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下半叶,是世界芭蕾史上的重要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芭蕾舞的发展受到启蒙主义运动的深刻影响。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封建政权仍未被彻底推翻,这严重阻碍着新的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启蒙主义运动实质上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权之前的一次舆论大准备。启蒙主义知识分子顺应历史要求,提出了“启蒙主义”理论,用“自由、平等、博爱”的“天赋人权”观念来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用无神论、自然神论或唯物论来反对宗教迷信。此外,他们还提出了一些对芭蕾舞艺术发展的审美观点,深刻地影响了芭蕾舞的发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芭蕾舞的发展较前一时期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下,许多舞蹈家对传统芭蕾进行了改革,做出了新的尝试。
玛丽·卡马戈
玛丽·卡马戈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女舞蹈家,生于法国的布鲁塞尔。幼年时期,她便显露出很好的音乐感和舞蹈能力,后来去巴黎学习舞蹈,师从著名的舞蹈家普列沃。16岁的卡马戈首次登台献艺便获得巨大成功。后来,普列沃担心卡马戈的出色表演会影响到自己在芭蕾舞界的地位,就拒绝给她上课,把她贬到群舞演员中去。幸运的是,卡马戈又遇到一位舞蹈老师主动给她上课,这大大提高了她的芭蕾技巧。卡马戈双腿天生外开,通过严格的训练,她掌握了一些在她之前只有男性才能完成的高难度动作,这使得她很快晋升到主要演员的行列。因为一次女扮男装代替别人进行表演,卡马戈名噪一时。卡马戈以娴熟的舞蹈技巧著称,擅长表演小步舞、手鼓舞等;她创造了一些复杂的舞步,并涉及男子舞技巧;她还勇敢地剪短长长的芭蕾舞裙,去掉舞鞋的高跟。但卡马戈的表演也有不足之处,她的舞蹈技巧很多时候与舞剧表演毫不相关。她只是一味地炫耀个人技巧,因而不能完美地塑造人物形象、体现剧情。
玛丽·莎莱
玛丽·莎莱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舞蹈演员,从小随父母在流动剧场内演出。她初次登台时才9岁,那时便显露出出众的表演天分。后来,莎莱师从普列沃,因代替普列沃出演《威尼斯节日》而一举成名。莎莱是个对芭蕾舞很有想法的姑娘。在让-乔治·诺维尔进行芭蕾改革之前,莎莱就曾经反对单纯的炫技式的表演方式。她首先提出“情节芭蕾”的观点,主张“以舞传情”,舞蹈技术要为一定的剧情内容服务,这对诺维尔“情节舞蹈理论”的最终产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莎莱将哑剧表演与情节舞蹈进行有机结合,用舞蹈动作与面部表情来揭示舞蹈剧情的发展,这就势必要求对舞蹈服饰做出相应的改变。她脱去笨重的长裙,改穿质地轻盈的纱裙,并将沉重的头饰扔掉,让头发自由地披在肩上。莎莱的技巧虽不及卡马戈那样娴熟出色,但她在表演方面细腻、真挚。两人在表演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莎莱注重细腻的表演,卡马戈擅长技巧的表现。可以说,她们两人是日后芭蕾舞蹈两种表演风格的先驱。
维斯特里家族
在18世纪法国的芭蕾舞台上,有一个世家可谓非同凡响,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维斯特里家族。盖丹·维斯特里是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的领衔男主演,由于身材高大英俊、舞姿典雅严肃,在芭蕾史上素有“舞蹈之神”的盛誉。他的表演代表了当时法国芭蕾和哑剧技巧的最高水平。其子奥古斯特·维斯特里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小随父亲学舞,12岁登台表演便艺惊四座,翌年在父亲主演的芭蕾舞剧中扮演“爱神”这一角色,更是一夜走红。16岁时,他加盟了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4年内便从独舞晋升成主演和领衔主演,先后主演了诺维尔等名家的大量作品。1781年他随父亲去伦敦,万人空巷的精彩演出创造了国会推迟议会的传奇。奥古斯特·维斯特里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舞蹈第一人”。
让-乔治·诺维尔
让-乔治·诺维尔是法国著名的舞蹈家、舞剧编导家、舞蹈理论家、芭蕾改革家。1727年4月29日,诺维尔生于巴黎,自幼习舞,师从法国舞蹈家路易·杜普莱。1742年,15岁的诺维尔首次在枫丹白露宫登台献艺,后来又在巴黎喜歌剧院参加歌剧中芭蕾插舞的表演。1754年,诺维尔编演了自己的第一部芭蕾舞剧——《中国的节日》。全剧结尾时,舞台上突然出现了32只古色古香的中国花瓶,从花瓶后面冒出了32个芭蕾舞演员,使整个舞台成了中国的瓷器世界和舞蹈世界。这个大胆的创意深受观众的喜爱,并轰动了巴黎和伦敦。(www.xing528.com)
与著名表演艺术家哈里克的合作是诺维尔人生中的转折点,这使他受益匪浅。诺维尔决定放弃以前那种单纯追求美的做法,而把注意力集中到舞蹈情节上来。他在舞剧中进行“情节舞剧”的尝试,加强了全剧的戏剧性,刻画了主要人物的鲜明性格。在《任性的加拉特亚》这部舞剧中,诺维尔第一次去掉了舞蹈演员本人的声音,这一尝试是芭蕾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当今芭蕾舞台上的“舞者不歌”“歌者不舞”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1760年,诺维尔发表了《舞蹈与舞剧书信集》,引起轰动。在《舞蹈与舞剧书信集》中,诺维尔主张舞蹈要模仿自然,自然是舞蹈创作的源泉;舞剧必须与一切戏剧演出一样具有戏剧情节;舞剧要重视戏剧结构,但不同于其他戏剧表演,舞剧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反对单纯炫耀技巧的舞蹈,提倡舞蹈应重视情感的表达;要注重对舞蹈演员全面素质的培养,而不只是让他们在芭蕾训练上下功夫。
诺维尔吸取前人革新实践的经验,从理论上提出了系统的革新主张。他的这些精辟的见解,为现实主义舞剧理论奠定了基础,对后来芭蕾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诺维尔一生编导了100多部作品,其中包括80部舞剧、24部歌剧的插舞。这些作品在当时深受观众的喜爱,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但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一部作品也没有被保留下来。只有他的学生多贝瓦尔编导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的改革思想的舞剧《关不住的女儿》(苏联改名为《无益的谨慎》)至今还在许多国家上演。
多贝瓦尔
多贝瓦尔是法国著名的舞蹈演员、舞蹈编导,诺维尔的学生和继承人。1761年,多贝瓦尔首次登台表演,后担任独舞演员,其代表的芭蕾舞剧作品有《关不住的女儿》《皮格马利翁》等。多贝瓦尔的创作富有民主主义倾向,着力反映现实生活,鲜明地塑造了“第三等级”——平民老百姓这一阶层的性格。在艺术表现手段上,他将哑剧与舞蹈两大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在他的作品中,舞蹈不够丰富,但却能为情节服务;同时他广泛吸取各国民间舞蹈,这为后来的“形象舞蹈”“节奏化哑剧”乃至“性格民间舞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不住的女儿》创作于1789年,首演于法国的波尔多。它通过一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故事,体现了主张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偏见的进步主题。丽莎是一个纯朴活泼的农村姑娘,她不顾母亲的反对,与长工科林斯偷偷相爱。但贪财的母亲出于对金钱的崇拜,想把女儿许配给富有的邻居磨坊主的傻儿子阿兰。在长工们的帮助和安排下,丽莎与科林斯偷偷在丽莎家中约会。正当两人沉浸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中时,丽莎的母亲回来了,科林斯慌忙之中躲入楼上的储藏室。母亲发现丽莎不好好干活且又不肯嫁给阿兰,一气之下将丽莎锁进储藏室。在公证人的陪同下,阿兰一家带着订婚礼品来到丽莎家。当阿兰准备向储藏室里的丽莎进献戒指时,丽莎与科林斯这对恋人从储藏室中走了出来。母亲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丽莎和科林斯的结婚请求,一对新人在大家的祝福下翩翩起舞。
这部舞剧体现了诺维尔及其学生的审美理想和舞蹈改革的理论主张,鲜明地反映了法国“第三等级”新的美学思想和新的道德观念,即嘲笑腐朽的封建贵族阶级的恶习和偏见,歌颂资产阶级新人争取自由恋爱的斗争精神。这部舞剧公演两周后,法国就爆发了攻占巴士底狱的事件,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17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影响了法国芭蕾的发展。启蒙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壮大后进行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时期,启蒙主义者提倡现实主义风格,强调芭蕾的情节性,使芭蕾舞正式从歌剧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形式。18世纪法国芭蕾的审美理想是在古典主义和启蒙主义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遵循“艺术要模仿自然”的原则。总的来说,在启蒙主义思想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欧洲古典芭蕾艺术在艺术风格上是前浪漫主义的。这一时期的古典芭蕾孕育着19世纪30年代初露头角的浪漫主义芭蕾的一些特征,在人才和创作上为后者做出了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