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媒介融合时代高校传媒实验室专业需求

媒介融合时代高校传媒实验室专业需求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普遍认为国内具有开创意义的传媒实验室是武汉大学的“新闻与传播学试验示范教学中心”。而同年对美国46所第一梯队的新闻院系的调查发现,有多达85%的院系已经开始推出媒介融合的相关课程。这是我国首个实现了媒体行业全媒体资源生产、管理、发布平台的中国高校实验室。

媒介融合时代高校传媒实验室专业需求

一、高校传媒实验室的发展走向

(一)高校传媒实验室的现状

传媒实验室主要指综合性大学的传媒实验室和文科类院校的实验室。目前普遍认为国内具有开创意义的传媒实验室是武汉大学的“新闻与传播学试验示范教学中心”。随着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微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全球的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导致高等教育的思想、观念、手段、方式乃至人才培养模式等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实验室为高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创建一流的大学,首先要创建一流的实验室。随着这种实践教学的普及,文科实验室开始逐渐进入大家的视线。但是,虽然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许多高校,尤其是理工科背景深厚的高校中,文科实验室仍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与理工科专业的实验室相比,其资金短缺、条件落后,缺乏规范,人员流失严重。特别是在思想认识、管理机制、成果认定、条件待遇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新老问题。

(二)国外大学传媒实验室的发展概述

传媒实验室并非我国首创,早在20世纪80年代,信息技术领域高速发展,麻省理工(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以下简称MIT)前校长威斯(JeromeWiesner)尼葛洛庞帝教授(Nicholas Negroponte)就看到了这种技术变革对人类生活未来的影响。并创办了有名的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同时,他还预言这种技术发展将会影响人们的信息接收习惯,“传媒与咨询通讯科技终将汇聚合一”。

关于媒介融合,美国很多新闻传播院校近年来都已从单纯的研讨阶段进入了实验阶段。据2003年对美国300所新闻传播院校的调查,约有50%的院校已经根据媒介融合对课程作了不同程度的改革。而同年对美国46所第一梯队的新闻院系的调查发现,有多达85%的院系已经开始推出媒介融合的相关课程。

与此同时,我国许多新闻院校也纷纷开设相关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实践的平台。如武汉大学早在2000年就建立了全国高校第一家传媒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于2006年建立了至今仍走在学界前沿的“未来实验室”。笔者所在的华南理工大学新闻学院,虽然成立时间较晚(2004年设立),却也先后投资了近千万元为学生购买相应的摄影摄像设备和非编系统,并成立电视演播室、广告摄影室及“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客家文化研究所”、“南方传媒研究所”、“中国电视南方研究基地”、“品牌研究所”等研究中心,为在校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

(三)高校传媒实验室的代表性模式

1.武汉大学模式:全国首家传媒类国家级示范中心

武汉大学于2002年7月建立了全国高校第一家传媒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我国首家跨区域、跨行业的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据武大透露,组建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旨在全国范围内整合媒体发展的研究资源,构建新闻传播理论界与实务界交流的平台,促进新世纪我国媒体健康迅速发展。中心将按国家文科科研基地模式进行开放式管理、规范化运作。2004年5月通过教育部评审成为国家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心每年定期编纂出版一部《中国媒体发展年度报告》。该中心拥有先进的专业演播厅、多媒体报刊编辑实验室、广播电视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录音室、摄影实验室等,总面积达1090平方米,实验设备360台(套)。学院图书资料室约有5万余册中外图书期刊可供师生借阅,学院资料室的电子阅览室可与校图书馆共享电子文献资源,可供利用的网络和光盘数据库有400多个。良好的硬件环境给了武汉大学科研成果做了良性的保证。五年来该实验室的成果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在国家和省部级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编辑出版了学术刊物《新闻与传播评论》和《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出版了新闻传播丛书、专著和教材30余部,承担了国家及地方纵向和横向课题项目45项,总经费达545万元。这些项目数是过去15年总和的3倍,而经费则是过去15年总和的5倍多,人均科研经费则由过去的不足1万元提高到5万元。

正是武汉大学这种“敢为天下先”的作为让文科学院的实验室绽放了前所未有的光芒。随后,各种传媒实验室相继落成,标志着我国的传媒实践教育开始逐步完善。下图是截止到2005年8月,全国部分高校新闻传播学类学术研究基地名录,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当时传媒实践教学的成果。

截止2005年10月全国部分高校新闻传播学类学术研究基地名录

2.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模式:媒介融合专门实验室的典型

就目前来看,南京大学的“未来实验室”是建立在媒介融合基础上最为完善的实验室之一。虽然建立已有五年有余,但由于其理念的先进性和设备的高端性,仍是大批学者和业界人员学习的地方。

自2006年该学院在国内首开"媒体融合"专业方向后,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媒介融合实验室历时一年规划论证建成,是全真媒体融合环境下的教学实验室。金陵学院的人也自豪的称它为“未来实验室”。这是我国首个实现了媒体行业全媒体资源生产、管理、发布平台的中国高校实验室。据称,当创建了世界上首个媒体融合实验室的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迈克尔·麦金教授,在了解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媒体融合实验室的模块设置时,都忍不住惊叹:"这简直就是一个完全企业版的校园媒体集团"

因为在这里,老师将不再是“老师”,而是承担着报社或网站编辑和电视台的审片人的“职责”。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学生,而是具有新闻使命的记者或者网络编辑。媒体融合实验室依托互联网平台,逐步实现着教学和业界跨区域的联动的目标。同时,据该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多媒体实验室内,校外导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远程教学指导,而全媒体资源库也可记录下师生间的交流信息。

“全媒体资源库”其实正是这个“未来实验室”的核心,这个资源库不仅可以记录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文件,还能将所记录的文件按照预设加以分类,为数据分析提供基础。这样,学生的实践就有了充足的素材,教师也可以根据数据库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这一数据库还可以跟踪记录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成绩,并为学生建立动态档案。全媒体资源库不仅可以记录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文件,还能将所记录的文件按照预设加以分类,为数据分析提供基础。学生的实践有了充足的素材,教师也可以根据数据库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这一数据库还可以跟踪记录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成绩,并为学生建立动态档案。同时,数据库也将所有参与实践的成绩将纳入考评体系,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有效参考。这样,用人单位可以了解到学生四年来的能力情况。而数据库所存留的资料,也同时是未来教学的真实案例。

目前在教育领域,数据库的创建和应用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我们在“未来实验室”可以看到,师生既可以享受到公众信息数据的"巨库",又可以构建自己个性化的私人"微库"。各种资源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下面是金陵学院提供的“未来实验室”系统架构图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未来实验室系统架构图

这个模式有着很鲜明的特点,就是把整合实验室的流程建立在媒介融合的基础上。整个操作过程非常鲜明的体现了媒介融合背景下大媒介的操作流程的特点,并依从其特点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培养:

(1)利用“大媒体”组织方式训练“全能”学生

为了达到培训“全能”人员的目的,未来实验室采用了与现在大多数传统媒体完全不同的组织方式和采编系统。从操作上来看,该系统支持编采分离和多媒体编辑的工作模式。面对同一新闻事件,记者(或记者团)需要采访并编写文字稿,拍摄和上载图片,摄像和上载视频文件,并把文字素材、图片素材、音视频素材组合成一个复合的全媒体稿件上传到同一的采访中心。该中心将对记者采集的素材,根据不同渠道的需要,整合出相应的产品再统一进行滚动报道。

(2)适应复合出版的全媒体采编流程

由于是滚动出版的方式,每一条新闻事件,从记者采集的素材开始,根据已有的素材,在生成媒体产品的同时,系统都需要进一步报道策划,组织采访,从而产生更丰富的素材,生成新的媒体产品。通过这系列的运作后,读者和其他手中的反馈将会更加多和全面,这些反馈资源也作为素材不断进行丰富,不断丰富完整的素材又可以作为下一轮报道的重要资源。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整个新闻报道的不断完善。

这种方式非常节约资源,采用的是一稿多用的方式,即一次生产多次发布。网站稿和报纸稿在前期的编辑加工过程统一,当满足报纸稿件的发布需要时,可直接进行上版操作,通过排版软件进行排版。在报纸稿的基础上,插入视音频素材,直接发布到网页上。整个工作流在统一的工作界面上完成。不再一开始就把稿件限定成报纸稿件或网站稿件,而是根据内容的完整情况,媒体的实际需要,在生产流程的某一个环节,把内容稿件签发成特定的媒体稿件。

(3)团队合作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协作能力

虽然敏捷的反应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并不是新闻记者必须要考察的专业技能,却是一个良好的新闻从业人员的必备素质。未来实验室提倡的这种以事件为核心的报道模式,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他们根据事件临时组成报道团队,进行报道策划,组织采访资源、收集相关资料,分配采访任务,自动产生团队间的交流平台,完成对事件的产生,发展,预测等相关报道,为受众提供快速多层次报道服务。一个真正的媒体人在工作中所需要面多的突发状况和需要培养的基础能力,都能在大学四年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有效的实践。

(4)“全媒体”平台接触前沿媒介科技成果

全媒体利用的是方正最新的媒介采编系统,也是未来采编系统的大趋势。通过全媒体编辑器,实现了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的复合编辑。实现了图、文、视音频按特定的格式进行混排,编辑过程中形成的稿件版式能完整带到各个发布环节。学生较早得通过在实验室的实际操作,学到最前沿的技术,有效的提高了自己的含金量。

(5)实验室提供多学科交流平台

笔者当时造访金陵学院实验室的时候,看到在里面忙碌的学子很多不是新闻学而是艺术系的学生,觉得很好奇。该实验室的负责人告诉我们,由于实验室里有大量最新的电脑设备和正版软件,无疑也为艺术系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进行艺术设计的大好场所。该负责人还进一步解释,由于该实验室的综合性,外语系、计算机系等学科的学生都有一定课程在实验室进行,新闻学的学生有兴趣可以来旁听。

3.华南理工大学新传模式:利用产学研基地,关注节目内容生产与创新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下设4系2中心:“新闻传播系”、“文化传播系”、“品牌传播系”、“艺术传播系”和“教学实验中心”、“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其中,学校更是投资了近千万元建造了“电视演播室”、“摄影摄像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和“新网络媒体实验室”、“平面设计与编辑出版实验室”、“视听元素分析室”等实验中心。这些实验室在设备上存在着一定重复投资的遗憾,在使用上,也无法达到无缝统一。

在课程编排上,学院尽量使课程设置贴近实验室的安排,并且在布置相关作业时都尽量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室来完成。而参与“视听元素分析室”的学生更是要求将研究成果与学位论文挂钩。这样,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熟悉各种设备的操作,增进对实践成果的了解。与此同时,指导老师还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放到校园“莘莘网视”以及诸如优酷网(www.youku.com)等网络平台上,供其他观众评判。这个时候学生的作品就不仅仅局限在校内、院内进行了解打分,而是给了千千万万网友一个了解和学习的机会。

华工在媒介实验室上做得最为突出的一项就是和广东电视台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其中装有几百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视听元素分析室”,成为了基地研究中心的大本营,已连续3年向广东电视台提供双月刊“南方视听节目研发资讯”及一批节目研究的对策报告,受到业界高度重视。如果说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的实验室仅仅是为了培养具有媒介实操能力的人提供一个平台,那么华工无疑就创造了一个与主流媒体无缝对接的操作平台。在这个地方,实验室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教学基地,而是一个传媒业界放置在高校的“研究分部”。实验室的学生承担的角色不再是为了适应以后媒介发展的“未来人才”,而是立刻能为电视台奉献相应能力的半个媒体人。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能作为电视台相关负责人的决策参考与资料数据。

也正是随着实验室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且在与业界产学研合作的专业诉求下,华工新传学院的“全媒体集群研究中心”经过近三年的筹备已成雏形。目前已投入百万元,拥有了四十多台高性能的苹果电脑,同时拟与编辑出版实验室打通,通过全媒体编辑器,具备了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的复合编辑功能,有了进一步开发并与摄制、演播系统配套的基础。国外大学可借鉴的跨媒体工作室设计图——

“轮心无轮辐型”跨媒体工作室平面图

(四)高校传媒实验室存在的不足

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学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然而,由于大多高校传媒实验室起步较晚,所以都普遍存在布局分散、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建设、投资效益不高等管理与使用的弊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偏见造成阻滞,传统思想制约发展

从思想观念上看,在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文理学科泾渭分明,使得文科类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有一定程度的脱离,甚至某些领导形成了“文科不需要实验室”的滞后观念。大部分领导还是认为实验室是理工科的实验室,文科是只需要“一支笔,一本书”的教学。正是这种对传媒实验室建设不够重视的态度与观念的滞后,成为了制约人文学科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实,实验室建设要讲求可持续发展,应当具有一定的学科前瞻性,为进一步的建设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无论场地、设备还是管理运营方面,几乎所有的文科学院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实验室面积不足和设备落后的困难,即使有了经费也无法进行合理使用。在设备方面,存在着软硬件不匹配,教学软件购进缺乏超前意识,不能适应教学发展的长期需要。还有一些学校长期按课程设置实验室,使实验室成为依附于系或教研室教师个人管理使用的简单工具。这种明显带有计划经济体制色彩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全方位教学改革的要求,并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实验室规模偏小、重复建设多、实验室只为教研室教师开设课程服务、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资源不能实现共享。长期以来,验证性实验充斥着实验教学体系,学生参加实验主要是验证所学的理论。实验的目的是模仿和验证,从而导致学生不具备科研开发、创意设计文献检索等能力,实验课程体系不尽合理,实验教学内容、手段相对落后等

2.定位缺乏准确性和前瞻性

笔者认为传媒实验室的功能可进行细分为:平台层实验室、专业功能实验室和综合功能实验室。

平台层实验室以计算机实验室为基础的基础功能实验室,为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提供实验室环境,着力于全校或全院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目的是让所有文科学生熟悉其专业的基本技能,达到完成基本实验实习的需求,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实验平台。

专业功能实验室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等方面的一个重要基地。在这里,主要是开设探索性实验,通过充分利用现代实验教学手段创设创新环境,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实施的条件和表现的机会。具体来说,如果说平台层实验室是一个提供模拟工作的空间,则创新层实验室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并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平台。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实验技能得到训练,而且,创新性和实践运用能力也得到培养。这样的实验室,通过模拟竞争环境,在培养学生他们的动手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达到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达到的功效。通过让学生在虚拟实践中灵活掌握和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地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

前面所言的两类实验室是现在许多高校都在大力建设并加以完善的,但笔者看来,综合功能实验室才是将来传媒实验室的大势所趋。所谓综合功能实验室,主要是集产学研于一体,以促进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综合功能为最终目的的实验室。它,一方面为教学开设一些综合性、研究性强的实验课题,提供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基地,培养学术型人才,服务于教学。另一方面,为大学教师从事科研、学生参与科研以及与企业或者媒体合作的项目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平台保障。这就要求该实验室应积极利用高校设备、人才集中的优势,为社会经济服务,促进实验室建设多方面的发展。在学生培养上不耽于手把手的基础训练,更看重学生的实践运用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学校一旦决定建设某一类传媒实验室,必然要先考虑此类实验室的明确定位,才能配以相关的设备。否则,就很有可能给专门的科研实验室配上不够专业的基础设备。这样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基础的人员无法利用实验室,而专门的人才又不屑于使用此类“低端”设备,从而造成实验室建设的徒劳无功和资源的低水平利用。

3.管理方式不尽科学,专业人才和考核体制滞后

在高校中,传媒实验室对管理人员有比一般实验室更为特殊的要求。不仅要求掌握较高的计算机及网络维护等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可事实上,多数实验室管理人员一般都由教辅人员担任,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储备。结果是:工作人员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实验教学指导队伍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学术梯队;参与实验教学工作的技术管理人员力量薄弱;在现有实验室人员的培养规划上,缺少统一的长远规划和明确的培训制度。同时,本来就少的实验室管理人员与此同时还承担有其他的教学任务,对实验室的工作与管理难得合理兼顾。

同样的,学校对于文科实验室的管理老师的考核与使用方式也是不够科学的。实验教学和课堂教学在教学手段上本身已经存在着巨大的技术差异。前者要求更专业、更前卫。但是部分高校实验室人员在待遇以及职称评定方面与其他授课教师相比,则依然存在巨大差距,这极大地打击了实验室人员在从事实验教学方面的积极性,这也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由于缺乏对教师指导实验的硬性要求,就极易造成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最明显的就是,一旦学生在实践环节上心态消极,处于“放羊”状态,老师如果不一一指导,学生和指导老师之间缺乏有效互动,那学生的学习成果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不仅如此,实验教学的考核标准难以统一也是目前实验室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推崇的实验教学的现场统一考核标准既是对教师指导实验教学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完成各实验项目的检验。同时既是对实验教学方法的检验,也是对实验教学目的的检验。实验教学统一考核标准是衡定实验项目顺利地有效果地开展的关键。但是,在实验教学的考核方面,缺乏人手与技术跟进手段,大多数老师均采用被动的结果式:即让同学们提交课堂作业尔后匆忙批分的方式,因其缺少学生操作的临场具体指导环节,也使得学生难以有及时改进的机会。

4.运营经费使用效率低,未形成可持续的经费控制方案

虽然大家都清楚投入不足是制约传媒实验室继续有效发展最关键的一环,但在当今高等教育进行跨越性发展的年代,资金相对缺乏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高校传媒实验室建设的较早,所以很多实验室在建造时的发展思路尚不明确。有的传媒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存在单纯教学性的特点,少有独立的教学体系,学时与内容的开设随意性很大。没有明确包括现行的基础教学、专业教学和科研的融合发展,没有能构建成学科的“大平台”,从而形成规模效应。经费设置上,预算筹建过程中,随意性较大;经费开销方面,也缺乏透明的监督机制。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在旧体制下,由于高校属于全额预算事业单位,资金由政府主管部门拨付,所以很少考虑到资金的利用率,往往追求大而全、小而精的设施模式,造成同类设备重复购置,大型设备盲目购置。有时候,为了达到国家教育的某些评价指标,单纯追求数量和财产价值,而不考虑设备的拥有和实际使用情况。比方说,一些精密仪器不仅利用率低,而且还需要专门维护,这就容易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一方面,仪器设备普遍老化破损,维修财力投入不足,一些仪器设备无法改造、维修、无法更新换代;另一方面,教学科研急需的设备又无钱无力购买。同时,由于越来越多的理、工、医科实验室也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希望学校单独增加对传媒实验室的投入,只能是“一厢情愿”,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统一的开源节流的方案,学校实验室经费投入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制约实验室发展的又一大瓶颈。

5.实验成果权威性不强,难以引领业界发展。

高校自其产生开始就担负着三个方面的责任:培养与输送行业的相关人才、提出有利于该行业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和解决行业目前发展的某些瓶颈。

作为高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实验室也开始逐渐在以上三个方面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以新闻学来说,传媒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已经是自不待言了。但就我国目前现状来看,根据传媒实验室专门的研究课题所得出来的公共政策建议还是比较少的。我国更多有关传媒发展的相关建议都是以国外的先进经验为蓝本。但是国外的很多与其行业发展有关的政策建议都源于高校的相关研究和实地调查。这就不得不让人质疑我国高校在实验室的科研课题研究中的相对被动和消极的地位。

同样,我国传媒实验室在解决目前传媒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方面也并非积极有效。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目前我国高校传媒业产学研三方面的合作仍然不够紧密所造成的。

二、媒介融合的定义与现状

(一)媒介融合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媒介融合,英文为Convergence。这一词与大众传播真正意义上的联姻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Nicolas Negroponte)1978年用一个图例演示了三个相互交叉的圆环趋于重叠的聚合过程,这三个圆环分别代表计算机工业、出版印刷工业和广播电影工业。不同工业即将和正在趋于融合这一远见卓识第一次通过这个著名图例演示出来。随后,各个国家的学者都将媒介融合的现象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并提出了许多相应的研究成果。

最近几年,欧美等国的媒介融合已经不局限于“网站+电视”或是“网站+报纸”的单调模式。而是开始探索“组织融合”的进程。

欧美等媒体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媒介融合已经不仅停留在几个单一媒体的“合作”层面,而是向信息的集中处理和资源的共享互动等结构方面发生根本变革。

(二)媒介融合实验室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本文中,笔者所说的“媒体融合实验室”则是针对目前我国现实中“媒体间的整合”的大背景提出来的,从事针对媒体传播方式与传播影响所带来的各种研究并承担一定科研任务和教学指标的高校非盈利性教育研究机构。而本文重视的是通过对几种典型的传媒实验室的对比分析,发现各种实验室的优势,同时通过对其现存的一些缺点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适应我国媒介融合的发展。

(三)媒介融合产生的原因

从茹毛饮血的人类原始社会到数字化生存时代,信息的传播载体——媒介的发展一直在继续着。而媒介的每一次的发展都有着相应的技术背景,媒介的每一次变革都有着它深层次的原动力。而媒介融合的产生和发展,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形态多样化,挑战激增

1969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问世。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高端论坛上。继报刊、广播和电视后出现的因特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给原来的三大媒体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

首先,网络媒体克服了传统媒体信息单一传播的缺陷,双向传播的模式有利于网络媒体进行及时的改变和对信息的进一步更新。并且,有广大受众的网络的信息源也进一步扩大。

其次,网络媒介和信息高速公路能够横跨各种媒介终端,最经典的即是手机终端,这种受众个人随时随地就能够接受到资讯的工具,让越来越多的受众对信息的要求更加严格和有效。

再次,受众对信息的传递形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图片、文字和视频等等达到了更高层次的统一。可以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的单一性开始逐渐成为他们发展的掣肘,他们必须寻找更多元的信息传递途径来应对新媒体崛起带来的挑战。

2.媒介体制的变革:媒体面临更多的市场考验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成熟,媒介承担起了“自负盈亏”的重任。媒介市场化程度提高必然导致以下的结果:一方面经济实力强大、受众占优势的媒介显示了更强劲的发展势头;而许多中小型企业就要寻找更适合的“蓝海”依靠小众市场的正确定位来确立自己的一片天。虽然我国传统的广电集团还占有一定的垄断资源,但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崛起,对广告份额的大块分割,使得作为“主流媒体”的广电都不得不开始寻思变局。

3.竞争格局的巨变:国内媒体的竞争更加激烈

各大媒体为了抢占广告市场,互相展开激烈的争夺战。但是,与此同时,还要留神国外传媒巨鳄的血盆大口。

在我国长达15年的“复关”“入世”的谈判中,欧美主要国家一直坚持要求我国全面开放包括出版、影视在内的全部服务贸易区域,虽然我国目前并未承诺全面开放媒介市场,但媒介市场在某种程度上逐渐开放却也是一个必然趋势。(www.xing528.com)

腹背受敌的传统媒介就必须寻找一种能够有效对抗技术和外来媒介势力扩张的有效形式。这个时候,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4.受众要求提高:内容为王

正如笔者在上文所说,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让受众对于信息的传递速度和传播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受众对信息的满足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的“你提供,我接受”的层次。而是上升到“我需要,我寻找”的更加自主的方式。由于受众的要求的增高,各大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必须做出相应转变以适应市场变化,调配各种可用资源对媒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否则就会流失受众,最终导致广告份额的流失。

(四)当代国内媒介融合的现状

对比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媒介融合似乎仅停留在“媒介合作”的范畴上。具体来说,我国媒体间的融合更多的只是通过行政手段的“强制绑定”,表现为两个或多个媒介实体合并为一个媒介实体。例如将不同的报纸合在一起成为报业集团,不同的频率、频道合在一起成立广电集团,由之再产生权利再分配。曾经红极一时的“媒介集团化”就是这类媒介融合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实,媒介融合的本质是迥然不同的媒介资源、媒介产业文化和经营理念、不同媒介的潜在规则和运作方式的磨合乃至融合。    

但是,纵观我国的“媒介融合”进程,远远没有达到上述标准。最具代表性的几个事件分别是2002年3月7日北京开办了第一个传统媒体协作网站“千龙网”,千龙网是我国首次以产业的形式实现了电视、报纸、广播和网络的融合。

目前在我国,“媒介融合”更多的表现在某一媒体事件的合作报道或某一媒体活动的合作举办方面,也就是说更多的是“媒介合作”而非“融合”。

首先,我国媒介的融合没有达到“组织上的融合”。新闻要讲究实效,如果能将不同的媒体编辑机构归并合拢,形成一个能同时指挥各路媒介记者协调统一的工作体。那么媒介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其次,我们国家没有达到采编业务的资源共享。其实,媒介之间的资源共享,既是媒介融合的一个大前提也是媒介融合的最终目的。在我国,媒体之间新闻同质化的问题很严重。这其实也是各个媒体集团,同一媒体集团之间效率不高的又一体现。如果在面对一个特定的新闻事件中,一个新闻集团只指派一个采访团队就能同时满足集团下的报纸稿件、视频信息和网站新闻等多项媒体报道所需要的任务,则必定能使媒体的成本大大降低。同样的,到达采访现场的记者们也会承担更大的责任。

(五)我国现阶段媒介融合问题产生原因

其实我国现在媒介融合这种尴尬局面并非偶然造成的,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的。

1.体制障碍

国内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和产权不明所有制体制导致了媒体生存和管理的尴尬。

媒体的产业链难以完善,采编效率低下,新闻同质化严重。同时媒体的定位不明确,管理混乱。在管理内容上,相关部门互有交叉,却同时有遗留漏洞。例如南方网络资源的全省整合一波三折,省市网际关系危机重重,远不如邻近广西全区的整合来得坚决,来得有效;拥有全国同类极少牌照资源的广东移动电视,也因为受到地方势力的强力狙击而在市场开拓方面艰难挣扎。在管理方式上,相关部门大多采用的是沿用计划经济的一套理念和办法来管理媒体。从而导致今天已经作为重要文化产业领域的媒体,在整体上始终作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部门,相当程度上游离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之外,虽然,诸如广电等传媒系统虽然已在理论上已被认可为文化产业,但并没有在立法上得到承认,这也是市场机制在传媒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也难以发挥的深层原因,更是现在网络、广电、报纸等多媒体能够到达组织融合的最大阻力。不过,这是由目前我国的特殊现状决定的,笔者相信,不久以后这些问题都会得到妥善解决。所以,媒介融合上更紧迫也是更现实的问题还是在各个媒体内部的实践障碍。

2.实践壁垒

媒介高层相关意识的淡薄,执行层配套人才的缺失。虽然现在业界和学界都意识到“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但由于包括笔者上述提到的一些原因和相关管理层害怕风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鸵鸟心理,在业界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习惯”了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有时即使有一些战略上的考虑和策划,那也只能算是带有点主动性、创新性的“委屈求变”。有的媒体,由于内部因宣传管理高端决策层走马灯式的频繁换人酿成大忌,即战略发展方向不明,基层干部人心不稳之外,更多见的还是内耗多,因而容易涣散斗志。与此同时,媒体的执行层,由于无法明确上级思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会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相关技能,从而也害怕媒介的完全融合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高校培养的“新鲜血液”,知识结构也相对落后,难以满足媒介融合所提出的苛刻要求。正是因为管理层对于变革的不确定性的恐惧,和执行层对于媒介融合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畏惧,使我国的媒介融合流于表面,更多停留在“媒介合作”上。

(六)国内媒介融合趋势预测

正如笔者上文所阐述的那样,各种挑战与机遇都摆在了传统媒体的面前,再加上国外先进的媒体集团的成功经验,我们不难预测,未来的媒介融合会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结构上,趋于全媒体发展

横跨各种媒介的“全媒体”是大势所趋,未来的一个媒介集团不但会涵盖电台、电视台、报纸,还会拥有自己的网站甚至专刊等各种媒介。这个方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Golden Eagle Broadcasting System,简称:GBS)就已经率先做出表率。随后的上海文广、第一财经等都陆续进入“集团化”的步伐,但是目前来看,资源整合最完善的似乎还是湖南的GBS。报业方面,则以南都报为引领时代的弄潮儿。

2.管理上,逐步向组织融合靠拢

随着媒介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事权和财务权逐步统一规划成为趋势。在国外,许多媒体都已经利用这种集权的管理模式让媒体集团的收益率大增。目前来看,在国内做的比较好的就是背靠大陆,扎根香港的凤凰卫视。

2009年3月30日,凤凰台设立“环球新闻资讯中心”正式启动。这个中心拥有全球首个智能演播室,以及可以上下飞行的摄影机。还有最新联网全无带化制作的广播系统,亚洲最高性能的传输网络,以及亚洲最新的360度智能主播台。记者对于新闻的采访与编辑都是围绕着这个大的资讯中心的架构而来,各种信息在这里都能够得到有效地编辑和充分的运用,大大降低了二次采访之类的新闻成本。

3.人才上,“全能型”将成为热门

跨媒体不仅指媒体本身的融合,也包括媒体功能的融合。也就意味着未来的新闻编辑部很可能成为一个各种媒体融合的大本营,媒体人既要做报纸的版面,又要会制作电视新闻和广播新闻,同时还要做网站新闻。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中,全能型的记者和编辑显然能够更加适合这样的工作模式。

比如美国《奥兰多哨兵报》决定雇用一个团队做多媒体的新闻产品,使报纸新闻能够加工打包后出售给电视台。在这种合作模式中,报纸的编辑记者可能作为专家到合作方电视台去做节目,对新闻进行深入报道与解释。”同样的,面对同一个新闻,一个媒体集团可能只需要一个采编团队。他们不但要负责视频信息的采集、还要能够进行文字编辑,同时学会一些网络技巧。正如笔者在前面介绍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的“未来实验室”中所介绍的一样,未来的媒体人在信息的采集上将会采用更多样的信息模式,同时,在信息编辑上,会更加注重信息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这样才能在有限的素材中,编出适合各种传媒终端所需要的新闻方式。我们可以预料,随着传媒业的不断发展,对记者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三、高校传媒实验室对媒介融合发展的意义

(一)人才的培养与输送

培养行业相关的专业人才,是高校最重要的使命之一。现代传媒的信息传播已经呈现出向速度、深度、角度和力度全方位拓展的态势。传媒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时代。从业人员在掌握必要的新闻采编等基础业务能力的基础上,能够迅速掌握先进传播技术的应用手段和应用业务的范围内容,使传播的艺术、技术和管理进行融合,凝聚为互相依托的综合竞争优势。但是,目前来看,我国培养的人才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完善。懂新闻、精技术、强管理、善策划的复合型传媒人才仍然是国内外媒体竞相抢夺的“稀缺资源”。

面对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的传媒教育必须与国际接轨,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改进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尤其要重视传媒实验室的作用,通过实践教学、实验基地等方式以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竞争意识、熟知国际运行法则和舆论规律,又不失民族特色的传媒人才为己任,才能更好地培养舆论战略人才以促进我国传媒业的快速发展。

(二)媒体运营模式的探讨

21世纪,传统媒体建立的网站随着经营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展,在收益上已逐渐显示其巨大的潜力。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截至2009年上半年,全国共有传统媒体创办的网站397家,其中包括131家广播电台网站、162家电视台网和104家广播电视综合网站。其中,以央视网、中国广播网和国际在线等为代表的一批传统媒体建立的网站,形成了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并在国际上形成了一定影响。

传统媒体网站的建设与广播电视媒体自身的经济实力和资源积累有密切的关系,发达地区传统媒体建立的网站数量和建网比例明显高于西部地区。总体来说,中国传统媒体建立的网站是中国广播电视产业迎接“三网融合”,融入“大媒体”时代,做大、做强其产业的重要举措。由于传统媒体建立的网站源自于具有广大受众的广播电视等媒体,两者有着其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些网站不仅仅继承了传统媒体权威性高、公信力强、影响力大以及音频、视频内容丰富等特点。还通过借助与电视台紧密有效的联动,充分发挥内容和名人资源的优势,寻找到了有别于普通互联网媒体的差异化竞争道路。借此,传统媒体建立的网站不仅仅成为“互联网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之一,而且对传统广播电视台实现立体经营、传媒产业扩张和品牌延伸产生了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未来的“三网融合”提供了一支重要的“广电生力军”。

同样,秉承着“学界应服务于业界”的宗旨,传媒实验室的建设应该看到这种模式带来的深远影响。对媒介融合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最好模拟媒介融合的大环境,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大媒体”管理方案。既能为媒介融合的发展提供一个具前瞻性的参考,提前发现媒介融合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错误,并提出有效的避免方式或改进措施,同时又能给学生一个管理能力方面的培养。

学校不仅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更应该是引导业界正确发展的智库。

(三)承担科研课题及对行业发展的引导

国家各重点实验室承担并完成了大量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国防预研项目等国家级科技研究任务,仅2006年一年就承担国家科研任务经费达40亿元。这些实验室大多都是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然后通过层层审批,送达相应的政府机关获得相关的科研经费。

然而,高校的教育更多的是在“服务于”已经成型的行业行为规范,而不是通过自主的研究提出更先进的“行业行为方式”——即以研究成果影响相关的行业政策。一位著名的美国教育学家曾经说过:“高校教育的最终使命是影响公共政策。”这也应该是我们国家传媒业更需要推崇的方式。

尤其在这个“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肯定还有一些国家政策层面的制约影响着整个媒介发展的进程。如果国内高校的传媒实验室,没有以更加敏锐的态度和眼光发现行业发展的问题,并提出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那么这个实验室最起码不是合格的。但是国家实验室的很多经费来源就是国家,那首先就要求国家能够容忍不同方面的意见,给高校更多的研究空间和研究机会。只有形成了良性的互动,才能让高校以更加前沿的眼光指引着业界少走弯路,稳步发展。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实验室的改进方案

(一)高校传媒实验室改进的必要性

1.高校差异化是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随着“综合性大学”概念的推广,国内众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新闻学或与之相关的专业,新闻传播教育呈扩张之势。

不同高校的传媒学院,虽然在教学方式上会各有侧重,但是让各自学生最终产生差别的还是那些能够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验室教学。从笔者的亲身体验和对身边同学的采访进行总结时发现,当论及大学所学专业知识的途径时,被问者往往先想到的都是实习,其次是实验室操作,最后才是课堂教学。可见,实验室教学在人才培养上的比重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课堂理论教学。那我们就可以推断,如果某个院校想要证明自己的学生比其他院校同等专业的学生优秀,最起码是不同,就首先要从比重越来越大的实验室教学模式抓起。

2.传媒业界适应媒介加速融合态势的必然之举

传媒业界的发展离不开高校人才的输送,但高校在人才的界定标准上却大多以“上手快,潜力足”为主要定义。随着我国媒介融合的明晰,高校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应该综合考虑,既要看到现有媒介需要的专业技能,还要看到将来媒介在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的综合素养。业界专家陆小华教授曾经谈到,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媒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综合,他们所需具备的素质应该更加全面:首先,应是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学习能力;三是对传媒业发展方向与趋势的感知能力;四是系统执行能力、团队合作与社会协调能力。

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传媒实验室在培养具有上述定义的人才方面还略有缺失。虽然传媒实验室并非高校人才培养方面最重要的环节,但是在高校教育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实践教学方式——实验室教学,有必要对现代传媒业的发展做出合理调整,以适应整个行业的发展轨迹。作为高校传媒教育最重要的一环——以实验室为代表的实践教学对于高校人才的培养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那么当代高校传媒实验室的改进就应该是必然之举。

(二)高校传媒实验室改进的方向与途径

笔者在上文阐述了传媒实验室对于当今学界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性。指出了其应该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所应做出改进的必要性。下面,笔者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进当下国内高校传媒实验室的途径。总的来说就是:“明确定位,促进融合”。具体来看,高校传媒实验室的改进应着手于几个方面:

1.明确跨媒体、跨学科实验室将成为主流

近年来,电子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传媒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但高校传媒实验室无论在教学管理还是创新科研上都还没有达到“媒介融合”的要求。部分学校的相关管理人员甚至某些学科带头人,在面对“媒介融合”这个前沿事物时,也仅仅将其看成“媒介捆绑”。这就直接导致了在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更多的是研究单个独立的媒体,然后再将研究成果以各种方式进行拼凑,而得出与整个媒介行业相关的结论。但是媒介融合不是一个简单的不同媒体的“物理绑定”。各种媒介在交互合作中,逐渐由“量变”到“质变”,在互相融合过程中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作用,达到了1+1大于2的效果。

认识到媒介融合的特殊意义,使传媒实验室在学校的“全能型”人才的培养中真正发挥效用。这就必须要进一步整合各个传媒实验室的资源,将已有的专业实验室来进行合理的重新规划。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人员配备上,也要将“跨媒体”和“学科合作”等具有融合意义的思想贯彻到整个实验室的建设中来。积极推进校内外不同专业、不同媒介之间的合作。打破固有的“学院”或者“学校”壁垒,通过互相学习,相互考察和某些专业课的合作教学等方面,推动整个学校相关专业的共同进步。

2.加大对实验室人员培养和激励机制进行改革

如果说实验室的建成是朝夕之事,那实验室的管理和运作就是长远之计。实验室的管理中,人才是核心。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事业心强、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是搞好实验教和实验室工作的基本保证。所以首先要认真落实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基本配置,稳定实验室人员队伍,培养新一代实验技术带头人与学术带头人,使他们成为教学和科研的主力军,成为实验室建设的核心。同时,要大力加强实验室队伍的培训和进修工作,并督促实验技术人员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从而提高整个队伍的素质。最终达到推进实验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次需要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真正理解实验室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诚心吸收高水平、高技术人才来实验室工作,这不仅是指导实践所必需的,而且是了解教学情况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实验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方面,要重学历但又不唯学历,强调实操能力的界定。从业界引进相关的行业精英,不但可以进一步加深业界与学界的联系,还能够将最新行业发展信息带给学生,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成果的运用与实践能力。同时,还需要打破理论教学人员和实验教学人员的界限,主讲教师要带头参与实验教学,肩负起实验室的运营。

另外,在考核方式上,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效果等方方面面的考核,确保技能学到手。对于实验室的老师,则应该加强和完善实验室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对指定合适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考核办法及奖惩制度。通过制定灵活的激励竞争机制在评定职称、评优奖励、业务进修等方面给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予重视。通过建立对实验人员的工作考核、评优制度,对他们的工作成绩和成果予以肯定,并给予优秀者鼓励和表彰。开创实验室工作人员向上、开拓、进取和努力工作的新局面。

3.力求将实验室打造为产学研融合的大平台

传媒实验室应该是一个联系业界于学界的纽带。显然,学界对于传媒的研究必然不仅仅停留在传媒人才的需求和供给上,更多的是传媒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管理模式上。

应将我国传媒节目的生产和制作看成一个产品的产业链。目前,我国的高校传媒实验室对业界的发展,更多的是作用于该产业链的上游阶段——原材料,也就是人才的培养与供应上。其次是传媒节目的社会影响的后续总结与调查上。但对于传媒内容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干预较少,且反馈较慢。在专业人才培养上,高校传媒实验室的工作模式大多数是:1.提供环境训练学生——比方说绝大多数的高校所采用的非编室和采访器材库,都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物质基础和相关的专业辅导;2.推荐学生去相关媒体实践——大多数学校在经过了学校课程系统的培养以后,都会给学生一定时间与校外寻找更贴近社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检验自己的所学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到真实媒介内容生产上。比方说,笔者所在的华南理工大学,就要求每届学生都在大三的下学期或者大四的寒暑假去相关的的媒体实习,学校也主动联系相关的报纸、电视或者网络媒体,给学生创造机会;3.实践后的学生在实验室进行二次培养——绝大多数同学在经过业界的培养后,都会收到相关的企业或者媒体的实习鉴定书,鉴定书上说明了该生在实习期间的优势和不足,然后在利用其剩余在学校的时间通过和同学或者老师之间的交流,重新认识自己在专业方面的不足,从而为毕业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4.向业界输送人才——正如笔者在1.2.3中所言高校通过这种系统的培训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许多锻炼自己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机会。这样,也为大家毕业之时能够迅速融入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去。而高校也将实践系统的融入到了教学里面,在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的同时还为学生累积了一定程度的项目经验。

但是,笔者看来上述模式中的1.2.3点完全都可以在实验室完成。那就是将实验室重新定位。将实验室作为各类传媒机构的外围实践点之一,主动承担媒体的各种任务,给学生提供“全真”的实习环境,而非仅仅提供“仿真”的实践氛围。比方说,广东电视台在大学城有一个类似于《超级女生》的选秀,各高校的传媒实验室就完全可以承担起大学城赛区的节目运营。具体操作上,广东台可以给各高校传媒实验室以采访证或实习证等形式的授权。让高校提供学生为赛区的布置进行布景、宣传等前期工作,在比赛过程中,实验室的学生也需要负责比赛过程中的节目录制和中期采访以及后期的编辑。整个过程的实际操作都在电视台派出两到三名正式员工的辅导的基础上,但是实际动手的确是各个高校实验室里上手能力强学生们。在整个活动结束后,电视台可以给参与的学生颁发合作证明等书面材料对他们此次活动的参与做出一个较为肯定的态度。整个过程中,学生不用走出校门多远就可以真正体会到全真的媒介生产活动,学生们能够更直接的跟一线人员交流,电视台避免了大规模搬移设备和场地等方面的难题,同时增强了业界和学界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肯定的实践成果鉴定,达到了一箭数雕的效果。

同时,传媒实验室还能成为众多新型设备的“试验基地”。比方说,有的全新的设备和软件在无法得知能否在媒体全面使用前,就可以在高校的传媒实验室进行试验。企业或者媒体向高校提供相关的新型软硬件,高校实验室可以在承担软件测试过程中让高校的学生更多的学会使用新的设备和软件,同时不断总结测试成果提供相应的改良方案。

4.创新实验室运营模式,提供多渠道的经费来源

笔者认为,仅靠着学校拨款那无疑会让实验室的维护和发展略显被动,我们应该创新实验室运营模式:通过仿真的媒体集团管理模式,通过承包或者和企业、媒体合作等方式,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扩大实验室的经费来源并且为探索我国媒介融合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管理事项提供积极的参考。

华工酒店管理专业有一个专门的“酒吧”实验室,里面的硬件设置跟社会上的酒吧几乎一样,有吧台、高脚杯、宽阔的舞池和五彩的灯光……而且,该实验室的管理人员都是华工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该专业的学生分成若干团队,分别“承包”一段时间酒吧运营。华工只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全真的酒吧的场地和设施,而学生则负责为酒吧制作宣传策略和营销方案。学生们跟其他的学院或者符合学校规定的机构进行合作,为他们举办酒会和各种晚宴活动,并从中获利。这种获利能力成为了个团队综合考察的指标,也成为了酒店实验室长期维护和发展的主要经费之一。

同样,传媒实验室也应具备自我增值能力。学生可分成若干团队,运用实验室资源开拓专业活动。比方说,影视制作专业的学生可以依托实验室的摄影摄像设备,为新入校的学生和即将毕业的学生做相片的采集工作。然后学校以酬劳的方式给学生和实验室一定补贴。或者,广告专业的学生通过学院与其他公司达成合作关系,利用实验室设备和专业老师意见为公司设计CI以及宣传材料。公司以项目合作或者其他约定方式付给学院和学生一定报酬。又或者,传媒学院的学生可以自己建立一个主要面向自己学校同学的“传媒公司”,运用实验室提供的设备制作并播出各种节目和校内新闻,做大做好后,以此为平台吸引广告商。这些都是能够为高校传媒实验室“开源”的途径。

同时,在严格控制实验室收支的前提下,在实验室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与其他媒体合作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应用传媒实验室的升级与改造。也可以通过学校已有的诸如校友资源,品牌资源等方面,本着“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积极开拓各种形式的投资和办学模式,大力鼓励与企业共建专业实验室。

(三)媒介融合实验室改进的难点

1.平衡不同学科及专业的需求

其实,大学传媒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和理工科虽然在专业内容上不尽相同,但是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服务行业,促进业界良性发展的目的。所以,只要进一步重视、加强传媒实验室的建设和文科实验教学的管理,将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完美结合,实验教学法一定会为大学文科教学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目前来看,由于近些年来各高校不断的扩招,同一高校不同学院之间对有限的经费的争夺更加强烈。实验室建成后,尤其是笔者在上文所谈的“多媒体、跨专业”平台的实验室建成后,如何协调各个学院之间的关系就是难点。比方说,国家已经批准了一部分高校组建“文科综合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类的具有明显跨专业的试验平台。那么,这类实验室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此类实验室的规模如何确定,设备如何配置等硬件方面的问题。是根据不同专业,各自配备少量的尖端设备,还是只是建设一个简单的各专业都能通用的基础实验室?这也直接关系到此实验室今后的使用率和学校的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安排。

2.协调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权责

同样的,此类综合了各种不同的学科的实验室在管理上也会有相应的难度。

首先,如何协调实验室内涵盖的各个专业之间的领导人之间的权责轻重就是一个不得不先解决的问题。因为一个学校,各学院的领导人的级别都是一致的,但是不同学院人数肯定存在差异。那么实验室在建立与管理的规划方面,是按照各学院平等的“分蛋糕”模式还是根据人数比例的倾斜型模式,都是涉及到经费和实验室长远建设的重要话题。

其次,作为一个统一的实验室,是学校专门建立一个管理机构来协调运营还是由各学院自行协商并自主管理的管理模式选择上,也会成为一个难题。因为学校是肯定希望各学院能够互帮互让,共同协商。但是作为平级的学校同事,各学院领导人肯定会为自己学院的利益据理力争。但是一旦真的建立专门的实验室管理平台,那必定会需要更多人力,或者会加重部分老师的工作任务。同时,执行力方面也可能存在推诿扯皮的隐患。

这就需要各学院的相关负责人能够以大局为重,将学校总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教学目标置于单独的学院利益之上。在运作中,打破院际分隔,超脱部门利益的管理体制。以一种共赢的心态,让某些有能力的学院起到良好的龙头作用,各学院和学校各部门之间合作经营。这不仅能够让各个学院能够在一个较好的合作空间内充分而发挥自己的功效。在达到各展所长效果的同时,还能够促进院际关系,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比自己独立学院更大的平台接触到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使其发展更加全面。当然,必要时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管理协调部门以平衡各学院之间的利益,或是直接让某些有能力的学院起到带头作用,以防止“平衡发展就是平白无奇”的低效率投资事件出现。

总之,值得大家共勉的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未来是属于有战略眼光者的。

欧洲融媒体实景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