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成书时期可能比一直以来的通常说法要早很多,可是《老子》的作者到底是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具有说服力的线索。不管是马王堆帛书《老子》还是郭店楚简《老子》,都没有署上“老子”二字作为书名,所以目前比较有说服力的观点是战国时期乃至汉初,人们还不认为这个文献是老子所著,到了汉武帝时期才将之称作《老子》。
可是战国文献《庄子·外杂》中多次提到“老聃”这个人,而且还多次引用过与《老子》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又,《老子》的第22章云“曲则全”[1],主张委曲求全;第36章云“将欲取之,必固与之”[2],暂且满足对手,待其松懈再夺回来。故在战国末期活动的荀子斥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3](《荀子·天论》),这种委屈自身的做法虽然有可取之处,但缺乏一种堂堂正正积极进取的气派。
《老子》还认为柔弱才是胜利之道,第76章云“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4],第52章云“守柔曰强”[5]。故战国末期编纂的《吕氏春秋·不二》归纳老子的思想特色,曰“老耽贵柔”[6]。
可见,最晚在战国后半期已经有了与今本相似的文本,而且这个文本所记载的无疑是老子思想。不过,当时的竹简、帛书有没有写书名,也无法反推当时有没有署书名的习惯。毕竟即使当时的书籍会写书名,人们在誊抄的时候也不一定会连书名也抄上去。马王堆帛书中有一份文献叫《五行》。这份文献本来是没有书名的,是中国学者们在整理文献时,考虑到文献内容本身的特征,从便宜上取了《五行》这个名字。然而郭店楚简的《五行》却真的有“五行”二字作书名。从结果上来看,这属于歪打正着。(www.xing528.com)
汉墓出土的文献没有书名,战国中期楚墓出土的文献却有书名,可知没有书名不代表当时的书籍不写书名。当时的写本是出于个人需求抄写而成的,供个人使用,私人性质强,和现在向社会公开出版的书籍性质迥异。所以,只要所有者通过口传或其他方式知道自己抄的书叫什么就足够了,不必非得把书名写上。这就是竹简和帛书有的写书名,有的不写的主要原因。写不写书名,无法证明该文本有没有书名。
如此看来,“有本书叫《道德经》,又叫《老子》,作者是老聃”这一口头传说很有可能在战国中期,即在《庄子·外杂》《荀子》和《吕氏春秋》之前已经在社会上流传。当然,这并不能证明《老子》的作者真的是老聃,假如没有更进一步的线索,《老子》的作者依然是个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