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教育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教育史学前沿研究成果

城市教育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教育史学前沿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方城市问题的恶化和新社会史的发展是西方城市教育史研究兴起的重要原因。总体来看,城市教育史研究中的城市一般采用城市社会学的概念,指一种生活方式、物质空间和社会现象。城市积极与消极的意义并重,但城市教育史研究更多地关注的是城市消极方面的意义。早期的城市教育史侧重于研究城市中心地带即“内城”的城市学校的历史发展状况。

城市教育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教育史学前沿研究成果

城市教育史研究以城市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如社会学、新马克思主义和政治学等,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城市教育政策的制定。西方城市问题的恶化和新社会史的发展是西方城市教育史研究兴起的重要原因。

城市在历史上已存在了几千年,而作为人类生活的主要聚落形式,则是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城市是个复杂的概念,不同学科在“城市”概念的界定上存在很大差异。地理学的城市是指“人口密集、工商业、交通运输发达,居住的人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经济学的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房集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3]。城市社会学的城市是“不同于乡村社会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物质空间和社会现象,它是建立在非农业活动基础上、功能分化并以法理等社会契约作为主导的人类生活方式与聚集地”[4]。总体来看,城市教育史研究中的城市一般采用城市社会学的概念,指一种生活方式、物质空间和社会现象。

城市概念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发生变化。城市过去是一个与乡村(rural)相对应的概念,二者共同构成了现代地缘社会的基本类型。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埃里克·E.兰帕德认为,城市和乡村虽然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两者之间的界限并非不可逾越,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乡村和城市分别处于一个连续统一体的两端,随着人口的集中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在不断地进行着城市化的过程。[5]城市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社会的经济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6]与“urban”相似的还有“city”一词。两个英文词翻译出来都是“城市”,但是兰帕德认为它们在含义上有所区别,“city”主要是地理和区域上的概念,“urban”则是社会的概念,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容。基于区域概念写出的历史是方志;基于经济、文化和社会概念写出的历史才是城市史。[7]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发生了变化,不再有一个中心或闹市区,“扩张的城市化区域与城市、城镇、郊区以及远郊地区的一个混合体关联在一起。定居空间的新形式被称作多中心的大都市区域(multicentered metropolitant region)”[8]。可见,现代的城市已向大都市的方向发展,既包括市区也包括郊区。《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郊区是指某个大城市附近、拥有或者没有法人地位的、并且已经城市化或部分城市化的地区,这一地区与该大城市拥有密切的社会和经济联系,但它与该大城市在政治上却是分立的。”[9](www.xing528.com)

在对城市作用的看法上,17世纪至19世纪末,“城市”一词具有积极含义。从20世纪初开始,“城市”一词开始具有消极意义,与社会问题相伴随,[10]如“内城”(inner city)就代表了消极意义。“内城”也可称为城市中心地带,其发展日益恶化,分布着大量拥挤的、贫困的邻里,住房不足,犯罪率失业率居高不下。

总之,当下西方城市教育史研究中的“城市”界定采纳了城市社会学的定义,指一种生活方式、物质空间和社会现象。城市积极与消极的意义并重,但城市教育史研究更多地关注的是城市消极方面的意义。早期的城市教育史侧重于研究城市中心地带即“内城”的城市学校的历史发展状况。20世纪80年代以后,城市教育史的研究对象包括所有文化传承机构,但研究的重点仍然是城市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