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研究普遍认为,网络舆情由舆情主体、舆情客体、舆情本体、舆情媒体四部分构成[11]。黄微等[12]认为在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的空间对传播过程也起到了影响作用,并将其也归为网络舆情的传播要素。
1.舆情主体
舆情主体是舆论的参与者,依据主体在舆论参与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同,可将舆情主体分为四类:①自由主体,由与舆情事件本身无直接关系的网民组成,由于网络媒体的低门槛性,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其数量在所有舆情主体中占绝对优势;②领袖主体,即为网络中的舆情领袖,他们在热点舆情的形成、传播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常由记者、评论人、专栏作家、网络大V组成,他们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代表媒体,也可以代表广大网民;③管控主体,该类主体由政府机构、法律专家、发言人等组成,他们在舆情控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管控主体应依据一定的技术及时发现热点话题、话题演化趋势、网民情感等,做到化解舆情危情,正向引导舆论方向;④利益相关主体,该主体主要包括舆情信息的当事人及波及的受益人和受害人,对舆情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2.舆情客体
舆情的客体是舆情产生的源头,是引发网络舆情的指向物。一般情况下,舆情客体包括三类,分别是:新闻事件、热点话题、公共话题,其中新闻事件的数量占比较高。
3.舆情本体(www.xing528.com)
网络舆情本体就是网络舆情信息,是由不同的舆情主体在网络空间发布的主观意见、情绪、态度等。舆情本体的来源主要为网络舆情的载体,包括:BBS、新闻跟帖、微博、博客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舆情本体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除传统的文本形式外,还包括图像、音频、视频等,也可以是上述多种形式的融合。
4.舆情媒体
舆情媒体即为舆情的传播媒介,也可以称为舆情传播的媒体、渠道或者手段,是信息从传播者到接受者的传播渠道。从用户接收的角度,当前主流的网络舆情媒体传播设备有两种:计算机和移动终端,其中计算机是最早使用也是被普遍使用的一种舆情媒体,它的作用不可忽略,后期各种舆情媒体的出现、发展均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其他常用的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其中智能手机的出现为舆情的迅速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使得舆情主体可以随时随意地发布舆情、关注舆情。
5.舆情空间
文献[12]提出,网络舆情的产生、发展及演变离不开环境的支持及影响,即网络空间,网络舆情正是在这些空间要素的互相作用下不断发生演变。新时期网络舆情空间具备如下特征:①舆论情景。言论的自由性,社会认知的更新及文化的影响等使得舆论的产生、传播等呈现新的情景。②大数据技术支持。海量数据的出现成就了大数据技术的成长,大数据存储技术、大数据检索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及大数据可视化处理技术等,优化了数据存储,提高了数据获取速度,促进了相关部门对舆情的实时监测。③噪声。噪声的直接体现就是信息的价值密度低,大量数据中有价值的数据仅占较少部分,舆情信息中有大量冗余信息、错误信息,这些信息对舆情的分析是不利的,故前面章节介绍中提出数据预处理的关键操作之一就是去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