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俞樾《诸子平议》研究:揭示其训诂学价值

俞樾《诸子平议》研究:揭示其训诂学价值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議》一書不但在校勘上可幾與王念孫《讀書雜誌》相抗衡,在訓詁學上的價值也是不容忽視的。《平議》全書使用“形況之辭”、“形容之詞”的平議有3條,其所指形況之辭當是帶“乎”、“如”等形容詞詞尾或迭音式的連綿詞。

俞樾《诸子平议》研究:揭示其训诂学价值

《平議》一書不但在校勘上可幾與王念孫《讀書雜誌》相抗衡,在訓詁學上的價值也是不容忽視的。這種學術價值不但散見於書中零星的理論闡述上,而且更體現在其對疑難詞語訓釋的實踐中。主要表現如下:

(一)訓詁理論上有所闡發,其中不乏閃光之處,豐富了傳統訓詁理論體系

《平議》在訓詁理論與方法上以繼承傳統故訓尤其是王氏父子訓詁理論與方法爲主,在繼承的基礎上時有發揮。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有關“因聲求義”的理論闡述。

段玉裁、高郵王氏父子是清代最早對因聲求義法進行較爲明確的理論闡述的學者。段玉裁在《廣雅疏證·序》中說:“小學有形、有音、有義,三者互相求,舉一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義、有今義,六者互相求,舉一可得其五。文字有義而後有音,有音而後有形。學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義,得義莫切於得音。”王念孫在《廣雅疏證·自序》中也說:“竊以訓詁之旨,本於聲音,故有聲同字異,聲近義同,雖或類聚羣分,實亦同條共貫……今則就古音以求古義,引申觸類,不限形體,苟可以發明前訓,斯淩雜之譏亦所不辭。”王引之《經義述聞·序》中說:“大人曰,詁訓之指存乎聲音。字之聲同、聲近者,經傳往往假借;學者以聲求義,破其假借之字,而讀以本字,則渙然冰釋。如其假借之字而強爲之解,則詰鞫爲病矣。故毛公《詩傳》,多易假借之字而訓以本字,已開改讀之先。至康成箋《詩》、注《禮》,屢云讀某爲某,而假借之例大明。後人或病康成破字者,不知古字多假借也。”王念孫從毛公、鄭玄經注“破字”的做法裏,提煉出“以音求義,不限形體”之說。俞氏治學宗法王氏父子,其在《羣經平議·序》中說:“嘗以爲治經之道,大要有三:正句讀、審字義、通古文假借。……三者之中,通假借爲尤要。”《諸子平議》書中也時或可見一些其對因聲求義法的理論闡述:“古文聲同之字例得假借”、“蓋聲近者義亦相同”、“古義每存乎聲”、“聲相近,故義得通”、“古誼卽存乎聲”……這些理論闡述旣是對王念孫因聲求義法的繼承與完善,同時也是俞氏“通古文假借爲尤要”訓釋原則的具體闡釋。

第二,有關連綿詞與形況之辭的形音關係闡述。

王念孫曾指出:“凡疊韻之字,其意卽存乎聲,求諸其聲則得,求諸其文則惑矣。”(《讀書雜誌·荀子二》“離從而跂訾”條P658)王氏所說的“疊韻之字”其實就是指具有疊韻關係的連綿詞。俞樾在此基礎上明確提出:“(疊韻字)古書每無定字,學者當以聲求之矣”[22]。此外,由於先秦文獻中的疊韻字大多數是一些具有描述功能的形容詞,俞樾對其形、音關係進行了具體闡述,指出:“凡形況之辭,本無定字,亦無定義,在以聲求之而已”[23]。《平議》全書使用“形況之辭”、“形容之詞”的平議有3條,其所指形況之辭當是帶“乎”、“如”等形容詞詞尾或迭音式的連綿詞。俞樾利用語音關係考釋出一些疑難詞語。例如:

(1)樂樂兮其執道不殆也。(《荀子·儒效》)

俞氏曰:楊氏不釋“樂樂”之誼,蓋卽以本字讀之。然“樂樂”字,經傳見。《王霸篇》曰:“櫟然扶持心國”,楊注曰:“櫟讀爲落,石貌也。”此云“樂樂兮”,彼云“櫟然”,文異義同。《老子》曰:“落落如石”,“樂樂”猶“落落”也,以其執道不殆,故以石形容之。(《諸子評議·荀子一》P243)

李案:俞氏利用其形況之辭“本無定字,亦無定義,在以聲求之”的理論考釋“樂樂兮”一詞的含義,甚是。“樂樂”、“櫟然”、“落落”都爲形況之辭,且三字聲同通用。王先謙《荀子集解》及《漢語大詞典》均採用俞說。

(2)謀乎莫聞其音。(《管子·內業》)

俞氏曰:“謀乎”乃形況之辭,與下文“卒乎”、“冥冥乎”、“淫淫乎”一律。尹注曰:“今謀欲尋於道,則不聞其音”,此大也。“謀”卽《禮記·玉藻篇》“瞿瞿梅梅”之“梅”。《正義》曰:“梅梅猶微微,謂微昧也”,正與“莫聞其音”之義合。“梅”或體作“楳”,與“謀”竝從“某”聲,故得通用。《莊子·知北遊篇》“媒媒晦晦”,《釋文》引李注曰:“媒媒,晦貌”。“謀”與“媒”亦同。(《諸子平議·管子五》P83)

李案:王念孫《讀書雜誌·管子第八》“謀乎”條從形角度校其字,指出“謀”爲“”,“”依《說文》釋爲“無人聲”。俞氏對於形況之辭的形音關係,有精闢論述:“凡形況之辭,本無定字,亦無定義,在以聲求之而已”。據此,俞氏指出“謀”卽“梅”。“謀”明母之部,“梅”明母之部,文獻中從“某”之字與從“每”之字音同通用,“謀乎”和文獻中的“謀謀”、“媒媒”、“梅梅”音近義同,都爲迭音式形況之辭,表幽隱、不明、模糊不清之義。而戴望《管子校正》所指“謀”與“謨”通,文獻常見,“謨”又與“漠”同聲通用。則“謀”與“漠”亦音同通用。文獻中“漠漠”習見,多表示寂然無聲之義,如《荀子·解蔽》:“掩耳而聽者,聽漠漠而以爲哅哅”,楊倞注:“漠漠,無聲也。”晉陶潛《命子》詩:“紛紛戰國,漠漠衰周”,逯欽立注:“漠漠,寂寞無聞。”《普濟方》八十一卷:“治眼昏暗,漠漠不明。”此外,“漠漠”在文獻中還可指模糊不清之義,如《急就篇》:“瘼者無名之病,常漠漠然也”。可見,戴氏所言之“漠漠”與“謀謀”、“媒媒”、“梅梅”皆音同通用,表示幽隱、不明、模糊不清之義,旣可指視覺,也可指聽覺。俞說利用因聲求義法疏通一組字異而義同的迭音式形況之辭,見解獨到,可備一說。趙守正《管子校注》採用俞說而姜濤《管子新注》採用戴說。《漢語大詞典》列有“梅梅”、“媒媒”、“漠漠”及“墨墨”等詞條,其釋義大同小異,當有所合併。

(3)攫齧搏擊之獸鮮,毒猛虭之蟲密,毒山不蕃,草木少薄矣,鑠乎大仁之化也。(《賈子·禮》)

俞氏曰:“毒山”句不可曉,疑“毒”字衍文,蓋卽涉上句而衍者。“薄矣”二字傳寫倒。《賈子》原文云“山不蕃草木少矣”,言“山之不蕃草木者少也”,又云“薄铄乎大仁之化也”。“薄铄”連文,猶言“灼爍”也。古音“灼”與“暴”近。《墨子·親士篇》“靈龜近灼,神蛇近暴”,以“灼”、“暴”爲韻,是其證也。而“薄”與舉“暴”聲相同。《匡謬正俗》七引《山海圖讚》曰:“暴有薄音”。《漢書·宣帝紀》注曰:“薄亦暴也”,竝其證也。是故“薄铄”卽“灼爍”也。凡形況之辭,本無定字,亦無定義,在以聲求之而已。《爾雅·釋詁》:“昆劉,暴樂也”,《桑桑篇》毛传作“暴爍”,卽此文“薄铄”也。“暴爍”本希疏之義,而因有光明之義。凡樹木茂密則幽,希疏則明也。因又變其字爲“灼爍”,《說文》新附“灼爍,光也”。许書無“灼爍”,而有“玓瓅”,實則皆後出字耳。(《諸子平議·賈子二》P562)曹洪與文帝書〉》曰:“墨子之守,縈帶爲垣,折箸爲械。”(《諸子平議·墨子三》P212)

李案:俞氏此條校釋結合,然認爲“毒山”之“毒”衍文,“薄矣”二字傳寫倒,並無依據。原文“毒山不蕃,草木少薄矣,鑠乎大仁之化也”可通。其中“少薄”同義連文,“薄”字當屬上句,“鑠乎”卽俞氏所言之形況之辭。”“鑠”通“爍”,表示光輝閃爍,很明亮。“鑠乎”卽“爍爍”,表示光芒閃動貌。俞氏指出“凡形況之辭,本無定字,亦無定義,在以聲求之而已”,其說甚好,但本條考釋則明顯求之過深。

(二)訓詁實踐中不囿成說,大膽質疑,糾正了一些前人釋的詞、句,推動了先秦子書注釋的發展

《平議》和王念孫《讀書雜誌》、孫詒讓《劄迻》一樣,都是以劄記的形式校釋古書。對於疑難詞語的訓釋,主要針對子書故訓展開。全書屬於詞語訓釋的平議基本都是在駁正舊注的基礎上,提出己見。此外,全書還有約68條平議的訓釋對象和王念孫《讀書雜誌》完全相同。在訓釋實踐中,《平議》對舊注及《讀書雜誌》的訓釋結論不迷信、不盲從,能夠從不同角度提出異議,或補充、或訂正前人之說。其結論不乏大膽創新之處。例如:

(4)子墨子解帶爲城,以牒爲械。(《墨子·公輸》)

王念孫曰:禪衣不可以爲械,畢改非也。《史記·孟子荀卿傳集解》引此正作“牒”。《索隱》曰:“牒者,小木劄也。”《說文》:“劄,牒也。”《廣雅》曰:“牒,版也。”故可以爲械。《後漢書·張衡傳》注亦引作“牒”。洪頤烜說同。(《讀書雜誌·墨子第五》“牒”字條P610)

俞氏曰:畢據《太平御覽》改作“褋”,王氏念孫又以作“牒”爲是,其實“牒”、“褋”皆叚字也,其本字當作“梜”,“梜”與“牒”疊韻字。《玉篇·仌部》:“,浹也”;蟲部:“蛺,蛺蝶也”。“梜”之與“牒”,亦猶“浹”之與“”,“蛺”之與“蝶”,聲近而義通矣。《禮記·曲禮篇》:“羹之有菜者用梜”,鄭曰:“梜”猶“箸”也。以“梜”爲“械”者,以“箸”爲“械”也。《文選·陳孔璋〈爲

李案:王氏利用《史記》、《後漢書》之異文認爲字當作“牒”爲是,釋爲小木劄。俞氏利用因聲求義法指出“牒”、“褋”皆叚字,本字當作“梜”。俞說與《文選》“折箸爲械”暗合,且“牒”,定母葉部入聲字,“梜”,見母葉部入聲字,二字疊韻,具備語音通假的條件,其結論可備一說。

(5)治莫貴於得齊(《管子·正世》)

王引之:《爾雅》:“齊,中也。”言莫貴於得中也。尹注非。(《讀書雜誌·管子第八》“得齊”條,P480)

俞氏曰:《水經濟水》注引《春秋說題辭》曰:“齊,度也。”《周官·亨人》:“以給水火之齊”,鄭注曰:“齊,多少之量”。又《酒正》:“辨五齊之名”,注曰:“齊者,每有祭祀,以度量節作之。”是“齊”有度量之義。“治莫貴於得齊”,謂得其度量也。《史記·孝武紀》:“事化丹砂諸藥齊爲黃金矣”,《索隱》曰:“‘齊’音‘分劑’之‘劑’。”此“齊”字讀當與彼同,尹注非是。(《諸子平議·管子五》P81)

李案:王引之引《爾雅》釋該處之“齊”義,雖於該句義基本得通,但於上下文不甚相協。該段共5處出現“齊”:“治莫貴於得齊”,“故治之所以不立者,齊不得也,齊不得則治難行。故治民之齊,不可不察也”,“故其位(立)齊也,不慕古,不留今,與時變,與俗化”。上述5處之“齊”,其義當同。其中“得齊”、“齊不得”之“齊”依王說釋爲“中”均可通,然“治民之齊”、“位(立)齊”之“齊”不當釋爲“中”。其中,“位齊”,安井衡認爲:“位猶立也,‘位齊”,謂立治國之齊。”陶鴻慶也指出:“立齊,猶言立法”。俞氏依故訓釋“齊”爲度量,度量卽法度,後寫作“劑”,與安、陶二說實同,並可解5處之“齊”,甚確。王說泥於詞典故訓釋義,而疏於上下文義,其說未達一間。《漢語大詞典》採用王說,非是。

(6)箸於取與之分,則得地而不執。(《管子·幼官篇》)

王念孫:“執”當爲“報”。報,復也,反也。(《周官·宰夫》注:“復之言報也,反也。”)言明乎取與之分,則得敵之地,而敵不能復取吾地也。《越語》曰:“戰勝而不報,取地而不反”,是其證。隸書“執”字或作“”(見《漢淳於長夏承碑》),形與“報”相似,故“報”譌爲“執”矣。(《漢書·王子侯表》“騶邱原侯報德”,《史表》“報”作“執”。)(《讀書雜誌·管子第二》“不執”條,P424)

俞氏曰:“執”讀爲“慹”。《漢書·陳萬年傳》:“豪疆執服”,注曰:“執讀曰慹”,是其例也。《說文·心部》:“慹,悑也。”“悑”卽今“怖”字。箸於取與之分,則得地而無後患,故不慹,與上文“審於動靜之務,則功得而無患”義正相同。尹注謂:“不恡執”,失之。(《諸子平議·管子一》P17)

李案:王念孫從形的角度校勘原文“執”當爲“報”,然與上下文意不甚相合。俞樾利用故訓,依據對文指出“執”讀爲“慹”,是也。

(7)士修身功材。(《管子·五輔》)

王念孫:“功”,成也,謂修身成材也。《爾雅》曰:“功,成也。”《大戴禮·盛德篇》曰:“能成德法者爲有功。”《周官·稾人》:“乃入功於司弓矢及繕人”,鄭注曰:“功,成也。”《莊子·天道篇》曰:“帝王無爲而天下功。”言無爲而天下成也。《荀子·富國篇》曰:“百姓之力,待之而後功。”言待之而後成也。“修身功材”與“任官辯事”、“任事守職”,皆相對爲文,是“功”爲成也。尹說皆失之。(《讀書雜誌·管子第二》“功材”條,P425)

俞氏曰:“功”讀爲“攻”,謂攻治其材蓺也。尹注謂士旣修身,必於蓺能有功,非是。(《諸子平議·管子一》P17)

李案:王念孫利用故訓訓“功,成也,謂修身成材也”,俞樾則利用因聲求義法指出本字爲“攻”,謂攻治其材蓺也。從上下文義來看,“任官辯事”、“任事守職”、“修身功材”、“耕農樹藝”皆相對爲文,其前後結構及語義關係也應相同,其中“任官辯事”、“任事守職”、“耕農樹藝”皆爲兩個動賓結構並列而成的聯合式短語,內部語義關係平列,“修身功材”當與之相同。若按王念孫說釋爲“成”,“成材”是結果,與“修身”不構成聯合式短語。俞樾讀爲本字“攻”,“攻”可表示致力學習或研究之義;“材”表示技能,技藝。“功材”卽俞所說的“攻治其材蓺”,與“修身”構成聯合式短語,前後語義關係平列,與“任官辯事”、“任事守職”、“耕農樹藝”一律。可見,俞釋較王念孫爲優。黎翔鳳反謂王說較優,也。

(8)爲田野之不闢,倉庫之不實,則申田存焉。(《晏子春秋·諫上》)

俞氏曰:孫氏《音羲》曰:“申田疑人名。”此不然也。申田,官名也。“申”當爲“司”,《史記·留侯世家》:“以良爲韓申徒”,徐廣曰:“申徒卽司徒耳,但語音譌轉,故字亦隨改。”《莊子·大宗師篇》:“申徒狄”,《釋文》曰:“崔本作司徒狄”。是“申”與“司”古通用,“申田”卽“司田”也。《管子·小匡篇》:“墾草入邑,闢土聚粟多衆,盡地之利,臣不如甯戚,請立爲大司田”。此齊有司田之證。(《諸子平議·晏子春秋》P126)

李案:孫星衍謂“申田疑人名”,非也。俞氏利用因聲求義指出“申”卽“司”,“申田”卽“司田”,並引《管子》“大司田”爲證,其說甚是。

(9)外內蔽塞,可以成敗。(《管子·禁藏》)

王引之:此欲其敗,非欲其成也。“成”字義不可通。“成”當爲“或”,字形相似而。“或”與“惑”通。《四稱篇》:“迷惑其君”,卽迷惑字。《論語·顏淵篇》:“子張問崇德辯惑”,《釋文》:“惑,本亦作“或”,字形相似而。“或”與“惑”通。……可以惑敗,謂可令其以熒惑至禍敗也。注內“理壅而見惑”,正解“或”字。(《讀書雜誌·管子第九》“可以成敗”條,P490)

俞氏曰:此欲其敗,非欲其成,而曰“可以成敗”,乃因“敗”而連言“成”。古語往往如此,說見《日知錄》卷二十七。《漢書·何進傳》:“先帝嘗與太後不快,幾至成敗”,亦因“敗”而連言“成”,正與此同。王氏引之謂“成”當爲“或”,非是。(《諸子平議·管子五》P90)

李案:尹注“內外閉塞,則理壅而見惑,故莫不敗。”尹注“則理壅而見惑”是對何以敗原因的解釋,未必卽如王氏所說正解“或”字。俞樾借鑒《日知錄》“連言”之論,指出“成敗”因“敗”而連言“成”,是也。

(10)意捨此(《墨子·非樂上》)

王念孫:此下有脫文,不可考。(《讀書雜志·墨子第三》“意捨此”,P589)

俞氏曰:此三字乃承上文而作轉語也,“意”通作“抑”。《論語·學而篇》“抑與之與?”《漢石經》“抑”作“意”,是其證也。(《諸子平議·墨子二》P192)

李案:王氏認爲此下脫文,不可考,非是。俞氏從“抑”、“意”古通用的角度訓釋“意捨此”一語爲承上之轉語,是也。吳汝綸以爲:“意捨此,猶《孟子》言“姑捨是”。實本俞說。

(11)欲觀聖王之跡,則於其粲然者矣,後王是也。(《荀子·非相》)

俞氏曰:楊注曰:“後王,近時之王也。”又引司馬遷曰:“法後王者,以其近己而俗相類,議卑而易行也。”此自得荀子之意。劉氏台拱曰:“後王謂文武也,楊注非。”汪氏中曰:“《史記》引‘法後王’,蓋如賦詩之斷章耳。此注承其,名爲解《荀子》,而實汨之。”王念孫曰:“‘後王’二字,本篇一見,《不苟篇》一見,《儒效篇》二見,《王製篇》一見,《正名篇》三見,《成相篇》一見,皆指文武而言。楊注皆。”此三君之說,皆有意爲《荀子》補弊扶偏,而實非其雅意也。據下文云“彼後王者,天下之君也。捨後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猶捨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然則荀子生於周末,以文、武爲後王可也,若漢人則必以漢高祖爲後王,唐人則必以唐太祖太宗爲後王。設於漢唐之世而言三代之製,是所謂捨己之君而事人之君矣。豈其必以文武爲後王乎?蓋孟子言“法先王”而荀子言“法後王”,亦猶孟子言“性善”而荀子言“性惡”,各成其是,初不相謀,比而同之,斯惑矣。《呂氏春秋·察今篇》曰:“上胡不法先王之治,非不賢也,爲其不可得而法。”又曰:“世易時移,變法宜矣。譬之若良醫,病萬變,藥亦萬變,病變而藥不變,鄉之壽民,今爲殤子矣。”當時之論,固多如此。其後李斯相秦,廢先王之法,一用秦製,後人遂以爲荀卿罪,不知此固時爲之也。後人不達此義,於數千年之後,欲胥先王之道而復之,而卒不可復,吾恐其適爲秦人笑矣。(《諸子平議·荀子一》P236)

李案:王念孫援引劉台拱、汪中說而指此文之“後王”當爲文武,非是。俞說從上下文義指出“後王”所指的相對性,其說甚妙。後代注解《荀子》者多用俞說。

(12)未幾,朝韋囧解役而歸。(《晏子春秋·諫下》)

俞氏曰:孫氏《音羲》曰:“朝韋囧,未詳,或人名。”今按“韋囧”,人名,“朝”者,召也。劉向《九歎·遠逝篇》曰:“朝四靈於九濱”,王逸注曰:“朝,召也。”《左传》“蔡朝吳”,《公羊传》作“昭吳”,是“朝”與“昭”通,故亦與“召”通。上文景公曰“唯唯,將弛罷之”,故未幾召韋囧解役而歸也。後人不知古書之叚“朝”爲“召”,故不得其解。若從孫氏以“朝韋囧”三字爲人名,則彼自解役而歸,與景公無與,卽不足見晏子匡諫之功矣。(《諸子平議·晏子春秋》P127)

李案:該條王念孫《晏子春秋雜誌》未及,孫星衍釋“朝韋囧”三字爲人名。俞氏利用上下文義及邏輯推斷“韋囧”二字爲人名,“朝”讀爲“召”,其說甚是,《漢語大詞典》亦引俞說。

(13)成微改改,未成而殆。(《太玄·成》)

俞氏曰:“殆”當讀爲“怠”。《詩·元鳥篇》“受命不殆”,鄭箋云:“受天命而行之不解殆”。《論語·爲政篇》“思而不學則殆”,何晏注曰:“徒使人精神疲殆。”“解殆”與“疲殆”,其字竝當作“怠”,而作“殆”者,古字通也。此《贊》言成之尙微,而改之又改,則未及其成而先已解怠矣,故《測》曰:“不能自遂也。”王以“危殆”釋之,非是。(《諸子平議·揚子太玄》P669)

李案:該文王涯指出:“成之尙微,而又改之,則事必不成且危殆也”,以“危殆”釋“殆”,於上下文義不協。此篇名爲“成”,經文皆列舉影響“成”的各種主觀因素,《測》說明其導致的結果。“成微改改,未成而殆”與《測》“不能自遂”正相呼應。不能自遂,乃因未成先已懈怠,“殆”當依俞說釋爲“懈怠”,若釋爲“危殆”,則與“不能自遂”之原因無涉。鄭萬耕《太玄校釋》認爲兩說均可通,非是,俞說於義爲長。

(14)天禍以他。(《太玄·窮》)

俞氏曰:“他”古字作“佗”。《說文·人部》:“佗,負何也。”負何故有加義。《詩·小弁篇》:“予之佗矣。”傳曰:“佗,加也。”字亦作“拕”,《易·訟》上九:“終朝三禠之”,鄭本作“拕”,云三加之也。佗、拕字異義同。然則“天禍以他”猶曰天禍以加,故《測》曰“逢不幸也”。范注以爲不偶天禍,非是。王曰“咎非他作”,亦於文義未合。(《諸子平議·太玄》P668)

李案:范注、王涯注訓“他”字均讀以本字,非是。俞氏因聲求義讀“他”爲“佗”,並引《說文》、毛傳爲釋,其說甚是。楊樹達《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長沙方言續考》“今長沙人謂不自承其過而移加於人曰‘佗’。”可爲佐證。鄭萬耕《太玄校釋》亦認爲俞說甚精。

(15)不窮窮而通者積焉。(《荀子·修身》)

俞氏曰:楊注以“不窮窮”謂“惠恤鰥寡”,非也。窮,通以賢不肖言,孔晁注《周書·常訓篇》曰:“窮,謂不肖之人”,是也。不窮窮者,不強人以所不知不能,《中庸》所謂“矜不能也”,若以窮爲鰥寡,則通者豈不鰥寡之謂乎?《非十二子篇》曰:“聰明聖智,不以窮人”,卽可說此文“不窮窮”之義。(《諸子平議·荀子一》P229)(www.xing528.com)

李案:楊注以窮困義釋“窮”字,非是。《荀子雜誌》未及。俞樾利用故訓及他篇文義闡釋“窮”當爲不賢不肖言,是也。從上下文義來看,“不窮窮”之第一個“窮”當爲謂語動詞,第二個“窮”爲名詞,與“通者”成反義對文。“通者”猶“通人”,卽學識淵博通達的人,如《莊子·秋水》:“當桀紂而天下無通人,非知失也”,王先謙《集解》:“賢人皆隱遁,非其智失也。”下文“行乎冥冥而施乎無報,而賢不肖一焉”,其中“賢”、“不肖”也成反義對文,“賢”當與“通”義同,“不肖”當與“窮”義同。“不肖”卽不材之人,如《漢書·武帝紀》:“代郡將軍敖、雁門將軍廣,所任不肖,校尉又背義妄行,棄軍而北”,顏師古注:“肖,似也。不肖者,言無所象類,謂不材之人也。”可見,該文之“窮”當如俞氏所言,以賢不肖言,非指鰥、寡等生活無依靠之人。後代注解《荀子》多取楊注而未及俞氏之說,也。

(16)鉤有須。(《荀子·不苟》)

俞氏曰:楊注云未詳,或曰:“卽丁子有尾也。丁之曲者爲鉤須,與尾者皆尾類”,此亦曲說,不可從。“鉤”疑“姁”之假字。《說文·女部》:“姁,嫗也”。嫗無須而謂之有須,故曰“說之難持者也。”惠氏棟校本引《大玄經》“婦人啑鉤”爲說,謂鉤音拘,與須音相近,啑鉤者,須出乎口也。按《大玄迎》“次四,裳有衣襦,男子目珠,婦人啑鉤”。范望及溫公《集注》並無“婦人須出乎口”之說,且謂鉤與須音近,則啑鉤卽啑須也,以說此文,是爲須有須矣,豈可通乎?今讀鉤爲姁,亦卽惠氏之意而說似較安。(《諸子平議·荀子一》P230)

李案:《荀子雜誌》及清代其他學者對該文皆未注,說明均以楊注爲是,俞樾利用上下文義及諧聲偏旁相同通用的原理讀“鉤”爲“姁”,釋爲老婦人,以訂正楊訓之非,甚是。後代注解《荀子》之著作均採用俞說。

(17)族庖月更刀,折也。(《莊子·養生主》)

俞氏曰:郭注曰:“中骨而折刀也”,此於文義未合。上文云:“良庖歲更刀,割也”,“割”以用刀言,則“折”亦以用刀言。“折”謂折骨,非謂刀折也。哀元年《左傳》曰:“無折骨”。(《諸子平議·莊子一》P330)

李案:郭注謂“折”爲刀折,王念孫《莊子雜誌》未注,俞說直斥其並利用上文“割”與“折”的對應釋“折”爲折骨,其說是也。孫雍長《莊子》及曹礎其《莊子譯詁》、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均採用俞說。

俞氏治學,強調“必有自得之見”[24]。他曾說:“學問無窮,蓋棺乃定,必欲毫髮無憾,誠恐畢生無此一日。”[25]對於前人已有之成說,俞氏總能大膽質疑,或補充、或訂正前人之說,在校釋實踐中本着以疑存疑的學術態度,大膽提出己見。錢玄同曾指出:“俞氏以前諸師……不敢創漢唐所無之新說,尤不敢大膽疑經。而俞氏獨不然,他是能衝決這個網羅的……俞樾這種態度,實在是我們的好榜樣。”[26]《平議》校釋詞語,無論是對於子書故訓之成說,還是清代王氏父子已論之見,總能大膽質疑。其所說雖非處處確凿不移,卻也時有創獲。

(三)訓釋成果上,已有部分被《漢語大詞典》等大型語文工具書所吸收,還有部分成果有助於進一步補充、豐富、完善辭書編纂中的詞條收錄、義項確立及例證選取

1.《平議》中部分疑難詞語訓釋成果已爲《漢語大詞典》中詞條的收錄、義項的確立及釋義提供材料與依據。

(18)親附疏,割犯血。(《太玄·元錯》)

俞氏曰:“血”與“疏”對文,則“血”是親近之意,猶言骨肉也。(《諸子平議·太玄》P670)

李案:俞氏依據對文釋“血”爲親近,骨肉之意,其說是也。《漢語大詞典》“血”詞條下列此一義項並引俞說爲證。

(19)其爲人也,善射以好思。(《荀子·解蔽》)

俞氏曰:楊注曰:“清靜思其射之妙”。然凡射者,必心手相得,方可求中,非徒思之而已。且其下文曰“耳目之欲接,則敗其思,蚊之聲聞,則挫其精”,無一字及“射”,然則楊注非也。此“射”字乃“射策”、“射覆”之“射”。《漢書·藝文志》蓍龜家有《隨曲射匿》五十卷,“射匿”疑卽射覆,覆而匿之,人所不知,以意懸揣而期其中,此“射”之義也。《呂氏春秋·重言篇》載成公賈說荊莊王曰:“有鳥止於南方之阜,三年不動不飛不鳴,是何鳥也?”王射之曰:“有鳥止於南方之阜,其三年不動,將以定志意也;其不飛,將以長羽翼也;其不鳴,將以覽民則也。”然則古人設爲庾辭隱語,而使人意度之皆謂之“射”。此云“善射以好思”,卽謂此也,非真援弓而射之也。(《諸子平議·荀子三》P278)

李案:俞氏據文義釋“射”爲“射覆”之“射”,卽猜度之意,其說是也。《漢語大詞典》“射”字條下列“猜度”一義,並引俞說爲證。

(20)祭之日而言狗生。(《淮南內篇·說山篇》)

俞氏曰:“生”當作“勝”。《說文·肉部》:“勝,犬膏臭也。”“狗勝”猶言狗臭。(《諸子平議·淮南內篇三》P636)

李案:“生”、“勝”同聲通用,俞氏引《說文》釋“狗生”爲“狗臭”,同今猩,其說是也。“狗臭”卽狗的臊氣。俞說甚是,但論證稍顯簡略。古代祭祀皆有一定的程式,《淮南內篇·泰族篇》:“今夫祭者,屠割烹殺,剝狗燒豕,調平五味者,庖也;陳簠簋,列樽俎,設籩豆者,祝也;齊明盛服,淵默而不言,神之所依者,尸也。宰、祝雖不能,尸不越樽俎而代之。”可見,祭祀之前,庖的主要任務是準備祭品,包括“屠割烹殺”、“剝狗燒豕”、“調平五味”三大主要任務,之後分別是祝、尸的工作。若祭之日而言“狗生”,說明“剝狗燒豕”、“調平五味”的工作還未完成,是非常不合時宜的。下文“取婦夕而言衰麻,置酒之日而言上塚,渡江河而言陽侯之波”,其中“衰麻”爲孝服,按禮製,服孝期間不能嫁娶,孝滿方能娶婦。“上塚”猶“上墳”,卽清明、社日、臘月等時節祭掃活動,此時按禮製當齋戒,不能飲酒。“陽侯之波”爲古代傳說中的波濤之神,《戰國策·韓策二》:“塞漏舟而輕陽侯之波,則舟覆矣。”由於陽侯之波常能導致船覆,因此劉文典指出陽侯之波乃“舟人所不欲言”。可見,上述四事都是說明上文“物之先後,各有所宜也”的道理。俞氏所釋正確。楊樹達《淮南子證聞》指出“狗生”當詈人之辭,“產”、“生”同義,“狗生”猶“狗產”,其說乃臆測之言,與下文三事不類,非是。《漢語大詞典》依據俞氏之說設“狗生”詞條,甚是。

(21)樹墝不欲專生而族居。(《呂氏春秋·辨土》)

俞氏曰:高注曰:“專,獨也。”於誼未得。“專”讀爲“摶”。《史記·秦始皇紀》“摶心壹志”,《索隱》曰:“摶,古專字”。《周易·繫辭傳》“其靜也專”,《釋文》曰:“專陸作摶”。昭二十一年《左傳》“若琴瑟之專一”,《釋文》曰:“專”本作“摶”,是“專”與“摶”古同字而通用。《管子·霸言篇》“不摶不聼”,見本篇“夫摶國不在敦古”,尹注竝曰:“摶,聚也。”又《內業篇》“摶氣如神”,注曰:“摶謂結聚也。”然則不欲專生者,不欲聚生也,與“族居”同義。若訓“專”爲獨,則與族居義反矣。下文曰:“墝而專居則多死”,蓋以專生族居義同,故省文言“專居”。“專居”者,聚居也,猶族居也。如高注,則不可通矣。(《諸子平議·呂氏春秋三》P502)

李案:俞氏讀“專”爲“摶”,陳奇猷《校釋》以爲:“俞説至確……若修剪部分莖葉,不使其過於扶疏,仍可獲得豐收,故曰‘樹肥無使扶疏’。至於種植墝薄之地,苗稼最忌密聚。蓋地肥旣已不足,密聚則相互奪肥,造成上文所謂‘苗相竊’之惡果,故曰‘樹墝不欲專生而族居’,‘墝而專居則多死’。”《漢語大詞典》已列“專生”、“專居”詞條,並採用俞說訓釋。

(22)慎將宿(《管子·五輔》)

俞氏曰:尹注曰:“傳送貨財,必慎止宿。“其義甚爲迂曲,且上文“修道途,便關市”,皆二字平列,則“將宿”二字亦當平列。《廣雅·釋詁》:“將,行也。宿,止也。然則“將宿”猶言“行止”耳。(《諸子平議·管子一》P17)

李案:俞氏所說的“道途”、“關市”、“皆二字平列”,卽並列式複合詞或短語,在先秦文獻中常見。“道途”就是道路,“關市”則指位於交通要道的市集,“修道途,便關市,愼將宿”三句相對爲文,“道途”、“關市”、“將宿”三詞的結構應該相同,“將宿”也應是並列式結構。俞樾根據《廣雅·釋詁》“將”、“宿”的釋義將“將宿”釋爲“行止”,其說是也。“將”可表示“送行”,如《詩·邶風·燕燕》:“之子於歸,遠於將之。”鄭玄箋:“將亦送也。”《淮南子·覽冥訓》:“不將不迎。”“宿”可表示古代官道上設立的住宿站,如《周禮·地官·遺人》:“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鄭玄注:“宿,可止宿,若今亭有室矣。”引申卽表示止宿。“將宿”平列表示“送迎”,正與前面“道途”、“關市”一律,都爲並列結構。《漢語大詞典》“將宿”詞條下引俞說,釋爲行止。

(23)成名況乎諸侯,莫不願以爲臣。(《荀子·非十二子篇》)

王念孫:“成名況乎”下有脫文,不可考,楊注非。(《讀書雜志·荀子第二》)

俞氏曰:楊注讀“諸侯莫不願以爲臣”作一句,則“成名況乎”四字文不成義,又載或說,以“況乎”屬下句,則“成名”二字更不成義,皆非也。此當以“成名況乎諸侯”爲句,“成”與“盛”通,《周易·系辭傳》“成象之謂乾”,蜀才本“成”作“盛”。《史記·封禪書》“日主祠成山”,《漢書·郊祀志》“成”作“盛”。然則“成名”猶盛名也,“況”者賜也,言以盛名爲諸侯賜也。大賢所至,莫不以爲榮幸,若受其賜。然《漢書·灌夫傳》:“將軍廼肯幸臨,況魏其侯”,卽此“況”字之義。(《諸子平議·荀子一》P239)

李案:王云路《辭彙訓詁論稿》[27]以爲:“俞釋成爲盛,甚確”。《漢語大詞典》“成名”義項2“盛名,美名”,卽引俞說爲證。

《漢語大詞典》採用俞說多明確標注其名,但也有一些採用了俞說而標他人之名的情況,例如:

(24)故爲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憰怪,道通爲一。(《莊子·齊物論》)

俞氏曰:《釋文》引司馬彪說以“莛”爲屋樑,“楹”爲屋柱,故郭注曰:“莛橫而楹縱”。然《說文·艸部》:“莛,莖也。”屋樑之說,初非本義。《漢書·東方朔傳》:“以莛撞鐘”。《文選·答客難篇》“莛”作“筳”。李善注引《說苑》曰:“建天下之鸣鐘,撞之以筳,豈能發其音聲哉。”“筳”與“莛”通,是古書言“莛”者謂其小也。“莛”與“楹”以大小言,“厲”與“西施”以好醜言,舊說非是。(《諸子平議·莊子一》P328)

李案:俞氏據《說文》指出該句“莛”的語用意義,其說甚是。王先謙《莊子集解》、曹礎基《莊子淺注》、楊柳橋《莊子譯詁》等均採用俞說。《漢語大詞典》“莛”字詞條義項1下引該例,乃將釋義之發明權歸之於陳鼓應。事實上,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已明白指出“舊注皆,當從俞說”,《漢語大詞典》斷章取義,張冠李戴,不妥。

《平議》在訓釋疑難詞語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很多結論被《漢語大詞典》直接引用。據統計,全書屬於詞語訓釋的有平議856條,直接被《漢語大詞典》引用者有171條,具體見下表:

表3-13 《漢語大詞典》引用《平議》詞語訓釋成果情況統計

由上表可知,《平議》中约20%的詞語訓釋成果已被《漢語大詞典》吸收。此外,全書中還有許多詞語釋義亟待發掘。這些詞語訓釋成果不但有助於詞典、辭書詞條的收錄利用,義項的選取和完善,而且還能爲辭書的文獻例證提供材料來源。

2.《平議》中還有部分未被《漢語大詞典》利用的詞語訓釋成果,有助於補充和完善《漢語大詞典》詞義的訓釋、例證的選擇。

(25)則誅愚亂農(《商子·懇令》)

俞氏曰:“誅”通作“朱”。《莊子·庚桑楚篇》“人謂我朱愚”,卽此文“誅愚”矣。《大玄·童》“次七,修侏侏”,范望注曰:“侏侏,無所知也”,義與愚近。作“誅”作“朱”,竝“侏”之叚字。《說文·金部》:“錭,鈍也”。亦聲近而義通。(《諸子平議·商子》P388)

李案:俞樾以爲“誅通作朱”,其說是也。《漢語大詞典》“誅”未立通“侏”之義項,當據俞說補充。

(26)保者不敢畜噬狗(《淮南內篇·兵略》)

俞氏曰:高注曰:“保,城郭居也。”然以居城郭者謂之保者,義殊未安。此“保”字乃“阿保”之“保”。《禮記·內則篇》“其次爲保母”,是也。“保者不敢畜噬狗”,恐其驚孺子也。上句云“亡者不敢夜揭炬”,亡者、保者,皆以事言,非以地言。(《諸子平議·淮南內篇三》P635)

李案:俞氏釋“保”爲“阿保”之“保”,其說甚是。“阿保”爲古代敎育撫養貴族子女的婦女,《後漢書·崔寔傳》:“其富者則先入錢,貧者到官而後倍輸,或因常侍、阿保別自通達”,李賢注:“阿保謂傅母也。”“阿保”可單稱“保”,如《禮記·內則》“保受而負之”,鄭玄注:“保,保母。”《漢語大詞典》“保”詞條下未列“保姆”義項,可依俞說補充。張雙棣《淮南子校釋》釋爲“酒保”,非是。

(27)臣之力能折春螽之股,堪秋蟬之翼。(《列子·仲尼》)

俞氏曰:“堪”當讀爲“戡”,《說文·戈部》:“戡,刺也。”春螽之股細,故言折,見能折而斷之也;秋蟬之翼薄,故言戡,見能刺而破之也。作“堪”者叚字耳。《尙書》“西伯旣戡黎”,《爾雅·釋詁》注引作“堪”,此古字通用之證。張注曰:“堪,猶勝也”,則螽股亦可言“堪”,不見古人文字之密矣。(《諸子平議·列子》P315)

李案:俞氏讀“堪”爲“戡”,義刺,其說甚是。《漢語大詞典》“戡”詞條下只列有“平定”、“勝任”二義,不列“刺”義。“戡”從戈,表“刺”當爲字本義,俞氏之訓爲《說文》“戡”字的釋義提供了例證支援,也爲《漢語大詞典》“戡”詞條下增加“刺”這一新的義項提供依據。

(28)時祀盡敬,而不祈喜(《莊子·讓王》)

俞氏曰:“喜”當作“禧”。《爾雅·釋詁》:“禧,福也。”不祈禧者,不祈福也。《呂氏春秋·誠廉篇》作“時祀盡敬而不祈福也”,與此字異義同。(《諸子平議·莊子三》P379)

李案:俞氏以爲《莊子》此條“喜當作禧”,甚是。《漢語大詞典》“喜”詞條下該義項首書例證爲三國魏嵇康《答向子期難養生論》“不祈喜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無先秦例證。俞氏此條正可彌補。

(29)且《論》已見之而人不察(《春秋繁露·爵國》)

俞氏曰:“論”卽謂《論語》也。言此所說者在《論語》已有明文,而人顧不之察也。下文引“君子攻其惡,不攻人之惡,居上不寬,爲禮不敬”皆《論語》文,可證。《必仁且智篇》曰:“《論語》所謂不知人者,恐不知別此等也。”“論”亦卽《論語》。所謂不知人者,卽患不知人是矣。(《諸子平議·春秋繁露平議一》P523)

李案:“論”作爲《論語》一書的簡稱,在《漢語大詞典》有釋義,其首書例證爲三國魏曹丕《〈典論〉自序》“余是以少誦《詩》、《論》”,又引王利器《顏世家訓集解》云:“漢、魏、六朝人簡稱《論語》爲《論》。”《大詞典》乃無漢代例證,俞氏《春秋繁露》正可彌補。

(30)相結以隱(《莊子·外物》)

俞氏曰:李云:“隱,病患也”,然病患非所以相結。郭注曰:“隱括,進之謂也。”然隱括所以正曲木,亦非所以相結也。“隱”當訓爲“私”,《呂氏春秋·圜道篇》:“分定則下不相隱”,高注曰:“隱,私也。”《文選·赭白馬賦》:“恩隱周渥”,李善引《國語》注曰:“隱,私也。”“相結以隱”,謂相結以恩私。舊說皆非。(《諸子平議·莊子三》P160)

李案:俞樾利用故訓釋“隱”爲“私”,表示“恩私”,甚是。曹礎基《莊子淺注》、孫雍長《莊子》皆取俞說。《漢語大詞典》“隱”詞條義項17收錄了“隱秘之事;私處”之義,然首見例爲《新唐書·李勉傳》,時代偏後,俞樾所釋《莊子》可補此條可補正《漢語大詞典》之不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