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的英文表述为we media,是公民个体采用一些新技术手段自主生产内容,以区别于机构化集体性的内容生产方式。也有学者认为自媒体是跟“它媒体”相对的一种媒介形态,而“它媒体”就是官方拥有的媒体。[20]与自媒体相近的概念包括另类媒体、参与性新闻、社区媒体、公民新闻和草根新闻,自媒体在不同层面呼应了这些媒介形式的特征。
另类媒体在西方是区别于主流商业媒体的一种传播形式,与自媒体最大的区别是不拘泥于互联网形式。同时由于自媒体往往需要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社会表达,由于此类平台属性一般都是私有商营,因此自媒体也兼具了商业性和私人性。
社区媒体又强调传播的“在地性”,对特定的社会人群进行传播赋权。地理空间和特定的文化对社区媒体具有重要影响。社区媒体的使用者一般都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和相近的身份认同。社区媒体和自媒体的相同点在于它们的非官方的属性,同时自媒体常常也为特定社群发声。
公民新闻中普通公民参与了新闻传播活动,强调的是公民的主体性。公民新闻也可以用电视台、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方式来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自媒体可以通约为公民记者。但自媒体强调了传播者的互联网属性,同时自媒体也不局限于新闻内容。
另外,自媒体是否真的跟“草根媒体”有关?草根媒体的英译为we the media。自媒体的传播主体为非新闻工作者,而草根媒体的传播主体相比自媒体还要排除政治人物、娱乐明星等社会知名人士。[21]在当前中国语境下以“自媒体”自居的人绝对不是社会的草根阶级,而是处于社会的中上层。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带来了自媒体的繁荣。自媒体的概念在我国从2013年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广义的公民媒体we media转向特指专门的互联网内容生产团队。这意味着自媒体不再是零门槛的草根媒体,而成为社会精英塑造自身品牌的新媒体。(www.xing528.com)
因此,自媒体在中国可依据传播主体所在阶层分类为名人自媒体和草根自媒体。二者可以互相转化,草根自媒体积累符号资本、经济资本或社会资本到一定阶段后也可以成为名人自媒体,如芙蓉姐姐、十年砍柴等网络名人。名人自媒体代表的是流行文化,其特征是充分的商业化。草根自媒体代表的是亚文化,对主流文化带有一定的抵抗性。
自媒体在2013年的爆发与移动媒体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移动媒体的内容生产主要分为UGC、PGC、AAC三种。自媒体属于其中的UGC部分。由于PGC部分主要来自传统媒体,其内容必须与官方口径保持一致,常常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纵向传播。而自媒体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基于社会网络的横向传播,对传统媒体内容形成了补充和挑战。
移动手持终端具有较强的私密性,是较为个人化的媒体。移动终端提供了随时随地消费新闻内容的用户需求,是自媒体勃兴的土壤。用户将大量的碎片化时间用来消费自媒体内容。移动终端还无时无刻不收集用户信息、阅读习惯,帮助自媒体向用户推送内容。移动终端的发展带来了自媒体的大爆发,作为形式和内容,自媒体和移动媒体是两位一体的关系。
自媒体的特点在于能够提供独特和多元的内容。传统媒体由于受到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消息来源的限制,报道内容趋于同质化。自媒体呼应了公众对多样化新闻内容的需求。于是自媒体成为各个移动媒体终端争夺的优质内容资源。正是因为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多种移动媒介形式都需要自媒体内容来增加用户黏度,才带来了2013年以来的自媒体的“井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