滨湖洼地垦殖农耕后仍难摆脱地下水、地表水深刻影响,宜耕级别低,灾害频繁,经济效益低下。故有必要避水害,改农耕为渔用,通过改田为塘、退耕还湖直接减少水害田面积,这样做,不仅使水产养殖能获取较农耕大得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利用鱼塘蓄洪作用减少水涝对其他农地的危害。根据湖区各地土地适宜性及各排涝封闭区抗渍涝能力,我们建议黄陂武湖垦区海拔18m以下洼地以开挖鱼塘为主,各鱼塘堤埂或鱼塘区外围堤埂要求培高到21m以上,以便平时控水养鱼(水位控制高程为19m),若遇暴雨外排不及时,则塘可纳水调洪,减少渍涝对滨湖平原耕地的威胁,黄陂武湖垦区18m以下土地约有13km2。粗略估计,用30%的土地作塘堤池埂,则有近9km2水面用以调洪蓄水,若鱼塘水位由海拔19m调到20.5m,那么将增加武湖泵站控制片调蓄量1350万方,将本控制片排渍涝能力提高到抗御五年一遇暴雨的水平。新洲武湖垦区虽然地势亦低,但其所属控制片抗涝水平稍高,且现有水利工程对降低农田地下水位效果较显著,不少土地宜耕级别已达中等,故改农耕为渔用的面积不宜过大,建议将该垦区内滨湖几处荒水面及周围7.5m以下农田改为鱼塘,并将封闭小区堤埂培高到21m,这样将可增加调洪量750万方,使武湖闸控制片抗渍涝能力有一个较大提高。

经此调整后,武湖农业综合开发区即可形成武湖大水面调洪养殖区→外围农耕垦殖区的生产格局,这与自然状态下土地资源分布规律基本相符,且提高了区域抗渍涝能力,扩大了小水面水产养殖面积,还更有利于本区向城郊型高效益农业转变。(www.xing528.com)

(2)增大湖区泵站电排能力

按上述即使调整部分滨湖下等宜农地利用方向后,垦区抗涝仍未达到抗御十年一遇暴雨的水平,本湖区黄陂垦区和新洲垦区仍分别有630万方和257万方暴雨径流无出处,另外还要考虑新洲朱家湖水库还会因阳逻电厂灰渣的排入而减少库容,降低调蓄功能,因此建议在黄陂和新洲武湖垦区对各级泵站增容,提高其电排能力,具体方案将在本报告第四章详述。总之,要整个控制片抗渍排涝能力达到十年一遇三日暴雨五日排完标准。

(3)完善水利设施,进行科学管理

武湖地区现有水利设施已初具规模,其抗涝水平已达到或接近抗五年一遇灾害水平,但实际水灾发生频次却较之频繁、严重。如表3-3表示,新洲武湖闸控制片抗涝能力已超过五年一遇水平,但在武湖泵站投产后的14年中就有1980年、1983年、1991年遭到湖堤决口的灭顶之灾。黄陂垦区大小涝灾更是接连不断,如1988年—1991年4年中,黄陂垦区每年受涝面积都在万亩以上,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暴雨量超过五年一遇标准,其损失之巨当然不能单方面全归到内蓄外排能力不足,实际还与水利设施不配套、管理不严等多方面原因有关。如新洲境内武湖区10km长的武湖围堤是由滨湖的粉沙、亚粘土筑成的,其厚度、坡度及整体牢固度都未达到堤防要求;三里桥乡渔场水面是由低洼农耕地形成的,其改造目的原是使之成为调洪养殖水面,但履行后一直未设置调控水位高低的装置,至今仍只是一个单纯的养鱼水面;武湖地区内纵横的沟渠由于无涵闸装置,至今未实行排灌分家。许多渠系涝时排,旱时则临时筑土坝拦水抗旱,抗旱后水坝又弃之不顾,到排涝时则成为阻滞水流的障碍;本区沟渠淤积严重也是个大问题,如三里桥乡52.5km长的渠道到1992年时泥沙淤积厚度皆达0.6~1m以上,这无疑降低了渠系排渍与调蓄的能力,加重了湖区水害。经计算,本区港渠因泥沙淤积减少的调蓄量达34.16万方,相当于原渠系调蓄量的27%。泥沙淤积还降低了渠系的过洪量、抬高了滞洪水位,增加了渠堤漫渍的危险性。这样不仅危害18m高程以下土地,而且对高程18m以上滨湖平原土地也增大了威胁。此外,汛期对渠系、湖泊水位的控制也至关重要,每次暴雨到来之前,湖渠水位能否调控到控制水位,以保证调蓄库容真正空湖迎洪,这是湖泊能否充分发挥调蓄作用的关键

总之,抗涝能力是多种水利设施共同作用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不能有任一环节脆弱或缺失,否则将功亏一篑。故进一步巩固堤防,完善各项水利设施与配套,严格管理,这是提高本区土地抗渍排涝能力、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干旱是武湖地区,特别是岗地旱作地最易受害成灾的一种自然灾害,提高土地抗旱能力一方面要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本身的持水、保水、供水能力,另一方面要继续大兴水利,完善各种灌溉设施,充分利用本区较充足的水资源,通过人工灌溉来调节降水季节分配的不均,后者对于持续时间较长的干旱来说更为重要。

2.重视有机肥料的投入,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供应和协调水、肥、气、热的能力

武湖地区上等宜耕地数量少,原因是多方面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土壤供应和协调水、肥、气、热的能力不够强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这一限制性因素,虽然有土壤质地、耕层厚度及pH值等土壤物理性状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人们过分依赖化肥,特别是氮肥,而忽视了有机肥料及其他化学肥料投入的结果。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重要组成成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不仅是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等植物养分的来源,而且占其组成成分85%~90%的腐殖质是土壤胶体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比粘土矿物强得多的吸附能力,对土壤良好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调控土壤水、肥、气、热状况,减少土壤侵蚀,以及对净化土壤污染物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当地农民主要信赖化肥增产,且施用量越来越大,这不仅使土壤污染,而且使土壤板结,耕性变劣。因此,必须尽快纠正在土地利用中忽视有机肥投入的做法,要尽量设法将土地产出物经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回归给土地,要在湖区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以达到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