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机的研制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50年代进入实用阶段。当时,摄像机采用电子管电路、体积庞大、操作与调整复杂、价格昂贵,只限于广播电视系统使用。
60年代,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开始用于摄像机,荷兰飞利浦(PHILIPS)公司成功开发出1英寸氧化铅摄像管,摄像机体积和重量大为减少,摄像机的性能基本达到广播级标准。
70年代,随着大规模专用集成电路的开发和微处理机技术的发展,摄像机体积和重量进一步减小,出现了便携式摄像机,为电视新闻采访和外景拍摄提供了方便。微处理机技术的应用使摄像机调整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性能可靠、功能完备。这期间,为了满足应用电视和家庭与社会娱乐的需要,价廉物美的两管和单管摄像机迅速发展,摄像机的应用开始从广播电视系统向教育、工业、医疗、交通、保安和家庭等各个应用领域渗透,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80年代,以电荷耦合器件(CCD)为代表的固体摄像器件进入实用。CCD摄像器件无须电子束扫描而能实现光电转换、电荷存储和电荷转移输出功能,使摄像机的体积、重量、功耗、寿命、抗灼伤、耐振动、抗外磁以及几何失真等性能明显优于电子管摄像管。CCD摄像机的灵敏度和分解力等重要技术指标超过了摄像管摄像机,CCD摄像机还实现了摄像管摄像机难以实现的电子快门功能,大大克服了自身工作所产生的垂直拖影现象。随后,三片CCD摄像机迅速崛起,在电子新闻采访(ENG)和电子现场节目制作(EFP)领域取代了三管摄像机,继而向演播室用三管高档摄像机宣战。CCD摄像器件也给家用摄像机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单片CCD彩色摄像机一举淘汰了单管摄像机。
1960年,日本开办彩色电视广播时使用的摄像机重量达500kg,而90年代初期的三片CCD便携式摄像机,包括寻像器总重才约2kg,且图像指标大大超过了60年代摄像机的水平。家用单片CCD摄录一体机的总重量更轻,不足1kg。
80年代末,以数字视频处理为标志的数字摄像机研制成功,摄像机进入数字时代。数字摄像机图像质量高、操作与调整方便、维护简单。
世界上第一台达到实用水平的磁带录像机是美国安培(AMPEX)公司于1956年研制成功,使用2英寸宽磁带,有4个视频磁头,采用横向扫描方式将视频信号直接调频记录。当时,只能录、放黑白电视图像,不久就出现了彩色录像机。因体积、重量等因素限制,这种录像机只在广播电视领域使用,并持续了二十多年,直到1977年,1英寸螺旋扫描录像机问世以后才开始被淘汰。1英寸录像机有多种不同格式,欧洲使用B型,我国使用C型,是80年代大、中型电视台使用的主要机型。与2英寸录像机相比,1英寸录像机虽然在体积、重量、功耗等方面有所改善,但是它仍然使用开盘录像带、操作比较复杂、维护量大,外出使用很笨重。(www.xing528.com)
60年代起,世界上许多电子厂家争先恐后地研制开发小型盒式录像机。70年代初,日本胜利(JVC)公司、SONY公司和PANASONIC公司联合推出3/4英寸U型盒式录像机;1975年,SONY公司研制出使用1/2英寸盒式磁带的家用Betamax格式录像机;1976年,JVC公司推出质量与Betamax相近的另一种1/2英寸家用录像格式——VHS。Betamax和VHS都使用1/2英寸宽的盒式录像带,因磁带盒大小不同,故前者俗称小1/2录像机,后者俗称大1/2录像机。80年代初,一种更小型的8mm家用录像机诞生,使用8mm宽磁带,磁带盒大小与普通录音磁带盒差不多,它的出现促进了录像机小型化。
在录像机小型化的同时,录像机质量也在稳步上升。U型机开发初期采用低带调制方式,视频带宽只有3MHz,水平分解力为240电视线,只能作为业务级设备应用于电教、工业等非广播电视领域。高带U型机的开发,使视频带宽超过了3.5MHz,视频指标大大提高,使U型机开始跻身于广播级行列(因其部分指标还达不到广播级标准,也有人称之为准广播级录像机)。U型机在我国使用较广,典型的低带机有:VO-5800PS、VO-5850P、VO-5630等台式机和VO-4800PS、VO-6800PS等背包机;典型的高带机有:BVU-800P、BVU-820P、BVU-850P、BVU-900P、BVU-950P等台式机和BVU-50P、BVU-110P、BVU-150P等背包机;还有一部分U型机高低带兼容,如VO-9800PS、VO-9850P、VO-8800PS等。
在与Betamax历时10年之久的激烈竞争中,VHS大获全胜并向高带化和小型化迈进,出现了S-VHS和VHS-C两种机型。1987年,JVC研制出超高性能的S-VHS,采用高带调制等多项新技术,使视频信号录放质量比普通VHS有较大提高,特别是水平分解力可达400电视线(普通VHS只能达到240电视线)。VHS的高带化促进了8mm录像机的高带化,不久超8(即Hi8)出现了,它同样采用高带调制技术,使水平分解力达到了400电视线的水平。
1982年起,广播级录像机又诞生了一种新的记录方式——模拟分量录像方式。它有两种代表格式,一种是索尼(SONY)公司研制的Betacam-SP,另一种是松下(PANASONIC)公司研制的MI。虽然它们的磁带盒大小不同,不能相互通用,但两者的信号处理方法和视频技术指标都十分相似,都使用1/2英寸宽的盒式金属磁带,都采用对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分别处理、分别记录的模拟分量记录方式,都采用时间轴压缩变换技术将R-Y和B-Y两个色差信号变换成一个色度信号。这种方式具有亮度和色度频带宽、相互串扰小、图像质量很高,其性能已达到1英寸录像机的水平,部分指标还超过了1英寸录像机;90年代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系统。
1/2英寸模拟分量录像机开发成功后,CCD摄像机能与录像机组合在一起构成摄录一体机。CCD摄像机与Betacam-SP或MI构成的摄录一体机应用于ENG和EFP,使外出拍摄更加机动和方便。随着单片CCD摄像机技术的突飞猛进,由1/2英寸和1/3英寸单片CCD摄像机与VHS、VHS-C、S-VHS、S-VHS-C、8mm、Hi8等格式的录像机结合成的小型化摄录一体机,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全、使用方便、价格便宜,迅速取代了由单管摄像机和背包录像机构成的分离式家用摄录系统。
随着数字压缩技术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数字硬盘录像机(DVR)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硬盘录像机有多种实现方法,从系统结构上来说,有PC插卡型或嵌入式一体机型;从所用的核心芯片来说,有的是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而有的是基于专用集成电路(ASIC),其中基于DSP的结构又分为不同的系列,它们因选用不同厂家的DSP而异;而从硬盘录像机处理视频的技术(视频压缩格式)来说,则有基于Wavelet、M-JPEG、MPEG-1、MPEG-2、MPEG-4、H.263、H.264等视频压缩格式的多种不同的机型。另外,无论是PC插卡型还是嵌入式一体机型,即使它们所用的芯片相同,其应用软件的界面与功能也不尽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