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樾(1821—1907)[1],字蔭甫,號曲園,浙江德清人。生於道光元年,六歲隨母讀《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書,十歲師從戴貽仲先生,十五歲隨父讀書於常州,粗通羣經。三十歲舉禮部試,以“花落春常在”爲曾國藩所賞識,判覆試一等第一名,成進士。後短暫入仕,任翰林院編修、河南學政等職。三十七歲因院試出題不慎遭彈劾罷官,結束仕途。三十八歲始讀高郵王氏之《讀書雜誌》、《經義述聞》、《廣雅疏證》諸書,倍加推崇,有意治經。自此,俞樾一方面鑽研學術,勤於著述;一方面在蘇州紫陽、上海求志、杭州詁經精舍等書院主持講學,培養大批學術人才,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成爲一代樸學大師。門人章炳麟著有《俞先生傳》[2],周雲青著有《俞曲園先生年譜》[3]。此外,《清史稿》、《清代七百名人傳》[4]、《清代樸學大師列傳》[5]等書亦都收入俞氏之傳。又繆荃孫《俞樾先生行狀》[6]對其生平及治學亦有比較詳細的介紹。
俞樾一生著述頗豐,其內容不但涉及羣經、諸子的訓詁校勘,而且還涉及小說、戲曲、歌謠、楹聯的創作實踐與理論探討。據統計,俞樾一生所著,凡一百三十八種,四百八十六卷之多,都收集在《春在堂全書》中。[7]曾昭旭所著《俞曲園學記》將俞氏著作分爲考據、義理、文學、雜著、附錄五部。考據一部又分爲訓詁校勘類、考證類、編輯類、訂補類、其他五種。其中,以訓釋、校勘羣經、諸子等古代典籍爲主要內容的有:《羣經平議》三十五卷、《諸子平議》三十五卷、《茶香室經說》十六卷、《曲園雜纂》五十卷等。而收在《第一樓叢書》中的《古書疑義舉例》七卷則是在典籍訓釋實踐的基礎上對古書條例的總結,代表了俞樾小學研究方面的最高成就。
俞樾的學術影響是多方面的。他一方面通過著述研治學術,另一方面通過長期主持杭州詁經精舍等大型書院,從事經史敎育,培養了大批從事國學研究的學術人才。章太炎、張佩倫、吳昌碩、吳承志、袁昶、陳漢章等都出自其門下。章太炎曾將俞樾、黃以周、孫詒讓並稱“清末浙江三先生”[8]。
在著書研治學術方面,俞樾著述之多,內容之廣,堪稱清代學者之最。其內容包括考據學、文獻學、經學、語言文字學、小說戲曲等。其中又以校勘、訓釋羣經、諸子的傳統語言文字學成就最大、影響最深,被譽爲清末最有影響的國學大師。清末及後代學者對其在傳統小學方面成就的評價主要集中在《羣經平議》、《諸子平議》、《古書疑義舉例》三部書上。《古書疑義舉例》自傳刻之後,就贏得了學者們的高度讚譽,梁啟超稱之爲“模范名著”;劉師培歎其爲“發千古未有之奇的絕作”;馬敘倫認爲是“發蒙百代,梯樑來學,固懸日月而不刊者也。”傅斯年則將俞樾的《古書疑義舉例》列爲研究清代學問的門徑書。[9]現當代出版的訓詁學著作在介紹俞樾及其作品時,也都將《古書疑義舉例》作爲俞氏代表作詳加介紹,如許威漢《訓詁學導論》將《古書疑義舉例》作爲訓詁學力作進行專章分析介紹。[10]而對於兩《平議》,學界多認爲是蹈襲王氏父子《經義述聞》、《讀書雜誌》而作,雖有創獲,但影響遠不如王氏父子之書。支偉成《清代樸學大師列傳》指出:“其《羣經平議》則繼《經義述聞》(王引之)而作,小有未逮;《諸子平議》乃幾與《讀書雜誌》(王念孫)抗衡;《古書疑義舉例》條理畢貫,視《經傳釋詞》(王引之)變而愈上,且益恢廓矣。”[11]因此,學術界對俞樾小學成就的關注主要集中在《古書疑義舉例》上。(www.xing528.com)
根據《俞曲園學記》記載,俞樾同治六年卽四十七歲時,《羣經平議》全書刻成並著成《諸子平議》,同治七年四十八歲時撰成《古書疑義舉例》七卷。《古書疑義舉例》所歸的88個條例,其中部分已見於兩《平議》校勘訓釋實例中。條例下引用的衆多例證亦絕大部分取自兩《平議》。例如:《古書疑義舉例》一“上下文異字同義例”6條例證,3條來自《羣經平議》,3條來自《諸子平議》;四十六“也邪通用例”4條例證,3條來自《羣經平議》,1條來自《諸子平議》;五十三“兩字形似而衍例”所舉8條例證都來自《諸子平議》;五十四“涉上文而衍例”8條例證,1條來自《羣經平議》,7條來自《諸子平議》;五十五“涉注文而衍例”5條例證,3條來自《羣經平議》,2條來自《諸子平議》。可見,《古書疑義舉例》主要特色在歸古書條例之功,而不是具體的校勘訓釋實踐,因此難以根據它評價俞樾校勘訓釋的得失。
《諸子平議》是繼《羣經平議》之後以校釋子書爲主要內容的訓詁校勘著作,而學術界對它的評價要高於《羣經平議》。梁啟超先生在《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二)》中認爲清代校釋諸子(或其他古籍)之書,薈萃成編最有價值者爲盧抱經《羣書拾補》、王念孫《讀書雜誌》、俞樾《諸子平議》。他說:“蔭甫私淑石臞父子,刻意模仿,《羣經平議》模仿《經義述聞》,《諸子平議》模仿《讀書雜誌》。但他並非蹈襲,乃應用王家的方法,補其所未及,所以這部書很足以上配石臞。”[12]梁啟超還將俞樾所著《諸子平議》、《讀書餘錄》列爲最精善之校勘學著作。可見,就古書校勘訓釋實踐來看,俞樾《諸子平議》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因而對其進行全面細緻的研究就顯得很有價值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