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土地区古土壤出露比较普遍,如果不注意这点,就会对该地区土壤性态微域性突变感到迷惑不解。正如B.A.柯夫达著的《土壤学原理》序言指出:“只有在研究地表发展的全部历史的基础上,才能充分揭示土壤的发生和土壤地理的规律”。故研究黄褐土形成问题必须首先研究该地区地表发展历史,即恢复该地区古地理与古成土过程,并从土壤剖面形态和微形态方面来揭示那种与现代黄褐土和现代生物气候条件不一致的残遗特征,以便把古土壤同黄褐土严格地区别开来。
那么黄褐土地区的历史是怎样的呢?鄂西北在中生代燕山运动影响下形成了一系列断陷盆地,此时鄂北亦造成了断陷的雏形。新生代鄂北鄂西北盆地继续下沉,普遍堆积了巨厚的第三系红岩。第四纪早更新世(Q1)至中更新世(Q2),由于间冰期湿热气候影响,盆地及山麓普遍堆积了网纹红土,当时鄂北岗地第四纪红土覆盖层遍布全区,其厚度竟达100多米,鄂北鄂西北古红壤就是在这种红土母质上发育的。到了晚更新世(Q3),鄂北鄂西北普遍堆积了富含钙质的黄褐色亚粘土或黄土状物质。钻孔资料表明,地层中有多层料姜(砂姜、碳酸钙结核)出露,说明曾出现沉积过程大于成土过程和成土过程大于沉积过程的两阶段多次更替。料姜层之间出现粘土层则说明气候有过干湿冷暖周期性变化。鄂北鄂西北的古黄棕壤是在比现代更湿润的条件下,在Q黄土母质上形成的。
全新世(Q4)以来,新构造运动使鄂北地面回升,由于流水侵蚀形成了波状起伏的岗地地貌;而鄂西北河流谷地亦因地壳上升形成了二至四级阶地。整个黄褐土地区因长时期剥蚀结果,古红壤与古黄棕壤以残积和残余形式,呈带状或斑状暴露于地表。但古土壤剖面上半部一般都被侵蚀掉了,出露的仅为淋溶层或沉积层。(www.xing528.com)
古土壤尤其是古黄棕壤易与黄褐土混淆,野外考察时应特别注意鉴别。古土壤的形态特征是:具有Q2或Q3母质;B层棱柱状结构颇为发育,说明曾受强度淋溶,结构体表面覆以多量铁锰胶膜,常见铁子,说明铁明显移动和聚集;野外速测各层pH值均小于6.5,呈酸性或微酸性;全剖面无料姜。若土壤呈微酸性并含料姜,或者呈中性至微碱性不含料姜,或者有石灰反应者,均不属古土壤而属于冰后期形成的黄褐土。
土壤微形态研究表明,古红壤与古黄棕壤的土壤形成物——粘粒形成物和铁锰浓聚物比黄褐土多。古黄棕壤中沿孔隙壁淀积的光性定向粘粒胶膜在单偏光下颜色比周围基质鲜艳,呈亮黄棕,在正交偏光镜下具高双折射率,旋转载物台时可见到黑色消光带在粘粒胶膜上移动。大量粘粒淀积胶膜是反映古土壤在强度淋溶下粘粒发生移动淀积的重要微形态标志。同时,浑圆形的铁质凝团、凝块亦大量形成。另外,薄片镜鉴表明,古红壤中氧化铁浸染基质(铁染基质)在透射光下呈现红棕色,色调在5YR~7.5YR范围,亮度5,彩度8,以上都是古红壤与古黄棕壤重要的微形态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