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野象分布变迁剧烈。
4.1 分布变迁大势
野象分布变迁阶段性比较清晰(图18.5、表18.3),可看出有以下特点:
●野象分布于我国东部。中更新世以来的象遗存(图18.1)显示,其在我国最大分布区处于40.1°N(河北省阳原县)以南、92.0°E(西藏自治区桑日县)以东,分布范围约占全国1/3。
●与文献记载的野象分布比较,曾有象遗存分布的华北(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华东(上海市、台湾)、西南(西藏自治区)再未见有野象记录。
●历史上,文献记载我国野象分布的县级及其以上政区最大数量超过415地。之所以数量较低,主要因为据文献可考的具体地点不多,而实际上野象活动或迁移的地域要广得多。
●仅据目前的统计数字看,西北与华东分布的野象较少。前者似主要因为气候关系,原本到达的野象就不多,又由于气候带南移与人类活动影响而较早消失。后者则似主要由于人类活动影响,人、象冲突加剧,亦存在气候带移动影响野象栖息。
●中南既是野象北上的出发地之一,又是野象向北、向东迁移的中转地,故获得其活动地点记录较多。
●西南是野象最后退居地,野象栖息时间更为长久,也获得其活动地点较多。
●与我们所研究过的其他珍稀野生动物不同的是,到20世纪,野象的地理分布已经迁移到云南省西南部,致部分人误以为亚洲象是外来动物。
●我们依然认为野象分布变迁是由于动物自身的适应性、生态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而弱化,甚至否定生态环境变迁(包括气候变迁),却夸大人类活动作用对野生动物分布变迁的影响,不仅是片面的,更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在人类出现之前,甚至在人类活动能力尚低下时期,野生动物就存在地理分布变迁的现象。
图18.5 历史时期野生亚洲象分布变迁图
表18.3 历史时期野生亚洲象的分布变迁概况
(续表)
4.2 分布北界变迁
根据新掌握的资料,宜对野象分布变迁的北界进行修订。
之前的第2~7个阶段保持不变,修订“第一阶段”“第八阶段”,补充“第九阶段”为:
●第一阶段
前2 000年~前1 000年(包括前5 000多年至前900多年);分布界线是燕山南麓、黄河中下游以北毗邻地带的阳原县,向东推断到北京、河北玉田县,向西推断到(山西)晋中盆地及今西安稍北。
●第八阶段
本阶段的时间为1830~1899年;分布界线是:盈江县(97.9°E,24.6°N)—龙陵县(98.7°E,24.5°N)—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100.7°E,23.6°N)—马关县(104.3°E,23.0°N);最北地区逐渐缩小到滇西南的24°36′N~21°24′N,97°54′E~101°48′E。
●第九阶段
本阶段的时间为1899~1999年;分布界线是:盈江县(97.9°E,24.6°N)—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99.4°E,23.5°N)—思茅区(100.9°E,22.7°N)—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01.8°E,22.5°N)。
图18.6 中国野生亚洲象分布北界变迁示意图
安志敏.1984.中国晚期旧石器的14C断代及其有关问题//《第一次全国14C学术会议文集》编辑小组编辑.第一次全国14C学术会议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蔡凌凯.2011.安徽蒙城发现古菱齿象象牙化石.化石,(3):7~9
常玉英,徐淑彬.1974.山东莒南发现纳玛象化石.化石(4)
陈耿娇.2002.广西田东雾云洞更新世脊椎动物群.古脊椎动物学报,40(1):42~51
陈醒斌.1986.湖南省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新材料.古脊椎动物学报(3)
德日进,杨钟健.1936.安阳殷墟之哺乳动物群.中国古生物学志(丙种),12(1):1~78
董明星,等.2011.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晚更新世晚期古菱齿象-披毛犀动物群及其古气候.古地理学报,13(4):419~425
二陈.1989.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发掘简报.文物,(1):1~20
范雪春,郑国珍.2006.福建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考古发现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顾玉珉,等.1986.广西洞穴调查报告.人类学学报,5(2):198~199
郭宝用.1989.南滚河野象考察情况及保护.云南林业,(4):11
郭宝用,等.1999.南滚河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野生动物,20(4):46~47
国家林业局主编.2008.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海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1997.海安县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韩德芬,张森水.1978.建德发现的一枚人的犬齿化石及浙江第四纪哺乳动物新资料.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6(4):255~263
郝思德,王明忠.2004.海南史前文化遗存经济生活初探.南方文物,(4):28~34
郝思德,等.1994.海南“三亚人”遗址1992年发掘报告.人类学学报,13(2):117~125
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等.1989.淅川下王岗.北京:文物出版社
胡绍锦.1985.昆明新发现一批旧石器地点.人类学学报,4(1):103
黄万波.1979a.北京阜成门一披毛犀化石的发现与晚更新世古气候问题.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7(2):172~174
黄万波.1979b.华南洞穴动物群的性质和时代.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7(4):327~142
黄万波.1989.迁安爪村“假石器”:订正一个历史的误解.人类学学报,8(2):114~117
黄万波,等.1986.旧石器时代的蚌制品.人类学学报,5(3):267~270
黄万波,等.1988.记广东首次发现巨羊及扬子鳄化石.古脊椎动物学报,26(3):227~231
黄象洪,曹克清.1978.上海马桥、嵩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的动物遗骸.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6(1):60~65
黄蕴平.2010.动物骨骼数量分析和家畜驯化发展初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动物考古.第1辑,2007年中国郑州动物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吉学平,等.2008.云南腾冲江东山小水井全新世大熊猫的发现及其意义//董为主编.第十一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19~125
贾兰坡,卫奇.1980.桑干河阳原县丁家堡水库全新统中的动物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8(4):327~333
贾兰坡,翟人杰.1957.河北赤城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古脊椎动物学报,1(1):47~51
贾兰坡,张振标.1977.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中的动物群.文物,(6):41~49
贾兰坡,等.1962.匼河:山西西南部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北京:科学出版社,14~20
卡尔克H D.1961.关于中国南方剑齿象-熊猫动物群和巨猿的时代.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2):83~103
李超荣,等.1983.大同青磁窑旧石器遗址的发掘.人类学学报,2(3):236~246
李凤麟,金权.1988.安徽蒙城九里桥晚更新世古菱齿象化石.现代地质(3)
李家和,等.1992.江西萍乡竹山园洞的哺乳类化石和石制品.人类学学报,11(1):86~92
李淼.1988.攀枝花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文化遗址.人类学学报,7(4):387
李天元.1985.汉江河床里的象化石.江汉考古.(1)
李宣民,张森水.1984.资阳人B地点发现的旧石器.人类学学报,3(3):215~224
李有恒,韩德芬.1978.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动物群.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6(4):244~254
李有恒,等.1985.广西田东县祥周公社定模洞调查报告.人类学学报,4(2):127~131
林柳,等.2014.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腊子保护区亚洲象种群和栖息地评价.生态学报,34(7):1 726~1 735(www.xing528.com)
临沂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郯城图书馆.1986.山东郯城黑龙塘细石器遗址.考古(8)
刘昌芝.1962.粤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调查简报.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6(2):202~203
刘德隅,等.1989.云南自然保护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罗其湘.1978.徐州附近发现上新世和更新世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6(1):76
苗霞.2002.华夏第一都: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考古杂志社编著.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50~153
缪雅娟.2002a.高峡出平湖 先人应无恙:重庆巫山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杂志社编著.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2~85
裴文中,邱中郎.1957.浙江杭州洞穴哺乳动物化石.古脊椎动物学报,1(1):43~46
裴文中.1960.中国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2(1):10~21
裴文中,等.1958a.河北迁安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发掘简报.古脊椎动物学报,2(4):214~225
裴文中,等著.1958b.山西襄汾县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
祁国琴.1975.内蒙古萨拉乌苏河流域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3(4):239~249
祁国琴.1977.福建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兽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5(4):301~306
秦嗣华.2001.黄海岸边发现大象化石.化石,(2):19
邱立诚.1986.广东封开发现的人类牙齿化石.人类学学报,5(4):311~313
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编.1974.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
申云艳.2002.象岗樵歌不复闻 巍巍古墓重见天:广州西汉南越王墓//考古杂志社编著.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86~289
斯信强,等.1993.盘县大洞发掘简报.人类学学报,12(2):113~119
四川省璧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1996.璧山县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四川省广汉市《广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1992.广汉县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宋方义,等.1981.广东封开黄岩洞古人类文化遗址简讯.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1):98,86
宋方义,等.1989.广东罗定饭甑山岩、下山洞洞穴遗址发掘报告.人类学学报,8(2):118~122
谭爱军,余玲江.2015.我国亚洲象的分布与保护.防护林科技,(5):89~91
汤英俊,等.1982.山西万荣的旧石器.人类学学报,1(2):156~159
汪培梓.2015.中原地区远古环境的见证:古纳玛象象牙化石.理财:收藏(3)
王家德.1994.试论长江三峡地区大溪文化的原始渔猎.江汉考古,(3):52~55
王将克.1978.广东西樵山亚洲象:新亚种头骨记述.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6(2)
王頠,莫进尤.2004.广西扶绥南山洞新发现的人类化石和蒙古野驴化石:末次冰期华南气候变化的哺乳动物化石新证据.人类学学报,23(2):130~137
魏海波,石金鸣.1985.山西永济发现中更新世动物化石及旧石器地点.人类学学报,4(4):399
文榕生著.2009.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吴维棠.1983.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两种犀亚化石及其意义.古脊椎动物学报,21(2):160~164
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1975.西藏首次发现象化石.化石(1)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2002.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志.北京:新华出版社
徐淑彬,等.1987.山东沂水发现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古脊椎动物学报.25(2)
徐余瑄.1959.福建惠安的印度象臼齿.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3):137~138
徐玉斌,魏丰.1980.浙江富阳高山龙洞发现一新种麂类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8(2):176~177
阳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1997.阳原县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杨钟健,刘东生.1949.安阳殷墟之哺乳动物群补遗.中国考古学报,(4):145~153
叶元正,阎德发.1975.皖南铜山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新地点.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3(3):195~198
尤玉柱,蔡保全.1995.台湾海峡西部海域哺乳动物化石.古脊椎动物学报,33(3):231~237
尤玉柱,徐钦琦.1981.中国北方晚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与深海沉积物的对比.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1):77~84
余玲江,谭爱军.2015.思茅区亚洲象活动现状及保护策略.林业调查规划,40(1):120~128
袁靖,宋建.1997.上海市马桥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2)
云博.1975.云南象类化石的新材料.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3(4):229~233
云南保山行政公署.1980.云南怒江中下游发现第四纪哺乳动物.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8(3):259
张洁.2014.中国境内亚洲象分布及变迁的社会因素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张明华.1979.浙江菱湖一亚洲象臼齿的记述.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7(2):175~176
张森水,周春茂.1984.大荔人化石地点第二次发掘简报.人类学学报,3(1):19~29
张森水,等.1982.洛阳首次发现旧石器.人类学学报,1(2):149~155
张森水,等.1982.铜梁旧石器遗址自然环境的探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20(2):165~179
张兴永.1973.云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新地点.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1(2):219~221
张镇洪,陈青松.1994.广东封开县罗沙岩洞穴遗址第一期发掘简报.人类学学报,13(4):300~308
赵树森,等.1980.应用铀系法研究北京猿人年龄.科学通报,(4):192
赵仲如,等.1981.广西都安九山人类化石与共生动物群及其在岩溶发育史上的意义.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1):45~54
甄朔南.1960.北京密云发现的象类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2(2):157~159
志诚.1985.闽南野象及其遗物.化石(3)钟祥浩主编.2000.山地学概论与中国山地研究.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周明镇,李传夔.1965.陕西蓝田陈家窝中更新世哺乳类化石补记.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9(4):377~393
周明镇,张玉萍著.1974.中国的象化石.北京:科学出版社
周明镇.1957.北京西郊的Palaeoloxodon化石及中国Namadicus类象化石的初步讨论.古生物学报,5(2):283~294
周明镇.1964.陕西蓝田中更新世哺乳类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8(3):301~305
宗冠福.1980.山西万荣县发现古文化遗物.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8(1):81
Zhang W Q.2006.A Preliminary Study on Asian Elephant(Elephas maximus)Population Ecology in Shangyong Nature Reserve,Xishuangbanna,Yunan Province.Beijing: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注释】
[1]尹瑞峰.陈俊骢.实施亚洲象救护工程.http://news.hexun.com/2016-03-14/182733468.html
[2]其前,原文为:“可见,威远州自明朝初期开始,就是明廷驯象朝贡的主要来源地”。“威远州”,在清代为威远厅,治今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3]云南野象频繁袭击村庄村民求击毙官方:正在调研.http://www.qianhuaweb.com/2016/0608/3355230.shtml
[4]李岩旺,王志胜.云南:红外相机再现亚洲象活动保护工作现成效.http://www.hlbrdaily.com.cn/syxw/93792536.html
[5]李发兴.云南沧源: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内亚洲象群再次显影.http://www.tibet.cn/news/china/1465107189364.shtml
[6]西双版纳亚洲象频繁出没官方不间断巡逻确保人象安全.http://china.cnr.cn/ygxw/20160415/t20160415-521884377.shtml
[7]中央电视台2016年5月27日“新闻联播”有短片(云南勐海:两头亚洲野象街道漫步.http://www.yn.xinhuanet.com/2016hot1/20160527/3167684-v.html)
[8]马骞,常宗波.云南西双版纳“象出没”2头野生亚洲象深夜游荡街头.http://news.k618.cn/society/201605/t20160526-7519307.html
[9]勐海官员讲述遭野象追杀经历.http://news.qq.com/a/20160602/018770.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