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中国《老子》文明批判:宇宙论观点

古代中国《老子》文明批判:宇宙论观点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整体而言,《老子》思想是以描述道的存在方式为主体,面向君主的治国理论。可是《老子》却警告说这种妄自尊大的态度愚蠢不堪,容易引来民众的厌恶,导致离心离德,最终结局是君主被推翻。[21]我们接着看《老子》所说的处世之术。因此,《老子》对文明持否定态度。[27]这就是《老子》所谓的理想国家。然而整部《老子》又同时具有以道为起源的宇宙生成论,及以无为为尊的文明批判的特征。

古代中国《老子》文明批判:宇宙论观点

整体而言,《老子》思想是以描述道的存在方式为主体,面向君主的治国理论。遵循道的统治即所谓的“无为而治”,第66章如此描述: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也,处前而民不害也。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16]

君主是做大事的人,他们举办盛大的仪式,修筑壮丽的建筑,四处攻城掠地,通过所谓的建功立业来夸耀自己的权威。可是《老子》却警告说这种妄自尊大的态度愚蠢不堪,容易引来民众的厌恶,导致离心离德,最终结局是君主被推翻。第9章:“贵富而骄,自遗其咎。”[17]第24章:“自矜者不长。”[18]要是君主以为自己是君主就了不起,扯大旗作虎皮,就会失去民众的支持被赶下台。所以第42章云:“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19]劝诫君主应该用“孤”“寡”“不谷”这些谦逊的自称,永远向臣下、民众保持低姿态。

一个君主,从他产生希望自己君临天下,周边环绕着名誉和荣耀这种想法的那一刻开始,已经枉为君主了。民众为什么会承认君主的存在,拥戴某个人即位呢?因为君主集整个国家的耻辱、污垢于一身,承担着清理污秽的义务。第78章引圣人之言曰:“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之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之王。”[20]当国家遭受灾害或打败仗之际,君主应该将之归咎于自己失德,负起所有责任。只有能为了民众平安而甘心接受污秽,扮演好清洁工角色的君主,才是民众心中的有德之君,其统治才能长久。从而君主治国绝对不能滥用权力,不放任自己的统治欲、名誉欲,不做任何满足自身欲望的事,此即所谓无为而治。第57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21]

我们接着看《老子》所说的处世之术。《老子》的处世之术和普通人理解的处世之术不同,重点讨论君主该如何处世。第44章云: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22]

这明显是对君主的劝诫。一个人一旦执着于欲望,不管你名声多响,人气多高,赚了多少钱,拿了多少地,地位多尊,权力多大,要是代价是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的话,最终结局将得不偿失,留下的只有耻辱和自取灭亡。《老子》第38章写道:“居其实,不居其华。”[23]劝诫人们不要被世俗的荣华富贵所迷惑。第54章又写道:“善建者不拔。”[24]教导人要先脚踏实地。第9章还写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25]这给汲汲于荣华富贵的人敲响了警钟——越是成功,越应该见好就收。

《老子》向君主发出警告——不能让文明发达,因为每一个让文明发达的行为都会让统治难度加大一分。第57章云:(www.xing528.com)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26]

人类追求方便,发明了各种机械。普通百姓用上了机械,提高了效率,但同时追求利益的欲望也在膨胀,反而身为人的伦理性在减退。于是围绕着利益的争夺战愈演愈烈,国家也愈发混乱。每当新技术、新方法面世,人们纷纷争先采用以压过他人,不惜欺瞒周围也要独占利益,导致整个社会到处都是匪夷所思的魔幻现实事件。

因此,《老子》对文明持否定态度。那么《老子》所谓的理想国家是怎样的呢?第80章有过描述: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27]

这就是《老子》所谓的理想国家。在现实中,要过上更好的生活就必须与他国贸易通商,获取本国不产的外国物资,可是《老子》却认为小国寡民,百姓一步也不踏出国外,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传统生活模式才是最好的。

《老子》提出的宇宙生成论以道为宇宙起源。道“象帝之先”,这明显是意识到中原的上天、上帝信仰没有提及宇宙生成论,遂为了超克之而提出的。这个宇宙论视人为观念设定的物质性存在为宇宙的创造者,赋予其某种神性,待宇宙生成后又将其视为世界的幕后操纵者。显然,这和以上天、上帝等人格神为世界主宰的世界观有着本质差异。然而整部《老子》又同时具有以道为起源的宇宙生成论,及以无为为尊的文明批判的特征。我们必须明白,《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并非孕育自对自然本身的探索,其目的终究还是集中于人类社会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