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寿从山阴的达奚迁徙至余姚定居,自此,其后世也都成了余姚人。王寿的第五代孙王纲,在明史的《忠义传》中就有相关记载:王纲,字性常,文武双修,善于识鉴人物,与诚意伯刘基交往甚为亲密。
王纲曾经对刘基说:“你是个有抱负的人,而老夫我呢,只耽爱隐居山林之乐,祖祖辈辈都不愿为官场所累。”于是刘基对王纲刮目相看,不久便向明太祖朱元璋举荐。明洪武四年(1371),王纲以文才被招到京师,这时他已经是72岁的高龄,明眸皓齿,犹若壮年。太祖见王纲一派仙风道骨,极为惊叹,并向他求教治世之道。
不久后,王纲官拜兵部郎中。当时正赶上南方的潮州地区爆发农民起义,朝廷便委任王纲为广东省参议,命其督管军粮。王纲曾对身边的人说:“我是用身家性命来为国家效力的。”写下诀别信后,王纲奔赴广东。
王纲带着儿子王彦达同行,两人骑马赶赴潮州治理流寇骚乱。就在父子二人将要抵达增城的时候,不料被贼匪头子曹真所抓获。曹真便以巨额的金银财宝利诱王纲当众强盗的军师,王纲言辞呵斥:“你们想干什么?现在皇上已经昭告天下,坚决铲除地方叛乱。你们应当洗心革面,改作良民,共享太平盛世。否则,就是自寻死路,迟早被朝廷诛灭。”
曹真大怒,立刻将其杀害。(www.xing528.com)
王纲的儿子王彦达这年才16岁,边哭边骂道:“你们这帮匪徒,也把我一起杀了吧!”
曹真见状思量道:人们常说,父忠子孝,父子一并杀害恐有不祥,便释放了王彦达。王彦达用羊革裹着父亲的尸身,将他葬在禾山。
过了几年,御史郭纯将王纲横死之事上报朝廷。皇帝听后大为震惊,下诏在增城为王纲建造庙堂,以褒扬他的忠烈。
王纲是王阳明先生的五代祖先。本来王彦达凭借父亲的忠义之举,也可谋得一官半职,事实上,朝廷也有此意。但是自从目睹了父亲的惨死后,王彦达对做官之事再无兴趣。王彦达不应征召,一生粗衣恶食,归隐不仕,号称秘湖渔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