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井陉拉花:多彩中国舞蹈,百年历史

井陉拉花:多彩中国舞蹈,百年历史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井陉拉花类属北方秧歌,是盛行于河北省井陉县境内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艺术,也是河北省三大优秀民间舞种之一,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东南正拉花由3男3女共同表演。(三)化妆、道具、服饰和音乐井陉拉花的化妆、道具、服饰和音乐都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紧密相关,都能代表河北的地方色彩。井陉人认为花是美好和平的象征。

井陉拉花:多彩中国舞蹈,百年历史

井陉拉花类属北方秧歌,是盛行于河北省井陉县境内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艺术,也是河北省三大优秀民间舞种之一,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

(一)表演形式

井陉拉花的形式活泼,表演自由,不受场地的限制,既可以在街头、场院演出,也可以登台献技,时间可长可短。其演出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行进中的演出,称为“踩街”。这种表演方式因受行进的局限,仅能用“一根鞭”“二龙并进”等简单的队形,无法追求舞蹈的完整性;但有因地制宜的特点,一般在参加“拉会”时采用。另一种是场地演出,其队形多变,能充分发挥演员的表演技能,而且演出相对完整。演员的人数一般为6的倍数,今天大规模的拉花队伍有18人的、36人的、60人甚至上百人的。

此外,根据表演形式,“拉花”又可分为“跷子拉花”和“地拉花”两种。所谓“跷子拉花”即由表演者双脚踩跷子进行的一种表演形式,其代表是“固底拉花”。后来,跷子演化为一种犹如西方芭蕾舞中的“立脚尖”动作,人们将木削的“戳跷”捆绑于脚,且把“戳跷”穿以鞋袜遮盖。表演时,演员始终保持“立脚尖”的姿态。跷子拉花中的女角虽为男扮女装,但因受“戳跷”的影响,表演时身体前倾、腆胸、塌腰、翘臀,移步娇媚,逼真地再现了古代妇女的神韵。由于跷子拉花掌握起来难度大,因此表演者需经很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表演,俗有“冬练三冬,春练三春”之说。在井陉有句俗语“固底拉花一片功”,就是对“戳跷”难度的形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群众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跷子拉花逐渐走向衰落,时至今日很难再见到这种形式的拉花表演了。

“地拉花”就是在地面上表演的拉花。由于地拉花没有杂技性,比跷子拉花容易表演且易于学习,因此流传较为广泛。特别是近年来,拉花表演人数大幅度增加,演出场地不断扩大。许多舞蹈动作和阵形变化需要跑动才能完成。地拉花被广泛地继承下来,我们今天看到的拉花表演大多数都属于地拉花的表演范畴,在表演形式上多数也都沿袭了以前的形式。

(二)流派划分

井陉拉花大体上可以分成三大流派:东南正拉花、南固底拉花和庄旺拉花。南固底拉花与其他拉花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特有的跷子拉花表演方式。

南固底传统拉花由5男5女共同表演,包括:一老翁、一丑婆、两个少妇、两个姑娘、两个男青年、一个花花公子和一个家丁。其表演内容讲述的是一家贫苦的艺人到豪门富家卖艺乞讨,被纨绔子弟和其家丁挑逗凌辱的故事。因为内容表现的是卖艺过程,所以南固底拉花又被称为“小卖艺”。南固底拉花动作特色鲜明、秀美多姿、优雅别致,具有柔和细腻、含而不露、雅俗相济的山乡风格。

东南正拉花由3男3女共同表演。第一对男女分别扮演老翁与丑婆,老翁左手擎伞,右手拿扇,称为“滚伞”;丑婆左手甩绢,右手执扇,身背一包袱,俗称“背包”。第二对男女扮演青年,男角双手各执两块瓦形竹板,称其为“四块瓦”;女角右手拿绢,左手持鞭。第三对男女分别扮演男童女童,均左肩挑花瓶,右手拿扇,叫作“挑瓶”。东南正拉花的基本特点是粗犷豪放、刚健有力、含蓄优美、刚柔相济。男角动作快起慢落,甩臂、吸腿、屈膝蹲裆,带有典型的男子阳刚之气。女角动作柔中有刚,扭臂、拧肩、撇脚、转身等动作贯穿表演始终。

庄旺拉花动作柔和而细腻,形象逼真而含蓄,情绪向内而传神。在拉花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动作多被保留并应用至今。

总体来说,由于井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环境,因此井陉拉花的舞蹈动作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生活情趣。井陉拉花以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的舞蹈语汇,形成刚柔相济、粗犷含蓄、豪迈苍凉的独特艺术风格。拉花上身动作主要依靠肩部的顶、拧、耸、压,臂部的推、拉以及手腕的点、提、扣、翻来突出其风格特点。肩部动作在拉花中尤为重要,区别于其他舞蹈的肩部动作,拉花中的肩部动作是通过肩的一顶、一拧、一耸、一压,由前向后的滚动来实现的。臂部的推和拉一般同时出现,两者之间有一种韧性,好似皮筋。点、提、扣、翻特指手腕的动作,要快而脆,力度大且节奏性强,体现了拉花的粗犷豪放。由于井陉地处山区,因此井陉拉花的舞蹈姿势也因走路爬坡的地理环境,呈现出“前倾后仰”的体态。上坡前腿弓,后腿蹬,身前倾;下坡双膝屈,身后仰。在拉花的舞步中,屈、伸贯穿动作的始终,以屈为主导。屈与伸在双腿变换位置的瞬间交替完成。蹲也是拉花动作的一大特色,要欲放先收、欲起先蹲。表演者用蹲和起的变化来强化动作力度,使动作的大与小、高与低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化妆、道具、服饰和音乐

井陉拉花的化妆、道具、服饰和音乐都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紧密相关,都能代表河北的地方色彩。

1.化妆

传统拉花的化妆别具一格,其化妆紧紧围绕一个“花”字,形成以“花”为主的脸谱。在淡淡的底色上,人们用白色单线条在面颊上画两朵花,有的画菊花,有的画梅花,还有的画莲花。井陉人认为花是美好和平的象征。菊花的含义为向往丰收年景。菊花盛开之时,正是秋季五谷丰登的大好时节。梅花的含义为抗严寒、傲霜雪。梅花在冬季开放,人们称其为“蜡梅”,意指女子不畏强暴,不甘恶人欺凌,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过去女人抛头露面是不被人们接受的,所以那时的女角多由男性来扮演。化妆时,多借鉴戏曲中的化妆方法。尤其是女角,要贴鬓、包头、缠水纱、戴网子等,这都是为了突出女性的柔美。男角要在脸上画蝎子、壁虎等图案,还要戴滚须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拉花艺术改进后,男女演员均一脸素净的装扮。传统的戏曲式化妆方法被改化成歌舞淡妆。表演时,演员的歌舞淡妆,再配上热情、活泼的舞蹈情绪,使整个表演更加靓丽清新,更具亲和力,充满健美与活力的气息。

2.道具

道具是体现民间舞蹈风格和特点的外在因素。拉花道具是拉花舞蹈中不可缺少的标志性象征。它既能烘托场面,又能表达感情,其作用不可小看。拉花的传统道具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伞:多为男性手中的道具,在当地是一种幸福吉祥的象征,有风调雨顺,福、禄、寿三星高照之讲。撑伞人走在前面,象征着带领人们奔向幸福光明的未来。随着拉花表演人数的增多、场面的扩大、气势的加强,伞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为了烘托大型表演场面的气氛,伞的大小要比以前有所增大,这更加突出了伞“势如群龙之首、百花之魁”的作用。(www.xing528.com)

包袱:象征着丰衣足食。包内装有鞋、袜、锥、剪、梳妆品等生活用品,以示远行的包裹。新中国成立后,包袱就不常用了。

平板:多为男子手中的道具。表演者双手各拿两块竹板,又叫“四块瓦”。含义为打出天下太平、四季平安

霸王鞭:多为女子手中的道具。表演者一般左手持霸王鞭,右手拿绢。其意为防身武器,免受恶人欺侮。

花瓶:由少年男女挑在肩上。其意为祖国的锦绣河山如同鲜花般美丽,表示大好河山、美好前程寄望在少年男女身上。

扇:两男两女四人右手各拿一把彩扇。彩扇象征彩蝶飞舞在娇童美女的身上,是优美舞姿的衬托。

绢:女子一人,右手拿扇,左手握绸绢一条。绢指的就是汗巾,是劳动者擦汗的必备之物,也是舞蹈者身份的象征。

拉花的道具随时代的进步在不断改进,这也是民间舞蹈发展的必然。传统拉花中的花瓶,由于体积太小,表演起来比较单调,现在的花瓶多被花篮所取代。花篮里花团锦簇,多彩缤纷。其他的道具在颜色、造型、材料等方面也都有所改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视野的开阔以及审美观的提高,道具还会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3.服饰

服饰是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遮体避羞、夸美示意的功能。传统拉花的服饰比较复杂,各派都有自己的服饰。在早期,拉花服饰多沿用戏曲服装,还有一些服饰则是普通的生活装,其中不乏粗制滥造之货。较规范的服饰是制作考究的晚清服饰,从头到脚都很讲究。

滚伞:额头上画一朵粉红色莲花,两颊各画一朵红色梅花,戴小胡子和瓜皮帽。上身穿蓝色大褂,烟色坎肩,镶橘黄色衣边;下身穿红色中式裤;腰系墨绿色绸褡包;脚穿镶黑色云边的绿色圆口鞋。

货郎:与滚伞的服饰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要背钱袋。

背包:自右眉经鼻梁至左脸画一道白色斜道,或在左嘴角下方画一黑痣。罩风套,梳鬏,插花。上身穿蓝色半长袄,镶藕荷色衣边,身背包袱;下身穿藕荷色彩裤,裤口镶蓝条;腰系米黄色彩绸;脚穿绣花鞋

太平板:帽子与鞋同滚伞相同。上身穿深蓝色大褂,绿色坎肩,镶黑色衣边;下身穿红色中式裤;腰系藕荷色褡包。

霸王鞭:脑后梳一条长辫,左鬓戴红花。上身穿粉红色半长大襟,镶绿色衣边;下身穿绿色彩裤,裤口镶蓝边;腰系浅蓝色彩绸;脚穿红绣鞋。

挑瓶(男):额头画莲花。帽子和鞋与滚伞相同。上身穿墨绿色大褂,黄色坎肩,镶绿色衣边;下身穿红色彩裤;腰系蓝色褡包。

挑瓶(女):两颊各画一朵梅花。头两侧各梳一髽髻,戴粉红色花。上身穿红色半长大襟,镶绿色衣边;下身穿绿色彩裤,裤口镶浅粉色边;腰系黄色彩绸;脚穿红绣鞋。

随着社会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对拉花的服饰进行改革。传统的戏曲服饰大多被比较合体的秧歌服装所取代。男角用黄色或红色布包头,身穿白色中式上衣和蓝色裤子,腰系板带或彩绸。女角身穿艳色偏襟上衣和中式裤子,有的上身还会带一黑花肚兜,头上插一两朵绢花,梳一根长辫或羊角辫。进入90年代后,拉花的服饰又有了新的变化。男角的包头逐渐被去掉,坦露出整齐干净的短发。女角的头饰也更加现代,加了一些亮闪闪的珠子作为修饰,看上去闪闪发光。男角与女角服装的面料、做工、样式、颜色等均有不少变化,制作越来越精良。

4.音乐

井陉拉花的音乐是拉花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拉花的乐器有大管、小管、笛、笙、龙头二胡三弦、四股弦、云锣、小镗子等。在拉花众多的伴奏乐器中,管子可以说是拉花音乐的灵魂,起领奏作用,在乐曲中时奏时停。管子那淳朴、粗犷、浑厚、略带悲怆的音色,如泣如诉地将人带入往昔井陉人民的苦难生活之中,恰与舞蹈融为一体。笛、笙、云锣也是拉花音乐中必不可少的主奏乐器,与其他伴奏乐器一起表现了拉花特有的艺术魅力以及浓郁的乡土气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过去的音乐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听觉享受需要。于是一些拉花音乐工作者对拉花音乐重新进行曲式的编排,加入了电子、交响等音乐元素,节奏快慢交替;同时在配器上,还加入了以前没有使用过的唢呐、大鼓、大镲、键盘以及一些低音乐器,为的是使拉花音乐在保持原有味道的基础上也带有现代气息,为舞蹈情绪的发挥营造出多层次的氛围,使音乐与舞蹈的配合更加相得益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