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对社会诸要素的功能:《教育原理》的研究成果

教育对社会诸要素的功能:《教育原理》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的观点在分析教育的社会功能时,往往只分析教育对于社会各要素的功能。目前,我国政府提倡“科教兴国”“素质教育”,其原因就是要全面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教育是促使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当今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与日俱增,已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教育对社会诸要素的功能:《教育原理》的研究成果

教育并不是消极被动地受社会的制约,也会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表现为促进或阻碍社会的发展,这便是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指教育在同社会相互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教育的个体功能在社会作用上的体现。传统的观点在分析教育的社会功能时,往往只分析教育对于社会各要素的功能。其实,教育对社会各要素功能的相加并不能代替教育对社会整体的功能,正如教育受社会的影响并不等于受社会各要素的影响之和一样。教育功能的整体性特征告诉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充分考虑到教育对于社会整体发展的功能。[16]为了方便起见,这里先分析教育对社会诸要素的功能。

(一)教育的人口功能

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指教育对人口质量的提高、数量的调控以及迁移所具有的作用。

1.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

人口质量指的是社会人口总体所反映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及道德素质等方面的一般状况。影响人口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既包括来自上一代人的遗传素质,也包括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水平。例如,人口身体素质,既受自然因素制约,又受社会因素特别是教育的影响。教育使人们懂得优生、优育以及身体锻炼的重要性,与社会经济的进步、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妇幼保健知识的开展相结合,可以改善人口的生理遗传因素和身体自然基础,使新生一代健康成长。

教育对提高人口质量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人口质量主要体现为人的科学技术水平、文化修养和思想觉悟、道德水准等精神因素,教育作为促进人发展的活动,其直接的效果就是提高人口质量。有关研究表明,各国或各地区人口、劳动力的先天能力是趋于平衡的、相近的,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各国或各地区人口的后天能力水平却差距拉大。这种后天能力主要表现为知识、技能、文化修养、创造力等,这显然与后天的教育状况的差异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衡量人口素质的指标主要是受教育的层次和程度。一国或一地区人的受教育层次和程度越高,数量越大,说明其素质越高。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社会的进步。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受高等教育人数已占同年龄段人口的60%以上,日本也达到40%左右,这么高的人口素质,使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在近几十年内都处于世界前列。目前,我国政府提倡“科教兴国”“素质教育”,其原因就是要全面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

教育对于控制人口数量的作用,首先表现在教育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上。教育改变了人们的婚育观念,特别是妇女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她们改变传统的早婚早育及多子多福的观念。初婚、初育年龄的提高可以降低人口出生率。妇女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参与社会活动能力的增强,也为生育率下降创造了条件。育龄人口特别是女性人口教育水平的提高、生育观念的改变、节育技术的掌握和使用,使他们能够自觉实行少生、优生,从而有效降低出生率。教育水平提高往往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为了事业取得更大成就,提高生活质量,自觉限制生育子女的数量,注重优生优育,用更多的精力来关注自身及子女的文化科学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具体情况见表2-3。

表2-3 中国不同文化程度妇女生育状况[17]

其次表现在教育对人口死亡率的影响上。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懂得了优生优育和卫生保健的知识,可以大大降低孕(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总人口死亡率由高到低的转变。由于死亡率和生育率之间具有互补性,高死亡率会通过高生育率来补偿,故文化水平提高之后死亡率的下降,将促进生育率的降低,从而制约人口再生产的规模。同时,由于人口的教育水平的提高,普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科学的医疗保健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可以降低人口的死亡率。另外,文化程度对提高人口健康水平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人口的文化知识水平愈高,对人类自身生命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愈深刻。在饮食起居、个人卫生、运动等方面也会遵循客观规律办事,有利于提高其身体素质,促使身心健康。这对降低死亡率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3.教育可以促进人口的迁移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的迁居活动。人口有计划地合理迁移,对适应生产力发展和资源开发,促进地区间文化技术的交流、合作与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教育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教育是促使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教育程度与人口的迁移成正相关,即教育程度越高,人口迁移的可能性越大;教育程度越低,人口迁移的可能性越小。美国芝加哥大学人口学家鲍格(Donald.J.Bogue)的研究发现,当年龄因素受到控制后,大学毕业生的迁移为小学毕业生的2~3倍,且教育程度越高,迁移率愈高。鲍格还进一步指出了教育与迁移的密切关系,不论是原因或是结果,不论是个人或是社区,凡是教育程度高的个人或社区都有较高的迁移率。对非洲的研究亦发现,教育程度与迁移呈正相关,未受过教育的男女从乡村移到都市的还不到三分之一,而受过中学以上教育的人则有三分之二移出。[18]

文化教育发达的地区更能够吸引迁移人口。人口迁移规律告诉我们,迁入地区大多是经济和科技发达的地区或城市。发达的经济和先进的科技是吸引迁移人口的重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人口大量流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倾向,其原因在于改革开放政策使东部加快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步伐。在人口迁入量最多的广东省,迁移人口以珠江三角洲腹地为核心向外围呈梯级分布。珠江三角洲堪称全国人口较活跃的地区之一,其人口迁入量占全国总迁移人口的9.18%。

教育本身实现着人口迁移。现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如同一个人才集散地,把各地区的人才收拢,并根据社会需要、学习者兴趣和特长加以培养后,再把他们输送出去,以实现跨区域的高素质人口流动。这种由教育本身所实现的人口流动,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可使各个地区有计划地输入经过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教育系统对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当今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与日俱增,已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E.F.Denison)运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他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要素投入量,包括就业人数及其性别、年龄构成,非全日制工人在内的工时数,就业人员的教育程度和资本存量的大小;另一类是生产要素生产率,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的节约和知识的进展。丹尼森通过仔细研究这些因素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发现1929—1957年美国国民收入的年增长率为2.93%,其中因教育的作用而增加的收入的年增长率为0.67%,在全部国民收入增长率中占23%;同时,因知识进展而增加的国民收入的年增长率为0.59%,在全部国民收入增长率中占20%,其中知识进展的3/5亦是教育的作用,因此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为35%。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是表现为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再生产劳动力和再生产科学技术。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担当着再生产劳动力的重任。劳动者的质量,既包括人的身体素质,也包括人的文化素质。从古至今,人作为社会生活或社会生产的主体,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对于文化素质的要求却逐步提升。古代社会,生产比较简单,生产中的技术成分较少,对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要求较低。大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在现代生产过程中,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要靠科学技术人才把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过程来完成;丰富的自然资源、先进的生产工具要通过高素质的劳动者的劳动来发挥作用;高水平的生产、经济效率要靠大量高水平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活动来实现,所有这些人员素质的优劣、水平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教育能够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者,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转化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如果说,普通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全民族的普通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劳动者的一般素质的话,那么,教育系统中的专门教育和职业教育可以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变为某一领域、某一行业,以至某一工种的专门性的劳动者,也可以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转换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

诚然,学校教育所进行的劳动者再生产主要还是一种基础性的工作。普通教育培养的是作为劳动者后备力量的劳动者,着眼于劳动者基础素质的提高,如果不经过一定的专门训练还很难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尽管比较直接地着眼于某一工作领域所需素质的培养,但就这一工作领域来讲,所培养的还不是十分“现成”的劳动者,仍然主要着眼于打基础,所给予学生的只是从事某一工作最起码的资格,而不是培养熟练劳动者。学校也很难培养出熟练劳动者,这种劳动者的形成,还需经过劳动者的实践活动和职后的继续教育

2.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正日益为各国的实践所证实。但为什么有的国家科技成果多,而有的国家则科技成果少?为什么有的国家科技成果能很快转化成生产力,而有的国家则转化甚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各国的教育状况不同。教育既关乎科技的推广或扩散,又关乎科技的创造。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教育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把科技与教育相提并论就说明了这一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也必须以科技和教育为基础。

科学技术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它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通过推广或扩散这一环节。但科技的推广或扩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复制过程,它包含对科技的消化、吸收和提高,还包括通过教育对科学技术知识的传递和传播。科技的推广或扩散过程就与扩散主体(主要是工人、农民和管理者)的文化素质和受教育水平密切相关。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经济学家舒尔茨、纳尔逊、费尔普斯等就对此做过实证研究。我国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对湖南省五县500个农户采用新稻种的研究中,发现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农民倾向于较早采用新稻种。[19]究其原因如下:一是受过较高教育者更有能力来理解、消化和吸收新技术;二是教育也扩大了他们的交往半径,更能从新科技中获得利益,从而更敢于冒险引进和运用新技术。相反,受教育水平较低者,则要等到亲朋好友等周边的人在采用新科技获利以后,才愿意引进新科技。

在教育中进行科技创造以及直接产生新知识,这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阶段,尤其是对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育,既是一种科技知识的传递,又是一种科技知识的创造。自18世纪德国创立柏林大学首开“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之先河以来,科学研究早已成为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的基本职能。不仅高等学校内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要搞科研,教师也必须教学科研并举。鉴于知识更新对提高生产力的作用,以及教育对知识生产的作用,一些国家刻意建立教育、科研、生产三位一体模式,例如,美国在旧金山建立的以斯坦福大学为中心的无线电电子工业区,在洛杉矶建立的以加州工学院为中心的航空、宇航工业区。大学均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因而在创造、发明和开拓新的科学技术领域,在生产新的科学和新的技术方面正在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人力资本(www.xing528.com)

所谓人力资本,其经济属性是什么?它为何对解释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我对这些问题曾做如下回答:人们需要有益的技能和知识,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人们却不完全知道技能和知识是一种资本,这种资本实质说来是一种计划投资的产物;这种投资在西方社会按着一种比传统的(非人力)投资大得多的速度增长,而且这种增长恰好是该经济体系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如果根据一种把人力资本、物力资本都包括进去的全面的资本概念去考虑问题,并认为所有资本都是由投资的方式产生的,那么这种想法既颇有裨益又妥帖正当。长期以来,人们就抱有一种顽固的偏见,认为资本只包括物资设备、建筑物和物资库存等。这种偏见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政府贬低人力资本投资、提高物力资本投资的固执态度的原因。

[资料来源]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117.

教育先行

多少世纪以来,特别在发动产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教育的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发生的。现在,教育在全世界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这种倾向首先大胆地和成功地出现在诸如日本、苏联和美国这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年中不顾由此带来的沉重负担和一切困难,也选择了这条道路。

[资料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5-36。

(三)教育的政治功能

政治功能曾被作为传统教育的核心功能,甚至是唯一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政治功能逐渐失去其核心地位,但是它仍应受到重视。

1.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政治服务

无论哪个时代或阶级,都要通过教育来培养造就合格的公民和政治统治人才,从而使受教育者具备时代或阶级所希望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思想意识。造就合格公民也就是所谓的人的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通过接受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逐步形成适应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的政治态度、政治认同感、政治生活方式和政治生活习惯的过程。政治社会化这一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些社会学家在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的政治思想发展时提出来的。政治社会化旨在使个体融入社会政治生活以及稳定社会制度,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的水平,营造有利于政治发展的社会环境。影响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播媒介等。在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学校教育系统是最强有力的影响因素。教育作为传播文化、训练思想、培养情感和养成社会行为习惯的活动,能以直接或间接的、显性或隐性的方式向年轻一代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促进他们的政治社会化。具体来说,教育内容中有些直接就是一定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主张的知识和规范,如政治课程、公民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程等;教育内容中的有些部分,特别是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往往也不同程度地具有某种政治色彩;教育的制度、目的和方法等同样也具有一定的政治意图和政治意识;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政治立场或政治倾向,并且不可避免地要在教育过程中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影响学生。

在我国古代,“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的几乎成为教育的主旋律。除了从学校毕业者中选拔官员外,还采用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方法选贤纳士。发端于隋代的科举制使得育士与选士融为一体。在现代社会,没有受过高水平教育的政治家已越来越少,学校已成为培养政治人才的主要场所。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政治活动日趋复杂,要求专门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因此通过系统教育的方式来培养政治人才的趋势日益明显。名牌学校在培养高级政治人才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上层领导人物中56.1%毕业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牌大学。在英国,产业界具有高等学历的领导人中26%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20]在现代社会,政治人才表现为各级各类管理者。这些管理者必须达到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并且不断地接受教育与培训,才胜任管理工作。我国近年来兴起的公务员考试,以及历来重视的干部教育与培训,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西方国家政治领袖多出身于名牌高校同样说明了这个问题。

2.教育能够推动社会民主化进程

社会民主属于政治范畴,民主政治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民主问题是现代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核心问题,一个国家政治民主的程度当然主要取决于国家的政体,但也与一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或受教育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是推动社会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教育通过传播科学可以启迪人们的民主观念。在古代社会,教育是统治阶级麻痹人民的精神鸦片。在现代社会,教育通过传播科学真理,启迪人的思想意识,提高人的民主观念,成为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所以,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全体国民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实现社会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与保证。

教育不仅可以通过提高人们的一般科学文化素质来为政治的民主化提供前提与保障,而且还可以通过教育自身的民主化来养成年轻一代一定的民主意识和正确的民主观念。比如,教育制度的民主化、受教育权利的民主化、教育决策与管理的民主化、教育资源分配的民主化、师生关系的民主化等等,都可以在教育中营造一种平等、自由、合作的民主氛围,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3.教育能够形成政治舆论

学校常常是形成政治舆论的一个重要场所。从历史上看,许多政治事件从学校发端,如我国古代东汉时期的太学生风潮,近代的“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现代的“文化大革命”等。学校是知识分子和年轻人聚集的地方,政治敏感性强,尤其是高等学校中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知识丰富,思想活跃,眼光敏锐,批判意识强,具有超越现实的内在冲动,理性与情感兼备;一般都比较忧国忧民,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冒险精神,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政治责任感。因此,高校师生的政治思想状态往往成为一个国家政治形势的“晴雨表”。

(四)教育的文化功能

文化一旦产生,就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这里既然要分析教育的文化功能,当然要将教育从一般的文化中抽出来,考察它对整体文化的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1.传承和选择文化

文化既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产物,又是年轻一代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延续必须通过文化的传递,教育就是文化传递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手段。鉴于文化的特质,文化传递不可能通过生物遗传的方式获得,只能被人通过后天对文化的理解、学习和实践的方式获得,而这些方式与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化传承除了表现为时间上的延续外,还表现为在空间上的流动。教育通过培养人,客观上对文化起着传播和普及作用。

文化有两种存在形态。一是储存形态的文化,依附于实物、文字符号和科学技术等载体,为人类传递和保存文化提供了可能性,从而可以避免由于人类个体生死交替而造成的文化的流失和断裂。二是现实活跃形态的文化,不仅依附于物质、文字等载体,更依附于人。“文化体现在人身上,就不再是‘文物’,而是思想,它把‘死’的文物变成了‘活’的文化。”[21]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就必须把储存形态的文化转化为现实活跃形态的文化,即把附着于物体、文字和技术性载体上的文化符号活化到现实生命的人这一载体上,为人所掌握。而教育就是活化文化的基本手段。

自从人类走出原始社会,文化就大大丰富起来。到了现代社会,人类社会已经积蓄成一个浩大无比的文化宝库。如何处理一个人掌握文化容量有限和人类文化浩大无比的关系已成为时代给人类社会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教育在这一课题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教育的文化选择有两个标准:一是按照统治阶级的需要选择主流文化;二是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系统的、科学的、基本的文化。其途径主要有二:一是通过确定教育内容来选择文化;二是通过编写教材来整理文化。现代教育的重心已逐渐从大量授受知识转移到帮助人们从浩瀚文化海洋中获取最基本的要素,以及选取、使用、储存与创造文化的基本手段与基本方法,学会认知、学会学习。

2.吸收和融合文化

在当代世界,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是推动本国文化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途径。闭关锁国会阻碍国家的发展,而开放交流则有利于加快发展速度。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不是不同特质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要以某种文化为主吸收其他文化,引起原质文化的变化。也即外来文化须与本国文化有机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否则会形成文化冲击,甚至破坏本国文化。必须使国民对外来文化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寻找结合点。在文化融合中,教育不是唯一途径,但教育无疑是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教育吸收和融合先进文化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教育的交流活动,如互派留学生、互派教师进行考察、讲学和研究等,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吸收、相互影响;二是教育通过本身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吸收各民族的文化精华作为教育内容,力求把外民族的某些文化特质纳入本民族核心文化体系中去;三是年轻学生好奇心强,对一切新的东西都很敏感,喜欢在各民族间做比较,容易接受新的观点、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这种心理趋势对吸收和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3.创造和更新文化

教育创造和更新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育通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来发挥其文化创造功能。在现代社会,创新精神本身就已成为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文化心理品质,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目标。教育通过培养创造性人才并将其送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去,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直接从事文化创造活动,从而使教育系统就像一个能量丰富的文化创造源,实现文化创造的“辐射”和“裂变”效应。第二,教育通过对文化的选择和整理,来实现对文化特质和体系做某种程度的改造。例如我国自汉代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对文化的这种选择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就是一种有力的导向,它促进了儒家文化的兴盛,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大大改变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格局。第三,教育可以通过创造新的文化来发挥其文化创造功能。作为实施教育的机构,学校可以直接创造出新的文化,包括新的思想和新的成果。“教师即研究者”是当代社会和教育对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教师与知识的联系不只限于将知识转化为学生可接受和易于接受的形式,而且还通过科学研究创造知识本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