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华语电视对外报道的弊端及规避策略

中国华语电视对外报道的弊端及规避策略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中国电视“走出去”宣传话语的探讨是分析中国华语电视对外传播新闻话语结构的基础。在很多时候,中国电视媒体对国际事务的报道是“被动”的说话者。[24]本文侧重探讨中国华语电视对外传播新闻话语体系在其中得以改善的三个最显著的特色。中国华语电视对外传播新闻话语的主题,通过字幕标题和口播导语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图1所示,而字幕和口播运用的是

中国华语电视对外报道的弊端及规避策略

在当今信息时代,一国的新闻媒体对外传播的实力和影响力已经成为经济和科技力量之外的一种不可忽视的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体现。本文结合语境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探讨中国华语电视对外新闻话语的特点。话语分析虽然是一种批判分析,但却有积极的建构作用。这一点对于国际间的文化信息交往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华语电视对外传播新闻话语语境特点

中国电视对外新闻传播,肇端于上世纪80年代初,时称为中国电视外宣报道,亦是从2001年开始实施的我国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中国电视“走出去”宣传话语的探讨是分析中国华语电视对外传播新闻话语结构的基础。中国电视“走出去”宣传话语对中国电视对外传播新闻话语构建起具体组织作用,同时监控其话语的局部和整体的语义连贯。在传统的媒介环境中,单向度的中国电视“走出去”宣传话语基本是适应当时的国际环境的,但是,随着新的媒介环境的形成,充斥新旧媒体的八股话语的弊端也难以绝迹,表现在:

1.中国电视“走出去”宣传话语主体单一、影响偏弱

就国内环境而言,中国电视“走出去”宣传话语的主体是中国政府,中央电视台及其各省卫视在政府相应宣传管理部门的指导下从事这一工作。我国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自2001年实施以来,先后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节目输出——栏目输出——频道输出——全球落地。目前,中央电视台第四、第九以及西班牙语法语频道等三个国际频道的节目信号通过卫星传送已覆盖全球,并通过进入当地有线电视网络、卫星电视直播平台、地面无线电视、IPTV和宽带互联网等方式,在美、英、法、埃及、印度、智利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境外一些星级酒店实现完整频道有效落地。[19]

虽然,以中国国内实力最强的电视媒体中央电视台为对外宣传的主体,并辅之以各省的卫视频道,因此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扩大对外宣传的覆盖面,为中国电视在世界范围内与西方主流媒体抢占话语权提供了机遇与空间,但是,以政府代言人面貌出现的电视媒体,代表着政府的立场和观点,是一种“我说你听”式单向度的话语传播,而且传播内容和形式的选择是以传者价值来评判,主观性强,缺失的是民间多渠道的互动空间。“对外宣传”直接反映国家或政府利益,是国内宣传的延伸,同时亦受到国内宣传纪律的硬性约束。

就国际环境而言,目前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处于文化传播的强势地位,在世界范围内运用政治上的强权与经济上的实力,掌握了大量的新闻话语权。在很多时候,中国电视媒体对国际事务的报道是“被动”的说话者。所谓“被动”,是因为他们拥有较少的选择话题、转换话题或控制话题的权利,往往处在解读应答与跟随引用的语境当中。在当代,我国经济发展了,但外宣的力量和影响仍然很弱。这既有实力的差距,也有传统话语体系的滞后。西方的文化、媒体不仅具有很大的传播面,而且一直在按着他们的观念描绘中国,影响世界。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对美国媒体的涉华报道做过统计,从篇目上看,负面报道占50%,中性报道占25%,有一点积极意义的占25%。如果从篇幅上看,90%以上的篇幅是负面的,常有妖魔化的作用。因为凡是负面报道总是长篇大论,而正面的文章往往是“小豆腐块”。[20]

2.中国电视“走出去”宣传话语形式简单,内容主观、片面。

分析中国电视“走出去”宣传话语结构,需要探讨宣传话语形式结构的范畴分类和功能描述。一般而论,每种话语体系都有常规的格局范畴,正是这些常规范畴的特征及其功能实现,使文本能够被正常地生产出来,[21]对外宣传也不例外。中国电视“走出去”宣传话语体系主要包括3个常规节目类型,即纪录片、专题片、新闻。宣传话语形式比较简单。由于中国电视的总体形式结构与国际电视的形式结构不相符,导致中国电视分类不清晰,这样很容易在形式上被排除在国际电视游戏之外,难以实现与国际电视的制作者的互动与交流。中国习惯于把Documantury、Current Affairs、Promotion都统称为纪录片或专题片,而“亚洲电视奖”使用英国的习惯,对这三类节目都有严格的界定。把投资较大、制作较精良的纪实节目认定为纪录片,即Documantury;把用新闻调查手法反映社会问题的即时报道节目定为新闻专题片,即Current Affairs;而把推荐一个公司、一个地区、一个事件为目的的外送宣传片定为推荐类节目,即Promotion,这一类节目一般不予入评。我国在创作节目和送选节目时多以第三类为多,就出现了归属不清或输出货不对板的问题。[22]

如果说中国电视“走出去”宣传话语形式是类似于句子语法的文本高层面的形式结构,那么语义结构就是文本的内容结构。文本的内容结构对文本内容起直接组织作用。在过去,我国对外宣传在内容上一直秉承国内宣传的套路,结果许多对外传播作品内容中出现了许多通病,包括:国内题材为主,国际题材较少;正面报道为主,负面报道偏少;观点让位于事实。[23]

二、中国华语电视对外传播新闻话语结构文本现状

中国华语电视对外传播新闻话语,作为传统的对外宣传内容中最频繁出现的一个类型,在与国际接轨的实践过程中,虽然还不能完全摆脱传统语境的限制,但已开始有意识地逐渐突破旧有宣传格局的弊端,有了掌握新闻规律的理念与举措,正处于从不成熟的对外电视新闻话语表达转向成熟话语方式的过渡阶段,体现出一些阶段性的有进步意义的特点。

话语分析研究层次和视角可概括为宏观结构、微观结构、风格、修辞和超结构五个方面。[24]本文侧重探讨中国华语电视对外传播新闻话语体系在其中得以改善的三个最显著的特色。

1.宏观结构:现实事件超越主要事件

新闻主题是一则新闻话语的纲要、主旨、要点或最重要的信息。因此,主题是对话语的全局性、宏观层次上的研究,我们用以研究主题也就是话题的理论基础为语义学的宏观结构。新闻话语的主题经常是以标题和导语的形式直接表现出来,标题对整个新闻话语起着概述的作用,导语将标题中涉及的内容较详细的表述出来,以补充和解释标题传达的信息。

中国华语电视对外传播新闻话语的主题,通过字幕标题和口播导语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图1所示,而字幕和口播运用的是较不容易让人注意到的电视新闻语言符号。电视新闻语言的符号系统分为抽象语言系统和具像语言系统两大类。抽象语言系统又分为抽象音响语言和文字。[25]

图1

电视新闻较报纸、广播新闻的一个明显优势,就在于电视新闻有动态的新闻画面以展现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而电视新闻标题通过屏幕文字展现,是叠加在新闻画面上的,观众的注意力被新闻画面中的动态事物所分流,新闻标题很难在纷繁的新闻画面中引起受众足够兴趣。受众对新闻的选择过程可视为四道围墙的防御,最外层的防御是选择性接触,接下来是选择性注意,然后是选择性理解,最里层是选择性记忆。[26]如果受众难以注意到电视新闻标题,就更不可能充分理解新闻标题,消化新闻标题所表达的内容。

口播导语是电视新闻中传达抽象信息的主要手段,概括性的语言让主播来传递,因为没有新闻画面的干扰会比较容易让受众集中注意力来倾听。但是由于中国国家电视台一贯严肃的主持风格,使得这种本来有利的交流方式变成传递信息的障碍。多年来观众熟悉了一种电视新闻口播非个人化的生硬的传递习惯,渐渐形成对口播信息下意识的忽略。再则,电视新闻的传播是线性的,转瞬即逝,不能回看,而就视听习惯而言,观众在收视一则新闻时,最开始的信息很容易流失。观众对电视新闻的注意是无意注意,听到或看到感兴趣的部分,会留心继续接收,但口播导语作为信息传递的第一个阶段,是一个引入过程,而非激发观众达到最兴奋情绪的高潮点。

因而,通过字幕标题表达的电视对外传播新闻话语的主题,通过口播导语传递的主要新闻事件,并不能成为电视对外传播新闻话语的最吸引受众的部分。

现实新闻事件引起受众的兴奋程度超过了主要新闻事件。中国华语电视对外传播新闻话语基本组合模式与华南理工大学的黄匡宇教授总结的海外电视新闻的基本组合模式类似,如下:[27]

(www.xing528.com)

图2

本文所说的现实事件是指记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并能通过镜头客观展现,能通过与事件有某种密切联系的人亲口述说的新闻话语。现实事件可能只在标题和导语中笼统的提及,甚至没有提及,它往往发生在主要新闻事件之后,但却是一个沟通已经发生了的重要新闻事件和即将进行的后续工作的一个最新点。现实事件是被镜头捕捉到的,给电视新闻话语以最大表述空间的命题。如图2所示,展示现场事、物细节的新闻画面,用客观的画面、震撼的细节来打动受众,完成对现实事件的叙述;与新闻主题有密切关系的人,用自然的语言、真诚的感情与现场记者交流,记者不在镜头中出现,就仿佛是相关人与观众在做面对面的人际交流。电视新闻语言符号构成系统中的具像语言系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事件相关人的造型语言如他的形体、表情语言,现场音响、事物具体形象,多种语言符号同时进行,并通过细节图像放大新闻事物中的特色部分,通过人物声音的抑扬顿挫强调新闻事件的重要部分。因而,现实事件以其真实可感的声画优势超越了不能重现的主要新闻事件,成为整则新闻中最打动受众的部分。

2.微观结构:通过新闻话语隐含意义表达传媒立场

对中国华语电视对外新闻话语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主要是对其局部进行分析。抽象的总体结构必须在更具体的局部层次上用词语和句子来实现。即便就在这种局部层次上,我们发现意义和表达意义的表层结构,如字、短语和句子之间具有区别。[28]在经过一段长时期的国际传播经验积累之后,中国华语电视对外新闻话语已经逐渐由过去那种居高临下的、强行推销的、用观点说话的高调话语方式,逐渐转变为通过选择新闻视角、选择事实、从字里行间来体现立场的隐含话语方式。新闻话语隐含意义若表现得不适当,也可能带来对媒体立场的误解。因而,是否能够正确反映中国的立场,隐含意义的恰当表达至关重要。国际化的传播要求中国电视对外报道工作者在报道重大事件时,应体现出对全人类的人文关怀并兼具大爱无疆的胸襟,强化整体把握与沟通说明的意识,而不应仅局限于本国或本民族的受众和单边狭隘的视点。[29]

2008年初,日本市民因为吃了中国生产的“毒饺子”而“发生甲胺磷中毒三起”。2月13日凤凰卫视中文台和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在同一个时间段晚间综合新闻中,关于“毒饺子”事件最新情况,都予以了近2分钟的报道。不同媒体的话语运用不同的表述方式,传达了不同的立场,从而引起观众的解码差异。

凤凰卫视中文台是地处香港具有全球传播影响力的华语频道,一贯坚持用客观的画面、充实的细节、生动的现场、权威的评论来吸引受众,但此次报道却存在瑕疵,即有偏误的归纳,推理的欠逻辑性。首先,标题“质检总局:没有中国员工向水饺投毒”没有准确概括新闻中提及的质检总局的话语内容。其次,“没有……”的句型是判断表述,国际通行的新闻话语讲求客观,报道式句型才是符合国际规则的,用调查结果隐含说明“没有中国员工向水饺投毒”比直接表达更能引起观众的思考,更具说服力。再则,凤凰卫视的这条新闻与CCTV-4的主题即检测结果不同,是强调中方认为日方报道有误。这种强烈的判断态度,并没有通过新闻主体得到有力的支持,运用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的同期声,说明河北警方未发现异常,调查工作未结束,官方消息未透露,这三个情况不足以说明日方的报道是主观臆断,反而更令观众质疑中方的判断力。传媒立场似乎站到了中国的对立面。

反观同样事件的报道,CCTV-4却站在较高角度,较务实,《中国新闻》通过字里行间的隐含意义传达了积极与日本合作、关怀他国国民的精神,起到了较好的舆论导向作用。CCTV-4是中国国家对国际传播的专业频道,运用了国际传播的通行规则,即用细节、当事人说话,可信度高。在导语中,交代了检测结果公布的事件环境是在质检总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面对的是中外记者。导语除了公布检测结果外,强调中方最希望的是中日联合调查,从中日关系的角度来体现该则新闻的价值。在新闻主体部分,较细致地阐述了中日调查工作。关于检测的样品,交代是“在中方赴日工作组的强烈要求下”带回的,用事实说话,体现中日之间存在一定的分歧,双方有某种较量,但没有明显的对立感。关于检测工作的描述是“采用中日共同确认的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表示中方用的是国际标准衡量,而非中国标准。同期声来源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晓刚博士,证实了检测部门的权威性。该则新闻用具体的事件发展情况说话,把新闻重点放在会议提及问题的处理上,而非会议本身。新闻画面既有此次新闻发布会上的,也有中国调查组在日本与日方商谈的画面,还有质检局局长到河北生产基地的画面,内容充实。

但是,两个频道关于此事的新闻话语中存在的共同问题是,没有日方的声音,稍显片面。

3.风格:中国华语电视对外传播新闻话语表达呈思维定势

中国华语电视对外传播新闻话语风格是话语典型的、不变的结构特征的总和,这些特征显示了在纷繁的新闻事件情境中,对外新闻话语传播者不变的个性、相同的理念和导向性语境的特征。这是一种话语表达的思维定势,积极之处在于,这种话语思维定势帮助说话者迅速处理不同的新闻内容,出差错的几率降到最低。同时,新闻话语表述的思维定势也容易使传播者形成思维惰性,不会针对不同新闻事件做个性化的处理,令受众产生视听疲劳。

中国华语电视对外传播媒体的风格,决定了其视听符号的构成,观众通过这种有明显特质的视听感受,逐渐理解了频道的风格定位。当这种风格符合其收视需求时,观众就会形成收视习惯,甚至依赖;但反之亦然,若这种风格不能满足其收视心理,观众就会习惯性无视该频道的存在。

新闻的风格往往受到新闻话语的主题的控制。这些主题包括国内政治、国际政治、军事动态、社会生活等。主题控制着局部意义的表达,从而限制了可能选择的词语意义,进而限制了词语的选择。[30]

不同于常态,中国华语电视对外传播新闻话语的风格在当前的趋势是,倾向于不受话语主题的控制。对流行音乐会的报道风格可能会与国际政治领导人峰会的报道一样正式、严肃。对现场观察的运用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新闻价值的需要。

首先,CCTV-4《中国新闻》用严谨的话语风格表述百变的新闻事件。

这种处理方式的好处是,对于敏感问题的表述,不会因为新闻事件的特殊化,而导致舆论导向的偏误。在2008年农历新年期间,境内外各电视媒体纷纷在午间新闻、晚间新闻和晚间评论等多档新闻节目中连续报道陈冠希“艳照门”事件最新情况,深度分析其中问题。CCTV-4却在时间上置后报道,在形式上简略提及。这种话语风格符合CCTV-4的媒体立场,体现了国家电视台的严谨。首先,这起事件是作为娱乐事件予以报道的,所以其新闻价值不足以让作为严肃的国家电视台的CCTV-4进行报道;再则,事件牵扯面复杂,又在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发生,问题比较敏感,在没有确定和全面信息的情况下,CCTV-4选择置后说话的方式,是对观众的负责。当该事件由娱乐事件发展成社会事件,引发各种社会问题时,CCTV-4选择了审慎的话语方式。

然而,若所有新闻报道都用严谨的方式去处理,则容易让CCTV-4的新闻风格显得呆板,缺乏易受性。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各大媒体都在用丰富的语言符号如同期声、现场报道、音乐等来突出情人节的温情时,CCTV-4《中国新闻》“直通港澳”在当天只用了口播的方式,转述了一则香港《文汇报》的消息,持续时间仅35秒。

其次,凤凰卫视中文台记者用现场观察的话语方式应对各类话题。

现场观察是一种体现客观的话语方式。它有助于记者直接获取第一手材料,能够比较有效地保证新闻事实的客观性,增强新闻事实的说服力。[31]现场观察有助于记者直接获取生动、形象的现场材料和细节材料,以呈现出符合电视传播规律的“视觉新闻”。尤其是当记者现场观察到的素材,镜头能同时捕捉到,画面、解说和同期声各种声画符号相一致,新闻主题则可得到最佳表现。2008年2月12日凤凰卫视中文台《时事直通车》播出的一则报道《两天行程紧凑 七百大陆客游台》中多数内容是记者现场观察,并被镜头捕捉到的。当解说说到赴台观光客到珊瑚店购买昂贵的珊瑚,画面与同期声就展示了游客与店主杀价的现场。现场观察所得的素材体现了大陆游客对台湾事物的新鲜感,以及游览时间太短的紧迫感,与新闻主题相吻合,用细节、现场环境和事件当事人说话,以真实客观的新闻话语感染观众,使得观众很容易接受新闻的观点。

但是现场观察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如果,现场观察的话语内容并不能很好的阐释新闻主题,摄像师并没有捕捉到记者现场观察的素材,现场观察的话语方式可弃之不用或仅用记者出境报道的方式。若将现场观察当成一种必须,牵强地放到新闻话语中来,只能起到命题与主题割离,声画符号相排斥的不利效果。2008年2月12日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凤凰午间特快》中一则报道《北京首都机场人流不算拥挤》提到记者在北京机场的国内到达出口大概呆了十分钟,记者观察到“出口的人数不过20多人”。这样一个观察所得的数据,并不能证明该报道主题,一般收看电视新闻的民众对春节放假最后一天的首都机场来京人数并没有概念。再则,现场观察的视点和时间段是有选择的,具一定片面性。

以上分析了中国华语电视对外传播新闻话语中最有特色的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特点体现了一些共同的话语规则,包括逐渐认识到新闻话语中事实、细节、现场的重要性;新闻主题切入角度的选择要从传媒,尤其是国家立场出发,等等。

虽然在具体运用上,表现出一些偏差,但这些话语规则指向的趋势确是正确的。第一,中国华语电视对外传播新闻话语,在宏观结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现实事件超越主要事件的特点,符合国际传播中对时效性和镜头画面的强调。第二,在微观结构方面此种新闻话语表现出来的通过新闻话语隐含意义表达传媒立场的特点,也基本与境外受众的接受心理相符合。西方人独立性强,富有个性,强调科学性,偏好理性分析,喜欢从具体事物入手,自己得出结论。但表现出什么样的立场是需要媒体仔细斟酌的。第三,在风格上此种新闻话语体现出来的话语表达渐成思维定势的倾向,在某种程度上,是在解决电视新闻如何从视听符号上体现自身个性、品位和理念的问题。若能对中国对外传播电视频道进行正确的策略定位,这种风格超越话题的思维方式利于中国华语电视对外传播新闻话语形成自己的品牌。

中国电视对外传播新闻话语体系,是既不同于中国电视对内新闻,也不同于外国电视新闻的中国电视的一种独特的话语体系,在中国电视对外新闻话语体系中,存在着一套独特的看待、分析电视传播问题的概念和方法。若能把握此种新闻话语正确的发展趋势,不因与其他国家价值观不同而陷于对抗和冲突中,超越思想的障碍和观念的束缚,就能在不同文明的交流中达到沟通甚至形成共识,逐步走向交融。交融是对话,是交流,是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是求同存异、多元繁荣。这是我们所要营造的最好的国际舆论环境。[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