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985年7月长江水资源保护局《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三峡建坝后,汛期江水位将下降(1~2米),而1—5月份因下泄量增加,江水位提高0.2~0.8米,上述江水位年变幅减小,将给鄂东湖泊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
(一)枯水期1—4月江水位提高约1米后,极不利湖、港水自排入江
1—4月是本区江水位最低时段,通常借助于湖水位高于此时江水位的有利时机,将上年湖泊来水尽量按农业水产要求的水位排泄入江,腾空湖容,完成上一个调蓄周转的最后一个环节,并为迎接下一个调蓄过程做好准备。因此本区1—4月江水位低于湖水位的月份,不仅是湖水自然泄流的一个重要时段,而且是承上启下调蓄过程的关键时段。
三峡工程兴建后,由于三峡水库枯季(1—5月)下泄量增加,使本区江水位抬升约1米,从而将原来江水位低于湖水位、湖水可自排入江的调蓄过程完全打乱了,变为1—4月不能自排或只能部分自排的调蓄过程。现按汉口至九江各站1—4月江水位抬升1米后与各湖泊湖(港)水位,湖底高程和主要排水闸闸底高程做一比较(见主要湖泊1—4月湖水位及湖底高程统计表4—6),可发现两种情况:一是1—4月湖港水位全低于抬升1米后的江水位;二是3—4月湖水位或与江水位接近,或低于同期江水位。前者如本区最大的梁子湖水系,后者如本区湖面较大的涨渡湖等其他湖泊。
表4-6 本区主要湖泊1—4月江湖水位、湖底及排水闸底高程统计表(单位:m)
梁子湖水系樊口闸1—4月江港水位现状是,多年平均1—3月江水位低于港水位约0.2米。若按长江水资源保护局《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Ⅲ所述,三峡建坝后1—5月江水位抬升0.8米,则1—3月长港水位反而低于江水位0.62米,而4月份江水位更高于长港水位0.91米。从分析比较1982年(平水年)1—4月江水位、港水位与湖水位现状可见,各月份湖、港、江水位关系是呈三级阶梯状,即湖水进入长港,港水又流入长江的格局。若江水位抬升0.8米后,则湖、江水位均高于港水位,构成两边高、中间低的“凹”型格局,其结果是江水倒灌,从1月份便开始出现一直要到10月份才可结束。若要制止江水倒灌,从1月就需关闭樊口大闸。按梁子湖水系樊口站不同水平年的1—4月入江水量加权计算,则有7.24亿米3的水量自然泄流严重受阻(见梁子湖水系不同水平年1—4月自排入江水量统计表)。该水量接近于梁子湖水系1982年1—4月自排水量8.16亿米3,相当于该湖水系的梁子湖正常蓄水量的78.0%,与同期的上述4年6—9月电排入江水量加权计算的7.315亿米3相差甚微。上述情况1—4月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泄流入江,将会给湖区带来严重的渍涝灾害。
另一种情况是涨渡湖、大冶湖、赤东湖、武山湖、网湖、太白湖等3—4月的江水位,若抬升0.8米后,均会高于湖底高程和排水闸的闸底高程,也不同程度会影响湖水自然流泻,带来不利于湖泊调蓄的后果。参照梁子湖水系樊口排水闸1—4月的排水量(不同水平年加权的1—4月入江水量)占全年入江水量32%,考虑到3—4月春雨的影响,按各湖泊年入江水量的20%计算,则三峡工程兴建后上述湖泊3—4月份约有3亿米3水量贮存在湖内而不能排放,不能腾空湖容以接纳来水,致使湖泊调蓄功能削弱,进而给各湖区带来一系列生态、经济问题。
表4-7 梁子湖水系不同水平年1—4月自排入江水量统计表
(二)枯水期1—4月江水位抬高约1米后,将加剧湖、港水位抬升,进而导致湖区生态环境恶化
根据樊口站1962—1974年的水位记录,江水位出现15.5米的日期,最早在3月下旬。又据樊口1980年、1982年、1983年和1985年4个不同水平年的1—4月江水位在16米以上的日期,最早出现在1983年3月6日,最迟出现在1980年4月18日。1—4月最高水位可达18.57米(1983年4月23日)。可见,3—4月份江水位再抬高约1米就会使5、6月份17~18米的江水位提前2个月出现。这一水位已接近或超过樊口电排站启排水位17.50米,并与湖区垦殖线18~19米靠近。又如,根据新洲县涨渡湖挖沟闸1961—1983年内15年的1—4月江水位记录,1—4月出现17.50米江水位的最早日期是1981年4月7日,一般在4月中下旬,17~20米出现的年次居多(占11年,其中17~18米占5年,18~19米占1年,19~20米占5年),若江水抬升1米后,均可接近湖区18~20米的垦殖线高程。再如梁子湖水系长港按月平均江水位情况分析,据1962—1985年24年平均江水位记录(附表)。其4月份出现17米以上的有6年,约四年一遇;16米以上的有9年,约三年一遇;15米以上的有15年,相当于三年出现两次15米以上水位。这一江水位若抬高1米,某些年份亦可接近樊口泵站的启排水位(17.5米)。同时,入江支流的下游可受到江水顶托,阻碍河湖排泄,抬高河、湖、港水位,从而向依傍的湖区产生地下水侧向补给,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表4-8 樊口站江水位出现15.5m的年份月份日期统计表(1962—1974年)
(www.xing528.com)
表4-9 长江樊口站1962—1985年1—4月份江水位统计表
(三)枯水年份汛期江、湖水位偏低,不利于引江水灌溉
江湖水量互济是本区的特点,江水一向是本区重要水源。平水年份往往在农业用水高峰期也要引江水补地表径流之不足。在大旱或特大旱年,本区水量单靠湖泊蓄水量和当地地表径流已不能缓解农业灌溉用水的严重不足。为此,需大量引江水灌溉。60年代以来,本区特大旱年有1966年、1972年和1978年3个年份,1985年也是旱情较严重的一年,约6~7年一遇。
本区枯水年汛期长江水位,若经三峡工程调解后,水位下降1米,下泄水量减少2800秒米?,那么就使枯水年份汛期水位、流量已偏低的情况更加降低。如樊口水文站1972年6—9月4个月的江水位分别为18.27米、19.03米、17.09米和15.96米,若再降低1米,则分别为17.27米、18.03米、16.09米和14.96米。按长港和内湖各提灌站的取水高程16.5~17.5米的标准,则只有7月份可以引水,其他月份就有困难(见长港枯水年份6—9月引江水量统计表)。因樊口站长江流量枯水年份比多年平均6—9月汛期流量少24%~32%,若三峡工程兴建后又少2800秒米3,那么流量将比多年平均6—9月流量少26%~34%(见樊口站枯水年长江汛期6—9月流量统计表)。这样就更加重了引江水的困难。对此届时就必须加大提水扬程或调整抽水设施高程。另一方面由于汛期江水位降低1米,就使原来江水位高于湖水位或港水位的时段缩短了,反之湖水位高于江水位时段增长了。这样一来,本来就低于正常启排水位(亦为湖泊养殖水位)的湖水位,在引江水方面就增加了困难(见涨渡湖枯水年6—9月江湖水位时段统计表)。再从长港不同江水位的引水数量看,江水位越高,对引江水入港入湖越有利。如1966年8、9两月江水位高出港水位2米以上,对抗旱引江水较为方便,引水约2亿米3。由此可见,如果江水位低于湖水位且时段增长,这是极不利于湖区抗旱夺丰收的。
表4-10 长港枯水年6—9月引江水量统计表(水位:m)
表4-11 涨渡湖枯水年6—9月江、湖水位时段统计表
续表
表4-12 樊口站枯水年长江汛期6—9月流量统计表(m3/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