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人际障碍被不断打破,我们是否会处在一个无限亲密而美好的世界呢?互联网出现的几十年来,“地球村”的梦想似乎并没有实现,这又是为什么?
在“六度分隔理论”的实验里,我们假设的是人人都愿意努力挖掘自己的传播链,尽力把信息传出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因素会干扰这个看不见的“实验室”。
例如,信息超载会拦截一部分人对信息传播的热情。对于一些名人来说,他们拥有较为强大、稳固的社交网络。在米尔格朗最初的实验里,就有约5%的人成为“连锁信件”能否到达的“关键人物”。在实验环境里,这些“关键人物”积极配合,使信件成功到达。但是在互联网上,这些处于关键节点的人物(通常也是网络名人),常常会处于信息超载的情况。大量的求助信息涌向他们的电子邮箱、评论区,个体的声音淹没在众多信息中。为了减少这种信息压力,人们可能会做一些预防措施,比如“加好友必须通过验证”“仅接收好友评论”等,从而维护自己的社交环境。这就好像在社交网络里,为自己建起一道墙壁,做一些必要的社交阻隔。
其实,不仅在网络空间中有必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就连我们的现实交往,也存在约定俗成的人际距离。了解人们对身体亲近度的接受习惯,对于我们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会很有帮助。(www.xing528.com)
通常情况下,比较亲密的人际距离大约是半条手臂的距离。当我们彼此依偎、促膝谈心时,这样的距离能够使我们感受到对方的体温和气息,让我们变得非常亲近;熟人之间的人际距离在50厘米~120厘米,大约是一条手臂的距离,这是礼貌、有分寸的表现;在社交场合,当我们结识新朋友的时候,通常身体需要保持远于两条手臂的距离,即便上前一步相互握手问候,之后也会退回到应有的距离。
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对人际距离的习惯也不太一样。大部分说英语的国家,有着崇尚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的文化传统,重视个人空间和隐私,习惯保持一定的人际距离,交谈时不喜欢靠得太近。在重视家族文化的国家,比如南欧的意大利,东方的中国、日本和一些阿拉伯国家,人们的人际距离就会相对比较近。在拉美国家,人们很容易亲密起来,谈话的时候几乎可以贴身靠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