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育史学传统模式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基本特点是:直线进步史观;自上而下的视角;思想和制度两分法;学校教育史;叙述史学取向。战后国际史学发生两次转向:一次是从传统史学(the old history)转向新史学(the new history);另一次是叙述史学的复兴。经过两次转向,西方史学形成传统史学、新史学和新新史学(the new new history)“三足鼎立”的格局:先前被新史学排挤出史坛统治地位的传统史学不仅依然存在,而且由于近年来新史学缺陷的暴露和“叙述的复兴”,它还颇为活跃。[1]受国际史学潮流和教育变革的影响,战后西方教育史学发生了两次重要转折: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转向社会科学教育史学;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在后现代叙事史学影响下又转向新文化教育史学,形成今天多样化发展的格局。
有学必有派。所谓学派是指在学术研究与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学术价值观念、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有共识的群体;有一批代表性人物和被同行认可的学术创新成果。在不同意识形态和理论视野的影响下,西方主要国家先后出现了各种教育史学流派如修正派教育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女性主义教育史学和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史学等。各流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同时,不同流派之间又存在交叉和相互影响甚至边界模糊的复杂状况,并在劳工教育史、少数族裔教育史、城市教育史、妇女与性别教育史、婚姻与家庭史、儿童史、青年史和地方教育史等领域表现出来。本文将介绍战后西方教育史学的主要流派,并力图通过对其产生背景、主要特征和相互影响的分析,进一步揭示当代西方教育史学发展的一般趋势。(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