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阳明论致良知的意义

王阳明论致良知的意义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王阳明看来,上述的“致良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

王阳明论致良知的意义

正德十六年(1521),辛巳年,王阳明50岁。他仍身在江西,正月的时候居住在南昌,从这时候起,他就开始传播阳明学的最核心思想——致良知。

在这之前,王阳明得知武宗皇帝的车驾在上个月十日已经返回宫廷,起初的顾虑一下子就没有了。当时的王阳明还在亲征的路途之上。由于经历了宁王朱宸濠、张忠、许泰等人的蓄意陷害,王阳明更加体会到了良知真的足以令人忘却患难、超越生死。所谓的考三王(指的是中国大圣人尧、舜、禹),即“建天地,质鬼神,俟后圣”,再没有什么事情能和这些相提并论了。

此时在《与门人邹守益书》中,王阳明先生如此写道:“我近来在书信中悟得‘致良知’三字,这是真圣门正法眼藏。我以前的存疑还都没有获得释解,今自多事以来,只有这良知陪着我经历困难的岁月。譬如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以免除没溺的担忧。”

王阳明又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要义。他认为有学问的头脑为良知发现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关于这一点的具体言论摘其要如下:

良知是学者究竟话头。

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良知是天理之昭昭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

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弟;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www.xing528.com)

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

在王阳明看来,上述的“致良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他认为,良知人人都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一日与门人陈九川一起聊天,正在兴头上的时候,王阳明先生突然仰天发出长长的一声喟叹。

弟子陈九川忙问:“老师您为何发此喟叹?”

王阳明回答道:“致良知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居然被埋没了如此漫长的岁月,到现在也没被人所认识到,这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情啊!”

陈九川对答:“一如宋儒,崇尚在对识神的理解之上发现性体。因此,一个人的见识愈发宽广,其道行的修行则愈发深邃。当然也有这样的看法,认为宋儒倾向于经验主义,而忽略个体的感觉,故而不能知道性的本体究竟为何物!如今先生您提倡良知学说,这才是古人所期待的最高境界!为什么还会有别的疑惑呢?”

王阳明答道:“这里我所主倡的良知说,就是千古圣贤世代相传的一点真骨血。我知道‘良知’这两个字,还是从龙场悟道的时候开始。自那以后,我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于学者言,无端地费却多少辞说。今幸见出此意,一语之下,足可洞见其全体,真是无比痛快,此情此景令人高兴得手舞足蹈。学者闻之,亦省却多少寻讨功夫。学问头脑,至此已是说得十分下落。但恐学者不肯直下承当耳。如此良知之说是自我一生中的百死千难中悟将出来的,哪有那么容易就能够参悟通透到这个程度呢!为了世人,我愿意将自己的领悟毫无保留地公布出来。此本是学者穷其究竟的话头,可惜此理论被历史埋没时间太久了。一般的学者往往会因为外表的所见所闻而找不出症结所在,从而陷入迷乱的境地。我就不得不一口气把这些理论全部为他们解释清楚。我只是有些隐忧,只怕这些学者们这么容易就得到了良知的最本质含义的话,会不加甄别就盲目拜倒在‘良知’的脚下,只把时间当作一种消遣胡乱玩弄,那么,我的这番作为就更是辜负了良知的最本真含义了!”

王阳明自正德七年40岁的时候起,但凡与学者讨论,必会以“存天理灭人欲”为人间至理。每每被人问起其缘故,他都推介说自己仍然在参悟之中,至于“天理”究竟为何物、如何之获得的问题,王阳明先生曾对周围的朋友说:“近欲发挥此,只觉有一言发不出。津津然含诸口,莫能相度。”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悟的确很难揣摩,大概只能领会而不能口授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