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占据34%入境人数,高品级资源与旅游客源集聚

占据34%入境人数,高品级资源与旅游客源集聚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7年,老城入境旅游人数达132万人次,占全市入境人数的34%。表3显示了老城主要的遗产存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老城以大约占全市0.5%面积的空间承载了近一半的高品级遗产资源和旅游客源。

占据34%入境人数,高品级资源与旅游客源集聚

2.1 老城旅游产业供给

数据显示,北京市旅游接待总人数从2008年的1.46亿人次上升到2018年的3.11亿人次,同比增长4.5%,旅游收入达到5921亿元,同比增长8.3%,旅游购物和餐饮消费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2%。国内旅游市场占主导地位,外地来京旅游者数量增长稳健,长期占有总人次的60%左右,本市消费者也逐年递增(图2)。2017年,老城入境旅游人数达132万人次,占全市入境人数的34%。2015年老城旅游接待人数达1.51亿人次[14],占全市总接待量的55.3%,是当年老城常住人口[15]数量的41倍,游居比不断攀升,旅游者停留天数、消费水平也持续增加,旅游收入达到1152.7亿元,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25%,其中,旅游商业、旅行社、住宿业和餐饮业贡献突出,消费结构正经历从观光为主走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的结构性转换。

图2 北京市旅游接待总人数及主要市场人数的变化(2008—2018年)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数据,http://tjj.beijing.gov.cn/

与此相对应,北京城市旅游供给数量与质量也在逐年稳步提升,2018年北京A级景区248个,在8个5A级景区中,老城拥有3个;旅行社1192家,北京首批高等级旅行社19家(5A级),老城有9家,占全市47%;星级饭店450家,老城有133家,虽然星级酒店整体受到市场环境方面的影响态势走低,但高星级酒店基本保持稳定,老城有五星级酒店19家,占全市33%(图3)。

图3 北京市旅游供给情况变化(2008—2018年)

数据来源:依北京市统计局数据(http://tjj.beijing.gov.cn/)、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官网(http://whlyj.beijing.gov.cn/)、北京旅游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绘制

除了上述传统旅游产业的“老三件”外,更多更为丰富的旅游产业类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与农业、工业、文化传媒业、娱乐业等产业相融合,产生了大量的特色文化空间。传统产业通过与文化旅游跨界合作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吸引消费者,反映了城市空间旅游化的活跃现状。以老城民宿为例,大量面向城市散客的各类文化酒店、精品民宿等非标住宿产品蓬勃发展,既盘活了老城腾退后的空间存量,其鲜明的地方特色也迎合了城市文化休闲的旺盛需求。其中的传统四合院民宿是最受游客欢迎的类型,大多集中在什刹海南锣鼓巷、东四胡同、景山、雍和宫国子监等老城历史街区,特别是老城特色商业街附近。图4是根据小猪短租显示的民宿数量与分布绘制的老城民宿空间关系图。

图4 老城民宿空间分布与历史街区关系

数据来源:小猪短租,自绘

此外,政府也着力自上而下加大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城市特色街区、特色功能区[16]推进区域旅游综合改革。东西城区相继建设有15条特色街区、15个特色功能区,加上全市范围内的3个老城旅游功能区和7条特色街道,形成了以环境改造综合提升为目的、以旅游项目为引领、旅游资源要素和服务要素综合配套的聚集地,有效发挥了产业集聚功能、资源整合功能、产业协作功能和辐射扩散功能[17]

表2 北京老城特色街区与特色功能区(www.xing528.com)

根据东西城区政府官网、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等整理而成

2.2 遗产旅游发展现状

目前北京共有文物古迹7309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2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26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接近800处,43处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7项世界遗产以及入选UNESCO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项目10项,是我国拥有顶级文化遗产资源最多的城市,具有极强的旅游吸引力。当前,随着文物建筑的进一步开放与利用,越来越多的文旅项目参与其中,用于展览展示、参观游览、文化交流、公共服务、文化体验服务、非遗传承、公益性办公等,遗产越来越多地走进日常生活,成为大众旅游的焦点。表3显示了老城主要的遗产存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老城以大约占全市0.5%面积的空间承载了近一半的高品级遗产资源和旅游客源。

表3 北京老城主要文化遗产存量与旅游概况

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年鉴》2016年、2017年、2018年,东、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以及北京市文物局官网等
① 北京文物局系统博物馆统计,引自北京市统计局2017年数据(http://www.bjstats.gov.cn/tjsj/).

上述文化遗产与旅游的关系通过大数据可以更为清晰地反映在城市空间上,我们以Flickr 社交平台2005—2017年北京市地理标记照片为数据基础,利用密度聚类(P-BDSCAN)方法识别旅游热区并按其热度排序[18],可以看出老城旅游活动主要围绕着文化(遗产)资源集聚成片,根据主导功能与性质主要集中在传统观光景区和历史文化街区两类热区,分布在中轴线部分及老城东部,呈现出与城市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及相关产业空间重叠的复合趋势(图5)。这种遗产与旅游之间的依存互动关系,是推动城市更新与环境提升的强大变革力,也为老城遗产保护和城市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图5 通过P-DBSCAN算法聚类得到的北京老城旅游热区分布

数据来源:2005—2017年Flickr北京市游客地理标记照片,自绘

表4 图5中旅游热区Top20中老城区域名称、排序及属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