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生于建武三年(27),卒于永元九年前后(约97)。其《论衡》,大致写成于永平末至建初末(约74—约84),亦即其五十岁前后。蔡邕生于阳嘉二年(133),卒于初平三年(192)。以得罪宦官,于光和二年(179)亡命江海,远迹吴会,积十年,至中平六年(189)始返回长安。邕始入吴之年,距王充写作《论衡》之主要年份,已有百年之遥;距王充之卒,亦有八十年左右。而后人有“王充所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蔡邕入吴始得之”之说。今所见倡此说之最早者,为又百年后的葛洪(283—343)[1]。《北堂书钞》卷九八引《抱朴子》云:
王充所作《论衡》,北方都未有得之者。蔡邕到江东得之。及还中国,诸儒觉其谈论更远。
时人嫌蔡邕得异书,或搜求其帐中隐处,果得《论衡》,抱数卷持去。邕丁宁之曰:“唯我与尔共之,勿广也!”
两处所引盖为同一条之先后部分,《艺文类聚》卷五五引《抱朴子》云:
王充所著《论衡》,北方都未有得之者。蔡伯喈常到江东得之,叹为高文,恒爱玩而独秘之。及还中国,诸儒觉其谈更远,搜求其帐中,果得《论衡》。
《太平御览》卷六〇二引《抱朴子》云:
王充作《论衡》,北方都未有得之者。蔡伯喈尝到江东得之,叹其文高,度越诸子。及还中国,诸儒觉其谈论更远,嫌得异书。或搜求至隐处,果得《论衡》,捉取数卷将去。伯喈曰:“唯我与尔共之,勿广也!”
两条文字差同,而前者稍简约。
稍后,袁山松(?—401)《后汉书》中,亦有与《抱朴子》类似之记载。盖晋人好奇异,故当时颇有传信其事者。范晔《后汉书》充本传李贤注引袁山松《后汉书》云:(www.xing528.com)
充所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蔡邕入吴始得之,恒秘玩以为谈助。其后王朗为会稽太守,又得其书,及还许下,时人称其才进。或曰:“不见异人,当得异书。”问之,果以《论衡》之益。由是遂见传焉。
据袁山松《后汉书》,则王朗(?—228)入吴[2]又得《论衡》,《论衡》得王朗始传,是又葛洪所未言。[3]
此后,“蔡邕入吴始得《论衡》,而秘之不以授人;王朗入吴又得《论衡》,《论衡》乃传”之说遂播于人口,后人不谈《论衡》则已,谈则必涉及此传说。褒之者引此说以证《论衡》之见赏通人,贬之者引此说以证《论衡》之仅为谈助,而校刻《论衡》者则类引此说证明自己胸怀宽阔胜于蔡邕。延至当代,则有引此说以证明《论衡》原本有百余篇,因被人从蔡邕帐中捉取数卷持去,故今本《论衡》遂仅剩八十五篇者。如朱谦之《王充著作考》认为,王充晚年将一生所作书与《论衡》合并,遂得百余篇之“定本《论衡》”,而这定本《论衡》“当时却是秘传本子”:
《抱朴子》述及此书流通情形道……这被捉取的数卷,或即《备乏》、《禁酒》之类,但这么一来,定本《论衡》,便只剩得八十五篇了。
朱说实本于黄晖《论衡校释·自序》:
《四库全书目录》和刘盼遂先生据《自纪篇》以为《论衡》当在百篇以外。我以为仲任的手定稿,或者有百篇,但《抱朴子》、《后汉书》本传都只著录八十五篇,盖《论衡》最初传世,是由蔡邕、王朗两人,他两人入吴,都得着百篇全稿。虞翻说:“王充著书垂藻,络绎百篇。”足为当时尚存百篇之证。后来因为蔡邕所得者,被人捉取数卷持去,故只剩八十五篇。见存的《论衡》,大概就是根源于蔡邕所存的残本,所以葛洪、范晔都只能见到八十五篇。
此外,尚有虽不明言,但暗用此说者,如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云:
由于《论衡》对汉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进行了无情的攻击,所以这部卓越的著作在很长时间内无法公诸于世,直到东汉末年才流传开来。[4]
凡此,均可见此说入人之深。葛洪喜小说家言,或人所不敢深信;袁山松为史学家,其《后汉书》亦载此事,而李贤注范晔《后汉书》又引之,则人或将信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