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衡》第2版研究成果

《论衡》第2版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卷首杨文昌、沈云楫、虞淳熙三宋明人序排列顺序紊乱;且沈云楫、虞淳熙二序颠倒错乱,既沿袭了明刻本的错简本,又变本而加厉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和刻本刊刻时,误用了明刻本的错简本。由此可见,和刻本的错简,可能另有来源。而在和刻本中,号称沈云楫序的,全篇实为虞淳熙序,只在最后换上了沈云楫的署名。

《论衡》第2版研究成果

此外,我自己也有一部宽延本《论衡》,为高桥智先生惠赠。卷首杨文昌、沈云楫、虞淳熙三宋明人序排列顺序紊乱;且沈云楫、虞淳熙二序颠倒错乱,既沿袭了明刻本的错简本,又变本而加厉之。其具体情况如下。

号称沈云楫序的,全篇实为虞淳熙序,只在最后换上了沈云楫的署名,作“时万历戊子孟冬西吴沈云楫序”。

号称虞淳熙序的,前半实为沈云楫序,后半则接虞淳熙序,且删去一大段,结果成了下面这样的(方括号中为原文有而宽延本所缺者):也就是说,所谓的虞淳熙序,既割沈云楫序的前半为前半,后半则虽为虞淳熙序,又偷工减料删去一大段。而沈云楫序的后半部分,则“两处茫茫皆不见”,彻底不见了踪影。

(以下沈云楫序)余览东京永元之季,名能立言者,王节信、仲长公理及王仲任三君子,并振藻垂声,范史亦类而品之。而迨数世后,独仲任《论衡》八十余篇,有秘玩为谈助、还许下见称才进者,而节信、公理泬寥莫及,若是何也?言贵考镜于古昔,而尤不欲其虚窽靡当,要如持衡入宝肆,酌昂抑,免哗众尔已。《潜夫》一论,指讦时短,牴牾卤略,罔所考镜。而公理之《昌言》,好澶漫而澹宕,辄龃龉于世,而不相入。彼二氏,世且敝帚视之,奚其传?仲任少宗扶风叔皮,而又腹笥洛阳之籍,其于众流百氏,一一启其扃而洞其窍。愤俗儒矜吊诡,侈曲学,转相讹赝而失真,乃创题铸意,所著《逢遇》迄《自纪》十余万言,大较旁引博证,释同异,正嫌疑。事即丝棼复沓,而前后条委深密,矩矱精笃。汉世好虚辞异说,中为辨虚凡九,其事檃,其法严,其旨务祛谬悠夸毗,以近理实,而不惮与昔贤聚讼。上裨朝家彝宪,下淑词坛听睹,令人诵之泠然。斥吊诡而公平,开曲学而宏巨。譬一闹之市,一提衡者至,而货直锱铢率画一无殊喙。以故中(以下虞淳熙序)塞,明月夜光,无因而至前,则匹士按剑,乃相与匿衡,而衡诚悬也。吾恶夫诸子之不平,平之于吾衡焉。若乃夫仲任之衡,其果帝之制乎?王之谨乎?累铢而不失,迨镒而昏乎?有传于肆,曰一提而一流也,一市人重听矣。视衡星若垣次,而五权乱,丧一市之明矣。槭易圭,玑易珰,尺为轻,寸为重,而一市人皆眩窭无日矣。故衡仲任之衡,以平其平,是帝王之衡也,天君之谓也。[……]史称仲任年渐七十,志力衰耗,造《养性书》十六篇。不知谁何氏匿之。吾甚不平,行问之灵族[遗程]氏矣。[时皇明万历庚寅七月七日前进士]虞淳熙[题]序。(www.xing528.com)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和刻本刊刻时,误用了明刻本的错简本。如在程荣《汉魏丛书》本的错简本中,虞淳熙序和沈云楫序各有四页,装订时,虞淳熙序的前二页后,错接了沈云楫序的后二页;沈云楫序的前二页后,错接了虞淳熙序的后二页。“……以故中”正好位于沈云楫序第二页尾,“塞明月夜光……”正好位于虞淳熙序第三页首。刊刻时误用了这种错简本,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但在程荣《汉魏丛书》本的错简本里,由于只是装订时装错了页,所以只要仔细辨认,还是可以看出装订错误的,也可以很方便地拆开重装;但到了和刻本里,因为行款与明刻本已经有所不同,所以轻易就看不出错简的痕迹了。

另外,我曾经眼的清光绪三年(1877)马湖卢秉钧重校刊《增订汉魏丛书》本,也像和刻本一样错得一塌糊涂,而因为行款已经与明刻本不同,所以也看不出错简的痕迹了,且同样偷工减料删去了一大段(但其卷首仅有一序,而无沈云楫序)。由此可见,和刻本的错简,可能另有来源。但要弄清楚其确切来源,得先弄清楚明刻本的源流。

在程荣《汉魏丛书》本的错简本中,“时皇明万历庚寅七月七日/前进士虞淳熙题序”也在页首。而在和刻本中,号称沈云楫序的,全篇实为虞淳熙序,只在最后换上了沈云楫的署名。大概是刻工翻错了页,没翻到“虞淳熙题序”那一页,却翻到了“沈云楫序”那一页,遂在应该署虞淳熙之名的地方,误署上了沈云楫之名?这真有点匪夷所思,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