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知识分子的一部分,有其独特的人格特征,即有一定的依附性(这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结果)。我国的知识分子习惯于模仿“圣贤”,崇拜偶像。这种心理在幼年时是比较模糊的,随着年龄、学识等的增长到成年就变得清晰,每个人都有把握自己和发展自己的愿望,这就使人一方面对自己产生导向和自律作用;另一方面又对照现实,寻找自己心目中的典范人物。教师往往把这种心理转移到校长的身上,对校长的期望值较高,他们希望校长是可以以身相托、以心相交,可给自己带来安全感与依恋感的理想人物。这种心理是校长建立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内在机制。
所以,校长应根据教师的这种心理特征,努力把教师吸引到自己周围,努力成为教师效仿的楷模。为此校长应具有献身事业,顾全大局,清正廉洁,秉公办事,豁达大度的事业心;应具有真抓实干、不畏艰险、坚韧执著创佳绩的精神;应具备吸收集体的智慧,团结集体中每一个成员,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和主动性的气度;应具备心理相容,各抒己见,百花齐放的度量;应具备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从善如流,知无不言,有错必纠的工作作风;应具备了解历史,了解现状,展望未来,制定学校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并扎扎实实付诸实践的工作态度;当然作为校长还应具备自律能力,谦恭随和的态度,广泛涉猎,专博相济,长于思考,精于方略;校长还应具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现代管理水平,有成为教育专家的渴望。
如果校长能够充分地抓住教师的亲近心理,充分地抓住机会展示自己的思想、能力、学识、兴趣,沟通与教师的情感交流,就离得到教师的认同为期不远了。校长取得了教师的认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会顺利地开展,校长的非权力影响就得到了认同,为校长的工作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这正是所谓的“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如是则贵名起如日月,天下应之如雷霆”(《荀子·儒效》)。(www.xing528.com)
校长的非权力影响的形成与校长的个人修养、学识、能力、作风等无不有关。校长还应根据实际作出理智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