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广东广播电视台实现资源整合挂牌成立,并亮出“重返广电第一阵营”口号,这被视为当年全国广电行业乃至传统媒体改革的标志性事件。经过一年多的整合、改革、创新,正如业界所言,广东广播电视台自身不但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而且在媒体环境剧烈变化的当下,其改革探索为传统媒体的转型突围带来了开创性的示范效应。2016——新年将至,其中兴崛起之势喜人,其深化改革的具体可行做法更值得分享:
一、改革体制机制,释放创新发展活力,为广东广电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广东广播电视台成立后的首要大事是体制整合,就是要完成从传统的传媒事业单位向市场化的现代媒体转型。在此次整合改革中,首先完成了事业运营平台(广东广播电视台)与产业经营平台(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公司)的搭建,在此基础上打造广东广播电视台整体的组织管理基础、制度基础、干部基础、技术基础等。这个做法,与黎瑞刚在上海广电的改革举措不谋而合,事业运营和市场化运作(包括上市等资本运作)两条腿走路。这是否成为未来省级广电体制改革的标准模式吗?我们拭目以待。
广东广播电视台这种改革模式将事业与产业发展相分离,是建立在实业化基础之上的传媒产业运营模式,其突出了各自的责任主体,明晰了各自的责权利职责,目的是向现代传媒方向迈进!
广东广播电视台在整合资源实现结构重组的艰难历程中,能够彰显改革者的魄力、勇气和智慧的,是随着改革重组、组织变动、人员岗位调动等一系列艰苦工作开展的同时,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建制,不但有力地保证了广东广播电视台在组织结构和资源整合时在人力资源布局方面的合理性,还在利益变动的震荡中保证了改革大业的顺利发展。时至今日,突显改革者对广东广播电台今后走向及其前瞻性的准确把握,有如下主要表现:
一是整合调整完善布局。2014年4月23日,广东广播电视台批准挂牌后,迅速开展体制基础的重构工作。广东广播电视台由原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总部)、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广东电视台、广东南方电视台、广东省广播电视技术中心整合组建而成,并将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新媒体、广播电视发射传输等多种业务,根据其性质、职能和发展要求以及实现高效管理的目的进行重新整合,构建了广东广播电台两大基础平台:事业运营平台(广东广播电视台,主要是频道频率)与产业经营平台(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公司)。
事业运营平台:实施事业部结构的频道制和频道公司化试点。
首先是构建广东广播电视台事企分开的新体制,明确事企责任主体的基础上,建立了宣传与经营相分离的市场运行机制,从市场和客户需求出发,搭建崭新的内部管控体系与运营机制,让各频道(频率)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真正实现了广播电视“频道(频率)制”的改革,释放了创新活力。
其次是深化“频道制”运行的基础上,对一些重点频道,实施“频道公司化”的改革。即把节目与经营相分离,当中节目播出是社会效益责任主体,频道经营是公司法人责任主体;但同时,对频道负责人实行“一岗两责”,即频道总监且兼任公司负责人,目的是明晰“责权利”,努力解决宣传与经营“两张皮”现象,解决以往节目市场和经营市场不能相互兼顾的不良发展局面,有利于促进频道建立全成本核算与投入产出模式,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全面提高频道的市场生存竞争力。
频道公司化改革充分调动了频道运营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广播电视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突破价值。其广东卫视、珠江频道、南方经视、广东体育、财经广播等频道频率,已经开始试行频道公司化运营,其业绩正在突显出来。
以珠江频道为例。其收视在广东城乡、城域和广州地区三区域均居首位;在2015年广告大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赢得超过15%的年均增长率,广告收入超过10亿元,在全国地面频道中名列前茅;除硬广告经营外,珠江频道今年在软性植入和多元化经营上实现营收3000多万元,这在当下疲软市场中简直就是一个奇迹!珠江频道取得的业绩与其推行制片人制、激励约束的责任制等改革政策密不可分,其《麦王争霸》《粤讲越掂》《比基尼大赛》等节目屡创收视高峰。
产业经营平台:产业运营平台即重组的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原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总部)、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经营性资产、业务,经整合转制清算重组改革,广东广播电视台的现有所有经营性业务一起划归到集团公司,实施统一管辖、整体经营。
南方传媒集团公司面对新的媒体市场环境,努力发展传统媒体产业主要是广告业务的同时,通过优化组合,推动整合原三台经营性资产的整合工作,将原有台属近百家企业通过集中、转制、清算、破产,整合成50家左右。一方面是为了理顺产权关系并形成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统一管理;另一方面是为了对优质企业进行重点打造,实现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迄今为止,广东广播电视台产业经营板块基本上形成了以节目制作、广告经营、新媒体、影视剧生产、家庭购物等板块为主体的新媒体、融媒体、全媒体甚至跨媒体的产业发展格局。当中的亮点是:率先在全国拓展新媒体产业集群,开创了南方传媒新媒体事业,以及组建南方领航影视公司投拍电视剧,致力于媒体产销一体化拓展,并以此为依托建设“全媒资”运营中心和全媒体融合平台,成为台属系列媒体内容的供应中心,初步形成了全媒体产业发展格局。
广东广播电视台这种崭新的产业布局,正在突显力量,并以稳定的发展势头推动广东广电迈上新台阶,走向广电第一阵营。
二是建章立制平稳改革获战果。在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广东广播电视台对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变革,实现机制突破,管理创新。特别是在运行机制、人事制度及队伍建设、资产投资管理、企业文化和作风建设、内容生产和制作、各板块项目经营等多个领域,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激励约束机制、高效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出台了各项管理规定,规范了系列业务流程,控制运行风险,确保导向正确,守好文化阵地。
具体的做法:一是大力推进干部年轻化,改善干部管理机制,干部任免工作平稳有序;二是在推进经营绩效考核制度改革,实行统一市场化的规范考核办法;三是为了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行专业人员双轨制用人制度。
目前,广东广播电视台的组织改革和体制创新这两项最为关键的重点工作基本完成。但在这一过程中,全局性的运营几乎没有因为大的变革而产生波动,甚至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广大员工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没有因为改革而受到影响,甚至更加高涨,实现了节目收视经营业绩稳步增长,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改革效果;而且通过这次整合改革,广东广播电视台释放了创新力量,释放了主人翁精神,为广东广播电视台的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地基已经夯实,高楼即将耸起,广东广播电视台的璀璨篇章,即将奏响!
二、简政放权激发人气,机制创新彰显成效,广东卫视“中国力量”逆市崛起
广东卫视曾是广东广电人心中的痛点。用台长张惠建的话说,广东卫视没做好,三个没面子:一是广东电视人没面子,二是广东省领导没面子,三是广东老百姓没面子。广东电视原来是省台中多年的“老大哥”,但由于国内其他省市电视台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湖南、江苏、浙江等地卫视的接踵崛起,甚至省内的深圳卫视也对广东卫视构成了竞争压力,带来了巨大挑战,这让多年的省台老大哥情何以堪!
在广东广播电视台整合改革的契机中,张惠建对广东卫视频道进行了如下大刀阔斧的重点改革:
首先是实行“三个创新”:创新节目生产机制、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创新引用社会资本的机制。这三个机制的创新,从战略高度为广东卫视从节目到经营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具体的指导和保驾护航的作用。
其次是下放四大权力:下放频道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下放节目进入与退出自主权;下放人员薪酬奖惩自主权;下放各种资源优先使用权。四大权利的下放是充分授权频道,保证频道运营主体的自主性。
第三是“开门办卫视”:明确了卫视节目生产可走社会化之路,提出与社会与市场与资本三接轨的“傍大款”尤其是“傍广东企业大款”的策略,就是要借用社会资源、市场力量、资本力量来做优搞活节目。懂得在广东卫视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为卫视发展提供有利资源及创新保障。
第四是实施人才能上能下用人机制:广东卫视一旦业绩未能达到既定目标,其主要责任人将承担重大责任。因此,广东卫视在广东广播电视台整合之际,通过竞聘方式,任命了新的频道总监。明确了卫视的责任主体,实质就是明确了责权利的统一,具有重大的激励作用。
第五是实施广东卫视频道公司化运营试点:卫视在节目制播和广告经营上各自实施成本核算与投入产出模式,明晰责权利,建立与绩效考核相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激活了人力资源,使得广东卫视运营主体在市场竞争环境中,有勇气、有责任、有担当、有闯劲。
通过明确职权、简政放权的机制创新,不但激发了人力,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可以说,广东卫视目前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一种良性的发展生态,逐步迈向全国卫视第一阵营——
卫视收视创新高。2015年,广东卫视以“中国力量”为全新定位口号,大胆创新改革,引进优秀人才和节目团队,优化节目内容及结构,努力打造有影响力的大型IP节目。2015年广东卫视收视比去年同期增长10%,在省级卫视中排名跃进到15位,创2009年以来最好收视和排名,在所有省级卫视中排名提升幅度最大,其中9月至12月份更是一举提升到第12位!
名牌节目成集群。由于体制机制的创新激活,广东卫视节目创新更是令人耳目一新。相继创作并推出了全国首档社会行为观察节目《你会怎么做》、128集大型纪录片《大抗战》、汽车竞技真人秀《炫风车手》全国首档人类行为观察节目《幽默观察家》等新节目;品牌节目《财经郎眼》《全球零距离》《社会纵横》《天作之合》《追梦在路上》等等已经深入人心。目前一周已有四档节目收视率进入全国省级卫视节目收视同时段排名前十。
广开大门办电视。广东卫视在借用社会力量,开门办电视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以“共同投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原则,吸引社会力量共同投入制作节目,共同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和收视率的大型项目。其中《炫风车手》《中国大画家》不但取得了很不错的收视率,而且节省并减少节目资金负担,还引进了外脑等创新力量,一举多得,值得借鉴。据广东卫视频道总监介绍,2016年有更多的社会资金加入卫视节目的打造,初步估计不少于3000万元。
大力布局“互联网+”。广东卫视在积极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和努力做到节目优化经营的同时,大力布局“互联网+”,推进媒体融合,助力卫视收视、经营,开创新局面。在频道运营和推广方面实施全媒体战略,即与网络媒体、视频网站、微博、微信等保持深度合作,所有节目、电视剧和活动均采用全媒体报道和推广;在节目创新和策划以及节目播出上线等方面,广东卫视一开始就从节目模式融入“互联网+”理念,将互联网、PC、手机、智能终端等渠道打通,让观众可以全天24小时、从各个渠道看到节目的呈现,与节目进行互动,以延续节目的生命力,避免节目一次性播出完就束之高阁的命运,使节目成为一个全时展现的视听IP。这既实现了节目的传播广度,也带来了节目广告的增值价值。
广东卫视为了吸引受众,提升节目和开拓新的产业运营,组建了“《粤鲜生》电视电商平台”。该平台以广播电视节目宣传窗口、结合应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使收视人群有效转化为消费人群,实现收视和创收互动推进的良好发展局面。其中元旦新年由电商入主新年晚会,就是媒体融合、实现跨媒体和创新经营发展的最佳实例。
广东卫视人经过一年多的苦战,成绩满满;当下,信心已立、雄心凸显,他们豪情扬言:“未来3年,目标前五”!
我们为不甘落后而急起直追的广东卫视人点赞。
三、重构传播体系,打造融媒体传播平台,广东广电媒体融合工程成效显著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面对媒介环境剧烈变化,广东广播电视台把媒体融合工作作为重点工程打造,通过改变传播意识、构建多样化传播流程和完善传播体系等方面入手,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重构传播新体系,打造出了崭新的广东广电媒体融合的运营态势。
首先,改变旧有传播意识,强化互联网思维,把互联网高维度的优势应用到广播电视节目的具体传播之中。
增强互联网思维。广东广播电视台在始终坚持导向优先、新闻立台、内容为王的原则基础上,不断强化全台职工干部将学习和应用互联网知识到日常工作中去,增强互联网思维。为此,全台积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的传播技术,内容与技术互相支撑、内容与渠道有机结合,将社交化、分众化、精准化等新的传播理念灌输到节目采编播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节目传播的有效性和感染力。
多渠道编播成品节目。在制作传统节目的同时,要求各频道、各栏目组制作网络版、手机视频版,以及节目的点播版,实现节目的多渠道分发,延伸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节目制作部门一旦完成节目编制后,即可数字化存入媒资中心;各广播频道、电视频道、IPTV、网络电视、手机、地铁、OTT、网络广播等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调用编排出适合自己需要的成品节目。
广东广播电视台建设的全媒体融合新闻生产平台,就是借用新媒体技术实现媒体新传播的一个具体事例。它改变了以往广播和电视之间、广电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分立单干的状况。新的广播电视新闻中心建立起统一指挥调度的全媒体采编平台,组建专门的全媒体新闻内容制作团队,打破科组领导下的计划性的资源配置形式,实现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做到统一协调。通过“大编辑部”等形式对全体人员、设备甚至时段进行整合管理,统一对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分层加工,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
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等重大宣传报道中,广东广播电视台除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进行报道外,还分别通过网站、“荔新闻”客户端和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报道“两会”,上载自己采制的“两会”新闻视频。基本做到了广播、电视、新媒体采访记者共享、采访嘉宾共享、信息内容共享、采编设备共享。在“人民网——泽传媒”2015年全国两会全网传播“省级卫视新闻TOP10”中,广东广播电视台四次摘得《省级卫视新闻单日全网传播榜》榜首,并成为总榜亚军。
广东广播电台新闻生产平台,除了内容生产流程的改革,在新闻信息来源方面也进行了整合。一是内部信息资源的整合,对全台所有频道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统一调配,建立新的大媒资中心,升级音频视频数据库和新闻资料数据库;二是整合其他媒体信源,从全球的中英文频道、报纸和网络上收集新闻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给受众不同的独到解读;三是整合民间信息资源,利用网络和手机信源,以审慎和质疑的态度来利用民间信源。
其次,传播体系的变革,通过大力发展新媒体产业,构建完整的新媒体综合传播体系。
广东广播电视台旗下南方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新媒体产业运营主体,是播出牌照齐全、业务范围涵盖很广的新媒体产业群。其业务涵盖了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地铁电视、车载移动电视、网络视频、户外媒体、增值业务以及新媒体内容加工制作、互联网教育等多个领域。其中IPTV电视广东用户三百万,手机电视累计用户三百万;互联网电视已与国内新媒体技术领军上市企业“中山达华”达成合作协议,共同运营开拓互联网电视市场。广东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业务在2014年实现净利润两千五百多万元,在国内省级广电新媒体企业中名列前茅。
同时,广东广播电视台在微信、微博、网站、手机客户端等方面迅速开拓。广东广播电视台官网——“荔枝网”,是一个以新闻为主,兼容“粤语视频”的特色网络新媒体;同时建设以台各频道频率非新闻类版权节目为主要内容的网站“荔枝台”。综合以上一网一台内容,主推广东本土化广播电视热点新闻、路况、公交、地铁、打的、天气服务、市政服务等本地化应用功能的“荔枝移动台”,为打造广东广播电视台一线新媒体运营平台,打造全国领先的专业新闻APP奠定基础。
此外,广东网络广播电视台与广东十九个地市台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建设“广东网络广播电视联盟”,宗旨在于各方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统一呼号、共享资源、分享收益。
广东广播电视台新媒体、融媒体运作成效显著;广东广播电视台应用新媒体技术提高了运营效率和产生了经济利益,同时,广东广播电视台正在积极通过创新内容、合作共赢,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一款如澎湃一样的客户端新闻大平台——“Zaker”。
四、重大宣传活动特色鲜明,巧借资本外力助推新媒体和影视制作产业上市,彰显广东广播电视魅力常青永在
重大宣传特色鲜明。广东广播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在重大宣传报道上特色鲜明,屡获上级部门的嘉奖。2015年,广东广播电视台在全国两会、812天津港火灾、博鳌亚洲论坛、抗战胜利暨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十八届五中全会等重大报道上,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利用广东广播电视台的内容优势和平台优势,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并屡次获得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委嘉奖。
以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全过程的128集纪录片《大抗战》为例,该片在全国播出后备受瞩目,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等机构颁发的多个奖项,成为众多电视频道、网络媒体、平面媒体的持续关注对象,形成了广泛的新闻报道热点,《人民日报》、中宣部《新闻阅评》、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监听监看日报》均专门刊文介绍,予以高度评价,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慎海雄专文批示肯定。
公益传播与众不同。此外,广东广播电视台创办的“大爱有声”大型公益宣传活动,运用社会活动、专题专栏及融媒体甚至歌曲演唱的方式,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模式,受到中宣部《每日要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和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等部门的重视和肯定。
电视剧精品迭出。电视连续剧,《娘》《枪炮侯》《天堂秀》《火蓝刀锋》《云上的诱惑》《我的影子在奔跑》等剧集精品迭出,成绩卓著,分别获得“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等重大国家级奖项,并得到影视剧市场青睐。
巧借资本融资上市。在市场化培育比较充分的业务领域,广东广电正进一步推行更深入的市场化改革,加速与资本市场的链接,加大战略引资和股份制改造力度,实施跨行业、跨区域的发展战略,利用广东广电文化产业资源优势,巧借资本外力生产影视内容和发展新媒体。广东南方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地实现了两轮融资,2014年实现净利润两千五百多万元,现已经进入上市前的股份改造阶段,在券商机构的指导下,已按计划进行尽职调查工作,计划明年上市;广东南方领航影视传播有限公司已完成节目公司股权转让,并以四倍的溢价,成功引入5家战略投资者,引进资金1.4亿元,预计明年上市新三板。
广东广播电视台宝刀新出鞘,2016年我们将看到广东广播电视台出现两家上市公司。
五、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激活人力,按既定任务实现广东广电重返第一阵营的战略目标
整合挂牌这一年多,却是广东广电历史发展中的重要转折期。经过整合改革后的广东广播电视台,站在了一个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了新的体制格局下各项工作的全面起步和协调发展,为广东广播电视台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当前,广东广播电视台在现有改革的基础上,正在进一步对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进行大胆创新和变革,实现机制突破,管理创新。其中节目创新、产业拓展、人事制度激励机制创新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重大政策将出台。当中有着令人耳目一新的系列创新亮点:
一是出台专业职务管理办法。为健全激励,拓宽人才成长通道,将人才成长划分为行政管理和专业人才两个并行交叉的通道,充分激励人才、发挥人才,体现人的价值,达到提升广东广播电视台竞争力的目的。
二是推行市场并轨业绩考核制。实行统一规范考核激励办法,出台以经营收益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等综合指标的考核制度,实现市场化考核标准并让管理者能上能下。
三是实行责权利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出台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诸如制片人制与工作室制,便于内部挖潜,同时引入外部力量,达到管理扁平化,效率高效化,决策迅速化的目的;另一方面是为营造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差异化、市场化的收益分配方法充分调动员工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广东广播电视台的节目内容创新、媒体融合和产业发展。
四是推出大型移动客户端平台。广东广播电视台拟将所有媒资资源特别是新闻资源与国内领先的垂直资讯平台合作,建设一款视频大型移动客户端平台,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的深度融合。
五是组建南方传媒影视基金。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东广播电视台正在积极推进组建南方传媒影视基金,首期募资规模超过20亿元,巧借资本之力发展影视传媒产业。
六是加强品牌和文化建设:通过打造一流的节目,打造大爱无疆等公益活动,打造南方传媒影视产品和新媒体等形式,多管齐下塑造广东广播电视台这一媒体品牌形象,强化企业文化,激发公司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我们有理由充分相信,在未来三年内,只要广东广播电视台脚踏实地,借助这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变革创新、发展事业产业的真抓实干,实现重返广电第一阵营的战略目标将水到渠成。(www.xing528.com)
广东广播电视将再现中国力量!
【注释】
[1]该文发表于《南方电视学刊》2009年第二期。
[2]该文发表于《视听界》2014年第四期,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14年第十期全文转载,合作者胡玮。
[3]温静.一线广播电视台变形记.中国广播影视2014(05)。
[4]朱剑飞、秦空万里.融媒≠出路:对我国传媒业数字化生存的再思考[J].现代传播.2012(12)第12页。
[5]黄颖.三网融合新模式开启 芒果TV服务500万有线用户.华声在线讯http://hunan.voc.com.cn/article/201406/201406271118186409.html
[6]李淼.盛大网络签手湖南广电 催化传统媒体改革.中国新闻出版网http://www.chinaxwcb.com/index/2009-11/25/content_184577.htm
[7]朱剑飞《2014:视听传媒产业发展的若干焦点与难点》[J],《南方电视学刊》2014(01)第38页。
[8]该文发表于《中国广播影视》2013年11月上半月刊。
[9]该文系2012年广东电视产学研合作基地主责项目成果
[10]该文发表于《南方电视学刊》2013年第六期。
[11]该文发表于《现代传播》2004年第五期。
[12]该文发表于《当代电视》2010年第十期。
[13]朱矛量 程缨《囿限·破茧·飞舞——“中国第一女性特色卫星频道”设计者、广西电视台台长黄著诚专访记》(见《南方电视学刊》2005年第三期)。
[14]朱矛量 程缨《囿限·破茧·飞舞——“中国第一女性特色卫星频道”设计者、广西电视台台长黄著诚专访记》(见《南方电视学刊》2005年第三期)。
[15]陆地 冼亦《让美丽在天空绽放-——广西卫视女性特色卫星频道解构》(见《南方电视学刊》2005年第三期)。
[16]彭钢《以特色履行使命——广西卫视服务国家战略凸显面向东盟特色的理性思考》
[17]该文发表于《当代电视》2010年第十期。
[18]该文发表于《现代语文》2008年第九期,合作者朱琳、刘江。
[19]我国广播影视走出去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答记者问.广播电视信息.2006(11).第10页。
[20]张振华.对外宣传——用什么说话.电视研究.2005(2).第5页。
[21]丁和根.梵·迪克新闻话语结构理论述评.江苏社会科学.2003(6).第200页。
[22]陈虎.“出去比”和“走出去”——参评“亚洲电视奖”的思考.中国电视.2005(9)第77页。
[23]张彬.向世界说明中国,说什么以及怎么说.http://emilyzhangbin.blogcn.com/diary,203686359.shtml。
[24][荷]托伊恩·A.梵·迪克 著,曾庆香 译.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第31页,第33页,第60页,第78页。
[25]黄匡宇.电视新闻语言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第105页。
[26][美]沃纳·赛佛林 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华夏出版社.2000。
[27]李岩 黄匡宇等编著.广播电视新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292页。
[28][荷]托伊恩·A.梵·迪克 著,曾庆香 译.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第31页,第33页,第60页,第78页。
[29]李京.试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策略.对外大传播.2005(8).第62页。
[30][荷]托伊恩·A.梵·迪克 著,曾庆香 译.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第31页,第33页,第60页,第78页。
[31]罗以澄.新闻采访学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第259页。
[32]刘志宣.胡锦涛耶鲁大学演讲给对外报道的启示.今传媒.2007(2)。
[33]该文发表于《南方电视学刊》2013年第四期,合作者胡玮。
[34]《纵横南粤大地激荡民情民意——广东卫视〈社会纵横〉栏目舆论监督谈》张步中《中国电视》2007.P62。
[35]《让模糊的目标群体重新聚焦——从〈社会纵横〉的弱化看电视品牌的管理》阮拥军。
[36]《影响力经济——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喻国明。
[37]《影响力经济——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喻国明。
[38]该文发表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年第一期。
[39]该文系2013年7月26日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举办的“中国梦之声高端论坛”上的演讲。
[40]该文发表于《中国广播影视》2010年第六期。
[41]徐舫州、徐帆著《电视节目类型学》P119。
[42]该文发表于《南方电视学刊》2012年第五期,合作者周睿。
[43]曾瑜.“广东制造”高峰之作中国母亲史诗画卷——电视剧《娘》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南方电视学刊,2011(2)。
[44]倪震.90年代广东电视剧的文化特色和艺术成就.当代电影,1998(4)。
[45]李凤亮.主旋律与大众化——广东电视剧创作的启示.影视剧写作,2011(2)。
[46]沈鲁.多重视阈中的“主旋律”电视剧.中国电视,2004(7)。
[47]胡光凡.主旋律“遵命文学”及其他.创作于评论,1990(1)。
[48]郝建著.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与类型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第104页。
[49]楚飞.《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成标杆 专家探讨广派精品.http://ent.xinmin.cn/2011/09/19/12110415.html.2011-09-1912:12。
[50]伍世然,马婷.粤派电视剧华丽转身 投资吃一堑长一智.http://ent.sina.com.cn/v/m/2009-05-17/10552523188_2.shtml.2009年05月17日10:55。
[51]该文发表于广东电视公共频道开播8周年纪念册《解密大行动》,花城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
[52]该文发表于《南方电视学刊》2015年第五期,合作者李赫斐。
[53]朱剑飞,城市广电发展的热土效应与公益情结——兼论潮州广播电视台“本土化”的创新实践[J],南方电视学刊,2013(04)。
[54]毛湛文,李瑞阳,2014年中国电视新闻生产的新常态[J],电视研究,2015(03)
[55]郭之文,试论电视民生新闻的新内涵[J],传媒观察,2009(03).
[56]毛湛文,李瑞阳,2014年中国电视新闻生产的新常态[J],电视研究,2015(03)
[57]刘义昆,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生产:现状、影响与反思[J],现代传播,2014(11)。
[58]该文见《唱响和谐——2007年度广东省广播电视节目获奖作品精选点评》,广州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
[59]该文见《播种希望——2009年度广东省广播电视节目获奖作品精选点评》,广州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60]该文为《岭南传媒探索》创刊25周年纪念特刊专稿,获2015年广东省记协与新闻学会十大优稿之一。
[61]该稿为广东广播电视台实施改革总动员而写的专稿,发表于《南方电视学刊》2015年第六期,全国广电行业各大专业网站均予以关注或全文转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