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宏观构建与布局的园林生态模式系指除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以外的生态绿岛、城市生态保护圈、城乡生态链、绿色生态屏障、山水生态林带、大型公共生态绿地和道路生态绿带等模式。它们的构建方式、园林植物配置特点、生态功能和地域布局均有很大差别。兹分别阐述如下:
1.2.1 生态绿岛
生态绿岛是针对武汉地区城市“热岛效应”特别明显的、夏季地面温度特别高的地段而构建的园林生态模式。根据遥感图像对武汉市2002年7月9日的地温分析,武汉的热岛空间分布形态总体上呈多岛状分布,最高地面温度出现在建筑密度高的商业区、老城区居住区和人为热排放量高的工业区。江汉区是武汉市最热的一个城区,平均地温31.09℃,最高地温集中在新华下路和建设大道交叉的商业密集地段,平均地温33℃左右,这与人口和建筑的高度密集有关。硚口工业区也是武汉市最热的一个城区,高温区集中在解放大道两边商业和住宅区密集地段,地温普遍在33℃以上,最高气温可达38.9℃。青山工业区也是武汉市最热的一个城区,在任家路居住区和红钢城商业区地温一般在31℃~33℃之间,最高地温集中在武钢工业区范围,最高可达44℃,这与排放大量工业热有关。本文生态绿岛的构建先针对以上3个城区来考虑,旨在解决热岛对人居环境的恶劣影响。
夏季“热岛效应”对人体健康影响是很大的,使中暑的人增多,并可诱发心脏和呼吸道疾病,高温还会大大降低人们的工作效率。据国外报道,“热岛效应”会使空气中化学烟雾增多,更易产生光化学反应,加剧城市空气污染,使城市空气质量下降。鉴于此,加快生态绿岛构建、改善人居环境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
据有关研究,“热岛效应”范围与绿地面积呈负相关的关系,当绿地面积减小时,热岛范围增大;绿地面积增大时,热岛范围缩小。当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率大于30%时,绿地对“热岛效应”即有较明显的削弱作用。据此,我们建议在江汉区新华下路和建设大道交叉的高温地段构建大型生态绿岛,可充分利用已建成的西北湖广场,通过拆迁建绿的方式,将广场绿地向四周再扩建100~200m(图1)。在硚口工业区,我们建议在古田二路和古田三路之间,通过拆迁建绿的方式构建大型生态绿岛,并与后文所述的辛家地—肖家地绿色生态屏障的构建结合起来,生态绿岛的面积应不小于20hm2(图2)。另外,我们建议在武钢工业区范围内,在杨春湖公园、落雁景区、白马景区基础上扩建大型生态绿岛,其面积不应小于40hm2(图3)。以上3个城区的生态绿岛可参照后文所述的大型公园绿地和大型广场绿地模式来构建。
图1 武汉市江汉区生态绿岛
图2 武汉市硚口区生态绿岛和绿色生态屏障
图3 武汉市武钢—武汉火车站生态绿岛
1.2.2 城市生态保护圈(含内圈、外圈)
武汉市城市生态保护圈按内圈与外圈进行建设,内圈是在全长88.3km的中环线两侧各建设1000m以上宽度的林带。该林带以构建生态林为主,同时应与防护林、经济林结合起来。防护林是指中环线以外结合长江、汉水堤防改造而建设的防浪林,宽度应不小于30m;而经济林可结合当地农业结构调整,由当地农民建设,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外圈是在全长188km、贯穿江夏、新洲、黄陂、蔡甸4个远郊区的绕城公路两侧各建设不小于1000m宽度的林带,同样应将构筑生态公益林同防护林、经济林和农田林网的建设结合起来,后两者亦可列入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布局之中(图4)。这里尚需强调的是,内外圈建设要与武汉市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布局)规划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即将内外圈纳入我市生态保护缓冲区和水体保护区的建设范围之中。
图4 武汉市城市生态保护圈
城市生态保护圈(内圈、外圈)的建设旨在把城市绿化和乡村绿化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全市范围园林生态一体化,这不仅有利于城市生态建设,也有利于农业环境保护。对主城区而言,可改善气候、防止龙卷风等风灾的袭击;对农村而言,可防止城市工业排放的有害气体、汽车尾气(如铅、3,4-苯并芘)对农田的污染,还有利于农作物抗旱。其中外圈实际上是武汉的环城森林生态工程,其中200m宽的生态公益林绿化带应当与各远郊区的林场、风景林、森林公园、历史人文遗址(如即将兴建的盘龙城遗址公园)串联起来,形成集生态、旅游、观光、林果产业于一体的园林生态模式。城市生态保护圈的建设将使武汉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登上一个新台阶,并为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础。
1.2.3 城乡生态链
该模式是用道路绿化带将武汉主城区绿地同远郊区7个重点镇、4个区城关镇和33个中心镇的绿地连接起来。7个重点镇是阳逻、北湖、宋家岗、蔡甸、常福、纸坊、金口;4个区城关镇是吴家山、纱帽、黄陂城关(前川镇)、新洲城关;33个中心镇是乌龙泉、仓埠、新沟等。武汉主城区通向上述各城镇的道路有京珠、沪蓉国道主干线、106、107、318国道、对外省道及城关镇至中心镇的主干道。由于我们建议在上述城镇规划区的外围构建环形的城镇生态保护圈林带,恰似链条上的珠子,故将该模式称为城乡生态链(图5)。
图5 武汉市城乡生态链(www.xing528.com)
城乡生态链上的道路绿化带建设,根据建设部的《城市道路绿化规则与设计规范》,上述国道和省道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其他主干道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鉴于上述国道、省道的分车绿带扩建比较困难,故应加强路侧绿带的建设。为了保证路侧绿带的庇荫、滤尘、降温及净化空气的生态功能,应营造冠大荫浓的阔叶林带。其林带宽度,国道主干线不小于300m,其他主干道两侧林带宽度要在50m以上。而且,城乡生态链也应当与我市生态保护缓冲区、水体保护区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将前者纳入后两者的范围之中,以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由于上述区城关镇、重点镇和中心镇通过道路绿化带连接在一起,这就在全市域内构建成纵横交错的园林生态网络。从而实现城乡生态一体化,可极大地改善我市气候环境。
1.2.4 绿色生态屏障(绿色隔离林带)
从城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武汉城区生态环境中的最大弊病,是各功能区之间,尤其是二、三产业区之间毗连在一起,相互干扰,从而大大影响环境质量与生态质量。因此结合旧城改造,加强功能区内部及功能区之间绿地建设任务艰巨。为了给城市人群创建适宜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很有必要在机关、学校、医院和住宅小区同工业区、商业区之间设置绿色生态屏障,主要是营造绿色隔离林带,或者在工业区外围设置这种林带,使其与其他功能区隔离开来。具体来说,在武汉青山工业区利用原有的青山公园进行扩建,并利用汉沙线穿过武钢的路段进行铁路两侧绿化带的建设,将武钢各工厂同武钢的生活区与红钢城的商业区、居住区隔离开来,因此要在原有铁路林带基础上加宽100m。在硚口工业区,根据主城区重点强化第三产业,使第二产业逐步向外围地区转移的规划,凡能搬迁的工厂,特别是有严重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尽早地向我市远郊区转移,留下的原址则应改建为绿地。近期可考虑在硚口密集工业带与附近住宅区、商业区之间采取拆迁建绿的办法,构建绿色隔离林带。具体来说,在硚口区辛家地、肖家地及第十人民医院以西,结合旧城改造拆迁部分旧房,建设隔离林带,使硚口东部居住、商业区与西部的化工区相隔离(图2)。其他江岸、江汉、武昌、汉阳等城区也照此办理。在新开发区更要注意工业区与居住区的隔离,如武汉新一代的化工新城规划,将严西湖、严东湖、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等,作为化工城与中心城区和大型居住区间的天然生态隔离屏障。这就是符合城市生态建设原理的一个好的例子。
绿色生态屏障(绿色隔离林带)的建设不宜营造纯林,而应营造针阔混交林、落叶与常绿混交林,可采用块状混交或者团状混交,并可在林下配置灌木和草本,还可用密集生物篱笆(用带刺灌木与藤本建造)实行封闭,以保护隔离带不受人为破坏。隔离林带的宽度在一般功能区之间不得小于50m,而工业区和其他功能区之间则应在100m以上。
1.2.5 山水生态林带
该模式是指沿江、河、湖、山延伸构建的城市园林生态模式(图6),其最大特点是,江、河、湖、山自然环境为园林植物提供了最好的生态因子,有充足的阳光、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和肥沃的土壤等,可使园林植物枝叶繁茂、生长旺盛。鉴于此,我们应当大搞依山傍水的绿化,尽快把武汉市建成具有特色的山水园林生态城市,这对改善武汉城市生态环境,尤其是气候条件必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图6 武汉市山水生态林带
武汉是长江与汉江汇合的有名的“江城”。对于主城区“两江四岸”的绿化建设,除巩固并继续建设原有江滩外,应向两江上游和下游延伸建设绿化林带,包括防护林和生态公益林。另据统计,武汉主城区有58座山体和166个大、小湖泊,对于主城区山体和湖泊的绿化建设,应按绿线规划范围建设绿带,对原有绿线留地不足的应尽量加宽,其总宽度应在30m以上,建成区以外应在50m以上,以增加环山环湖的绿量。另外,滨水绿带的建设应注意在道路和水面之间留出透景线,以利于游客观景。
构建武汉市山水生态林带,除首先考虑改善气候外,尚需注意城市景观生态的建设,并与我市空间布局中的水体保护区紧密结合起来,合理配置斑块(patch)、廊带(corridor)和衬质(matrix),以构成优美的景观空间格局,让城市居民既获得荫凉又有美的享受。在植物群落配置上,应注意乔、灌、花、草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以及各树种间和草木建群的稳定性。
1.2.6 大型公共生态绿地
该模式包括全市性、区域性综合公园、各种专类公园(如动物园、植物园、水族公园)绿地、城市小森林及大型广场绿地等。为了改善城市气候和削弱城市热岛效应,我们必须加强主城区的大型公共绿地建设,特别是要扩建和新建无大型水面的市级、区级公园及广场绿地,以提高下垫面反射率,并增强通风、庇荫和降温效果。例如,需要抓紧扩建硚口公园、江汉公园、堤角公园、汉阳公园、琴台广场、长春观公园、紫阳公园、小东门公园、洪山公园;新建(续建)田田绿化广场、常青公园、竹叶海公园、关山公园;另外需加快城市小森林的建设步伐,例如,江汉北路小森林、阳光小森林、竹叶山小森林、罗家港西区和东区小森林等。我们建议在2010年前每个城区至少建设2块20hm2以上开放式大型公园或广场绿地,包括在热岛效应明显地区所构建的生态绿岛。
大型公园绿地的建设仍坚持以植树为主,再配合道路植树以实现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绿色武汉、城在林中”的发展构想。为了加强园林绿化对改善气候、美化环境的效果,公园绿地的建设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之间、乔木与灌木之间要有合理的比例,并合理配置乔、灌、花、草、藤、竹类和水生植物等。同时,在植物配置上,既要考虑净化大气、降低噪声、缓解炎热的生态功能,又要注意其观赏性。对于大型广场绿地应建喷灌式草坪为主(如采用百合草、天鹅绒草等),辅以花灌木,另可在广场中心构建喷泉景观,在广场周围道路两侧应种植高大行道树。这样配置的广场具有开阔性、观赏性,并有利于通风、降温、降湿,产生凉爽的效果。
大型公共生态绿地的建设应按人均公共绿地指标予以规划,武汉市主城区在2010年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应达到15m2/人,主城区的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应分别达到40%和45%,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更为了在主城区实际收到夏凉的效果,我们应当在旧城改造、搬迁工厂、拆迁建绿方面下功夫。
1.2.7 道路生态绿带
该模式是在主城区主干道即城市轴构建景观生态绿带(图7),如汉口的解放大道、建设大道、发展大道、青年路—武胜路;汉阳的汉阳大道、东风大道、鹦鹉大道;武昌的武珞路—珞瑜路、雄楚大道;徐东大道、和平大道、友谊大道和中北路—中南路等主干道,是武汉市应着力绿化的城市轴。武汉市道路生态绿带应强调多植树、种大树,应以阔叶树为主,且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要有合理的比例。目前我市许多城区道路的绿地率不高,如建设大道、汉阳大道、友谊大道、徐东大道、雄楚大道等主干道树木太少,远远达不到建设部的道路绿地率要求。按规定,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鉴于武汉城市“热岛效应”明显,为创建“夏凉工程”,我们考虑上述城市轴主干道应按园林景观路建设,其绿地率不得小于45%。
图7 武汉市道路生态绿带
道路生态绿带应按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停车场绿地、小广场绿地等类型建设,其中道路绿带是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应按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规划建设。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对新建的主干道,如友谊大道,就需要高起点设计,注重色彩、层次和造型,形成“一路一景,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而小广场绿地即街头游园,应在中心城区采取拆迁方式兴建,如准备建设的永清街片、岳家嘴片、唐家墩片等10片街头小游园。总之,道路生态绿带的建设既要考虑生态功能,又必须注重景观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