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是指食物的成分或其消化后的产物、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通过消化道黏膜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一)吸收过程
消化道不同的部位,吸收的能力和速度都不相同。在口腔以及食管中,没有食物的吸收,食物被经过简单的消化后,送入胃。胃在机械和化学消化食物的同时,可吸收食物中的酒精和少量的水分。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小肠。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中被吸收进入人体。回肠的功能是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在大肠中,食物残渣中的水和无机盐离子被大量吸收进入体内(图6-4-7)。
图6-4-7 消化道各部位吸收物质的分布
(二)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1.糖的吸收 食物中的糖类要被分解成单糖才能在小肠中通过上皮细胞,最后进入血液循环而被吸收。
2.蛋白质的吸收 经过小肠的彻底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通过继发性主动转运的方式,几乎被小肠全部吸收。
3.脂肪的吸收 脂肪主要以单酰甘油、脂肪酸和甘油的形式被吸收。它们与胆盐形成水溶性混合微胶粒,微胶粒的各种成分分别进入小肠吸收细胞后,在细胞内又重新合成脂肪,再与细胞中的载体蛋白形成乳糜微粒。乳糜微粒是转运脂肪进入人体的主要形式,最后乳糜微粒经淋巴途径而被吸收。而中、短链的脂肪酸及其单酰甘油是水溶性的,可通过扩散直接进入血液。(www.xing528.com)
4.水的吸收 人体每天可从消化道中吸收约8 L的液体。各种溶质,特别是NaCl的主动转运造成的渗透梯度,是水吸收的主要动力。
5.无机盐的吸收
(1)钠的吸收:正常时,成年人每天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大量Na+,同时摄入的食物中含有5~8g钠,而粪便中排出的钠不到0.1 g。钠在小肠中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吸收。
(2)铁的吸收: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被吸收。正常混合膳食中,含有10~15 mg铁,但仅有1 mg左右被吸收。小肠对铁的吸收与机体对铁的需求有关。在机体缺铁时,如在缺铁性贫血、急性失血等情况下,小肠对铁的吸收能力加强。酸性环境也能使铁易于溶解,故胃液中的盐酸能促进铁的吸收。在胃黏膜萎缩或胃大部分切除的患者,常因为胃酸分泌减少而引起缺铁性贫血。
(3)钙的吸收:吸收钙的主要部位是十二指肠。当钙处于水溶液状态时(如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等)才能被吸收。
6.维生素的吸收 食物中的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可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被直接吸收。其中维生素B12在回肠中被吸收,而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则伴随着脂肪的吸收而进行。
总之,食物在小肠内的消化与吸收是同时进行的。消化是吸收的前提,吸收又为下一批食糜的消化创造了条件。消化不良或吸收障碍,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