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文献处理技术和文本、图像分析能力的进步,数字人文领域在国内外迅猛发展,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数字人文提倡运用技术手段助力传统人文学科的研究,通过信息技术改变知识获取、标注、比较、引用、取样、阐释与表现的方式,使人文学者从海量信息资源中解放出来,提高用户的信息认知能力。很多图书馆都拥有非常珍贵的人文历史研究资源,但是传统的资源保存与服务模式并不能满足人文学者的研究需要,人文学者迫切需要一种可以对大规模人文资源进行智能分析的数字人文技术方法,特别是针对体量庞大的古籍、地理、历史等人文特藏资源加以研究[1]。
可视化技术为数字人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可视化”或其全称“科学计算可视化”一词,最早是在1987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召开的“科学计算可视化研讨会”上提出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可视化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可视化技术在理工科领域已有较为系统的发展,但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应用较为滞后,特别是在信息处理及分析方法方面。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可视化技术辅助人文领域研究随着数字人文研究一同兴起。王晓光在《全球视角下的数字人文:概念与实践》报告中列举了人文领域很多重要的可视化项目,如历史档案领域可视化分析研究的“淡新档案诉讼关系图”、文学领域地理信息可视化研究的“宋人与宋诗地理资讯系统”、考古学领域的GIS结合应用研究“地理资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基于GIS的城市发展历史可视化展示、Google地图与文学相融合的可视化展示项目“BIBLEMAP”、多源历史文献数据的融合可视化探索项目“The OverlandTrails”等[2]。 知识图谱作为知识可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经提出便迅速成为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热点,广泛应用于数字人文项目实践中。(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