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承担某个社会角色的时候,是否按照约定俗成的固有模式来为人处事,就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角色和个性之间的关系,一定是完全统一的吗?如果发生了不协调,我们该如何应对?是放弃一些个性,还是放弃一些角色的需要呢?这些问题,都是在我们对某种角色、身份还不太适应的时候,很容易面临的困惑。
资料链接
在我们的印象里,“别人家的孩子”模样好,气质好,乖巧伶俐,细致周全,学习刻苦,运动全能,英语和中文一样溜,情商和智商一样高,考得上名校,进得了知名大公司,上学的时候不早恋,毕业三年就结婚…… 父母不断强调“别人家的孩子”,塑造着一个又一个完美的“孩子角色”,潜台词就是“你离理想的‘咱家孩子’还有距离哦”。
很多人都不喜欢听父母的口头禅“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其实,不光父母会唠叨孩子,有时孩子也会羡慕“别人家的爸爸妈妈如何如何”。当然还有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的相互抱怨。没有角色之间的彼此需要,就不会有这样的不满,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源于爱和责任的唠叨,称为“甜蜜的抱怨”。(www.xing528.com)
这种相互的对角色的不满,主要原因在于分不清角色榜样和角色个体。我们都应该认识到,角色榜样是一个参照指标,是供学习者参照、模仿的,但榜样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来说,并不可能是完美的,更不可能被学习者完全复制。作为角色个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特质和个性,多数时候,这些个性特征不仅不会妨碍他们的角色承担,还可能带来一些冲破固有模式的创造力。
人们为什么会设置“别人家的孩子”来作为谈资呢?心理学家发现,人们会本能地搜索周围的信息,用来和自己进行比较,形成对自身社会角色的判断。如果“向下比较”,也就是把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做对比,人们会庆幸自己拥有的品质,珍惜眼前的幸福。如果“向上比较”,也就是把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优势做对比,人们可能会感觉到一些挫败、失落,但这也能激励人们的进取心。其实,父母不可能对自己的孩子毫无认可,只不过在言论中强化了“向上比较”,总是想要激励孩子进步。这种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过于偏颇,把他人的榜样力量变成孩子难以平衡的压力,甚至在言语上伤害孩子,很可能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而“激励进取心”的作用就更难以发挥了。
网络上一度出现的“国民老公”的说法,也是走入了类似的误区。一些女网友追看偶像剧,因为痴迷剧中男主人公的完美形象,在社交网络上成为相应男明星(角色扮演者)的“粉丝”。她们把剧中人物的人格特质现实化,不仅在网络里调侃,直呼男明星为“老公”,在现实中也以这样的完美形象来要求男性。这种分不清角色榜样和角色个体的认知状况,很可能会为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困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