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气污染治理拯救城市空间

大气污染治理拯救城市空间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体来看,我国学者对人口与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气污染治理拯救城市空间

理论上对人口与城市空间结构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内部的人口迁居与人口的空间分布上。围绕这两个问题形成了许多理论模型,如人口迁居原因模型、人口密度距离衰减模型等。

1.城市人口迁居

人口迁居在西方城市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源于人口的迁居会导致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如城市内部人口的迁移所发生的郊区化、逆城市化、绅士化等过程。周春山、许学强(1996)系统地总结了西方国家城市人口迁居的研究进展,并划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形成了城市人口迁居的入侵演替理论、过滤理论、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和互补理论;第二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主要集中在运用空间分析、数量模型、行为分析等方法对城市人口迁居的研究;第三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现在,对西方绅士化等现象进行了介绍。

从研究内容来看,西方学者主要集中在对城市居民迁居的类型、主体、原因、决策行为、目的地及空间方向等方面的研究。1955年,罗西提出了家庭生活循环理论,对不同阶段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拆迁关系进行了分析,有人建议,一个人一生中可能有五个搬迁(生长、离开家庭、结婚、生孩子、晚年)。1958年,贝尔分析了搬迁,他认为不同的家庭类型有不同类型的搬迁动机,他将几种家庭类型进行了分类,如职业类型、社区类型等。布朗和摩尔研究了搬迁者的决策行为,从内部生命周期和生活方式的迁移行为改变到外部来源于住宅和居民环境的变化。1960年,阿贝努胡德建立了一个模式,把住宅位置与住户在家庭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联系起来。如结婚不久的夫妇,首先租借城市中的公寓,有了孩子以后租借郊区的单一平房,最后是在城市边缘买自己的住宅。这个向外运动的模式,形式上与过滤入侵演替模式相同,但运动的原因不同。1983年,克拉克对迁居原因进行了分类,提出了相对综合的迁居原因模型。他将迁居的原因分为自发型和强制型两大类,前者是指为了改善居住环境、适应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而主动迁居;后者则是指住房破坏、住房被占、离婚、家庭等原因引起的被动迁居。1997年,戈利奇和斯蒂森提出了居民迁居的“价值期望”模型。该模型认为个体和家庭的特征,社会文化规范,个人的特性,机会构成和信息五个因素是导致居民迁居的主要原因。

2.城市人口空间分布

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郊区化过程和人口密度分布模型两个方面。霍尔通过将城市演变划分为六个阶段来反映城市人口分布的变化过程,这六个阶段依次是流失中的集中、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流失中的分散。前三个阶段以向心集聚为主,后三个阶段以离心分散为主。从相对分散阶段开始,郊区人口开始增长,郊区化过程出现,至绝对分散阶段,郊区人口将超过中心城区人口。在最后一个阶段,都市区的人口大量外迁,一部分被郊区吸引,另一部分则向非都市区扩散转移,都市区的人口总量开始下降,标志着城市进入了逆城市化阶段。

从定量研究来看,围绕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形成了许多理论模型,如单核心模型、多核心模型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克拉克于1951年提出的负指数函数,又称人口密度距离衰减模式,他指出随着从市中心向外距离的增加,城市人口密度趋向于指数式衰减,即人口密度与距离之间是负幂指数关系,其数学表示式为:

D(r)=Dae-br

Da表示市中心(CBD)的人口密度,r表示城市当中某一地点到CBD的距离,D(r)为这一地点的人口密度。人口聚集的空间位置与市中心的关系可以通过常数项b表现出来。若中心区人口密度下降,人口趋向均匀分布,则a值减小;反之,a越大,表示市中心的生存环境越差,会出现人口拥挤、交通拥堵、住房紧缺、资源不足的现象。如果b值越大,说明人口分布集中,市中心地区人口的集中程度高;若b值越小,说明人口分布趋于分散,市中心地区人口扩散、减小。因此,a、b的变化可以反映城市郊区的进程。(www.xing528.com)

在克拉克提出人口密度负指数模型后,支持克拉克模型的实证研究进入一个繁盛阶段。为了准确描述现实中的城市人口密度分布,众多学者又尝试了各种函数类型,如正态分布函数、线性函数、伽马函数、二次函数等。

国内学者对城市人口分布与空间结构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后,陆续出版的人口地理学或人文地理学教材对此略有涉及,有的对方法论略有介绍。总体来看,我国学者对人口与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城市人口分布的实证研究最早开始于广州,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1994年,郑静等利用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对人口构成的多个方面的空间形态进行了分析,发现广州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并呈现出同心环型、阶梯型、中心型、对角型、随机分布型等多种空间形态,但对这些形态形成的机制分析不足。1995年,魏清泉、周春山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人口空间分布的趋势、特征和类型,并根据广州人口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城市规划对策;随后,周春山、许学强进一步总结了广州人口空间分布的地域类型,认为广州市人口分布正从年轻阶段走向成熟阶段;2006年,罗彦、周春山又系统总结了几十年来广州人口分布及其城市规划方案比对特征。总体来看,广州人口分布的实证研究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研究内容的丰富性等特征,同时又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3.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研究

周春山、柴彦威、冯建等是国内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研究的主要代表学者。周春山总结了人口迁居理论,并对中国城市人口迁居特征、迁居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迁居者本身、社区因素、经济发展、人口政策、土地制度和住房政策是人口迁居主要影响因素。柴彦威、史中华等利用问卷调查法对天津深圳等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的迁移方向、迁移距离、迁移类型等属性特征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迁移原因及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主要对策。冯建、周一星基于千份问卷调查对北京城市内部居民迁居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单位福利分房和原居住地拆迁是居民迁居的主要原因。总体而言,国内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研究成果还较少,而已有成果往往集中于居民迁居属性特征的描述上,对迁居机理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4.城市人口密度模型研究

近年来,国内对城市人口密度模型的研究逐渐开展,王法辉和沈建法、王桂新等通过对北京、上海人口密度分布研究,认为人口分布基本符合负指数函数。陈彦光借助最大熵方法对Clark模型进行了推导,并对其进行了验证分析。冯建、谢守红、吴文钰等根据Clark模型对杭州、广州、上海等城市人口密度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吕安民、林飞娜等则基于遥感和GIS方法对城市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开展了研究。与国外相比,我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较为落后,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相关模型的解释与验证,实证研究与理论总结都十分薄弱。

5.大城市人口郊区化研究

借助人口普查资料,结合城市人口分布及其变动规律,国内学者对北京、广州、上海、杭州、武汉、西安等大城市人口郊区化过程、模式、驱动机制及发展趋势等开展了广泛研究,普遍认为中国大城市已经进入以人口郊区化为代表的城市郊区化阶段,且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加强。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郊区化特征的突显,大城市人口郊区化领域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