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循环系统
身体内的各种器官是采取分工合作,因此必须有一种完整运输网来联络、运送各种器官的产品,这一套复杂的运输网,便由循环系统来肩负重责。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血管有如公路网,而心脏就是一个加油站。心脏位于胸腔两个肺脏的中央偏左,大小和拳头差不多。整个心脏就有如同一座两层楼的小楼房,每层又分为左右两个房间,在楼上的分别称为左心房和右心房,而在楼下的分别称为左心室和右心室,里面都充满了血液,而且心房和心室中间有“瓣膜”相隔,以防止血液逆流。心脏是血液循环的中心,就像一个用厚厚的心肌所作成的袋子,厚薄不同(左心室的心肌最厚),非常坚固,它以每分钟70~80次的舒张和收缩运动(一天跳动约十万下,其输出量一天能填满一辆油罐车),将含有养分的血液输送到全身,所以,心脏的工作室十分繁重,若不好好爱惜它,它便会出现各种毛病。
人的血管就像公路网一般,联络了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假若将这些血管首尾连接起来,可长达数万公里呢!血管就像条管子,只不过这条管子很有弹性,会伸缩的,而且有粗有细。最粗的血管该算是大动脉,直径有2.5公分,约为一枚一元硬币粗;而最细的就是微血管,仅能容纳1个红血球通过,比一根头发还细!
血管可分为动脉、静脉和微血管三种,凡是由心脏出发的血管都叫做动脉,而回到心脏的血管就叫做静脉,由于心脏必须把血液送到全身各个角落,因此就必须用很大的压力把血液压出,那么动脉就得有较厚的管壁和弹性来承受压力,而静脉的管壁就比较薄,由于几乎没什么压力,静脉拥有特殊的结构,像层层的关卡一样,只允许血液往心脏的方向流,而不许往回流,透过皮肤可以看到的蓝色血管,即是静脉,微血管遍布在全身各个角落,形成网状般的组织。
循环系统
心脏和血管是一套密闭的系统,血液在这套系统中不停地沿着一定的方向奔跑,由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压迫血液流经大动脉,到达全身。一般说来,心脏的跳动是十分规律的,它以一定的节奏反复收缩和舒张将血液不断的送入和送出,心脏内的瓣膜也会一开一关,以防止血液逆流,心瓣膜开关时的声音,就是我们所听到的“懂得、懂得”的心音,然而,脉搏则是心脏将血液送出时,对动脉所产生的一种脉动。那么,我么要如何测量心音和脉搏呢?心音的测量必须依靠仪器,相信每个人多少都有看医生的经验,而这个仪器就是医生身上的听诊器;然而脉搏的测量方法挑出一个最简便的方法来叙述,就是把手放在动脉所在处即可。
终日奔驰在血管和心脏内血液,约占体重的1/13。倘若体重是四十公斤,那么血液就是三公斤左右(约为两瓶1500cc的矿泉水重),算算看,你有多少血液呢?血液在身体内扮演重要的角色,若失血过多,很容易造成死亡。血液即是称为血浆的液体中悬浮着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等成份。那么,血液对人体的贡献有哪些呢?血液就像一个运输公司,将人体的营养物、氧、激素、酵素和代谢物质运送到人体各部位,所以,组织细胞生长所需的养分、代谢所产生的废物都可经由此功能达到。除此之外,血液也像是一个捍卫疆土的斗士,能将入侵者消灭以防止细菌感染,并且在你受伤时,能够在伤口处形成血饼,以阻塞血管,防止血液流失。血液的最后一项功能和体内恒定性的维持有关,人体外部的环境瞬息万变而体内的环境必须维持恒定,也就是体温、葡萄糖浓度、蛋白质、各种离子的含量必须维持一定,否则会使人体的生理机能运转失常,产生疾病,例如:激烈运动过后,身体产生大量的热能,使得体内温度稍稍上升,此时血液的运送速度加快,并以流汗的方式排除多余的热;钙离子浓度过低时,肌肉会发生不良现象,血液在人体内循环可维持体内恒定。
血液中约含有55%的血浆。血浆是一种透明黄色的液体,内含7~8%的蛋白质,2%的无机盐、脂质等物质,而其中90%全为水份,是运输养分、废物的最佳交通工具。
除了血浆以外,其余的45%是血球,又分为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三大种类,各有不同的任务。圆盘状的红血球为运送氧气和少部分的二氧化碳的大功臣,内含血红素,血红素中含有红色色素,和氧气结合时呈鲜红色,和二氧化碳结合时呈现暗红色。红血球的大小大约是1mm的8‰,而且是血球中数目最多的,约每毫升血液中有五百万个。白血球担任警卫的工作,当身体内入侵了细菌或病毒时,大量的白血球会将细菌包围,以免细菌乱跑,然后才开始攻击消灭细菌,有些还会吞噬细菌呢!白血球的大小,大约是1mm的10‰,数目只有红血球总数的1/500而已。血小板的大小,约为1mm的3‰以下,平时并不做什么事,只有当身体受伤时,血小板就会在短短的5分钟内,纠集钙离子和一些凝血因子,在将红血球、白血球缠绕起来,成为血块,堵住伤口使血液不再流出,因为若失去二分之一的血液,人就会死去,可见血小板的功用有多大。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此病患者血中的血小板数目异常减少。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童最常出现的一种血小板疾病。目前此病病因尚不清楚,但它通常发生在病毒感染后的2周内。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是由于血小板数目过低所造成的异常出血所致。血小板是血液凝固不可缺少的因素。其症状包括:
1.因血液渗流至皮肤形成广泛、平坦的紫色皮疹,指压不退色。
2.轻压后出现癜斑。
3.因肾脏出血而使尿中含血。
父母带孩子去医院后,医生会安排病儿住院,以便能够检验,确认是否是原发性血小板紫癜,并排除其他可能产生相同症状的疾病。
大多数的患儿都不需要治疗。然而在症状消退之前,患儿应该避免进行激烈的运动。假如患儿出现鼻出血、口腔出血或血小板数目过低等症状,他应该住院治疗。医生也可能让患儿服用短程类固醇药品或注射丙型球蛋白。经过治疗后,多数患儿的症状可在2周之内消退。然而,也有少数患儿的血小板可能需要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正常。
血癌
白血病又称血癌,即骨髓产生大量的异常白血球,而正常白血球、红血球和血小板生成减少。白血病细胞会渗入肝脏、脾脏以及淋巴结。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是发生在儿童身上的主要白血病类型。
白血病得症状有:
1.肤色苍白。
2.皮肤出现粉红或紫红色斑。
3.皮肢很容易瘀青。
4.无精打采。
5.颈部、腋下和腹股沟部淋巴结肿胀。
6.发烧。
7.四肢的骨胳和关节疼痛。
8.牙龈出血。
假如你怀疑孩子可能患有白血病,那么你应立刻带孩子去医院血液/肿瘤科做检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可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常持续几个星期,一般可用药杀死异常的白血病细胞。这需持续到骨髓检查没有任何异常为止。此时,患儿的病情已经缓解,称为缓解期。
第二阶段,再持续2年,对患儿进行强化药物治疗,此时的用药着重于杀灭所有仍然存在于体内的白血病细胞。
患儿应该尽量维持正常的生活,因为药物治疗可能会降低孩子对感染的抵抗力,所以他应该尽可能避开那些受病毒感染的人们,例如水痘或麻疹病人。
目前的治疗,已能够让60~70%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完全康复。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血红蛋白生成所需的要素——铁质所致,血红蛋白是一种存在于红血球内,并可以携带氧气的色素。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儿童最易患的贫血类型。
轻微的缺铁性贫血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较严重的可能会有以下的症状:
1.皮肤苍白。
2.无精打采。
3.活动后呼吸急促。
4.嘴部或舌头疼痛。
长期缺铁性贫血可能会造成患儿生理发育迟缓和功能不良。
医生可能会安排做血液测试,以便检查孩子是否患有贫血,并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医生还会询问孩子的饮食情况,而且会建议你该给孩子食用何种食物。医生也可能开出铁剂,一般要孩子连续服用3个月,以使孩子的体内能储存足够的铁。假如你的孩子不到6个月,而且是早产儿,那么应该早些给他服用铁剂。
平时父母应多给孩子安排富含铁质的饮食(如肉类和绿色蔬菜,不吃肉的孩子应该食用大量的绿色蔬菜)。假如孩子在6个月之前,还未食用固体食物,那么他应该食用高含铁的配方奶粉。否则,可能会发生缺铁性贫血,特别是在孩子12~18个月时尤其如此。假如孩子拒食高含铁食物,那么就和医生讨论他是否应该服用铁剂。经过治疗,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并且饮食种类增多后,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较小。
贫血
贫血意味着血中的血红蛋白不足,它会造成体内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气。
骨髓制造红血球,然后再将它释放到血液中。在红血球受损或被破坏之前,大约会在循环系统中生存120天。贫血可因红血球生产不足或过度破坏导致。“缺铁性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
假如贫血不严重,那么可能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而较严重的贫血则可能引起以下症状:
1.皮肤苍白。
2.无精打采。
3.活动后气促。
除此之外,也可能出现其他的症状,这得取决于贫血的类型。
假如你怀疑孩子可能患有贫血,那么你就应该带他去看医生。医生会为孩子做些血液测试及血中含铁量测试,以证实是否真的患了此病及其严重程度。治疗方法会因患儿的贫血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假如贫血是因为基因异常所致,那么患儿可能得进行终身治疗。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内分泌疾患、细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脏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脏病而产生心力衰竭的表现。妊娠、劳累、静脉内迅速大量补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脏的负担,而诱发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呼吸困难,初起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终而演变为休息时呼吸困难,只能端坐呼吸。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现,多于熟睡之中发作,有胸闷、气急、咳嗽、哮喘,特别严重的可演变为急性肺水肿而表现剧烈的气喘、端坐呼吸、极度焦虑和咳吐含泡沫的黏液痰(典型为粉红色泡沫样痰)、紫绀等肺部郁血症状。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少,夜尿,饮水与排尿分离现象等。主要体征是肺底湿性罗音或全肺湿性罗音,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奔马律与交替脉,肝肿大,肝颈回流阳性,X线检查以左心室或左心房增大为主。实验室检查则左心衰竭有臂舌时间延长,飘浮导管测定肺动脉毛细血管楔嵌压增高;右心衰竭有臂肺时间延长、静脉压明显增高。
现代医学对本病发生的基本原理尚缺乏明确的全面认识。左心衰竭多因左心受到损害,负荷过度,阻力增加;右心衰竭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左心衰竭时所产生的肺阻性充血和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较少单独出现。
左心衰竭的主要诊断依据是,在通常可引起左侧心力衰竭的心脏病基础上发现上述肺阻性充血的特殊症状和征象。胸部X线检查以及功能的测定均有助于诊断。
心力衰竭病因治疗包括基本心脏疾病的治疗及其诱发因素的预防和控制。心力衰竭本身症状的一般治疗要从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排血量、控制体内的钠和水等方面考虑。
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心悸怔忡”、“水肿”、“喘证”、“痰饮”等范畴。一般分为心肾气虚、阳虚、气阳两虚或心肾阴虚、阴阳两虚等。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以致心失所养而心悸怔忡,或阳虚水饮不化,致水饮凌心射肺的惊喘而现咯血之症,或水饮泛溢而水肿。气虚阳微可致血行无力而成痰滞,见有紫绀、肝肿大。
低血压病
成人的肱动脉血压低于12KPa(90mmHg)/8kPa(60mmHg)即可定为低血压。分为急慢性两类。急性低血压多由大失血和剧痛所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晕厥和休克;慢性低血压则是由内分泌功能紊乱、慢性消耗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营养不良所致,常见有贫血或低血糖,慢性低血压根据其伴有的症状不同又分为六类:(1)体位性低血压:即由卧位突然变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收缩压下降2.67kPa以上,常于早晨起床后出现,眼前发黑,头晕欲仆,以40~70岁男性较多见,可因久病卧床身体虚弱或服用同时具有扩张静脉作用的降压药所引起。(2)症状性低血压:由某些疾病或药物所引起,如脊髓空洞症,严重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慢性营养不良,服用降压药等。(3)体质性低血压:一般认为与体质 弱有关,多见于20~40岁的妇性,多有家族遗传史,有的没有任何症状,有的则出现疲乏、健忘、头晕、头痛、心慌、甚至晕厥,或有心前区压迫感等症状。(4)内分泌紊乱所致的低血压。(5)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营养不良所致的低血压。(6)高山(原)性低血压。许多患者伴见有头痛、头晕、胸闷、气短、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浮浅、胃口不好、脚肿等症状。这些表现为夏季气湿较高时更显突出。本病以体质衰弱者及女性为多见。但也有人并无明显异常的感觉。
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则是低血压及神经官能症而无器质性病变的表现,并可与其他原因所致的低血压相鉴别。
西医对本病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一般采取对症处理。本病属于中医“眩晕”、“晕厥”、“虚劳”等病症范畴。其病机多由于气血亏虚、心阳不振、肾门火衰。治疗时每以益气升压,温肾壮阳,补养心肾,补气养阴肾等方法。
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也称原发性高血压,系指动脉血压过高。舒张压经常超过90毫米汞柱以上,即作为血压升高。若按年龄计算,39岁以下者收缩压>140毫米汞柱,40~49岁者收缩压>150毫米汞柱,50~60岁者>160毫升汞柱,60岁以上者>170毫米汞柱,即使舒张压不超过90毫米汞柱,也属于高血压范畴。本病多发于中年以上人群,尤其是中年以上的脑力劳动者。本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头痛、头晕、鼻出血、颈部发硬、记忆力减退、心悸、失眠等。尤以头痛为较常见,一般发生在前额或枕后部,呈搏动性疼痛。后期可有心脏、大脑和肾脏器官的变化和损害,发生心力衰竭,表现为心悸、气短、胸闷、下肢及面部浮肿;也可有心房纤颤及心律不齐等心律失常;脑溢血(中风)病人可有突然发生偏瘫、失语、昏迷等,以及肾功能衰竭等较为严重的病变。若是突然发生剧烈的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烦躁不安或舌头失灵、语言不清、半身感觉麻木或一侧肢体活动出现障碍,甚至心悸气短、胸闷不能平卧,此时很可能为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和中枢神经大脑皮层功能紊乱有关;但长期吸烟、情绪波动以及遗传因子等因素,对发病也有一定影响。高血压病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是血液脂质方面,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升高;肾功能方面,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及对氨马尿酸最大排泄率都降低;心电图出现左心室肥厚;X线上对单纯左心室肥厚可仅表现为左室圆隆或隆凸。至于升至主动脉弓升部或降部的扩张和膨出,虽为常见而较早期的改变,由于影响因素很多,所以不能作为高血压病的特异性改变。
高血压病以药物治疗为主。注意劳逸结合,有足够的休息或睡眠,肥胖病人应注意适当减轻体重。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眩晕”、“肝阳”、“肝风”、“中风”范畴。往往由于外因或内因影响肝肾,由阳亢或阴虚开始,逐渐发展为阴虚阳亢以及阴阳两虚。心火上炎或冲任失调也可促使肝肾阴阳失调,发生高血压病。
自我保健
高血压的一级预防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病。尽管我国的高血压研究水平走在世界前列,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高血压防治却仍处于“三高三低”的现状,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高血压知晓率低、服药率低和控制率低。
为此,中国高血压联盟与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联合,自1999年4月至9月在全国22个省举办了“99中国高血压世纪行”活动。通过讲座形式,分别由130余位专家将高血压的基本概念、诊断分型、流行趋势、健康促进、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并发症、高血压一级预防、药物治疗、高血压防治的现代观念及高血压防治领域的最新进展等介绍给广大基层医师,受到热烈欢迎。
在高血压的全方位防治策略中,一级预防占有重要地位。已证明,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一级预防可使高血压的发病率下降55%。继之患病率、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费用均可大幅度下降,整个防治的费用,工作量约可下降一半。
一级预防的基本内容有:
一、合理膳食 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可概括为两句话:即一、二、三、四、五和红、黄、绿、白、黑。
一是指每日1袋牛奶。我国成年人每日需摄钙800mg,但我国膳食普遍缺钙,一般每日摄入量为500mg左右。每袋牛奶237ml,含钙约280mg,且较易吸收,牛奶富含优质蛋白质,并有轻度降血胆固醇作用。
二是指每日250g左右碳水化合物,相当于主食300g,此量宜因人而异。可少至150g,多至500g。通过调控主食,可调控血糖、血脂及体重。
三是指每日3份高蛋白食品,这是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不可忽视,也可增至4份。这样相当于每公斤体重蛋白质1~1.5g。每份高蛋白食品相当于以下任意一种:50g肉、100g豆腐、一个大鸡蛋、25g黄豆、100g鱼虾或鸡鸭。人体无蛋白仓库,过多蛋白食品不仅不能被贮存,对肠道、肾脏、代谢均有害无益。
四是指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单吃粗粮或单吃细粮营养素均不够全面,粗细粮搭配有明显蛋白质互补作用,能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粗粮的纤维素有助于降血脂,预防糖尿病、结肠癌、乳腺癌。过多甜食会促成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虽然人群中盐敏感者只占1/3,其余的人摄盐多少对血压影响不大,但总的来说,盐过多不利健康。在烹调中可用醋或糖醋代盐。三四五顿指总量控制,少量多餐。有利防治糖尿病、减肥、降血脂。在每日摄入量不变情况下,早中餐所占比例大,有利于降血脂,减体重。晚餐所占比例大则相反。少量多餐可使血糖波动幅度及胰岛素分泌幅度变化趋缓。
五是指每日500g蔬菜及水果。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进食400g蔬菜及100g水果。新鲜蔬菜、水果除补充维生素、纤维素、微量元素外,业已证明尚有重要的防癌作用。
红指红葡萄酒。每日50~100ml红葡萄酒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轻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白葡萄酒、米酒、绍兴酒可能效果稍差。啤酒不宜超过300ml,白酒不超过25ml。WHO已把少量饮酒有利健康的观点改为:酒,越少越好。
黄指黄色蔬菜如胡萝卜、红薯、南瓜、玉米、西红柿。这类蔬菜和绿叶蔬菜富含胡萝卜素,能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在儿童会因免疫力低而易发呼吸道、胃肠道感染,在成人,可能与癌症发病有关。
绿是指绿茶。绿茶含有茶多酚最多,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防癌作用。
白指燕麦粉及燕麦片。据北京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与中国农科院协作研究证实,每日50g燕麦片煮粥,能使血胆固醇平均下降39mg,甘油三酯下降76mg,在糖尿病患者中,效果尤其明显。
黑指黑木耳。1983年美国明尼苏达心脏科医师偶然发现黑木耳的显著抗凝作用后,黑木耳便风行全球。每日10~15g即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胆固醇作用。经北京心肺中心证实,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与小量阿司匹林相当。
二、适量运动 一般中老年人不提倡举重、角斗、百米赛这种无氧代谢运动,而以大肌群节律性运动为特征的有氧代谢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登楼、登山、球类、健身操等为好,各人随意选择。通常掌握“三、五、七”的运动是很安全的。
“三”指每天步行的3km,时间在30分钟以上;
“五”指每周要运动5次以上,只有规律性运动才能有效果。
“七”指运动后心率加年龄约为170,这样的运动量属中等度。比如50岁的人,运动后心率达到120次/分,60岁的人,运动后心率达到110次/分,这样能保持有氧代谢。若身体素质好,有运动基础,则可到190左右;身体差的,年龄加心率到150左右即可,不然会产生无氧代谢,导致不良影响或意外。
三、戒烟限酒 北京莫尼卡方案的一项研究表明,北京地区吸烟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旧因危险系数为43.3%。同时发现吸烟对心肌梗塞的危害与吸烟指数(吸烟包数/日×吸烟年限)的平方成正比,吸烟量大1倍,危害为4倍,吸烟量大2倍,危害达9倍。同理,当吸烟量少于5支/日时,吸烟的相对危险度已很低,因此如吸烟者不能彻底戒烟,可劝其减少吸烟量至每日5支以下。酒与烟不同,酒对心血管有双向作用,已如上述。(www.xing528.com)
四、心理平衡 许多研究表明:所有保健措施中,心理平衡是最关键的一项。保持良好的快乐心境几乎可以拮抗其他所有的内外不利因素。神经免疫学研究指出,良好的心境使机体免疫机能处于最佳状态,对抵抗病毒、细菌及肿瘤都至关重要。
心血管保健除上述四项内容外,还要注意“3个半分钟”和“3个半小时”。由于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夜间突然起床时常伴有一过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并与心脏意外密切相关,因此有人提出“3个半分钟”即夜间醒来静卧半分钟,再坐起半分钟,再双下肢下垂床沿半分钟,然后下地活动,就无心肌缺血危险。“3个半小时”指每天上午步行半小时,晚餐后步行半小时,中午午睡半小时。有研究表明,人体24小时血压呈双峰一谷,中午午睡能使波谷更深更宽,有助缓解心脏及血管压力。临床研究指出,有午睡30分钟以上习惯者,冠心病死亡率降低30%。总之,一级预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项因素间有交互作用和影响,应根据各人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综合应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低血压的预防与治疗
要预防低血压症可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一、适当增加食盐用量,同时多饮水,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后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可提高血压。
二、增加营养,吃些有利于调节血压的滋补品,如人参、黄芪、生脉饮等。此外,适当喝些低度酒也可提高血压。
三、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调节功能。体育锻炼无论对高血压或低血压都有好处。
四、为防止晕到,老年低血压患者平时应注意动作不可过快过猛,从卧位或坐位起立时,动作应缓慢一点。排尿性低血压患者还应注意,在排尿时最好用手扶住一样较牢固的东西,以防摔倒。
五、药物治疗,可选用米多君、利他林、麻黄素等升压药及三磷酸腺苷、辅酶A、维生素B及C,以改善脑组织代谢功能。
低血压病人怎样选择饮食?
治疗低血压病,饮食疗法也是治疗本病的有力措施之一,可逐渐提高病患者的身体素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逐步使血压上升并稳定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压带来的种种不适症状。
低血压病人的饮食选择包括下列几点:
1.荤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
2.如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肉、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纠正贫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的供血量,提高血压和消除血压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状。
3.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
4.伴有食少纳差者,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与高血压病相反,本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12~15克。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品,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低血压有什么治疗方法?
1.日常生活预防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早上起床时,应缓慢地改变体位,防止血压突然下降;
(3)晚上睡觉将头部垫高,可减轻低血压症状;
(4)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环,或以冷水、温水交替洗足。
2.药物治疗
当日常治疗无效时,就必须给予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减少严重并发症危险。目前,新型药物管通(Gutron)是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有效治疗低血压的药物。该药由奈科明(奥地利)公司研制,生产和销售。
3.饮食治疗
(1)加强营养,多食易消化蛋白食物,如:鸡、蛋、鱼、乳酪、牛奶等;
(2)多喝汤,多饮水,增加盐份摄入。
4.药物治疗——管通
近年来推出α受体激动剂,具有血管张力调节功能,可增加外周动、静脉阻力,防止下肢大量血压郁滞,并能收缩动脉血管,达到提高血压的效应。管通(Gutron)是一种选择性外周α1受体激动剂,通过提高血管平滑肌的正常张力和预防末梢血液的积蓄而改善低血压症状,适用于下肢静脉充血时血循环体位性能力失调而造成的低血压,症状性低血压(疾病恢复期,手术恢复期及应用精神作用药物后出现的低血压,慢性持续性低血压伴有脑灌注不足症状者),以及气候敏感性低血压。治疗剂量一般为成人每日2次,每次口服0.5~1片即可。管通已在世界上六十多个国家注册上市,1995年获美国FDA批准,其低血压治疗效果明显,可认为是一种安全可靠,可延长病人生命的药品。
5.年轻女性低血压的防治
不少清 苗条的年轻女性偶然量血压,发现血压偏低,有时候量好几次都这样。心里一紧张,就跑到医院问医生是不是病,要不要吃药。他们除血压低于正常值外,常常无任何不适。那么,像这样的低血压算不算病呢?
有生理性低血压状态的年轻女性,如果没有明显的头晕、头昏、心悸等症状,用不着烦恼,也不需要为使血压恢复正常而四处求医。如果有明显不适症状,就需要给予适当的治疗。
虽然这些女性用不着吃药,但在日常生活中心脏因患其他疾病需用药时,也有许多问题值得注意。故平时应多吃高营养、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食品,适当饮茶,有条件的可用肉桂、甘草和人参泡开水当茶饮;起居中应注意变换体位时动作缓慢些,尤其注意避免由卧位或蹲位一下子站起来;因其他疾病求医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有低血压,以便医生用药避免使用明显降低血压的药物。
另外,最好定期随访。因为某些所谓生理性低血压状态在一定情况下可能转低血压病,也可能本是病理性低血压,只是早期未出现有关病理改变而被忽视了。如果是低血压病,则应找出病因,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有15%~20%的人患有体位性低血压,常见原因如下:
(1)餐后血液积于内脏,使循环血量降低,此时若突然起立可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2)浴后周围血管扩张,同时交感神经活动性增强及迷走神经活动性降低,结果使得动脉收缩增强,外周阻力增大。这样,一方面循环血量不足;另一方面心脏射血受阻,极易使老年人于体位变动(由坐位或卧位站起)时发生低血压。
(3)久站后大约有500毫升血液积于躯干和腿部,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循环血量减少,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4)一些常用药如利尿剂、抗高血压药、硝酸酯类制剂、抗抑郁药、抗帕金森病药物等,可通过降低循环血量或增加外周血量或影响交感神经活性而引起药物性低血压。
针对引起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的常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1)少量多餐,不宜吃得过饱。餐后不要马上活动,可适当休息(约30~60分钟)后再站起行走或干其他事。同时要多饮水,每日至少喝2~3升。
(2)洗热水浴时要事先准备好浴垫或小椅子,洗时坐在浴垫或椅子上,洗完后要适当躺一会儿再起立活动。
(3)不宜久站,呈站立状态时要每隔几分钟活动一下。另外,弯腰后不可突然站起,应扶墙或借助其他物体逐渐起立。
(4)运动锻炼可改善人体对血压的调节,持之以恒的运动有助于减少低血压发生,但应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也不可做体位变动过大的运动,以步行、慢跑、游泳等项目为宜,运动后应无气喘,心率不超过110次/分钟。
(5)服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凡可引起头昏、头晕及低血压的药物应慎用,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头晕、头痛、视力改变等症状。一旦有这些症状发生,应立即坐下或躺下,并测量血压,防止病情加重。
6.透析并发低血压的防治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病人的低血压发生率比较高,尤其是终末期的透析病人更易出现低血压情况。发生透析性低血压往往表现出一些前期症状,如头晕、焦虑、胸闷不适、冷汗、恶心、呕吐、心率增快,少数可无前驱症状,突然血压下降亦可表现为无症状性低血压,故透析过程中,应定时测血压,如上述症状一出现立即取平卧位,并给予积极的处理。
原因: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血容量不足
(2)长期使用低渗溶液
(3)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明显
(4)血透患者的血管功能不稳定
(5)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防治措施:
(1)防止过量超滤:较准确地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定期调整病人的体重,工作人员亲自称病人的体重并准确记录。
(2)增加血浆渗透压:一般用含钠140~145mmol/L的透析液,急性低血压时,快速输入高钠盐水和高渗葡萄糖溶液,但过量可引起体重增加或加重心衰。
(3)改善心功能:充分透析,每周3次,时间保持在12~16小时,改善贫血;输血球或用促红素,治疗胸腔积液及心包炎和冠心病。
(4)合理应用降压药:有些降压药半衰期长,过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透析时停服降压药。
(5)若透析时,经常出现低血压者,可采用透析前饮用盐水,停用降压药等。
(6)改变透析方法:对心血管功能不稳定者和老年患者反复发生低血压者,应改用交替血液滤过或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7)支持疗法:如给予白蛋白、输血及增加营养等。
(8)合理使用升压药物(如米多君)以维持正常血压。
7.进食后低血压的预防
进食后低血压是一种临床上见于老年人的血压内环境稳定方面的异常。对临床情况稳定、未服药的老年住院和非住院病人的研究显示,早餐和午餐后血压显著降低,此种血压降低在较年轻人或未进餐的老年人中不出现。住院和非住院老年人进餐后75分钟内中发生餐后血压降低20mmHg(2.7kPa)者达1/3。如在餐前服过降血压药物,餐后血压减低可能甚至更显著。在老年高血压病人和有进食后晕厥或自律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者中进食后低血压的发病率最高。进食后低血压可能是老年人晕厥和跌倒的常见原因。一组住院老年人的研究显示它占晕厥发作的8%。
进食后低血压的机制被认为与消化时内脏血积聚的压力反射代偿受到损害有关。自律神经功能失调病人伴进食后低血压者进餐后有前臂血管收缩功能减弱、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和控制心率的交感神经系统异常。因此,自律神经系统控制心率和血管阻力的变异可能是本病的基本病因。
老年病人有进食后头昏、摔倒、晕厥、其他脑或心脏缺血症状者,进餐前后宜测量其血压,以检出进食后低血压。
尚无临床验证以评价进食后低血压的治疗措施,故处理本病只基于一般常识。有症状的病人不宜于餐前服降血压药,餐后宜平卧。减低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用少食多餐法进食可能也有帮助。最近的资料提示在某些病人中进餐后步行可有助于恢复正常循环,但这种疗法只宜在严密监测之下施行。
心脏病预防新知
经临床和死亡情况证明:早晨起来后的1~2小时内及上午9时左右,最易发生因血液循环异常而引起的心脏病和脑溢血。一天中,心脏病发病率最低的时间是上午11时,最高的时间是上午9时。除心脏病外,脑溢血的发作也多在上午9时左右。所以,这段时间要特别加以注意,最好不要做剧烈的运动,还要保持平和的心境,不过怒,不激动,以防发生危险。
再有就是午饭后心脏病人宜午睡休息一下。据雅典一个医师小组报道,午睡有预防冠状动脉心脏病的作用。
在地中海各国,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发生率极低。这固然同食物中脂肪含量低有关系,但也与传统的午睡习惯有关。据对97名心脏病患者的90名对照群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每天午睡半小时可使冠状动脉心脏病发生率减少30%。
目前,有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如果每天喝两杯啤酒或葡萄酒,即摄入约25克酒精,人患心脏衰竭的风险可减少一半。据说,酒精可使人体血液里的高密度脂蛋白提高,从而防止血管硬化。
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是,一些心脏病人在做全身性运动时心脏病不易发作,而在做局部性肌肉活动时,尽管运动量并不比全身性活动大,反而容易诱发心脏病。现在这个发现已经得到医学上科学的证明。所以建议老年人和心脏病人在室内活动时,不宜进行局部肌肉活动,如用哑铃、拉力器、单双杠等进行锻炼。可进行一些轻松愉快又不至于增加心脏负担的全身性活动,如跳交谊舞、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
缺铁性贫血预防胜于治疗
从我们的祖先发现第一位天外来客——铁陨石,到如今铁成为人类研究最多和了解最深的营养素,时间已经过去了6000多年。
目前,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铁强化酱油改善中国贫血状况的工作已全面启动,计划在5年内通过食物强化的方式增加可吸收铁的摄入,使处于铁缺乏高危人群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下降30%。
1.传统手段药物治疗
铁——地球上排位于氧、硅、铝之后的最常见的元素——不仅仅是制造各种工具、修建高楼大厦的原材料,同样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建筑材料”。虽然铁在一个成年人的体内只有3~5克,相当于一根小铁钉的重量,但是在人体所必需的十多种微量营养素中,无论是在重要性还是数量上,铁都牢牢占据着“老大”的地位。
现代医学认为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以皮肤、黏膜、唇甲苍白为特征,属中医学“血虚”、“萎黄”、“虚劳”范畴。然而,在人们尚未认知铁以前,缺铁性贫血引起的脸色苍白、四肢无力等症状被荒唐愚昧地归结于“魔鬼附身”或是“吸血鬼的杰作”,使得缺铁性贫血患者只能在人们的躲避中孤独地等待死亡的来临。当然,人类也曾经在懵懂中“补铁”。将宝剑浸泡在饮用的葡萄酒中是古罗马军队出征前必须举行的出征仪式,巫师宣称,这样会带给罗马将士无与伦比的勇气。凭借着“巫师赐予的”这种力量,古罗马军队征服了欧亚非大陆上不同的种族。当然,那时人们还不清楚战斗力的来源正是浸泡于葡萄酒中那柄宝剑上的铁锈。
历史上,世界各国都曾花费无数人的心血去探索铁对人体的作用,并逐渐有意识地寻找铁剂用于治疗。在中国,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已经提及“煮铁饮之”;同时代稍后的《素问·病能论》中有“铁落(生铁表面脱落的氧化铁)溶于汤剂中治病”的记载;到了1578年,明朝的《本草纲目》更囊括了铁、铁落、铁锈等28种,用于“血症、虚弱”等的治疗。在国外,1664年,Sydenhan用含铁的酒剂治疗妇女的“萎黄”症,标志着欧洲开始使用铁剂用于治疗;18世纪,Menghini用磁铁吸附干燥血中的颗粒而注意到血液含有铁。但是,广泛应用铁剂治疗却是在1832年,Blaud发表了一篇用铁剂治疗年轻妇女“血中有色物质缺乏”有一定效果的报告后。又过了100年后,Castle及其同事才真正证实了无机铁可以用于血红蛋白的合成。
然而这枚“小铁钉”一般重量的铁,人体补起来却并不简单。补铁最先使用无机铁,最初补铁所食用的就是铁末。吞下铁末给机体造成的痛苦完全可以想见,而且无机铁的吸收率是极低的。随后大量使用的是硫酸亚铁,但是硫酸根对补铁和人体没有益处,口味、色泽也不好,铁臭味很浓,且严重刺激肠胃。后来进入用有机铁来补铁的年代,出现了用乳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柠檬酸亚铁和柠檬酸亚铁铵,但它们的溶解度都不好,又具有不同的颜色,口味也不好,铁臭味同样很浓,况且亚铁不稳定,易被空气氧化呈三价铁而显红褐色。
2.最新手段食物强化
“药补不如食补”,这种预防优于治疗的观念已经获得了人们普遍的认同。但是膳食习惯和经济条件决定了人们很难简单的通过膳食搭配来成功补充身体所需的铁。因此近几十年,各国都将食物强化作为改善人群营养状况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我国的铁缺乏已经非常严重:1992年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结果显示,儿童的贫血率约为25%,妇女约20%,孕妇则高达35%,成年男子的贫血率则在10%左右。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以改善国民的铁缺乏现状,而食物强化肯定是首选手段。为此,我国专门将补铁设立为国家营养改善项目。
根据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营养学家们讨论决定选择酱油作为食物载体,但面临的问题是,原有的铁剂并不适宜用于大范围的食物强化。为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合成了食品级铁强化剂NaFeEDTA。
这种新型铁强化剂具有更多的优势:
1.高吸收率。NaFeEDTA的吸收率是硫酸亚铁的2倍多,利于人体吸收利用。
2.不会改变酱油的食用方法和口感。NaFeEDTA优于硫酸亚铁等铁剂,不会产生铁腥味、沉淀、颜色变化等,同时高温加热等不会造成铁含量降低、变质。
3.改善贫血效果显著。按每人每天食用酱油15毫升计,人体每天可从酱油中吸收0.4毫克铁,能够满足人体40%~50%的需要,有效改善铁缺乏和贫血。用NaFeEDTA强化酱油治疗304名贫血中学生,3个月后,97%的学生的贫血都得到了纠正;在贵州省对3岁以上,14000名人群的防治效果证明,食用NaFeEDTA强化酱油可以大幅度降低缺铁性贫血率。
4.安全经济。通过NaFeEDTA酱油补铁,人体每天摄入4毫克铁,不会出现铁摄入过量的情况(每天摄入铁25~75毫克,对正常人健康没有损害),多余的铁会自动通过人体的多种代谢途径排除体外;同时,由于强化食品中铁的含量较低,即使短期内同时食用多种铁强化食品,也不会造成铁中毒。而且,利用NaFeEDTA酱油补铁,每位受益人每年只需要多支出6元钱就可以达到目的,远远低于选择保健品或是药品的花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