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峡工程对梁子湖区低湖田的不利影响
梁子湖区包括大小湖泊42个,拥有农田62万亩,其中低湖田24.7万亩。横贯农场5km的长港,其水位变化直接受东西两头江湖水位控制,并对港两侧低湖田地下水产生重要影响。设在长港农场高沟分场定位观测的结果表明,低湖田的代表性水稻土——潴育型青底灰潮沙泥田,其地下水埋深大部分时间在50cm以下,还原性青泥层出现在84cm以下。
观测结果表明,1986年1—4月底,定位观测田地下水位与附近民井潜水位是逐月升高的。低湖田各层氧化还原电位Eh值总的趋势是逐月下降的,但上中下三层情况并不完全一致。30~50cm土层,Eh值一般为400多毫伏,月变化不大,基本处于氧化态;最下层110~130cm,由于长年处于地下水饱和状态,Eh值在100~154毫伏之间,显然为还原态,Eh值月变化也不大。值得注意的是中间层70~90cm土层,它处于地下水位变动范围之内。1—4月,随着地下水位升高,该层Eh值发生了显著变化,从504毫伏氧化态,降至151毫伏成为还原态。这就充分说明,枯水期1—4月,只要地下水位升高,就必然引起土壤Eh值下降。本区低湖田中潴育型水稻土,在淹水种稻情况下,土壤Eh值较低,但晚稻收割以后,如果是冬晒田,则随着枯季地下水位的降低,其土壤氧化性逐渐增强,表土和心土的Eh值均将升高。从本定位观测剖面看,12月至1月,70~90cm土层Eh值可达500多毫伏。但是,三峡工程兴建后,上述现象将会消失,因为樊口闸外枯季江水位上升会导致长港水位上升,而港水位上升又会使紧靠港边的高沟分场低湖田潜水位上升。这样,70~90cm土层将失去枯季氧化阶段,而它的Eh值始终保持在还原态的较低水平。
据我们实测,高沟分场低湖田1986年1—4月各月潜水位高程分别为14.15m、14.20m、15.02m、15.35m。从1月份来看,如果当月港水位超过14.15m,即可对高沟分场低湖田潜水产生补给的影响。那么三峡建坝后长港1月水位变化如何呢?我们可分析历年水文资料,将樊口闸外1962—1985年的1月平均江水位统统都加上0.8m,那么超过14.15m高程的年份有11个,由于樊口大闸1月关闭后港水随着江水上涨,同样有11个年份要超过14.15m。因而这些年份的1月,低湖田潜水将受到长港水的影响,这近乎是两年一遇的情况。至于2—4月,本地历年有降水量逐月增多、港水位逐月升高的规律。因此,在三峡建坝、樊口关闸,2—4月湖、港水位更高的情势下,对低湖田地下水影响更大。地下水长期升高的结果,不仅70~90cm土层变为还原性青泥层,而且该层很可能向上发展,出现在50cm深度以上。那时,长港农场和整个湖区低湖田中目前的潴育型水稻土就会演替为潜育型水稻土,而现今的潜育型水稻土就会演替为沼泽型水稻土,从而使整个梁子湖区农业大幅度减产。
三峡工程的不利影响还表现在低湖田重金属含量变化方面。我们先后于1985年汛期和1986年2月(枯季)在长港农场光芒生产队低湖田和黄冈县长孙堤低湖田(与国营南湖农场毗连)对40~50cm土层进行了采样分析。
结果表明,黄冈县长孙堤低湖田枯季土壤含锌量增多,这与地下水水质变化有关。长孙堤长观孔地下水1986年2月27日水样含锌量为1.48mg/L,比该孔1985年7月28日水样含锌量0.90mg/L有明显提高。从土壤铅含量来看,上述两块低湖田都是枯季高于汛期,其原因也是地下水含铅量洪枯季有较大变化。如长孙堤长观孔地下水1985年7月28日水样含铅量<0.02mg/L,该孔1986年2月27日水样含铅量为0.15mg/L,比汛期提高了7.5倍。据此,三峡工程兴建后,黄冈县南湖至长孙堤低湖田,基于枯季地下水升高,则可能引起锌、铅元素在土壤中积累,而长港农场低湖田因地下水上升,也可能引起铅在土壤中积累。众所周知,土壤重金属污染是难以治理的,这个隐患值得重视,而本区水土中铬、镉、汞等重金属受三峡工程影响而发生的迁移,也值得今后深入研究。
2.三峡工程对涨渡湖区低湖田的不利影响
涨渡湖区除主湖外,还包括七湖、马驿湖、三宝湖、安仁湖、陶家大湖等,周围有低湖田10万多亩,其海拔高程大多在17~18m,最低处仅15.6m。本课题低湖田定位观测剖面设在涨渡湖与长江之间龙王咀农场濒临七湖的代表性水稻土——潴育型的青底灰潮沙泥田,其还原性青泥层出现在64cm深度以下。该田地面高程为18m。低湖田地下水位从1985年10月至12月逐月下降,从1985年12月底至1986年2月底又逐月上升。与此同时,70~90cm和110~130cm两个土层氧化还原电位随着地下水位升降而变化,即这两层Eh值,从1985年10月至12月逐月升高,然后从1985年12月底向1986年2月底过渡,又逐月下降。显然,低湖田土壤Eh值高低变化与地下水升降呈负相关。上部30~50cm土层,基本上处于氧化态,其Eh值变化往往与当地连续的晴雨天气、土壤湿度有关系;下部110~130cm土层基本处于还原态;而中间70~90cm土层,因处在地下水变动范围之内,故土壤Eh值对地下水升降特别敏感。这就清楚地表明,三峡工程兴建后,枯季江水位抬高,涨渡湖水不能外排,则将导致濒湖地区地下水升高,这种情况在大面积的涨渡湖农场比在龙王咀农场更加严重。低湖田地下水位长期过高的结果,同梁子湖区一样,70~90cm土层氧化还原过程的洪枯季节交替将会消失。不仅该层会变为还原层,而且很可能在50cm深度以上形成还原层。那时,涨渡湖区大面积的当家田——潴育型水稻土就出现了潜育化或者沼泽化的严重问题。(www.xing528.com)
以上虽讲的是梁子湖和涨渡湖两个湖区情况,然而鄂东其他湖区,在三峡建坝后,常由于3、4月江水位过高,使湖水无法自排入江,其结果同样是低湖田地下水升高,土壤变质,还原性毒害物质增多,秧苗迟发不壮,粮食减产。值得注意的是,整个鄂东湖区72万亩低湖田的农田生态系统将受到三峡工程严重的、深远的不良影响。因为有些低湖田不能再种水稻,而需改为植莲种藕或建精养鱼塘,于是湖区种植业结构和作物布局发生改变,并导致农业生产结构改变,农村劳力分配也需相应地调整。总之,上述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表明,三峡工程对鄂东低湖田的影响是弊大于利。
3.三峡工程对鄂东沿江旱地的不利影响
三峡工程兴建后,鉴于枯季江水位升高,对鄂东沿江旱地地下水,土壤性状和越冬旱作物均可能产生不利影响.本课题曾在沿江各地设置6个旱地定位观测剖面,现重点阐述鄂城樊口地区灰潮土受三峡工程不利的影响。
如前所述,樊口至芦洲一带,在埋深3~3.5m有一深灰色细砂潜水层,1985年12月该层在芦洲江岸有孔隙潜水流出,其高程为17m左右,与距长江约1km的临江乡政府大院水井枯季潜水高程16.99m是一致的。据此,只要枯季江水位和长港水位在17m以上江水和港水就可通过上述深灰色细砂潜水层影响该地潜水。
现利用樊口站1962—1985年的4—5月江水位资料进行分析,若将每年4月和5月平均江水位皆加上三峡工程提高的0.8m,则4月水位超过17m的年份有8个,即三年一遇;5月水位超过17m的年份为24个,即年年所遇,其中水位达到19m以上的年份占12个,为两年一遇。鉴于樊口地面高程为19.66~20.38m(一级阶地后缘至前缘),当枯季江水位上升到19m以上时,可影响此地潜水升到埋深不足1m,若遇上春季连阴雨,则潜水位更高,此时正值小麦成熟季节,必然受其不良影响。
三峡工程对鄂东沿江灰潮土重金属亦颇有影响。我们先后在1985年8月7日和1986年2月26日对广济县江家林乡红旗机械厂旁灰潮土(棉田)进行采样分析。江家林乡灰潮土中铜、铅、锌含量在枯水期比汛期显著提高,这与低湖田情况一样,与地下水质的洪枯季变化有关。经计算,广济武穴站多年平均的4月江水位,若提高0.8m,就会对广济沿江旱地潜水产生补给影响。据此,三峡工程兴建后,广济江家林乡一带灰潮土有可能产生铜、铅、锌重金属的聚积污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