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撰写旅游公共关系新闻稿

撰写旅游公共关系新闻稿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旅游公共关系新闻稿的撰写技巧在市场竞争中,旅游组织一定希望新闻媒介能经常播放或刊登有关本组织的报道,而新闻媒介也把旅游组织看成获取新闻资料的重要场所。新闻的标题是新闻写作的“点睛”之笔,新闻内容能否引起受众的注意,标题的好坏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俗话说“题好文一半”,一个好标题,常常会为一则新闻增色添彩,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撰写旅游公共关系新闻稿

(一)旅游公共关系新闻稿的撰写技巧

市场竞争中,旅游组织一定希望新闻媒介能经常播放或刊登有关本组织的报道,而新闻媒介也把旅游组织看成获取新闻资料的重要场所。因此,旅游组织要与新闻媒介建立良好的关系,要想经常被媒介关注,就必须主动向新闻媒介提供有新闻价值的稿件或素材

旅游组织可提供的新闻素材包括:新的旅游产品的开发、问世;旅游组织新设施、新工艺的使用;旅游组织经营方式的重大改变;旅游组织在提高服务方面的新举措;旅游组织首脑或高级管理人员的更换;旅游组织的开业、扩建、合并及周年纪念等。

旅游组织撰写新闻稿就是运用相关信息和传播技巧来刺激公众,以期引起公众的注意。所以,新闻稿件的撰写人应熟知新闻传播的一般技巧。

1.注重文字内容的刺激性

一般而言,文字表述越浓缩、越新鲜,便越容易引起受众的注意。新闻的标题是新闻写作的“点睛”之笔,新闻内容能否引起受众的注意,标题的好坏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2.注重文字形式的对比度

文字总是通过一定的排列形式出现的,这种排列形式对受众注意力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如加框加边,不同的颜色、字体、字号的变换等都会影响受众的注意。

3.注重文字出现的频率

当同一内容以同一形式或不同形式反复出现时,总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一定要注意再现的频率如果无休止地重复则会引起受众的反感而产生负面效果。因此,重复应有限度,这种限度应以传播是否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为准。

4.注重文字结构的变换

撰写新闻稿件时,同一内容可以用不同的文字结构来表述,而不同的文字结构会产生不同的文字传播效果。所以,有时要变换文字结构才能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5.注重文字的语言声调

由于汉字具有音乐性,比较适合朗读,因此,在文字传播中它具有其他文字不具备的优点。稿件书写出来,固然是供人看的,但也是让人读的。一篇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的文稿常常令人回味无穷、难以忘怀。

6.注重文字的通俗性

汉字数量众多,这既增加了其表达功能,但同时又造成了难读难认的问题。因此,通俗易懂、言简意赅是撰写稿件的一个要领。

7.注重创造信息的意境

汉字的丰富表现力使人们能够通过文字本身再现客观对象的声音、色彩、形状,甚至人们身临其境时的味觉、嗅觉、触觉等。因为受众在接受文字传播的信息时具有双重性,一是直接获知信息本身的内容,二是间接感知传播者的学识修养、人品人格。当二者交互共鸣时,文字传播才会产生最佳效果。

除此之外,文字的精练、准确、实用,语句的对仗、排比等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修辞手法都是新闻稿件中文字传播的技巧。

(二)旅游公关新闻稿的撰写方法

通常来说,新闻稿的撰写一般包括六个步骤,新闻稿写作流程如图4-5所示。

图4-5 新闻稿写作流程

1.提炼主题

新闻主题是指新闻事实所体现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是作者通过客观事实所要表现的主观意图,也是写作过程中不可偏离的核心。因此,主题是一种思想观点,是主观的东西,在以客观报道为基本特征的新闻报道中,主题不可能脱离客观事实而单独存在。它是隐藏在事实背后的一种无形的意见,是贯穿新闻全篇的一根红线,是新闻的灵魂和统帅。

(1)选择主题的原则。

①思想性。新闻的主题必须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即选择那些符合事物发展方向、对社会有影响、对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主题。新闻主题要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符合法律道德的标准,并能在公众中间产生积极的影响。

②时代性。新闻的主题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反映社会现实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门话题,展现时代精神风貌。

(2)提炼主题的要求。

①主题明确。主题明确是指作者对新闻所报道的人或事,要有鲜明的态度,即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成什么、批评什么,应当清清楚楚、毫不含糊。否则下笔千言、主题模糊,结果使读者不知所云。

②主题集中。主题集中是指新闻主题要单一,抓住要点,把中心思想写深、写透,切忌贪大求全。一则新闻只能有一个主题,写作时要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思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所谓“开口要小、挖掘要深、小题大做”,都说明了这个道理。否则什么都想报道,结果什么也讲不清楚。

③主题深刻。主题的提炼过程,实际上是作者对新闻事实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的一个飞跃的过程。如果准确地达到了对新闻事实全体的、内部规律的、完整的认识,抓住了事物的本质,那么这个主题就深刻了。如果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那就只能就事论事,束缚于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之内,而看不出其真正价值和普遍意义。

(3)提炼主题的方法。

①切合受众需要。如果提炼的主题离实际很遥远,曲高和寡,阳春白雪,这样的提炼肯定有问题。提炼主题时一定要摆正主题与事实的关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此,认真仔细地研究受众的客观需要,找到能令绝大多数读者感兴趣的“兴奋点”,是提炼主题的第一步。

②把握事物特征。主题是寓于具体的新闻事实之中的,要提炼一个好的主题,就必须对所报道的事实进行一番周密细致的分析研究,找出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否则,作者只能一味地重复那些虽然没错但人所皆知的“现成话”“老套话”,提炼的只能是没有个性、没有特点和新意的“老主题”,所写的也只能是“有你不多,没你不少”的陈词滥调。

③融入时代背景。任何新闻报道,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时代。如果一则新闻主题虽然符合受众的需要,也具有题材特有的新鲜性,却与时代不契合,那么可以说,对这个主题的提炼是失败的。因此,作者必须把报道的题材融入广阔的时代背景之中,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中给新闻事件找到合适的位置。

2.拟定标题

一则新闻能否吸引眼球,打动读者,标题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俗话说“题好文一半”,一个好标题,常常会为一则新闻增色添彩,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1)标题的构成。

一般而言,新闻的标题由主题和辅题两部分构成。

①主题。主题也称为正题或大标题,是标题中最引人注意的部分。它既是新闻主题思想、中心内容的表达,也是标题的核心和骨干。

②辅题。辅题主要用来辅助主题,起到引导、补充、说明、解释主题的作用。辅题不能脱离主题而独立存在,一般字号比主题小。辅题又包括引题和副题两部分。(www.xing528.com)

引题又称肩题、眉题或上辅题。其位置在主题之前,用以交代背景和原因,或者用以说明主题的意义,或者以渲染、鼓动、含蓄、抒情、讽刺等手法,加强主题的气氛和力量。文字要少于副题,宜简短,以一行为宜,常用对联式。

副题,又叫次题、子题或下辅题。其位置在主题之后,常用来进一步说明、补充、解释主题,用的是次重要事实,或者需要强调的观点,使主题更加完整。

(2)标题的分类。

在新闻写作中经常使用的标题有以下三类。

①多行标题。即标题在三行或三行以上,一般引题、主题和副题齐全,表明新闻内容较重要。使用多行标题要注意,主题和辅题之间必须体现内在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引题、主题、副题三者各司其职,避免各自的功能“串位”。

②双行标题。双行标题指引题和主题兼用,或主题和副题兼用,不包括双行主题。

③单行标题。单行标题指只有一条主题。它简洁地反映了新闻的中心内容,要求具体、鲜明、醒目、易记。

3.写导语

导语是指以简练而生动的文字表述新闻最重要的内容,具有启发性或诱引力的开头部分。在新闻写作中人们常把“5W1H”(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为何及如何)作为新闻六要素,缺一不可,因此,“5W1 H”也成了设计导语所选用的基本材料,以呈现新闻内容之梗概。早期的导语写作是六要素俱全,但不免文字多,句子长,重点难以突出。现代的导语写作不再硬性规定把六个新闻要素统统塞进导语中,而应该根据每则新闻的特点,从六要素中挑选一两个最重要的、最能激发人们兴趣的要素,突出地写入导语,其余的要素可以放到后面各个段落分别叙述。

4.展开主体

导语之后便是主体。主体是由导语引出来的,是紧承导语之后被展开的新闻主要段落。有了它新闻才显得完整和充实,主题才有可能得到具体的揭示和深化。主体展开的常见结构方式有以下几种。

(1)以事实的重要程度为顺序展开。这种结构方式是指将重要、新鲜的事实安排在主体的最前面,次重要的事实放在稍后段落里,最次要的事实放到最后,依次形成一个“倒金字塔”的结构形式。

(2)按时间顺序展开。这种结构方式是指新闻主体按事物的自然发展、时间先后来安排材料。其一般是导语部分就简要交代了事实梗概或结果,主体部分则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展开,层层推进、脉络清晰,能比较清楚地反映出新闻事实的始末。

(3)按空间顺序展开。这种结构方式是指将发生在一定时间内、不同地点的新闻事实,按横向空间顺序展开,就像电视镜头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地“扫描”过来。

(4)按逻辑顺序展开。这种结构方式是指按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来组合材料,展开主体。事物发展都有其内在的逻辑,材料与材料之间或是因果关系,或是并列关系,或是递进关系,主体结构便按这些逻辑脉络展开。

5.穿插背景

新闻背景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及原因的说明,解释事件发生或人物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实际意义,为烘托和发挥新闻主题服务。常见的背景材料可分为以下六类。

(1)历史背景。历史背景是指与新闻事实相关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或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历史状况、新闻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等。如果说新闻事实是“后果”,那么历史背景便是“前因”。在背景材料中,这一类背景最常见。

(2)社会背景。社会背景是与新闻事实有关的社会环境的材料,是用以挖掘和交代新闻事实与其他事实的联系,渲染一定的社会环境。许多事物的新闻价值往往在与同类事物的比较中显现出来,或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才体现出它的真正价值。

(3)人物背景。新闻报道往往不能脱离人物的活动,当新闻中出现读者不熟悉的新人物,或者出现过去熟悉,由于时间久了印象不深、近况不明的人物时,就需要用到人物背景。人物背景主要介绍人物的概况,包括主要经历、社会关系等。

(4)事物背景。事物背景是指着眼于对新闻事物本身的说明。

(5)知识背景。知识背景是指与新闻事实有关的,主要用以开拓读者视野、增长见识的资料,一般对事实的展开和主题的表达起到补充和辅助作用。

(6)地理背景。地理背景是对与新闻事实有关的某一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的介绍,常在风光旅游等新闻报道中使用。

6.安排结尾

新闻的结尾是指新闻的最后一个段落或最后一句,它也是新闻结构布局中颇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新闻结尾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下面提供几种常见的结尾形式。

(1)总结式。

总结式是指在结尾处对新闻的内容加以小结,点明事实的意义,加深读者印象。写作方法上,既可以单纯对新闻事实进行归结,也可以对事实进行适当评论。

(2)提问式。

提问式是指对新闻的事实加以延伸或“借题发挥”,在结尾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让人掩卷长思。一般都采用反问的手法,强化问题的力度。

(3)背景式。

背景式是指在新闻结尾叙述一些与新闻事实相关的另外的背景事实,目的是增加新闻的信息量,或让背景事实与主体事实形成对比。

(4)描写式。

描写式是指在结尾时用描写手法,呈现一个场景或一幅画面,使读者读完新闻留下鲜明的印象,难以忘怀。

(5)呼吁式。

呼吁式是指针对报道的事实,在新闻结尾提出呼吁,目的是引起读者和社会的重视,使问题得到解决。

(6)引语式。

引语式是指结尾引用人物精辟的话语,既总结全篇、点出主题,又可增强现场感和可读性。

(7)预见式。

当一件复杂的事情刚发生时,许多读者往往不太了解其背后蕴含着什么或预示着什么。预见式是指新闻主体叙述完此事,并在结尾中指出事物的内在联系,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