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子莲愈伤组织胚性启动调控技术:形态学观察

百子莲愈伤组织胚性启动调控技术:形态学观察

更新时间:2025-01-1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百子莲愈伤组织呈现半透明状,细胞排布较为紧密。PIC继代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呈现为黄色颗粒状或部分细胞成胚,其中1.5 mg/L PIC继代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细胞形态均一化程度最高,呈现明显的颗粒状;NPA继代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具有明显成胚的现象。各样品组织的PAS染色表明百子莲愈伤组织中富含大量被染成红色的淀粉粒,而其他胚性愈伤组织中淀粉粒含量明显低于愈伤组织。

百子莲愈伤组织呈现半透明状,细胞排布较为紧密。PIC继代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呈现为黄色颗粒状或部分细胞成胚,其中1.5 mg/L PIC继代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细胞形态均一化程度最高,呈现明显的颗粒状;NPA继代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具有明显成胚的现象。通过切片观察细胞形态,愈伤组织细胞较大,细胞直径200~300μm,细胞核较小,胞内富含多糖类物质;1.0 mg/L PIC继代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具有两种细胞形态,一种为细胞核明显、细胞质致密具有很强分生能力的细胞,另一种为细胞核小、胞质染色较浅的细胞;1.5 mg/L PIC继代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细胞致密、细胞直径在15~30μm之间,细胞核染色很深、细胞排列紧密并具备一定的极性结构;2.0 mg/L PIC继代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呈现块状,细胞核小,细胞质不浓密,组织有开始分化的迹象。NPA继代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表现出明显的成胚现象(见图3-1)。各样品组织的PAS染色表明百子莲愈伤组织中富含大量被染成红色的淀粉粒,而其他胚性愈伤组织中淀粉粒含量明显低于愈伤组织。扫描电镜显示愈伤组织细胞较大且单一;PIC继代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细胞呈现颗粒状突起,大小在20μm左右,另外1.0与2.0 mg/L PIC处理的材料还有部分块状组织大小在1~3 mm之间;而NPA继代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形成了2~4 mm大小的胚状体,0.5 mg/L NPA处理的材料较为正常,呈现棒状胚形态,而1.0与1.5 mg/L NPA处理的材料多形成畸形胚(见图3-1)。

图3-1 百子莲体胚诱导及细胞形态结构观察(www.xing528.com)

(a)百子莲愈伤组织(callus) (b)~(g)不同浓度PIC与NPA继代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
(EC) (b)1.0 mg/L PIC (c)1.5 mg/L PIC (d)2.0 mg/L PIC (e)0.5 mg/L NPA (f)1.0 mg/L NPA(g)1.5 mg/L NPA
②解剖镜观察 ③切片番红染色显微观察 ④多糖染色组织化学观察 ⑤⑥扫描电镜超微观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