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角色扮演:观众带动情绪,真实再现生活,虚拟社会

角色扮演:观众带动情绪,真实再现生活,虚拟社会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样的表演过程中,演员想要带动观众的情绪,抵达观众的内心,靠的是真实再现生活。斯坦尼流派主张建起“第四堵墙”,令演员全身心投入舞台,尽可能不受观众影响。因此,课堂里的学生,既是“助演”,又是“观众”。在人们的交往中,其实并没有绝对的“旁观者”,而只有尚未发生联系和互动的社会角色。可见,如果我们重视“自己”这个“观众”,就能常常通过自我观察、自我省问、自我分析等方式,直抵自己的内心。

角色扮演:观众带动情绪,真实再现生活,虚拟社会

社会是舞台,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那么,我们的观众是谁?我们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远吗?我们之间,是“看”与“被看”的关系吗?

第一种思路是:当局者“参演”,旁观者是观众。

我们知道,戏剧舞台通常由三面墙围起来,就像开了一个口子的纸箱。观众坐在舞台的对面,观看舞台上的表演。演员和观众之间,虽然空空荡荡,距离并不远,但就好像建起了看不见的“第四堵墙”。对于观众来说,舞台上的事情,就好像发生在另一个时空、另一个世界一样。演员沉浸在舞台世界里,他们潜心于角色塑造和体现,不必理会观众的反应。越真实的场景设置,越投入地扮演角色,越容易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观众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在看戏,而以为是在观看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那就达到了表演的最佳效果。

19世纪以来,在欧洲的现实主义戏剧热潮中,易卜生、契诃夫萧伯纳等剧作家的创作,都遵循这样的模式。1928年,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写过一本书,叫作《演员自我修养》,强调演员要深度体验角色的内心。斯坦尼的观点影响深远,人们由此把这种表演形式称为“斯坦尼式表演”。

在这样的表演过程中,演员想要带动观众的情绪,抵达观众的内心,靠的是真实再现生活。同样,在社会舞台上,“演员”们不是在“表演”角色,而是要“成为”角色,尽可能地融入角色所处的环境,按照角色需要来思考、行动和交往。

第二种思路是:除了自己,其他人都是观众。

斯坦尼流派主张建起“第四堵墙”,令演员全身心投入舞台,尽可能不受观众影响。这基本上是预设了两个前提:第一,舞台是固定的框架,演员就在框架里,观众也不会轻易走上台来;第二,舞台上的所有演员都是相互配合的伙伴,遵守剧本,全情投入。

然而,社会舞台上的情况常常并非如此。社会角色和观众有可能是流动的,同一个人有时会是你的角色伙伴,有时又会成为你的观众。连舞台都不是固定的框架,而是流转变换的,表演常常可以突破假定的框架和时空。举个例子,当我们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从老师的视角出发,讲台下面的学生是“戏中人”,还是观众呢?

如果我们把学生座位和讲台看作是一种相对关系,那么讲台就是一个“舞台箱子”,老师的语言和活动就是一种角色扮演,黑板、多媒体投影仪就是道具,而学生们就是观众。然而,这并非事实的全部。如果我们把整个教室看作舞台呢?老师和学生们在共同创作的“课堂戏剧”里,是很好的合作、互动关系。如果缺乏互动配合,没有学生们的好奇、关注和提问,老师讲课就成了“独角戏”。因此,课堂里的学生,既是“助演”,又是“观众”。

当我们的视野打开,你可能会发现,社会舞台是非常开放的。在人们的交往中,其实并没有绝对的“旁观者”,而只有尚未发生联系和互动的社会角色。

戏剧家也发现了这个规律,所以20世纪以来,“布莱希特式表演”越来越受欢迎。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认为,演员应该与角色保持距离,不是要“成为”角色,而是要在精神上“驾驭”角色。当演员的表演高于角色的思想,用更为独立的精神与观众交流的时候,观众就不会因为痴迷戏剧而盲从。观众和角色不再是一种“看”与“被看”的关系,而是一种共同创造更深远的精神内涵的合作关系,是一种更具理性思考的沟通。(www.xing528.com)

第三种思路,可能会更有趣:最重要的观众,就是我们自己。

人们并非生来就对“自己”有足够的认识,而总是先认识世界、了解他人,然后才逐步认识自己。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需要知识,需要实践,更需要与人们交往。

资料链接

新月派诗人卞之琳写过一首小诗,名为《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短短几句白描,却勾勒了深远意境

想象一下,如果这首诗用电影镜头来表现,会是怎样的呢?首先出现一个站在桥上的人的特写镜头,他(她)伫立远望,不知望着何处的风景,思念着什么人;然后这个特写逐渐拉远,这个“角色”渐渐成为江南风景中的一个小黑点,可能是烟雨蒙蒙的时节,随着音乐响起,镜头划过小桥、流水、人家……然后镜头终于落定在一小楼的窗口,此处另有一个看风景的人,看着这一切。窗口的这个人并不知道,他(她)在看着桥上的他(她)时,也正在被我们(通过摄像机)看着,被诗人用诗写着,也在装饰着我们的电影和诗,装饰着我们的梦。

《断章》描绘了一个丰富、多维的想象空间,写出了人与人之间妙不可言的关联。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与世界、与他人紧紧相连的一个点。

在社会舞台上,我们其实也在观察自己的“表演”。有时,我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言行,对照反思自己的状况;有时,我们通过分析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断认识自我的不同侧面;有时,我们通过观察自己的言行,不断了解自己的体力、智能、情感、意志和品德等特性;有时,我们通过参与实践行动,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积极地自我激励和自我监督。这些“自我观照”的过程,让我们越来越有能力理解社会,越来越完善自我意识。

可见,如果我们重视“自己”这个“观众”,就能常常通过自我观察、自我省问、自我分析等方式,直抵自己的内心。

当一个人开始有自我意识,就拥有了一份来自世界和自己的礼物。有了自我意识,人们才能够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才能够自觉、自律地去积极行动。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的伤感和痛苦,才有可能体验他人的忧苦;一个人只有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有安全感、成就感、幸福感,才更愿意付出和奉献自己的力量,为他人带来这些美好的感受;一个人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个性特质,知道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存在,才会逐渐形成内心的独立,形成自己的道德、信念和自尊。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儒家认为,君子应以修身为文明之本,观照自身的言行举止,才可能形成可以兼济天下的个人修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