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民歌历史发展与传承》:诗经至明清,民歌蓬勃发展!

《中国民歌历史发展与传承》:诗经至明清,民歌蓬勃发展!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诗经》是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其中“国风”部分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近500年间,来自15个诸侯国的民歌。明清时期随着城镇的日益繁荣和市民文艺的兴起,歌唱小曲的职业艺人同时促进了各地民歌的传播,此时民歌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发展高峰。

《中国民歌历史发展与传承》:诗经至明清,民歌蓬勃发展!

诗经》是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其中“国风”部分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近500年间,来自15个诸侯国的民歌。歌词富有想象力艺术美感,运用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反映古代人民复杂的社会生活,展现他们的生活情感和审美情趣,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如其中的《伐檀》即是一首优秀作品,歌词多为四字句。

《诗经》中的“国风”主要是流行于黄河流域的北方民歌,到公元前4世纪出现了楚国的《楚辞》,它充满了古代的神话传说,富于幻想和热情,并把四言民歌发展成一种句式自由、韵脚多变的“骚”体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其中包括了伟大诗人屈原的诗词。

汉魏西晋时期,汉代的宫廷音乐机构“乐府”以搜集和整理民间歌谣为主要职能,使大量民歌得以保存和加工提炼,歌词开始形成长短不同的句式和五、七言体,例如汉代的“相和歌”。

南北朝时期,民歌分为南方民歌和北方民歌。南方一带的西曲,出现了对歌、四季歌等新的体式,采用五言四句的歌词结构,音乐风格抒情并清新活泼。北方民歌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题材广泛,具有开朗、豪放的音乐风格。这也较全面地反映了汉族民歌的发展过程,显示出地域性风格特征,同时也决定了后世民歌的发展形态与地域划分,在我国民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唐代民歌主导形式为七言四句,自由吟唱即兴抒情的歌风盛行,唐代的“曲子”文人为民谣填词,还广泛用于说唱、歌舞中,是民歌繁荣发展的时期。(www.xing528.com)

宋代民歌基本形式为七言四句式,还出现了“词牌”这一文学形式,大量的民歌成为宋代说唱与戏曲艺术的曲调来源,被赋予更鲜明的戏剧表现力。

明清时期随着城镇的日益繁荣和市民文艺的兴起,歌唱小曲的职业艺人同时促进了各地民歌的传播,此时民歌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发展高峰。那时的《绣荷包》《剪剪花》《刮地风》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映人民革命和团结题材的新民歌空前繁荣,如陕北民歌《信天游》、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等。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民歌成为革命人民的思想武器,大量革命民歌唱出了人民对革命的向往和新社会的热爱。如歌曲《东方红》《绣金匾》《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等,新民歌的艺术形式,发展了新的音乐语言和新时代的音调,使中国民歌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展示新的精神风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