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个小问题:早晨刷牙的时候,你会先把牙刷蘸湿了再挤牙膏,还是直接把牙膏挤在干的牙刷上?
到底怎样刷牙才是对的?如果你想要上网找答案,有可能会越看越迷惑。在网络里,两种意见都有,而且看上去都颇有道理:一种意见认为,刷牙前要先把牙刷浸湿,否则干燥的刷毛容易损伤牙龈,引发牙周炎;另一种意见认为,牙刷不能先蘸水,也不能先漱口,因为水会使牙刷、牙膏、牙齿之间的摩擦力变小,影响刷牙效果。如果从文章的数量来分析,“先蘸派”比“不蘸派”要略少一些,主张“干刷”的专家会略多一些。
连刷牙都变成了悬而未决的“公案”!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信息还没有海量存在,报纸、杂志上的专家意见总是比较权威的。现在,人们越来越发现,由于互联网孵化了海量信息,各种观点和态度并存于网络中,再加上人们能够自主查阅信息、搜集“证据”,所以如何从海量信息中做出自己的判断,就成了非常重要的能力。
网络传闻求证互动节目《是真的吗?》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2)有一档节目叫《是真的吗?》,是一个专门验证和求证网络传闻的互动节目,从2013年就开始播出了。主持人通过寻访专家、现场实验、真相调查等手段,对网络上流传的种种说法进行求证。节目选题涉及民生、健康、科学、社会等内容,很多选题都来自网友爆料。比如2017年3月11日播出的节目里,这些选题就很让人好奇:“虾头变黑是因为重金属超标,是真的吗?”“手上长倒刺就是缺乏维生素,是真的吗?”“不老松指的不是松树,是真的吗?”“利用锡纸就可以录下声音,是真的吗?”
“在网络上看流言,在电视上看辟谣”,这可算不上对虚拟世界的恭维。把网络说成是造谣的“元凶”,实在是冤枉它了。
流言并不是网络专属的。在网络出现之前,流言也常常会以悄悄话、八卦、秘闻、内部消息外露等形式存在,尤其是关于传染病、地震、辐射、明星绯闻、股市等比较容易引发大众关注的消息,一旦传播开来就很容易爆发式地引发关注,甚至造成恐慌,给人们带来很多麻烦。(www.xing528.com)
资料链接
如果网络真成了流言的主战场,我们应该怎样锻炼自己的甄别能力呢?这里有一些小建议:
1.不妨观察一下,消息的源头在哪里。有些消息的源头很不清楚,只用“据悉”“据说”“据有关人士”等含糊不清的说法;有些被转载的消息没有说明出处;有些发布消息的网站(或者自媒体)曾经发布过不少假消息,信用很差。这些消息最好都不要轻易相信。
2.可以寻找不同渠道,跟踪消息进展。重大的新闻事件,最初可能会以流言形式爆出来,不过如果事件是真实的,很快就会有比较权威的媒体进行跟踪报道。即便是谣言,也很快就会出现在“微博辟谣”“微信辟谣”板块,所以看到不确定的消息后,可以搜索“某某消息+谣言”关键词,也许就可以较快获得求证结果。
3.尊重科学和常识,通过行文逻辑来判断。有些文章标题很是骇人听闻,比如“紫菜是用黑色塑料袋做的”“可乐瓶含毒”“微波炉可以致癌”“无籽葡萄是用避孕药种出来的”,还有刻意让人感到恐慌的社会新闻,比如“洪水来袭,政府决定放弃农村保城市”“艾滋病人报复社会”,仔细看文章,你会发现这些消息都是违背科学常识和社会规律的,文章中的叙事常常存在许多显而易见的逻辑漏洞,很容易被识破。
4.尽量避开哗众取宠的标题党。许多网络文章标题为“不转不是中国人”“李嘉诚的自白”“马云的十大真相揭秘”“惊呆了,××市即将成为直辖市”,这些文章为了赢得点击量和转发量,成为“爆炸性新闻”,常常不惜代价吸引读者眼球,在事实可靠性上也不太有保障。尤其是有的文章,连标题都注明“万一是真的呢?”或是“信不信由你”,恨不得把造谣的责任完全推给那些听信传言的读者。
流言是一种“社交流行病”,就像人会得感冒一样正常。避免感冒的伤害,最好的办法,恐怕就是要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增强抵御“流行病”的能力,你说是不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