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气污染治理及城市空间结构

大气污染治理及城市空间结构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6年,城市物质空间结构形态的研究从定性描述逐渐转向定量分析,该时期的新古典主义学派、行为学派、空间学派等从不同视角对城市空间结构开展了研究。同时,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也形成了新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模式。从我国城市物质空间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城市物质环境的质量评价,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形态,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城市的产业空间结构与商业空间结构等。

大气污染治理及城市空间结构

就目前的理论研究来看,西方城市的物质空间结构研究早期反映在城市的静态结构形态中,往往强调以宗祠、王府、市场等为核心的空间结构布局以及规整化、理想化的静态结构形态。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建筑师希波丹姆强调构筑棋盘式的道路网为城市空间骨架。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设想了蛛网式八角形的城市结构模式。

工业革命后,城市的快速发展引发了许多问题的出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具有创造性的城市结构与形态模式。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傅立叶提出了“乌托邦”“法郎吉”“合作新村”等理想的城市空间组织方案。1919年,英国霍华德提出建设“田园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1931年,法国学者柯布西埃提出了提高城市空间密度的“光辉城市”思想。1932年美国的赖特则提出了完全相反的分散的、低密度的城市空间形态模式,即“广亩城市”思想。另外,马塔的带形城市理论、戛涅的工业城市理论、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等都是这一时期提出的典型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模式。

1946年,城市物质空间结构形态的研究从定性描述逐渐转向定量分析,该时期的新古典主义学派、行为学派、空间学派等从不同视角对城市空间结构开展了研究。其中,运用新古典经济理论解析区位、地租和土地利用之间关系的竞标地价理论是最具代表性的理论。1964年,阿隆索在《区位与土地利用》一书中提出了地租竞价曲线(如图1-1),他认为,每一种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都应该有一种竞标地租曲线,反映人们预备为距中心商务区距离不同的地点支付的价格,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竞标曲线依次平缓,其地租价格随距市中心距离的远近也依次下降,且下降趋势依次趋缓。另外,米尔斯和贝鲁克纳运用数学方法在阿隆索的基础上也提出了相应的城市结构模型。

图1-1 阿隆索的城市土地竞标地租模式

20世纪60年代,部分学者从城市空间的物质属性角度对城市空间及其形态演化进行了分析。琼斯(1958)根据建筑年代、使用功能、建筑形式等建筑物的特征,对城市物质环境进行了类型划分,并在空间上总结出了城市风貌的地域分布模式。康泽(1960)曾提出“边缘带”和“定位线”的概念,他认为,“定位线”是自然因素(河流)、人为因素(铁路高速公路)和无形因素(土地财产权)等城市物资空间发展的障碍。在一定时期内,城市物资空间的扩张将受到上述条件的限制和约束,但最终将打破这些边界,导致出现新的城市边缘地带,直到出现新的“定位线”,城市材料空间布局模式是在这种物质的相互影响和控制下形成的过程。斯迈尔斯(1966)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城市物质空间演变是一个双重过程,包括向外扩张和内部重组城市形态结构方式。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区域化、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等对城市物质空间结构的影响成为西方城市研究关注的重点领域。该时期出现的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紧凑城市、多中心城市、信息城市、比特之城、网络城市等反映了新时期、新背景、新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同时,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也形成了新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模式。卡斯特出版的《信息城市》和《网络社会的崛起》是该时期的典型研究成果,他将都市形式的最新演变描述为由传统的城市空间组织——“地方空间”向新空间逻辑下的“流动空间”的转变。

我国城市材料空间结构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内容集中在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和演化。主要代表成就有董建红的《中国城市建设史》(1982),叶晓军的《中国大都市史》(1987),余伟超的《中国古代大都市发展阶段》(1985)等。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形式、特征和演进机制,包括吴金的《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和演变》(1990),胡军的《中国城市》(1994)等。2000年以后,我们的学者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结果更加丰富,观点更加广阔,多学科综合特点更加突出,如姜曼奇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2001),柴延伟的《中国城市时空结构》(2001),朱喜钢的《城市空间集聚与分散》(2002),黄亚平的《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2002),冯建的《过渡时期中国城市空间重建》(2004),周春山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2007)等。

从我国城市物质空间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城市物质环境的质量评价,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形态,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城市的产业空间结构与商业空间结构等。

1.城市物质环境的质量评价(www.xing528.com)

汪和建(1994)、梁伟(1998)对城市物质环境的质量评价开展了研究。汪和建对城市物质环境进行了概念和类型的界定,同时分析了影响城市物质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城市人口水平和人口流动、城市区位、城市主体行为,并建立了城市物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梁伟考察了城乡物质环境建设,并主要针对农村物质环境进行了量化研究。吴启焰(2001)借鉴西方建造环境供给结构观点,对我国及南京市都市景观演化进行了评价与实证分析。

2.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形态

崔公浩在南京探讨了中国城市边缘,社会经济特征,土地利用和空间结构的发展。顾兆林等对中国大都市区的特点,大都市区的经济功能、经济特点和城市边缘土地利用特点和地理空间结构等进行了详细讨论。史培军等利用遥感图像研究深圳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过程。刘胜和等使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张的时空过程,揭示了城市土地利用扩张的空间分异规律和时空迁移模式。

3.城市物质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

杨荣南等(1997)从经济发展,地理环境,交通建设,政策和规划控制,居民生活需求和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分析了城市空间扩张的动态机制。石松(2004)从主体行为、组织过程、力量、约束等多层次逐步深入讨论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动态机制。顾超林等(2000)认为城市空间演化一般遵循区域分化,空间进步规律,空间填充法,城市区域空间演化规律四个定律。赵荣(1998)总结了唐朝以来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特征,从城市规模、行政功能面积、城市经济功能和住宅面积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李霞等(1999)使用CA模型模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空间发展。赵燕京(2004)总结了过去二十年深圳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4.城市产业空间结构研究

张晓平、刘卫东等基于我国大城市开发区发展状态,提出了开发区与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基本类型,包括双核结构、连片带状结构、多极触角结构等,并指出开发区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进主要是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外部作用力、城市与乡村的扩散力和开发区的集聚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阎小培、姚一民等围绕第三产业、信息产业等对广州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类型及其变化、办公活动的时空差异等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娄晓黎等对长春市产业空间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城市功能分区与产业空间结构的基本框架

5.城市商业空间结构

许芳(1984)研究了北京的商业服务,对北京的商业服务进行分类,对商业服务中心进行分类,并探讨影响商业中心位置的因素。宁友民(1984)通过关注商业中心的范围、分类、等级制度和影响因素,探索了上海商业中心的位置。高松芳(1989)回顾了北京市场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分析了市场空间结构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李振泉等(1989)研究了长春市的商业地理结构。杨福阳(1994)研究了北京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形成机制和空间结构,并预测了未来北京的服务中心和副中心。吴宗(2000)分析了北京商业活动的空间结构,总结了北京商业活动的地理结构和商业中心的空间结构。阎小培等(2000)研究了广州CBD的功能特征和空间结构,探讨了中国大城市CBD功能和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