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际交往中理解他人角色:虚拟社会与角色扮演

人际交往中理解他人角色:虚拟社会与角色扮演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人际交往中理解他人的角色,尊重他人的个性,也就为自己的个性发展创造了较为宽松的氛围。至于孔融,为何在四岁的年龄就能如此压抑自己的天性,放弃个人诉求,以融入成人世界的规则,似乎并没有人关心。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是绝对权威,不允许人们相信其他自然神力,更不允许人们没有信仰。当个人的个性、人格与权利被充分尊重,我们承担的社会角色也就越来越人性化了。

人际交往中理解他人角色:虚拟社会与角色扮演

人们的个性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每个人自身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进入现代社会,人们不断追求公平、正义,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个人都拥有追求自我的平等权利。在人际交往中理解他人的角色,尊重他人的个性,也就为自己的个性发展创造了较为宽松的氛围。

理解个体的动机、反应和行为,应当将其还原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中去。如果脱离时空情境,没有考虑到时代、地域带来的文化差异,我们很容易遭遇文化冲突

中国传统文化是特别重视分享的文化,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压抑个性的文化。在《三字经》这样的启蒙读本里,孩子们从小就会被教育:“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首孝弟,次见闻”。长幼有序,先人后己,每个人都要保持谦卑隐忍,保持一种牺牲自我的态度,才有机会获得他人、社会的认可,从而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和我们今天提倡的“放飞个性,勇敢表达,展现自我,快乐创造”的观念,差别真的太大了。

在《世说新语》的“孔融让梨”典故中,故事的结尾是“父大喜”。《后汉书·孔融传》则记载道:“由是宗族奇之。”也就是说,孔融让梨,无论是出自本心的友爱谦让,还是出于思忖的位序分辨,其结果都需要父辈、宗室的权威来做出评判。至于孔融,为何在四岁的年龄就能如此压抑自己的天性,放弃个人诉求,以融入成人世界的规则,似乎并没有人关心。

还有“二十四孝”的故事,对人性和生命的蔑视程度更甚。王祥“卧冰求鲤”,吴猛“恣蚊饱血”,尚且只是戕害自己的身体,及至郭巨“为母埋儿”,为了供养母亲,毅然活埋自己的儿子,这样的罪行被列为感天动地的孝行,实在可怖。

女性所受的社会压抑,更是转化成了一种“压抑的自觉”。在整个封建时代,女性是集体沉默的,父权成为她们难以违逆的信仰。女性甚至没有属于自己的名字,留在墓碑、墓志铭上的“某某氏”,不过是父亲和丈夫两个家族的姓氏组合。西方也曾经如此,正如伍尔芙所说,一方面人们用诗歌、墓志铭反复歌颂母亲的慈良,另一方面,在历史和现实中,女性的地位不堪一提。(www.xing528.com)

到了明清两代,朝廷为了维护“君为臣纲”的统治秩序,大肆宣扬“夫为妻纲”的观念。凡是被表彰为烈女、烈妇的女子,其家族可以减免税赋,这种政策大大刺激了人们在“贞烈”上的极端行为。《明史·列女传》记载,因丈夫、未婚夫去世而以死相殉的女性,“著于实录及郡邑志者,不下万余人”。各种不可思议的事情,屡屡被表彰,诸如安徽桐城发大水,一男子伸手救援一名即将溺水的女子,女子获救后居然哭号不止,用菜刀砍下自己获救时被拉过的左臂。各地争相上表烈女事迹,地方官竭尽所能描述女子们的惨烈牺牲,以地方女性的贞节彰显自己为官的忠诚。

事实上,这些压抑个体的做法,并非中国传统独有的现象,而是大多数前现代社会形态中都普遍存在的。与其说这是某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悖论,不如说是时代发展的问题。

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是绝对权威,不允许人们相信其他自然神力,更不允许人们没有信仰。一些不顺从教会的女性,包括异教徒、女祭司,被描述为恐怖的女巫,并被残忍屠杀。有些女性,因为皮肤上有疮、痣或胎记,就被残忍处死。还有些无辜女性,仅仅因为容貌美丽遭到嫉妒,也被诬告成女巫,遭受杀害。

从14世纪到18世纪,欧洲“猎巫”盛行,仅有史记载被处死的“女巫”就超过6万人。在黑死病、饥荒和其他灾祸的压力下,盲目的人们听信教会之言,把怨气和恐惧都倾倒在这些无辜女性的身上。

马克思说过,“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前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包括普遍的贫穷、崇尚绝对权威、信息封闭和思想封闭等。正是在闭塞逼仄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普遍缺乏生存安全感,人性中阴暗、丑陋、不堪的一面才越发被放大。进入现代社会,物质资源越来越丰富,信息交流越来越通畅,人际交往才越来越重视个人体验和感受。当个人的个性、人格与权利被充分尊重,我们承担的社会角色也就越来越人性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