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传播模式的研究对于保障网络舆情有序发展,更好地丰富社会舆论,保障信息的有效传递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对消除舆情传播过程中存在的谣言隐患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从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和基于经典传播模式两个角度简述网络舆情的传播模式。
1.基于复杂网络的网络舆情传播模式
具备自组织、自相似、吸引子、小世界、无标度五个性质中部分或全部性质的网络称为复杂网络,互联网本质上属于复杂网络。复杂网络的典型特征包括:小世界、集群和幂律分布,其中幂律分布的特征尤为特殊,为了揭示幂律分布的产生机理,Barabaxsi等[22]构建了BA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具有无标度特性的网络模型,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网络规模可以无限增大,二是高链接的节点具备被优先链接的权利。BA模型给出了单核心型、多核心型和链式型三种网络舆情传播模式,其简化示例如图1-14所示。
图1-14 BA模型中网络舆情传播的基本模式
单核心模式下舆情信息的传播速度最快,中心位置的核心节点多为权威度较高的用户,例如意见领袖或政府部门等,中心节点的感染力和凝聚力都较强;链式传播模式从小范围开始,作为传播的节点不一定为权威度高的节点,逐层传播,扩散性较弱。多核心型传播模式包括中心节点和桥接节点,如图1-14(b)中的中心节点为强势节点,其将舆情传播给三个桥接节点,然后由桥接节点以单核心传播的形式将舆情信息传播出去。多核心模式的舆情传播影响力最大,其为最常用的舆情传播模式。三种传播方式隐含有相似的传播机理,可用SIRS模型(传染病模型)[23]解释,模型图如图1-15所示。
图1-15 SIRS传播模型
图1-15中,SIRS模型将舆情传播系统中对象的状态定义为三种,分别是:易感染状态(S)、感染状态(I)、免疫状态(R)。依据该模型,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易于感染的对象被感染,被感染的对象获得免疫能力,而处于免疫状态的对象在具有一定免疫力的同时以一定的概率或在其他原因的作用下失去免疫力,重新变为易感染状态。在网络舆情传播的过程中,SIRS模型综合考虑了舆情传播的裂变性以及舆情话题的衍生性等特点。舆情话题的社会影响力越大,该事件传播的速率越快,波及面越广,依据SIRS模型,整个舆情传播过程中参与者可以分为易感染舆情参与者、已感染舆情参与者、针对某舆情的辨别力者。
2.基于经典传播模式的网络舆情传播模式
陈璟浩等[24]结合网络舆情的相关定义,以已有的传播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针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模式,如图1-16所示。图中节点A,B,C中深色部分表示不同角色之间相互对信息的理解程度,白色部分表示各自对信息的理解程度,其余符号的含义如下:
X代表突发公共事件中产生信息的任何事物;
A表示突发公共事件中具有某种意图的传播者;(www.xing528.com)
C为负责发布突发事件的政府宣传部门或者网络媒体,它们负责对A提供的舆情信息处理,并核实好后传播给受众B;
B表示舆情受众或者参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行为角色;
X'表示经过有意图的传播者组织与解释后传递给C的危机舆情;
X"为网络媒介组织通过自己加工整理后向受众B传播的危机信息;
X3C,X4C表示某些舆情信息可以由网络媒体或者政府部门自己观察获得;
fBA表示受众B直接向原始信源A进行反馈;
图1-16 突发公共事件舆情传播模式
fBC指受众B通过与网络媒体接触或是对受众B研究分析得到的反馈;
fCA指网络媒体和负责突发事件的政府部门直接向信息提供者反馈。
图1-16所示的传播模式综合考虑了管理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舆情信息的控制作用和信息收发双方对舆情信息的吸收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