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媒体赋权:地铁规划行动者网络空间之转译

新媒体赋权:地铁规划行动者网络空间之转译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铁族”论坛为网友提供了公开讨论地铁规划和建设问题的空间,并且将已有或即将有的规划拿出来公开讨论。“地铁族”社区建构了公众和规划方、投资方之间的沟通平台,为公共需求的表达提供了途径。地铁规划方也尽量协调多方的利益,达到共赢的效果。武汉地铁4号线正式运营之前,站名的确定也历经数次修改。

新媒体赋权:地铁规划行动者网络空间之转译

城市权利远远超出获得城市资源的个人和群体的权利,而是一种按照我们的期望改变和改造城市的权利。[101]地铁知识和信息的交流表达和形塑了公众对地铁与日常生活的期待。“地铁族”论坛为网友提供了公开讨论地铁规划和建设问题的空间,并且将已有或即将有的规划拿出来公开讨论。所有关注地铁建设的网友都可以从这里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并且还交流自己掌握的信息,形成了关于地铁规划和建设的知识场域。

(一)问题呈现

1.地铁施工问题的呈现

地铁建设的特点是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施工难度大,建成之后运营成本高,且具有一定的亏损风险。[102]因此,关于地铁规划的决策,常常是投资方说了算,不仅仅考虑公共利益,也要考虑赢利能力,因此,有些社会群体在这一决策过程中处于失利者的地位。我国的地铁建设还采取了中央审批制,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报送规划方案,因此还存在着能否通过的悬念和信息黑箱,网民热衷于在论坛上进行预测,并试图通过发声影响正在审批过程中的地铁建设项目。“地铁族”社区建构了公众和规划方、投资方之间的沟通平台,为公共需求的表达提供了途径。地铁规划方也尽量协调多方的利益,达到共赢的效果。

我国地铁建设的审批过程主要有四个阶段:前期论证准备、获得国务院授权、国家立项、获得开工许可。[103]这一过程长达十年甚至更久,常出现规划有了,网民翘首以盼、心急如焚,而迟迟不开工的现象,这同时也给公众对地铁规划进行协商讨论留出了时间。在实际施工前,规划方可以吸收网民的意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规划方案。在地铁规划过程中,线路规划,站点设置、命名、土地使用都是网民热烈讨论的问题,因为都涉及其切身利益。“地铁族”社区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其社会排斥性弱于一般城市空间。不论是精英阶层还是平民阶层,都有表达自我的权利,但社会身份的不同会导致其话语权的大小差异。知识精英凭借自身的社会权利和知识资本,在论坛的协商中占有有利位置。但平民阶层的数量巨大,也可以助其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通过形成舆论事件而对主流社会设置议程。

2.地铁选线问题的呈现

“地铁族”论坛是市民表达利益诉求的平台,地铁规划线路是网友讨论的焦点,这涉及他们的切身利益。地铁经过哪些区域、不经过哪些区域,影响了他们的交通成本、居住环境甚至住房增值。因此,在地铁的规划阶段他们就参与到讨论中去,并且试图通过在网络社区中的发声影响地铁线路的规划走向。只要对线路、票价、站名导向等有疑问或者不满,网友就在论坛中发帖进行讨论,其他网友就会跟帖回复,要么答疑解惑,要么站队表示支持,而最集中的诉求就会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进行报道,从而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论坛每天都在更新武汉地铁建设的最新消息,哪条线路哪个地方已经开始勘探、建成什么样子、何时竣工等资讯可以进行图文查阅,而且论坛中的一些族友凭借自己的才能绘制出简洁易懂易读的最新的轨道交通图、票价图等,让其他族友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最新的进程。关于地铁知识最直观的呈现方式就是线路图的展示,地铁线路图的绘制是相对专业的领域,但地铁族网友通过自身的热情和才华自学了绘图,并且有相当多的专业人士也加入利用官方信息预测和DIY轨道交通路线图的队伍中。在“地铁族”武汉区导读、精华、资料汇总的帖子里,整理了众多网友自制的武汉地铁轨道线路图。其中,2012年5月10日,由网友“songliang0502”根据官方最新公布的32线路网规划绘制的“武汉最新32线规划图”得到了30多万的查看量以及近3000的网友回复量。在这张自制图上,清晰地展示了武汉地铁轨道建设的规划,一共画出了25条线。武汉已经公布的12条线和新增加的13条线用不同的色彩予以展示,并且透露了7条新城区线路。在官方才发出粗略的轮廓图,民众对整体建设规划还不明晰、迫切想知道武汉地铁规划的线路图的时候,该族友用自己的才华,利用平时收集的资料绘制出了线路图供大家观摩和下载。这些网友自制的轨道交通图由于更清晰、更具体、更方便查看,形式多样化而得到了其他网友的称赞和推崇。

3.地铁站命名问题的呈现

地铁站点的命名非常重要,承载了当地人的地方感与集体记忆。在既有研究中,涉及地铁规划的人文性反思非常有限。地铁规划部门关注更多的是如何更经济、更科学地实现目标,对城市居民的权利考虑甚少,因此常导致地铁这一现代设施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割裂,覆盖或湮灭当地人的记忆与认同的现象。地铁命名一般需要简洁、明了、易记,具有指向性;符合地名命名的原则;符合当地文化的要求,留有发展空间。[104]温济聪认为地铁站点命名建构了文化传播地理的景观,他发现北京和上海的地铁命名分别代表了“京派”和“海派”文化,同时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也建构了相关城市的空间隐喻。[105]

“新屋熊”曾是华中科技大学南门的一个地名,华中科技大学曾被网友戏称为“新屋熊国立大学”,但在地铁规划中的站名为“珞雄路”站。网友认为“珞雄路”这一站名无法体现当地的历史特色,所以强烈建议改名为“新屋熊”站,因为这里承载了若干当地居民和求学学子的生命记忆,这个地名对于他们有着特殊的意义。

地铁站点命名的准确与否影响了人们对乘车地点的判断和认知,还涉及语言表达常识问题。在2号线21座车站命名中,争议最大的就是原“名都花园站”和原“汉口火车站站”。对于“汉口火车站站”,“地铁族”武汉区的官方微博在2012年4月26日发布这一命名问题,这一微博随即得到1000多次转发,近500次评论,网友多表示这样的命名不符合汉语语法,念起来也拗口。而对于“名都花园站”,族友表示,车站明明位于杨家湾,而名都花园小区离杨家湾至少3站路,这样命名指向指位不明。

武汉地铁4号线正式运营之前,站名的确定也历经数次修改。2013年1月到3月,“地铁族”先后有3篇帖子对4号线站点命名进行了讨论,其中网名为“吴德全”族友的帖子“建议4号线站点改名”还引起了《长江日报》记者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报道。在帖子里,“吴德全”自制示意图,指出4号线两个站点位置与其相近道路名称不符,工业路站实际上位于仁和路站,建议“工业路站”改为“仁和路站”;距工业四路站四五百米远处是始建于唐代的北洋桥,期待工业四路可以借这座武汉市历史最悠久的桥梁改叫北洋桥站。在其他帖子中,族友们还提出要将“周家大湾站”改名为“楚河汉街站”,因为汉街的名声远高于周家大湾,楚河汉街更具有标识性,有利于人们对地点的熟识,并且站点处于汉街中间位置。

地铁的商业化运营问题也在地铁站点命名过程中广受争议。地铁2号线运营前的地铁站点冠名引起了民众的热议。其实,1号线的站点早就进行了冠名。诸如“亚心医院·循礼门站、武缆集团·古田一路站”等,这些冠名并未引起公众的注意和反感。而2号线“周黑鸭·江汉路”的出现,站点冠名立刻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对于周黑鸭冠名江汉路站一事,“地铁族”官方微博上有近3万人次讨论,在微博调查中,超八成的网友支持取消冠名,他们认为这样的冠名太过商业化。于是,2号线的9个站点冠名被全部取消。

(二)强制通行点

武汉市民和媒体以及地铁集团的相关人士通过在线的多边协商达成统一目标,针对特定问题展开密集的持续讨论,建构议题。(www.xing528.com)

城市权利指的是一种集体的权利,而非个人的权利。[106]因此,地铁规划是一个多边协商的过程,需要对利益冲突群体进行居间协调,“成功的实施依赖于利益相关者之间成功的协商”[107]。只有双方都了解对方的理由与困难,才能真正达成谅解,并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从这个层面上,“地铁族”社区建构了城市不同社群之间的沟通机制,使得地铁规划方、普通市民、政府、媒体都参与到在线协商中去。

核心行动者通过表达和沟通,将其他行动者的共同目标和利益整合到他自身的目标中去,形成利益同盟

武汉地铁2号线南延长线被网友戏称为“难延长线”,因为此线规划甚早,但离开工和建成遥遥无期(直到2019年通车运营)。因此相关讨论成为“日经帖”,每天都有网友开新帖讨论。为此“地铁族”的网友还经常上武汉地铁集团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网站进行留言,如果有回复会立即转帖到“地铁族”论坛上,告知其他关心此问题的人。这种对某一议题长期的关注和长期不懈的反馈使得政府和规划方重视该线路的建设,并且推动了该线路的立项招标和实质性的动工。

在本研究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是网络社区与新闻业的互动。网络社区是重要的用户生产内容的平台,传统媒体的很多内容都直接从网络社区中获取;网络社区也积极地给予传统媒体反馈,当媒体报道了跟武汉地铁相关的议题之后,“地铁族”社区的网友就会第一时间将消息转帖到论坛上进行讨论。如此一来,传统媒体和网络社区就地铁建设方面的议题形成了有益的互动,并持续对规划方施加影响。

(三)利益赋予、征召和动员

在此过程中,人们还通过意见领袖和传统媒体搭建与规划方的沟通桥梁。在关于地铁规划的协商过程中,意见领袖的作用仍十分重要,网络民意能否得到表达取决于意见领袖自身的社会资源。有的时候网络社区中的意见领袖是规划设计院的工作人员,他们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工作便利发挥影响力。有的时候是政府职员或者人大代表,也具有一定的社会话语权。

以往交通口的记者需要与官方相关职能部门保持很密切的联系,并且时不时要亲自上街找新闻。“地铁族”社区如今成了他们获取地铁规划民意反馈的重要渠道。有时候政府和媒体甚至专门在论坛中透露相关规划信息,了解网民的反应,并且在大家的反馈意见基础上再进行修改。

传统媒体起到了舆论放大器的作用,常常将公众关心的规划问题提上政府工作日程。地铁规划部门尚缺乏有效进行社会协商或吸纳网络民意的渠道。虽然“地铁族”论坛成为公共协商的重要平台,但是官方能够吸纳的意见十分有限。这种规划协商的失效常常是公共利益逻辑和资本逻辑博弈冲突的结果,在既定的社会结构的框架下,资本逻辑和政绩逻辑常常影响了规划的公共性。

传统媒体和意见领袖在地铁线路规划过程中起着公众与政府的桥梁作用。一些规划设计院的工程师和管理者也是“地铁族”的热心网友,他们可以将网友的智慧运用到地铁的实际规划操作中去,很多网友的意见和建议都得到了采纳。这些网友大致可分为以下类别:意见领袖(具有一定社会身份的学者、规划师、官员、企业家)、热心用户(利益相关者,有较强表达欲)、普通用户和潜水者(利益相关者)。他们主要的社会行动包括发起投票、组织成员、给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网站留言、给地铁官方网站留言、给传统媒体爆料。

(四)行动结果

在地铁施工方面,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地铁集团都在官方网页回答“地铁族”网友的提问,并且明确答复了开工和竣工的时间。

在地铁选线方面,规划方对公众的意愿也进行了反馈。例如,2011年7月9日,网名为“李小龙”的族友就发了一篇《武汉环城城际铁路构想(打造武汉山水线)》的帖子,“环城城际铁路”这一构想第一次被提出。随后就有媒体报道,武汉市正在考虑建设环城地铁线路。

2011年10月14日,网名为“sunshine0717”的族友在论坛上发了一篇《关于哪条线延伸到机场的问题,可以换个思路考虑》的帖子,对于接驳机场线的地铁线路规划提出自己的看法。等到官方的招标公告公布之后,族友们发现这一意见被采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地铁族”网友宋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的许多建议都被证实具有可行性,群众有人提出建机场线,与7号线并行。一条分工为快线,停大站;一条做普通线。这个设想成为现实。2号线从光谷广场延续到光谷四路,也与政府的规划不谋而合。”

在地铁命名方面,“地铁族”网友的意见得到了更好的吸纳。2012年7月20日,地铁集团公布2号线21座车站名,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请市民以投票方式为地铁站命名。2012年8月,21座车站站名敲定,“汉口火车站站”改名为“汉口火车站”,“名都花园站”改名为“杨家湾站”。2014年4月8日,武汉地铁集团就4号线一期及二期、轻轨1号线汉口北延长线的31座车站拟定站名公开征求市民意见。在投票的第一天,共有2万余名市民参与投票,根据市民投票结果,“周家大湾站”改名为“楚河汉街站”,“工业路站”改名为“仁和路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