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神农架山地土壤微形态研究成果

神农架山地土壤微形态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壤微形态研究证明了神农架3000m以上顶峰确实存在着灰土类型。神农架山地土壤的微形态研究一直是个空白。早在1982年7~8月,笔者在神农架北部山地按不同高程不同土类采集了土壤微形态样品,随后于室内进行了固化处理。神农架山地土壤微形态样品采自山地黄褐土、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暗棕壤和棕色暗针叶林土等五个典型土壤剖面。

神农架山地土壤微形态研究成果

摘 要:神农架天门垭山地棕壤的古红壤残遗特征表明,本区曾经历多次新构造隆升运动。土壤微形态研究证明了神农架3000m以上顶峰确实存在着灰土类型。

关键词:山地土壤 土壤微形态学 偏光显微镜 垒结

* 作者:郑泽厚。

原载《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12月第4期(总第14卷38期)P.406—413.(www.xing528.com)

本文系作者1982年在湖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专家组工作时赴神农架山地考察研究的成果。

神农架山区位于鄂西,是大巴山山脉向东南延伸的余脉,境内最低点海拔420m。最高峰神农顶(原称无名峰),海拔3105.4m,超过3000m的山峰有六座。全境地势高峻,平均海拔达1700m,是一种呈深切割、多层次形态的高中山地貌。神农架山区南北两侧山麓基带水热条件是迥然不同的,并随地形升高,自然诸要素发生垂直分异,形成自然垂直带谱。神农架北部山地土壤垂直分布规律[1]是:海拔420~800m为山地黄褐土,800~1600m为山地黄棕壤,1600~2200m为山地棕壤,2200~3000m为暗棕壤,3000~3105.4m为棕色的暗针叶林土(灰土的一个亚类)。神农架山地土壤的微形态研究一直是个空白。早在1982年7~8月,笔者在神农架北部山地按不同高程不同土类采集了土壤微形态样品,随后于室内进行了固化处理。近两年,由于应用了带电脑及自动摄影机的偏光显微镜,方使研究深入进行。

神农架山地土壤微形态样品采自山地黄褐土、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暗棕壤和棕色暗针叶林土等五个典型土壤剖面。每个剖面分层取样,共计16个样品。室内土壤微形态研究步骤是:先配制191型号不饱和聚酯树脂丙酮混合液(其体积比为2∶1)再向此混合液加入催化剂B(B剂由过氧化苯甲酰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按重量比1∶1配制),然后把16个供试土样分别放进装有上述混合液的16只小烧杯中,必须让土样全部浸渍于混合液中。受浸样品需经50℃热水浴自然挥发数天,再减压抽气灌胶数小时,随后送进烘箱逐渐升温而固化。最后将固结土样磨成0.03mm厚的土壤薄片,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要求相同光照和亮度条件,用门赛尔比色卡作颜色测定和其他研究[2]。本文照片是在电脑控制下自动拍摄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