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共调研了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共19 425人,范围覆盖了上海市、重庆市、山东省、福建省、安徽省、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等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无效数据的筛选与剔除,录入分析的最终人数为18 242人,其中男生9 291人(51.9%),女生8 951人(49.1%),详见表7.1、7.2。
注:由于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数据库自动获取的数量即“回收问卷”,而没有“发放问卷”数量。
表7.2 人口统计学基本信息一览
(www.xing528.com)
(续表)
本书涵盖了8~18岁各年龄段的被试群体,其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存在一定的阶段性的发展变化规律,比如有青春期、叛逆期、生长期、发育期等等不同的“标签”。因此,除了人口统计学基本信息和正常值的百分位分布,其他部分的数据分析过程均按年龄阶段水平进行划分,而不是每个年龄逐一的报告,以便集中反映相应年龄段学生的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分布特征。本书依据儿童青少年身体发育高峰期和心理特征叛逆到成熟期变化的一般规律,综合了我国相关群体的大样本研究报道[1][2][3][4][5],进行了不同年龄阶段组别的划分:8~12岁,13~15岁,16~18岁。
(二)研究方法
本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流行性调查,主要采用了两种回顾式、自填式调查问卷“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调查问卷(PAQ-CN)”和“儿童青少年久坐行为调查问卷(ASAQ-CN)”[6]。其中,PAQ-CN采用李克特4点式调查问卷的设计,共设置了9道问题(附录1),涉及了“体育课”“课间活动”“午休时间”“周末活动”等题项,适用于上学期间的身体活动水平调查。通过计分方式(连续性变量)测量身体活动一般水平,将9道题的得分相加并取平均值,即为身体活动水平的最终得分(1~5分,保留一位小数点)。同时,PAQ-CN得分进一步划分为三个类别,即低强度身体活动水平(PAQ≤2)、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水平(2<PAQ≤3)、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PAQ>3)。ASAQ-CN通过具有“久坐属性”的相关问题,来调查儿童青少年的久坐时间或久坐水平,该问卷包含日常久坐行为(11道题目)与周末久坐行为(12道题目)两个部分(附录2),调查被试者每天在相应久坐活动上花费的时间(不包含日常课堂学习的久坐时间),且这些题目被划分为5个维度:视频类久坐活动、交通类久坐活动、文化类久坐活动、教育类久坐活动、社交类久坐活动。根据5个子维度将日常和周末久坐行为时间分别相加,分别得到日常和周末久坐行为的总时间,最后将两者相加,即为被试者常规的一周内总体的久坐时间。
在摸查了被试地区和学校基本情况之后,综合考虑时间、资金、人力等成本,采用了“网络问卷”的调研方式,被试学生集中在学校计算机教室完成填写和提交,研究者在网络终端的后台回收、整理、汇总与分析数据。本书运用Epi Info 3.5.4、Stat/Transfer 9.03.07、Microsoft Excel 2010、LMS Chart Maker 2.5.4和SPSS 22.0,进行数据的管理,分析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的分布特征与发展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