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众性与地域性
1.民众性
民族声乐所体现出来的民众性主要是指声乐的大众性特征,也就是民众化。音乐艺术的发展往往都是适应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要求的,是符合民众的需要而产生的。民众性和时代性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说声乐的时代性特点都体现在题材与内容层面,民众性则能够充分体现于形式层面,两者属于一种辩证关系,互相联系,处在一个统一体中。在音乐表演的实践过程中,切忌把二者割裂、对立起来,以防止只注意到某一个方面,丢掉或者忽视另外一个方面。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不仅具有时代性,同时还具有典型民众性的音乐。
2.地域性
地域性表现在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色彩中。“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等说法都充分反映出地理层面存在的差异所引起的风俗文化方面的不同。
地方色彩通常都意味着在特定的地区产生的民歌具有独特性。中国民歌的地方色彩十分丰富,这也是民间音乐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属性。各具特色的歌曲往往都能够形成十分浓郁的民族风情与典型的地方特色。
(二)时代性与开放性
1.时代性
民族声乐的时代性通常都是指民族声乐和时代之间存在的关系。
任何一个时代所形成的声乐艺术,首先都需要作用于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之中。只有进一步适应了时代发展的基本需要,才可以充分体现出时代的典型精神,并且还能够充分体现出一定的时代艺术特点。时代精神往往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思想、行动充分体现出来的,反映的是时代的基本特征以及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向。
民族声乐所具备的时代性,关系到声乐艺术的现实作用以及其历史意义。无论生活在哪一个时代中,都要求音乐可以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中国的著名音乐家聂耳、冼星海,很好地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基本特征,创作出了《义勇军进行曲》《救国军歌》《黄河大合唱》等非常经典的民族声乐作品,代表广大人民发出了时代的呼喊,充分反映出时代精神。作为词、曲作家,要可以很好地抓住时代精神发展的主流,代表社会的进步力量,并且还应该具备一种能够符合时代发展的重要思想。
当前,要想创作出一首可以反映出时代发展主旋律、体现出时代精神的作品,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了解当前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要求以及愿望,倾听广大劳动人民的心声,感受时代的脉搏。
2.开放性
中华民族的古老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各个民族之间进行不断交流和融合的发展史,中国民族声乐在曲调、旋律、音色、节奏、演唱等多个方面的形成与发展,是因为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在声乐层面存在深刻的影响、交流、渗透以及相互融合。如在两汉之前,中国民族声乐所体现出来的开放性,重点表现为中华民族各个兄弟民族之间的频繁交流与互动;到魏晋南北朝时,在其内部的开放基础上,也和国外的一些音乐文化存在一定的交流互动。到了近现代时期,中国的民族声乐进一步借鉴和吸收了西洋声乐的风格特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大力推动之下,一大批中国留学生回到了祖国,如著名的歌唱家黄有葵、喻宜萱、郎毓秀、周小燕等人,都十分重视本民族语言的行腔以及风格特征的发展,把美声唱法充分融入歌唱技巧中去,并且还在充分借鉴和运用美声唱法的基础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我国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层次不断深入,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事业的持续不断发展,在“派出去、请进来”的文化交流学习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开阔了视野,摆正了对美声唱法的认识。美声唱法在现代声乐的教学过程中得以引进与深化,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我国民族传统的演唱艺术,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规范、系统的演唱和教学方法。在歌曲的二度创作过程中进一步吸收了现代创作的手法,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如山西小调《桃花红,杏花白》,经过人们的改编之后发展成了一种更适合现代人审美且富有一定难度的声乐作品类型,进而让曲调变得更为婉转流畅,旋律跌宕起伏。上面所提到的这些方面都是中国民族声乐的开放性的直接体现。
(三)社会性和专业性
1.社会性
声乐是人们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声乐通过特殊的形式对社会现实做出一定反映,又反作用于现实。因此,我们说民族声乐具有社会性和阶级功利性色彩,有着强烈的感人的力量。通过歌唱激发出主体的感情,进而引导理性思考。
民族声乐的产生与社会劳动有着很大关系,并随着社会的进化而发展。民族声乐体现的是人的社会性活动,其发展不可超出人的意志和活动范围。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民族声乐显示出它十分广泛的社会性。无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声乐都可以充分发挥出其相应的社会功能以及阶级功利的色彩。民族声乐的创作者、演唱者是社会的组成人员,必定要为社会的影响支配,他们的经历以及所受到的教育程度,必定会对他们的精神、情操、态度、思想等起到一种决定性的作用。民族声乐家会用声乐这种比较特殊的艺术形式,抒发出自己对当前社会的主要看法,以此来进一步影响社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民族声乐有它独特的社会性。
2.专业性
20世纪50年代时期的“土洋之争” 中,有很多学者进一步提出了有关民族声乐的科学性问题,这种科学性其实就是指其专业性。民族声乐登堂入室,走向国际舞台,已经涉及了民族声乐的系统化、专业化相关的问题。
20世纪中期之后,人们创作的民族歌曲通常没有太大的难度,大多数歌手在演唱过程中主要是以自然的发声状态为主的。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声乐界曾经一度产生了一种过分强调民族化的发展却忽视其专业化发展的思潮,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更是如此。20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世界音乐文化之间出现了相互渗透的关系,歌曲的创作难度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对演唱的能力、声音、音乐的表现力等多个方面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民间唱法在演唱一些新创作和难度比较大的歌曲时,通常都会产生一种声音上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进一步影响了声音的充分发挥以及音色的发展变化,也不可能会很好地表现音乐作品。所以,民族声乐的发展汲取了美声唱法的长处,为民族唱法所用,在气息、喉头位置、共鸣等很多方面做出了合理的借鉴与融合。20世纪80年代之后,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国外一些先进的声乐理论对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美声唱法的技术同样也被民族声乐教学更加广泛地借鉴,民族声乐在专业性方面迈出了非常可喜的一步。
民族声乐既和那些世代传承的传统民歌不同,也和那些师承一门、口传心授的传统戏曲与曲艺不同,它现在已经被纳入大专院校的教学大纲之中,根据国家的培养标准重点培养出来社会发展所要的专门人才。而那些专业的院校进行声乐教学同样也已经纳入系统科学性的学科建设范畴之中。通过科学的教学、科学的评估以及科学的管理,最终才能够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使培养的学生可以很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继承性与创新性
1.继承性(www.xing528.com)
著名的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先生曾经在《金铁霖声乐教学》中非常精确地指出了中国民族声乐存在的极为复杂的继承关系。他指出,“民族声乐,是由传统艺术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西洋’,同时又始终强调时代特点与民族特色。中国声乐艺术今天的发展得益于近50年来古今中外声乐艺术的融汇、结合”。尽管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级文化方面,都带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以及阶级性,但是仍然还有很多东西一直到现在都对声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十分积极的意义,可以拿来作为借鉴。
(1)“古为今用”。
“古为今用”是从当代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和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在创作、表演、审美等多个方面存在的深厚渊源关系上来说的。中国的传统声乐艺术往往都已经发展成为当代中国民族声乐的艺术之根,一直到现在,它的优秀思想与典型的美学特征仍然还被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进一步继承。字正腔圆、依字行腔、讲究韵味等都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典型的美学特征,也是构成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美学典型特征的重要因素,它在当代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发展进程之中依旧有十分突出的体现。
首先,民族声乐的继承性通常都表现为对民歌以及民歌演唱方法的继承。其次,民族声乐从唱腔的技巧以及表演手段方面进一步继承了说唱音乐的典型特性。最后,戏曲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集音乐、舞蹈、舞美、戏剧等于一体,不管从唱腔完整性、系统性方面来看,还是到表演的复杂化、程式化,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程度。民族声乐也是从传统音乐文化之中进一步吸取了养料并继承了其精髓,才逐渐形成了现在人们所看到、听到的典型民族声乐艺术形式。
(2)“洋为中用”。
“洋为中用”主要体现的是中西声乐艺术之间的紧密结合,这也是声乐艺术发展走向国际化需要。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形势主要体现在中西相互结合方面以及对美声唱法及其表演形式的吸收与借鉴,如打开喉咙、声音的高位置、讲究共鸣等。这使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在演唱方面,特别是在高音音色方面,有着和美声唱法完全相同的听觉特征。
在20世纪初期,西洋音乐的传入给中国声乐艺术带来了美声唱法与西方音乐的创作技法。中国一些民族声乐学者非常积极地进行西洋作曲技法与中国音乐在风格、韵味结合方面的创作。随着对西方音乐学习与研究的持续不断深入,中国的声乐艺术作品创作在技术、技法方面已经十分成熟,产生了大量的声乐作品。
2.创新性
如果只是停留于继承阶段,民族声乐必定不会得到任何突破,甚至还可能出现倒退。此外,传统声乐艺术发展进程中尽管不乏精华,但在很多方面仍然还存在严重的不足。所以,民族声乐需要一种创新精神。
当代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正在大胆地借鉴美声唱法的相关技巧,将美声唱法中一些合理的成分和中国的传统唱法精华部分进行完美的结合,在充分保留了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演唱风格特色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了中国的民族声乐,从而取得了非常大的新突破。
另外,我们在保持一种良好的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传统风格的基础上,也应该更加充分地表达出现实生活与时代的气息。此外,不同的文化因素给歌唱者打上的是各种不同形式的烙印,形成了一种千差万别的性格与典型的气质,包括非常丰富多彩的演唱表达方式。不同的艺术个性与风格同样也是互相学习交流、吸收与补充,更加有利于更多的风格与流派的发展形成,极大地丰富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形式和类型。
(五)民间性与职业性
中国民族声乐所具有的民间性与专业性看起来没有什么关系,然而,二者并不是一个矛盾的关系,能够互相兼容。一方面,民族声乐的民间性为专业性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基础,在民间性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民族声乐的专业性特征,也成为民族声乐得以生存与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更是民族声乐走向世界声乐艺术殿堂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专业性通常也都为民间性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二者通常在互补融合过程中快速进步与发展。
1.民间性
传统意义上的“民间”,主要是指以农村为主体的“民间”;而现在学界普遍认为的“民间”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种,主要是指较为广义上的群体间存在的关系,它通常都属于一种自发的、自愿的、约定俗成的典型社会交往关系;第二种主要是指网络之中的“民间”,也就是网络世界中相互影响、生存和不断创造的“民间”,这其实就属于一个“文化关系”的基本概念。
民族声乐与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民族声乐的民间性特征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在与社会、自然斗争实践中,形成特有的思想、感情和意志;二是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及传统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
2.职业性和非职业性
由于时代的发展变化,民族声乐出现了职业性和非职业性两种形式。尤其是在最近几年,中国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手开始在歌坛上亮相,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形式和类型,同时还进一步引起了学术界对于中国优秀民族声乐的民间性和专业性、职业性和非职业性等相关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中国民族声乐所表现出来的职业性和非职业性通常都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中国的历代统治者所大力提倡的礼乐相依,常常会用音乐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化手段,并且还设有专业性音乐机构,这对于中国的民族声乐整理与发展继承都起到了非常有力的促进作用。截止到现在,我国许多音乐院校同样也设立了民族声乐专业,这对中国民族声乐的不断发展做出了建设性的贡献。另外一方面,我们同样也需要看到,中华民族拥有56个民族,文化和艺术形式都具有多元统一的观点,文化的底蕴十分丰厚,一直到现在仍然还有很多民族声乐作品同样在民间采用口传心授的形式传承与发展。一些非常经典的民歌经过在人民群众中世代传唱,已经形成了多个版本。中国的民族声乐同样也需要在追求共性统一与个性张扬之中寻找一个基本的契合点,而不应是人为地把专业和民间二者区分开来,或者是硬性地采用职业和非职业两种形式进行划分。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民歌,如《茉莉花》《嘎达梅林》等,都不可以简单地限定是“原生态”还是“学院派”,而是应采用“专业性”或“民间性”来进行评判,是职业性还是非职业性。
职业歌手通常包括专业的文艺团体声乐教员与演员、专业的艺术院校声乐教师与学生、音响制作单位以及出版机构等所签约的歌手,或者是其他的声乐专业从业人员。他们大多是人们所说的“科班”出身,经过很多年的专业化训练之后,进而走上了一条职业道路,在基本功、理论学习、实践经验等很多方面都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特点。通常而言,非职业的歌手也应经过一套比较系统和严格的声乐训练。他们中主要包括了一些曾经毕业于专业院校的学生或专业团体的演员,以及具备了歌唱的天赋、对声乐非常热爱与执着追求的民间声乐爱好者。职业歌手和非职业歌手通常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同时还相互补充、融合。
当前,基于下列三点原因,职业和非职业歌手的界限已经变得十分模糊了。
首先,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在精神层面的强烈需求,同时还专门为个人的才艺展示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平台,非职业歌手的素质同样也在持续提高,很多非职业歌手能够和职业歌手相媲美,甚至还在某些方面超越了职业性歌手。
其次,观众需要一些比较新鲜的元素进行刺激,需要出现某些带有典型个性的演唱形式,需要一些比较新颖的演唱形式以及富有民族特征的演唱风格,需要那些可以真正贴近他们生活的歌手的表演,而并不去计较哪个歌手是职业的,哪个歌手不是职业的。
最后,歌坛的发展繁荣同样也需要培养演唱风格不同的歌手,音乐在发展方面同样需要呈现多元化的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