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社交依赖症及虚拟社会角色扮演研究

网络社交依赖症及虚拟社会角色扮演研究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什么样的情况算得上是“网络社交依赖症”呢?上网的时间长,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出现网络依赖。只要保持自我意志的独立,能够支配、掌控自己的上网过程,就谈不上“依赖症”。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人都乐于通过网络展开社交。之所以会产生“网络社交依赖症”,主要原因是个人心理建设的不足。

网络社交依赖症及虚拟社会角色扮演研究

网络社交,对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社交媒体很像一个“茧屋”,我们每个人就像待在里面的蚕蛹,因为社交媒体几乎无处不在地包围着我们的生活。在“茧屋”里,我们收获爱与关注,与自己的朋友、熟人更加贴近。这种频繁、密集的交流,不断满足着我们对他人内心世界好奇心,能够给我们一种安全感。

“茧屋”给人们带来自我满足,但一味沉溺于“茧屋”,忘记了外部世界的开放和未知之趣,却是很可惜的。如果因为在社交媒体上花费过多的时间,而忽视了与身边人的交流,可以说是得不偿失的。

什么样的情况算得上是“网络社交依赖症”呢?有些判断标准其实是会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而变化的。比如说上网时长,以前如果一个人每天花1—2个小时上网,就会被认为有网络依赖倾向;现在的年轻人,很可能手机是24小时在线的,除了睡觉,其他时间随时关注着社交媒体的情况。有一个与此相似的有趣例子:你会花多少时间运动?100年前的中国人可能无法想象,有一天大多数人每周都会花上10多个小时去跑步游泳或打球。那时的人们普遍处在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中,身体疲惫不堪,对体育运动和身体保健的关系知之甚少。如果让100年前的中国人来评价今天的运动普及,可能他们也会觉得我们很奇怪吧!

上网的时间长,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出现网络依赖。只要保持自我意志的独立,能够支配、掌控自己的上网过程,就谈不上“依赖症”。反之,如果一“断网”就难受,连常规的工作、学习时间都被碎片化的“朋友圈”信息干扰了,网络社交成了你根本无法对抗的“时间杀手”,那就需要停下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应该适当改变上网习惯。

资料链接

根据历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知,人们的平均上网时长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2001年7月,网民每周平均上网时长是8.7小时;2005年7月,上升到14小时;2010年7月,升至19.8小时;2015年7月,则增长到25.6小时。

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人都乐于通过网络展开社交。2014 年,有60.0%的网民对在互联网上的分享行为持积极态度,其中非常愿意的占13.0%,比较愿意的占47.0%。借助网络空间,网民在信息和资源方面互惠分享,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也创造了新的价值。与“数字移民”(Digital Immigrants)相比,“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s)互惠分享的意愿更加强烈。调查显示,相对于其他群体,10—29岁的年轻人,尤其是10—19岁的人群,更乐于在互联网上分享。(www.xing528.com)

之所以会产生“网络社交依赖症”,主要原因是个人心理建设的不足。如果一个人足够自信,就不会过于介意社交网络中来自他人的评价和点赞数量。如果一个人足够感恩,关注身边人给予我们的付出,就不会过于把情感、希望寄托在虚拟社交圈里。如果一个人能够坚持自我,就不会轻易被网络社交“劫持”,从而难以掌控自己的时间和情绪。我们利用网络开阔眼界,是希望获得更多的自由。如果因为沉溺网络社交而牺牲了自己的精神自由,真的成了无法突破“茧壳”的人,那实在有点可怕。

我想,每个人都有权利做自己的主人。你觉得呢?

讨论问题

1.梓轩准备在淘宝上购买一份礼物送给朋友。打开某个商品页面后,其中有5000多条评论,看得他眼花缭乱。怎样分辨这些评论是真实的用户评价,还是“水军”的不实发帖呢?你能提出一些办法吗?

2.梓轩和晓晨在微信里聊天、开玩笑,晓晨把梓轩说的一段玩笑话截图发到了“朋友圈”。梓轩觉得有点难为情,他并不想让朋友们看到这些私密玩笑话。可是,他也不好意思提出自己的意见,要求晓晨删除这条状态,担心被朋友说自己太小气。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建议梓轩怎么做?

3.为什么在网络匿名情况下,人们更容易显得偏执、粗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